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鴜鷺湖生態濕地水稻機械化生產技術研究

2015-12-02 03:35顏世祥魏長林
中國農業信息 2015年8期
關鍵詞:機插秧盤底肥

顏世祥,魏長林

(東遼縣農業機械局,吉林東遼136600)

研究鴜鷺湖濕地水稻機械化生產技術,對于東遼縣全面推廣水稻機械化生產技術,保持水稻高產穩產、節約成本,促進水稻主產區建設有重要意義。水稻機械化生產技術推廣多年,各地因地制宜地實施。從研究產量切入,對比鴜鷺湖濕地水稻機械化生產技術與傳統種植技術產量差異,考慮成本因素,比較技術價值。該研究旨在推廣鴜鷺湖濕地水稻機械化生產技術,加強水稻主產區建設。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地塊

鴜鷺湖濕地,總面積200hm2。長白山與松遼平原過渡帶的東遼河上游,土質肥沃,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半年育稻,半年休耕,寒地黑土。

1.1.2 灌溉用水

鴜鷺湖水,水質好,無工業污染。

1.1.3 水稻品種

通禾836。耐肥力強、不易倒伏、產量高、病害少。

1.2 方法

采用田間對比實驗方法。

1.2.1 技術路線

水稻生產重點推廣選用優良品種→種子處理→床土配制→缽盤育苗→藥劑封閉→本田配方施肥→機械插秧→合理稀植→淺水灌溉→病蟲草害統防統治→機械收割。

1.2.2 栽培要點

稀播育壯秧,4月上旬播種,催芽種子播種量150g/m2。5月中旬插秧。行株距30cm×20cm,每穴2~3苗。氮磷鉀配方施肥,施純氮120kg/hm2,按底肥40%,補肥20%,穗肥30%,粒肥10%的方式分期施肥;純磷60~70kg,作為底肥;純鉀90~110kg,分兩次施,底肥70%,拔節追肥30%。水分管理采取分蘗期淺,孕穗期深,籽粒灌漿期淺的灌溉方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結果

水稻平均產量8515.5kg/hm2。對比田水稻平均產量8519.3kg/hm2。

2.2 分析

從對比實驗看,機械化生產不是增產措施,但可以節約成本。據測算,平均節約成本1800元/hm2。

3 結論

鴜鷺湖生態濕地水稻機械化生產技術具有先進性、節約成本,方便操作,有推廣價值。鴜鷺湖生態濕地水稻機械化生產技術如下。

3.1 整地準備

水稻機插前耕整地質量要求做到 “平整、潔凈、細碎、沉實”。耕整深度均勻一致,田塊平整,地表高低落差不大于3cm;田面潔凈,無殘茬、無雜草、無雜物、無浮渣等;土層下碎上糊,上爛下實;田面泥漿沉實達到泥水分清,沉實而不板結,機械作業時不陷機、不壅泥。采用翻地和旋耕相結合的耕作方法,大型拖拉機配套圓盤犁進行秋翻耕,耕翻深度20~25cm。春季整地采用旋耕機進行旱耕或濕潤耕作,旋耕深度14~16cm,要求深淺一致。機插前放水泡田,旋耕整地,采用平地打漿機、水田耙等耙地機具平整田面。稻田打漿整平后需沉淀,一般沙壤土沉淀0.5~1天,黏土沉淀2~3天,部分泥漿田需沉淀3~5天左右。機插時泥腳深度小于30cm,田面水層保持2~3cm。翻耕或旋耕應結合施用有機肥及其他基肥,使肥料翻埋入土,或與土層混合。

3.2 播種育秧

3.2.1 品種選擇

選擇生育期適宜、優質、高產、穩產、發芽率和分蘗力較強的適于機插的水稻品種:通禾836。

3.2.2 種子處理

用等離子體種子處理設備處理種子。水稻種子發芽率要求達90%以上,播種前做好曬種、脫芒、選種、藥劑浸種和催芽等處理工作。

3.2.3 育秧模式

采用大棚旱地育秧。

3.2.4 床土配制

選擇排灌、運秧方便,便于管理的田塊做大棚苗床。按照秧田與大田1:80~1:120的比例備足秧田。選用床土育秧,要求調酸、培肥和清毒,pH4.5~6.0,不超過6.5。

3.2.5 缽盤育苗

稀播育壯秧,4月上旬播種,催芽種子播種量150g/m2。用浸種催芽機集中浸種催芽,根據機械設備和種子發芽要求設置好溫度等各項指標,催芽做到 “快、齊、勻、壯”。采用機械化精量播種,使用缽形毯狀秧盤,實現缽苗機插。秧盤播種灑水須達到秧盤的底土濕潤,且表面無積水,盤底無滴水,播種覆土后能濕透床土。播前做好機械調試,確定適宜種子播種量、底土量和覆土量,秧盤底土厚度一般2.2~2.5cm,覆土厚度0.3~0.6cm,要求覆土均勻、不露籽。播種量標準,寬行 (30cm行距)秧盤一般110~130g/盤,35~40盤/667m2。 播種要求準確、均勻、不重不漏。播種后,進行藥劑封閉。

3.2.6 秧苗管理

出苗期管理重點是控溫,棚內溫度超過32℃時,即打開大棚兩頭開始通風,下午4~5時關閉通風口;出苗后棚溫控制在22~25℃,最高不超過28℃,最低不低于10℃,注意及時通風煉苗。加強苗期病蟲害防治,尤其是立枯病和惡苗病的防治。秧苗見綠后根據機插秧齡和品種噴施生長調節劑控制生長,一般用300μl/L多效唑溶液每667m2配水30kg均勻噴施。移栽前3~4天,天晴灌半溝水蹲苗,或放水煉苗。移栽前對秧苗噴施1次對口農藥,做到帶藥栽插,以便有效控制大田活棵返青期的病蟲害。秧盤苗期施用顆粒殺蟲劑,實現帶藥下田。

