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代科舉的四等人制和地域差異

2015-12-04 11:32吳志堅
元史及民族與邊疆研究集刊 2015年2期
關鍵詞:舉子及第國子監

吳志堅

元代科舉的四等人制和地域差異

吳志堅

元代科舉分左右榜,蒙古、色目、漢人、南人四等人分卷錄取。其鄉試錄取名額的地域分配有三個特點,一首都地區解額特高,二優待北方而平衡南北,三適當照顧其他地區。第一個特點始自唐代,第二個特點始自宋代“西北五路之法”,明清南、北、中卷制繼承了這三個特點。

元代科舉 地域分布

一、四等人制與地域分布特征

元代科舉分左右榜,四等人分卷錄取,規定四等人各選75人,共300人參加會試,并將參加會試的名額在十七個考場分配。茲根據中書省規定的“科舉程序”,將四等人會試名額在各地區間分配情況制表如下:

種族地區右榜 左榜合計 比例蒙古人 色目人 漢人 南人大都 15 10 18 43 14.3%上都 6 4 4 14 4.6%河東 5 4 7 16 5.3%真定 5 5 11 21 7%東平 5 4 9 18 6%山東 4 5 7 16 5.3%腹里合計 40 32 46 118 39.3%遼陽 5 2 2 9 3%河南 5 5 9 7 26 8.6%陜西 5 3 5 13 4.3%甘肅 3 2 2 7 2.3%嶺北 3 2 1 6 2%江浙 5 10 28 43 14.3%江西 3 6 22 32 10.6%湖廣 3 7 18 28 9.3%四川 1 3 5 9 3%云南 1 2 2 5 1.6%征東 1 1 1 3 1%合計 75 75 75 75 300 100%

上表所列是四等人參加會試名額的地域分布。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元代科舉雖分左右兩榜,但閱卷錄取仍分四卷,鄉試、省試都是如此。參加省試的解額按照地域分配,但省試取人則不再有地域的配額。另外,在科舉初期,國子監并沒有單獨的解額,所以監生須回原籍應試。到后期,國子監獲得單獨的解額,且數額頗多。省試取人和國子監的情況在上表中得不到反映。

從表中看,四等人名額各為75人,表面上似乎一視同仁,但考慮到四等人中南人人口最多,應試舉子數量也最多,這樣的分配方案顯然對南人不利,而對應試人數較少的蒙古人、色目人有利。加上右榜無須考難度較大的經義和古賦①至正復科后,右榜也開始考經義,考試難度有所增加。,這種優待和歧視就更為明顯。從這個角度說,左右榜、四等人分卷制體現了元代科舉的民族歧視和壓迫②蒙古人用人重視“根腳”,“大根腳”出身是權力核心層的來源??婆e是官員重要來源,但既不是主要來源,更不是進入權力核心的憑藉??婆e能為有好根腳的蒙古人、色目人的仕途增色,但其主要依靠的仍然是“根腳”。從元代政治文化以及入仕途徑看,蒙古、色目貴族入仕并不需要科舉,而科舉則需要他們增加成色。從這個角度看,設置右榜進士也是為科舉增價。。這與元代政治生活的其他方面是一致的。

不過,四等人制同時也體現出科舉的地域分布差異。從上表可知,四等人中右榜蒙古、色目人并不按照祖籍,而是在居住地參加科舉考試。所以鄉試十七個考場中,都有蒙古、色目人的員額,這與漢人、南人鄉試不同考場的情況是不同的。兩類舉子地域分配略有差異:蒙古人在兩都地區員額較多;而色目人在江南三省員額較多。但總體而言,蒙古、色目舉子在鄉試中的地域分布上不僅符合會試參試員額的總體特征,而且在會試和殿試中繼續強化這些特征。故本文未將右榜舉子單獨列出分析。至于四等人中的漢人、南人則基本是基于地域、政治而非種族的劃分。因此,除種族之外,我們也可以從地域分布的角度來考察元代科舉制度的特征。從上表分析,元代鄉試解額地域分配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 首都地區解額特高,大都共43個名額,占14.3%;上都也有14個名額,占4.6%。兩都合計57個名額,共占18.9%。如果把后期國子監120個解額也考慮進去,那么,這個比例還要大幅度上升③如果考慮元代基本杜絕外路舉子寄應首都的事實,則元代“內解”優勢更為“貨真價實”。。

