?

將上林地方習俗融入文化生活教學的必要性探究

2015-11-30 09:46梁少鋒??
中學教學參考·語英版 2015年10期
關鍵詞:文化生活融入教學

梁少鋒+??

[摘 要]當下社會經濟迅猛發展,人的思想道德觀念受到價值多元化的沖擊,要求我們必須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通過闡述廣西上林縣豐富多彩的地方習俗,分析發展視域下的社會現狀,談談將上林地方習俗融入文化生活教學的必要性。

[關鍵詞]上林地方習俗 融入 文化生活 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5)280067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課程設置的總目標是“認識家鄉習俗,了解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上林的地方習俗也是中國文化習俗的一部分,并且上林由于其歷史悠久,地形復雜,少數民族眾多,地方習俗豐富,表現形式多樣,為我們的文化生活教學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使得我們將上林地方習俗融入文化生活教學不僅有了可能,而且有必要。

一、上林豐富多彩的地方習俗

上林,由于其悠久的歷史,復雜的地形,多民族的聚居,孕育了千姿百態的風土人情,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地方習俗。

上林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214年。歷史的久遠使得上林的民俗文化源遠流長。譬如:上林的龍母文化可追溯至新石器時期的母系社會;上林壯族的燈酒節先秦時就已出現;上林萬壽節是為了紀念唐高祖時的萬壽公王韋厥而設置;還有上林的四六聯民歌、鎮圩瑤族鄉的傳統舞——瑤山鼓以及不孤村的建立等,都可追溯至幾百年前。上林悠久的歷史為我們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民俗文化遺產。

由于歷史的傳承,地理環境的影響,多民族的聚居,上林各族人民創造了精彩紛呈的獨特的地方習俗文化。地方習俗文化是國家民族精神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石,我們要了解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首先要從我們置身其中、具體可感的地方習俗入手。

二、發展視閾下的社會現狀分析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的發展, 人們的價值取向、 生活習慣等方面都隨之變化, 中國傳統的民俗文化遭到劇烈的沖擊,許多文化傳統也隨之急劇消亡和流變。外來文化總是優劣并存的,本來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卻被我們很多人當作時尚全盤接受,結果就無可避免地造成了社會發展的某些畸形。當傳統的小吃被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所代替,當傳統的勤儉持家被相互攀比、鋪張浪費所代替,當傳統的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將被西方的圣誕節、感恩節等所代替,當曾經合家團圓的溫馨畫面被咫尺天涯的你我各自玩手機的冷漠場景所代替,我們強烈呼喚優秀傳統思想的回歸。因為在當今這種喧囂的文化場域背后,我們的很多青少年既忘卻了中國傳統的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的真正意蘊,亦不懂他們拼命追逐奉為時尚的圣誕節、感恩節等從何而來。生活是熱鬧的,頭腦是空洞的。一個民族,當其背離了其固有的代表其民族的靈魂的傳統文化時,也就意味著這個民族的自信心喪失,并意味著這個民族的衰亡。

要想實現民族振興、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使中華民族立于不敗之地,我們就得記住,身為中國人,從血緣上來說我們是炎黃子孫,從道統上來說,我們是孔孟傳人,無論在何時,無論在何地,我們的道統不能丟,我們的民族精神不能丟,我們的民族文化不能丟。 弘揚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絕非是簡單的口號,亦非抽象的概念,而是中華五千年以來延續至今的文化血脈,而幾千年來以人為本、口傳身授的各個地方的活態習俗文化傳統恰恰是這文化血脈的重要載體。所以說各地的地方習俗是一個國家民族精神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石。我們要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不妨先深入研究和充分挖掘我們生活過、學習過的當地的習俗文化。

我們作為上林人,要回歸傳統,就要先回歸民間。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課程的設置正好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橋梁,指引我們在上林精彩紛呈的當地習俗文化中去尋找民族文化的因子,讓保留在上林民間的傳統和記憶得以綿延不斷地傳承發展,從而在現代化的進程中發揮作用,并且為弘揚民族的傳統文化作出貢獻。

三、將上林地方習俗融入文化生活教學的必要性

上林豐富多彩的地方習俗和文化生活課的教學目標的設置,只是為我們將上林地方習俗融入文化生活教學,從而達到弘揚傳統文化的目的提供了可能。而我們之所以將上林地方習俗融入文化生活教學的更重要的原因還在于以下幾點。

1.上林原生態的習俗文化起源于生活,來源于生活,很多事是正在發生著的,是具體可感的。相對于空洞的說教,相對于書本上干巴巴的對某些民俗的抽象的描述,原生態的故事、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更能激起學生的探究興趣,更具震撼力。經過世世代代口耳相傳的傳說和故事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當地人的生活,而我們身邊的好人好事通過本地人口耳相傳,再經過現代媒體的渲染,更能打動我們的心,發揮其楷模作用。譬如起源于原始社會中晚期的上林壯族龍母節,對于其起源,每個壯族人從小耳濡目染,對“特掘”的故事也耳熟能詳。這個美麗的傳說所代表的文化意蘊(對傳統的慈孝觀念和知恩圖報觀念的宣傳)也對當地的人們起著積極的作用。而一年一度的在這個傳說的發源地——塘紅鄉石門村舉行的盛大的三月三龍母節上,對當地慈母孝子的表彰更是使這種傳統觀念通過現實中的人和事深入人心。

正因為地方習俗是各地區各民族特有的產物,是最貼近生活的一種文化,所以將上林的地方習俗融入文化生活的教學,我們所關注的不僅僅是這一習俗中的“俗”及其所宣傳的某些觀念,我們更注重的是在這種習俗中生活著的人的活動和心理。說到底,人才是地方習俗文化的靈魂與核心,真正能觸動人心,觸及人的靈魂的不是抽象的民俗觀念,而是在這種習俗中成長的人的行為和心理。

2.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是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的主力軍,也就是說,只要我們的青少年學生能夠認真對待并積極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那么我們傳統文化缺失的現狀就會很快得到改善。對于生在上林,長在上林的青少年學生來說,由于復雜的地理環境和特殊的人口構成,傳統離我們并不遙遠。上林豐富多彩的地方習俗就是傳統文化的載體,就是我們了解傳統文化的窗口。所以將上林優秀地方習俗融入文化生活的教學,有助于青少年通過這個窗口了解并熱愛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地為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作出貢獻。

[ 參 考 文 獻 ]

龍夢晴.民俗文化教育發展論[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2(6).

(責任編輯 袁 妮)

猜你喜歡
文化生活融入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新形勢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所存問題探究
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豐富村民日常文化生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社會實踐中的作用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關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融入“概論”課教學的幾點思考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
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方法論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以《文化生活》為依托開發校本課程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