3.2.7 秧苗要求

適宜機插秧的秧苗應根系發達、苗高適宜、莖部粗壯、葉挺色綠、均勻整齊,秧根盤結不散。稻葉齡3.1~3.5葉,苗高12~18cm,秧齡30~35天。

3.3 機械插秧

3.3.1 秧苗準備

根據機插時間和進度安排起秧時間,要求隨運隨栽。秧盤起秧時,先拉斷穿過盤底滲水孔的少量根系,連盤帶秧一并提起,再平放,然后小心卷苗脫盤,采用秧苗托盤及運秧架運秧。秧苗運至田頭時應隨即卸下平放,使秧苗自然舒展;做到隨起隨運隨插,盡量減少秧片搬動次數,避免運送過程中擠、壓傷秧苗、秧片變形及折斷秧苗。運到田間的待插秧苗,嚴防烈日照曬傷苗,應采取遮蔭措施防止秧苗失水枯萎。

3.3.2 機械準備

插秧前應先檢查調試插秧機,調整插秧機的栽插株距、取秧量、深度,轉動部件要加注潤滑油,并進行5~10分鐘的空運轉,要求插秧機各運行部件轉動靈活,無碰撞卡滯現象,以確保插秧機能夠正常工作。裝秧苗前須將秧箱移動到導軌的一端,再裝秧苗,避免漏插。秧塊要緊貼秧箱,不拱起,兩片秧塊接頭處要對齊,不留間隙,必要時秧塊與秧箱間要灑水潤滑秧箱面板,使秧塊下滑順暢。

3.3.3 機插要求

采用高速插秧機作業,提高工效和栽插質量。5月中旬插秧。合理稀植,行株距30cm×20cm,每穴2~3苗。機插要求插苗均勻,深淺一致,一般漏插率≤5%,傷秧率≤4%,漂秧率≤3%,插秧深度在1~2cm,以淺栽為宜,提高低節位分蘗。

3.3.4 田間管理

(1)合理施肥。氮磷鉀配方施肥,施純氮120kg/hm2,按底肥40%,補肥20%,穗肥30%,粒肥10%的方式分期施肥;純磷60~70kg,作為底肥;純鉀90~110kg,分兩次施,底肥70%,拔節追肥30%。

(2)水分管理。采取分蘗期淺,孕穗期深,籽粒灌漿期淺的灌溉方法。機插后活棵返青期保持1~3cm淺水,之后結合施分蘗肥建立2~3cm淺水層。孕穗期深,全田莖蘗數達到預期穗數80%左右時,采用稻田開溝機開溝,及時排水擱田;通過多次輕擱,使土壤沉實不陷腳,葉片挺起,葉色顯黃。拔節后淺水層間歇灌溉,促進根系生長,控制基部節間長度和株高,使株型挺拔、抗倒,改善受光姿態。開花結實期采用淺濕灌溉,保持植株較多的活根數及綠葉數,植株活熟到老,提高結實率與粒重。

(3)病蟲草害防治。

草害防治:在機插前1周內結合整地,施除草劑一次性封閉滅草,施藥后保水3~4天。機插后1周內根據雜草種類結合施肥施除草劑,施藥時水層3~5cm,保水3~4天;有條件的地區在機插后兩周采用機械中耕除草,除草時要求保持水層3~5cm。

病蟲害防治:根據病蟲測報,對癥下藥,控制病蟲害發生。高效、低毒和精準施藥,減少污染。7月上中旬注意采用赤眼蜂防治二化螟技術防治二化螟。抽穗前注意防治稻瘟病。

3.3.5 適時收獲

(1)收獲時間。當水稻多數稻穗變黃,粳稻95%以上籽粒轉黃,秈稻90%以上籽粒轉黃時即可進行機械收獲,防止割青。根據不同地塊選擇合適的收獲機械,選擇晴好天氣,及時收割。聯合收獲應在露水基本消失后作業;分段收獲應在完熟前4~5天收割,適時脫粒。

(2)機具準備。作業前要檢查調試機械,對收獲機具進行檢查、調整和保養,保證機械技術狀態良好。同時,做好清除田間異物、根據收割方式開出作業前收割道等準備工作。

(3)技術要求。在霜前,用全喂入或半喂入聯合收獲機械聯合收獲。留茬高度不超過10~20cm。當稻谷水分降至16%左右時,提倡大型全喂入聯合收割機收獲,要求收獲脫粒干凈。稻谷收獲后應及時用谷物烘干機烘干或晾曬至標準含水量粳稻14.5%,谷物烘干機根據生產規模配置。

該技術適用于東北半山區水庫灌溉區域水稻機械化生產,尤其適用東遼河各源頭區域。

猜你喜歡
機插秧盤底肥
番茄“2+x”試驗總結
一種插秧機缽育秧盤的低成本3D打印技術研究
淺談玉米種植中底肥施用技術
秸稈秧盤育秧技術試驗總結
水稻秧盤形變測度方法與等級評價研究
錦州市松山新區玉米施肥配方遴選初報
水稻秧盤高速播種配套技術的發展與分析
南粳51不同機插密度試驗初報
底肥高效施用把握四方面
潭兩優83在湘北的種植表現及機插高產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