二、 優待北方而平衡南北。這里的北方主要指腹里和河南行省。南方則指江南三省。北方腹里除上都、大都外,還有河東、真定、東平、山東四個考場。連同兩都在內整個腹里省名額有118個,比例高達39.3%。如果除去兩都名額,河東等考場也有71個名額,占23.6%。河南26個名額,占8.6%。除兩都后的腹里加上河南行省,共97個名額,占32.2%。

南方三省名額共103個名額,占34.3%。南三省的絕對名額和所占比例與除兩都外的北方相當而略多。

三、 適當照顧其他地區。這些地區建制為行省,有好幾個行省是元代方才納入版圖,設置行省,如嶺北、云南等。這些地區的儒家文化相對落后,考生自然不多,但也設置考場,給予一定的名額。

如果我們將這些特點置于歷史長河中比較,就會發現,它們自有其歷史淵源,又在很

大程度上被后世繼承。

二、“內解”的優勢

我們首先討論首都地區解額獨高的問題。首都取解主要有國子監和都城所在地方官府,舊稱“內解”,在外路分所解稱“外解”①唐、宋有此稱呼,元代則未見。。先看唐代的情形?!短妻浴肪硪弧稌迥昱e格節文》講到國子監和地方各州解額,規定位于首都的國子監每年解額明經、進士共400人,而后依次分為四等,列于第二等的同、華、河中等州進士、明經解額80人,而最后一等金汝、鹽豐等州只有18人②[五代]王定保撰,姜漢椿校注《唐摭言校注》卷一《會昌五年舉格節文》,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國子監監生有嚴格身份要求,國子監解額多體現出唐代貴族政治的特征。不過,隨著庶民出身的舉子越來越多,并逐漸占據重要的政治地位,國子監的解額也相對減少,呈現出式微之勢。故天寶以后京兆府在解試中的地位上升,舉子取解以“京兆為榮美”③[唐]柳宗元《柳河東集》卷二十三《送辛生下第序略》,四部備要本。。無論國子監、京兆府前后變化如何,首都地區的解額是最高的。

事實上,京兆府和國子監的有利地位尚不止于此。京兆府貢士不僅解額多,會試取中的機會也最大,常常占及第進士的一半。唐人謂:“京兆尹歲貢秀才,常與百郡相抗?!奔粗复硕?。京兆解元如果未被省試錄取,會被認為是怪事。京兆府可以移文責問④同上。。

“其實將石頭雕成孔明燈,還不算難,難的是,他們在牡丹花的不同花瓣間,都鑿出了暗道,暗道里藏下由萬花谷里采摘來的花瓣,這樣隨著熱氣的縈繞,不同的暗道發出不同的聲響,落下不同的花瓣,至于聲音如何混雜在一起,發出不同的聲調,花瓣又如何調和,產生不同的氣味,這個就不是我能想出來的了?!?/p>

這是唐代的情況,宋代又是如何呢?英宗治平元年(1064),時任知諫院的司馬光上《貢院乞逐路取人狀》,羅列了嘉祐三年(1058)、嘉祐五年(1060)、嘉祐七年(1062)三年監府各路分參加省試人員數量、及第數量,以及二者的比例⑤[宋]司馬光《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卷三十《貢院乞逐路取人狀》,四部叢刊初編本。。這些數字客觀地反映了宋代科舉地區差異的一般情況。三年情況基本一致,這里取嘉祐三年數據制成下表⑥[宋]司馬光《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卷三十《貢院乞逐路取人狀》:嘉祐三年,國子監得解及?免解進士共一百一十八人,及第者二十二人,約五人中取一人;開封府得解及免解進士共二百七十八人,及第者四十四人,約六人中取一人;河北路得解及免解進士共一百五十二人,及第者五人,約三十人中取一人;京東路得解及免解進士共一百五十七人,及第者五人,梓州路得解及免解進士共六十三人,及第者二人,并約三十一人中取一人;廣南東路得解及免解進士共九十七人,及第者三人,約三十二人中取一人;荊湖南路得解及免解進士共六十九人,及第者二人,約三十四人中取一人;廣南西路得解及免解進士共三十八人,利州路得解及免解進士共三十六人,夔州路得解及免解進士共二十八人,及第者各只一人;河東路得解及免解進士共四十四人,全無人及第。:

監府路分 得解及免解進士 及第者 比 例國子監 118 22 18.6%開封府 278 44 15.8%河北路 152 5 3.2%京東路 157 5 3.1%梓州路 63 2 3.1%廣南東路 97 3 3%荊湖南路 69 2 2.8%

(續表)

從表中可見,宋代內解解額與其他路分之間的差別雖不如唐代那樣懸殊,但優勢仍很明顯。而國子監、開封府更重要的優勢還在于其錄取比例遠遠超過外解,以至于“毎次科場及第進士大率皆是國子監、開封府解送之人”①[宋]司馬光《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卷三十《貢院乞逐路取人狀》。。

如果說唐代內解士子及第比例較高,是因為內解舉子在京城從事行卷等活動較為方便,而主司又顧及國子監、京兆府地位聲望,不能不有所傾斜的話;那么宋代實行糊名彌封制,考官根本不知舉子來自何地,為什么內解舉子及第比例也會大大超過外解呢?司馬光對此分析道:

朝廷每次科場所差試官率皆兩制三館之人,其所好尚,即成風俗。在京舉人追趨時好,易知體面,淵源漸染,文采自工。使僻遠孤陋之人與之為敵,混同封彌,考較長短,勢不侔矣②同上。。

這樣看來,內解的優勢地位唐代已經確定,宋代沿襲不衰,形成一個延續時間很長的傳統。元代大都解額與江浙行省并列第一,會試取人時也如同鄉試一般四等人均分,各取25名,在保證種族優勢的同時,也起到了保證內解優勢的實際效果③元代禁止寄應,初期兩都地區發解者基本無冒貫南人。后國子監也有解額,但冒監員額不多。因此,元代“內解”士人基本杜絕外路冒貫。這個因素亦須考慮。。這種優勢,在明、清兩代繼續保持,明代南、北二直隸解額也是最高的。

三、“調停南北之術”

中國歷史上的南北差異一直是一個大問題。大致而言,中唐以前,中原社會經濟文化較為先進;中唐以降,南方發展,逐漸超過北方。體現在科舉上,中唐以后,開始有福建、江西、荊南,甚至容桂士子及第。到宋代,南方進一步發展,并形成“好文”的地域特色,逐漸在進士科的角逐中占據優勢。在南方許多地區,形成延綿數百年的科第傳統。而北方因經濟中心的南移,又不斷受到北方游牧民族侵襲,逐漸形成質樸尚武的風氣,科場以明經為主。與唐代相比,五代科場新動向是明經數量增加④參見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三一《選舉考》四,中華書局,1986年。。宋朝基本統一全國后,這種科舉的南北差異進一步凸現出來。對此,歐陽修說:

天下至廣,四方風俗異宜,而人性各有利鈍。東南之俗好文,故進士多,而經學

少。西北之人尚質,故進士少,而經學多。所以科場取士,東南多取進士,西北多取經學者,各因其材性所長,而各隨其多少取之。今以進士、經學合而較之則其數均①[宋]歐陽修《歐陽文忠公文集》卷一一三《論逐路取人札子》,四部叢刊初編本。。

對于歐陽修所說的情況,范純仁也有一段話,可以互相參看:“進士舉業,文賦唯閩、蜀、江、浙之人所長,至南省則與西北之人一處糊名通考,故西北之人得進者少?!雹冢鬯危莘都內省斗吨倚纷嘧h卷上《奏設特舉之科分路考校取人》,宋集珍本從刊本,線裝書局,2004年。范純仁主張優待西北人,所以強調東南人和西北人進士科的懸殊。歐陽修是江西人,他的這番話是為反對司馬光等人主張會試“諸路取士”而發的,所以強調南北方“以進士、經學合而較之則其數均”。在宋代,類似這樣的議論是很多的。

在變法前,進士科取人東南人多,西北人少已經引起很大的爭議;熙寧變法更斷絕了西北人明經的出路。這就不能不別想它法以求平衡。這個方法就是“五路之法”。王明清《揮麈錄》曰:

國初每歲發榜,取士極少。如安徳裕作魁日,九人而已。蓋天下未混一也。至太宗朝寖多,所得率江南之秀。其后又別立分數考校五路舉子,以北人拙于詞令,故優取。熙寧三年廷試,罷三題,專以策取士,非雜犯不復黜。然五路舉人尤為疏略。黃道夫榜傳臚至第四甲黨镈卷子,神宗笑曰:“此人何由過???”知舉舒信道對以五路人用分數取末名過省。上命降作第五甲末。自后人益以廣,宣和七年沈元用榜,正奏名殿試至八百五人。蓋燕云免省者既眾,天下赴南宮試者萬人,前后無踰此歲之盛。⑤[宋]王明清《揮麈錄》前錄卷三,中華書局,1961年。

王氏這則記載意在說明北宋科舉取士漸廣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五路法取人之法,因此對整個北宋五路之法的實行情況有完整而具體的記載。從中可見,熙寧三年(1070)省試,五路人已經有專門名額。此后五路人省試“別有分數”的做法不僅得以保留,還有擴大的趨勢,以至于省試取人越來越多。這條記載有許多模糊之處,沒有明白指出五路之法確立時間。但王氏特意提出熙寧三年的廷試,暗示著五路法與熙寧變法的聯系。王安石提出改革科舉時間在熙寧二年(1069),次年殿試廢除辭、賦、論三題即受此影響,此時五路舉子已有專門的錄取“分數”。熙寧四年(1071),科舉改革正式出臺,更是充分考慮到西北五路的情況,制定特殊政策:

取諸科解名十分之三增進士額,諸科如許用舊業一試后,非嘗應諸科人毋得創以諸科求試。其京東、西,陜西,河北,河東五路之創試進士者,及府監他路之舍諸科而為進士者,乃得用所增之額以試,皆別為一號考取。蓋欲優其業,使不至外侵,則常向慕改業也。①[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三一《選舉考》四。

這就是說,將諸科名額的百分之三十增加在進士科的名額內,專門用于錄取西北五路以及其他“舍諸科而為進士者”。諸科名額究竟有多少待考,但數量超過進士是肯定的。因此,百分之三十是一個不小的數額。

熙寧五路之法最初可能是作為一個暫時的過渡之策。哲宗上臺后,科舉政策又有新變化,詩賦重新成為進士科的考試內容,舉子須兼試詩賦、經義。這對于考經義都需照顧的五路舉子來說,不啻雪上加霜。但既然已有照顧先例,那么繼續“照顧”,并固定下來成為“成例”也就順理成章了。蘇軾在元祐四年(1089)十月上奏說:

惟河北、河東進士初改聲律恐未甚工,然其經義文詞亦自比他路為拙,非獨詩賦也。朝廷于五路進士自許禮部貢院分數取人,必無偏遺一路士人之理②[宋]蘇軾著,傅成、穆儔校點《東坡全集》卷五六《乞詩賦經義各以分數取人將來只許詩賦兼經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奏狀中說“初改聲律”就是指進士兼試詩賦經義的元祐法而言。此時“五路進士自許禮部貢院分數取人”已經成為定制。呂祖謙說:“自哲廟以后,立齊魯河朔五路之制,凡是北人皆別考,然后取人。南北始均?!雹郏墼蓠R端臨《文獻通考》卷三二《選舉考》五,中華書局,1986年。指的就是哲宗五路法成為定制以后的情況。

北宋亡后,南宋雖喪失五路之地,但五路之法并未完全廢止。乾道七年(1171)虞允文請辛巳(紹興三十一年,1161)以來歸正人依仿祖宗陜西、河北赴南省試別立號取人。得到孝宗的同意④同上。。這時的五路之法用來優待“歸正人”。

總而言之,宋代東南士人擅長文章,西北士人拙于詞令的現象由來已久。為照顧北方,宋代科舉自熙寧后實行“五路之法”,凡西北五路舉子參加省試都“別立一號”,不與南方舉子相混;錄取時“別有分數”,有相當數量的固定名額。

“五路法”與元代漢人、南人分卷制度內容基本相同。如果說元代右榜進士是受金朝策論進士啟發的話;那么,分卷制度,尤其漢人、南人分卷則顯然是沿襲宋代五路法。元代科舉制度無疑有種族壓迫的用意,但也有傳統上平衡南北的意味。過去我們對前者強調較多,而忽略了后者。這既不全面,也不夠公平⑤金代重視文治,科第文章興盛。原北宋西北五路入金后,其區域文化水平大大超過北宋時期。尤其貞祐南渡后,雖然國勢漸蹙,但河南、陜西、山東等地區文化又有長足發展。金亡后,蒙宋對峙,河南成為前線,地位頓衰。士人北渡,山東、河北、河東則保留金代文獻遺緒。元代是在金代和大蒙古國時期北方的基礎上,而非在北宋的基礎上考慮科舉政策的區域平衡的??紤]到這一點,左榜鄉試南北各取七十五人,會試各取二十五人的做法并不十分過分。。

因為南北方的這種地域文化差異由來已久,又長期延續,科舉時平衡南北的做法也就具有很大的合理性,而被長期奉行。元亡后,明初凡事皆稱“復唐、宋之舊”,其實不能不在元代制度基礎上加以變通??婆e也是如此,明代科制大致沿襲元代,而不是其所聲稱的宋代。但在取人的南北平衡上,由于四等人制失去存在的基礎,南北平衡遂也失去制度保證,終于導致這個問題以前所未有的極端和血腥的方式暴露出來?!睹魇贰みx舉志》:

洪武丁丑(三十年)考官劉三吾、白信蹈所取宋琮等五十二人,皆南士。三月廷試,擢陳為第一。帝怒所取之偏,命侍讀張信等十二人覆閱,亦與焉。帝猶怒不已,悉誅信蹈及信、等,戍三吾于邊。親自閱卷,取任伯安等六十一人,六月,復廷試,以韓克忠為第一,皆北士也。①[清]張廷玉《明史》卷七〇《選舉》二,中華書局標點本,1974年。

劉三吾是茶陵人,與歐陽玄同鄉?!睹魇贰繁緜鞣Q其為人坦蕩,臨大節不可奪②[清]張廷玉《明史》卷一三七《劉三吾傳》,中華書局標點本,1974年。。他主持洪武丁丑(1397)會試所取皆為南人,無疑有南人善文的原因,但北人不取一人,的確過于極端,難怪授人以口實。朱元璋反其道而行之,推翻此次會試、廷試結果,親自閱卷,全取北人,則走向另一個更不合理的極端。不僅如此,這位和尚出身的皇帝還大開殺戒,誅殺考官,原先的狀元、省元也被連同被殺、被流放。如果說考官有過,那么考生何辜!

這個血淋淋的事例無疑為后來者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永樂年間雖然還是實行南北混試,但沒有出現象洪武三十年那樣的極端情況。明仁宗以后,科舉制度逐步規范,南北平衡問題首先納入考慮。洪熙元年(1425),楊士奇等定取士之額,“南人十六,北人十四”。宣徳、正統間,又分為南、北、中卷,“以百人為率,則南取五十五名,北取三十五名,中取十名” 。所謂中卷,即照顧到南北之外的其他地區。這其實是前文所總結元代科舉地域分配的第三個特點。到景泰五年(1454),南、北、中卷形成定制:

南卷:應天及蘇、松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廣,廣東;北卷:順天,山東,山西,河南,陜西;中卷:四川,廣西,云南,貴州,及鳳陽、廬州二府,滁、徐、和三州也。

如果考慮應天作為南京享有特權的因素,明代這個分配比例與元代大致接近。清代基本延續了明代的這個制度。從元亡,四等人制被廢止,到明代南、北、中卷定制,期間經歷了近一百年的歷史③研究明代科舉制度的學者都將南、北、中分卷制與劉三吾一案聯系起來,這是正確的。但大部分人沒有注意到它與元代科舉四等人分卷制的關系。。

顧炎武批判明代南、北、中卷為“調停之術,而非造就之方”。他總結了自宋代“五路法”以來南北文化差距④不過顧炎武的總結跳過了金、元兩代。,給人的感覺是南北在文章上差距越來越遠,已經無法彌補,因此以文章取士,終究難免分卷調停。他認為真正的解決之道是仿效漢代“因地取才,而不限

以一科之法”,矛頭直指科舉制度本身①參見[明]顧炎武著,陳垣校注《日知錄校注》卷一七《北卷》,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951頁。。此言雖然聽似迂闊,但質之于今,尤覺“深有意焉”。

(本文作者為浙江省圖書館館員)

The Regional Allocation of the First level Imperial Examination “Xiangshi” of theYuan Dynasty

Wu Zhijian, Zhejiang Library

During Yuan Dynasty there were three features of the regional allocation in Xiangshi(the first level of the imperal examinations). The first one was higher number of enrollment in the Yuan's capital;the secend one was to give preferential treatment to the Northen China for keeping balance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the third one was to consider the other regions properly.These featues came from Tang and Song Dynasty which were carried o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Yuan Dynasty; the ImperalExaminations; the Regional Allocation

猜你喜歡
舉子及第國子監
參觀國子監
唐代舉子這樣打探“高考成績”
《朝野類要》入仕制度詞匯考釋
王冠 國子監里拍片
北京的國子監——元、明、清朝的最高學府
“第”字的用法(漢字故事)
論唐代舉子的科考消費
“先輩”辨正
主考
中國古代大學:國子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