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型課程的發展動態及其在體育課程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2015-12-06 16:41李海洋
當代體育科技 2015年20期
關鍵詞:課程設計校本內容

李海洋

(南京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江蘇南京 210046)

1 不同視角下微型課程的概念變遷看微型課程的發展動態

1.1 學科視角下的微型課程

1960年,美國依阿華大學附屬學校首創“微型課程”,英文為“Minicourse”,由單詞“mini“和“course”組成,雖然“mini”表示微小的意思,但是自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微型課程在美國的課程發展方面表現出了巨大的潛力,這一概念20世紀70年代已出現在美國教育文獻中。當時對于微型課程的定義:以教師和學生為基礎,側重于深度的短期選修課程[1]。美國所創造的這種“微型課程”是基于學科視角下

所展開的,它可以進一步理解為,一門教學課程,以內容為出發點,分解成或相對獨立、或相對完整的單元群。各單元分別以一個中心內容或專門主題為重點。[2]

1.2 計算機信息技術視角下的微型課程

在新加坡的課程發展中,由于教師對于課程資源的需求量是巨大的,這些課程資源既要與信息技術相關,又要適合學校的課程要求。商業化的資源無法滿足這些要求。所以教育部門開發屬于自己的資源這一行為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這些資源需要按照學科領域進行分類。[3]1998年,新加坡教育部基于信息技術視角對學科教育進行規劃,啟動了微型課程實施計劃,對微型課程的概念進行了拓展。對其概念及范圍進行了詳細闡述。它是以信息技術為依托,采用涉及多門課程小容量教學單元,教授特定內容的教學材料。其具體形式多樣化,有教學活動,有模擬游戲,有問題解決活動及教師演示材料等等。[3]此計劃的目的在于,通過已掌握微型課程開發技能的教師的課程教授,可以使學生自發地去學習,增強其學習的主動性與熱情。教師可以采用多種使學生感覺真實的教課形式,只要能夠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效益。[4]

1.3 校本課程視角下的微型課程

2001年,我國教育部正式頒布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規定新課程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三級管理體制。由此,學校開始享有自主開發課程的權力,經過學校的不斷開發,校本課程開發深化到了作為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各個科目教學之中,從而開創了校本微型課程開發領域,逐步創建了微型課程開發的校本模式。[5]這里的微型課程實質上就是校本課程的一種獨特形式,它是由教師根據學生學習需求,所進行的短時間(從一節課到半天不等)班級性校本課程開發的活動。[6]

2 微型課程的特點

研究微型課程在體育課程設計方面的可能應用,需要對微型課程的外延特點進行說明,依據微型課程的自身特點,為找出微型課程這一模式與體育課程設計的契合點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微型課程在實施過程中的特點可以從“短、小、精、活”四個方面進行論述。

短是指時間短。微型課程屬于短期課程,與語文、數學、英語等這些長期課程相對應。微型課程課程持續時間較短,少則一、兩個課時,甚至是10多分鐘,長則一兩個月,時間短、見效快。

小是指規模小。微型課程也稱作單題課程、組件課程。它往往以專題的形式呈現出來,規模小,主體明確集中鮮明,往往就一個小的知識點進行延伸,選材范圍廣,針對性較強。

精是指內容精煉。由于課程時間較短,需要選擇有代表性的、實用性較強的內容來實現課程的目標,但有時由于素材的數量龐大,就需要對素材進行“深加工”,提取精煉的內容,將最精煉的內容呈現給學生。

活是指實施靈活、內容鮮活。其一,實施靈活。長期性的課程,如語文、數學等,對于知識的邏輯性和系統性非常重視,所以,在編排上,經常是后續的知識以前面的知識為基礎,串聯起來。其二,內容鮮活。微型課程主要是以學生真實的生活環境為材料,互相交流看法。如社會熱點問題、班級生活、學生思想觀念出現的新問題等等。[7]

3 體育課程的特殊性

體育課程不同于其他課程,它具有自身獨特的性質,只有明確體育課程的特殊性,才能“對癥下藥、因地制宜”,更好的與微型課程這一課程模式相結合。

對于體育課程的特點,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認識不同,毛振明認為體育課程有四大特點,即體育課程是運動認知性課程、生活教育課程、情意性課程和綜合性課程。

運動認知性課程,人的認知可分為概念認知、感覺認知和運動認知。概念認知主要是通過語言而形成的認知,例如人們對“體育”這一概念的認知,就是以身體運動為主要手段,促進身心發展的文化活動,通過語言來描述體育是什么。感覺認知是人通過感官系統而形成的認知。

生活教育課程,不是為學生將來從事某一專業或職業直接提供認知基礎的,主要是為了學生能快樂、健康、幸福的生活,充分感受人的生命力、體驗情感、增強意志力服務的。

情意性課程,體育課程作為一門認知性課程,掌握運動技能的運動認知的過程中,會涉及到與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變化發展,尤其是在培養人的意志品質方面,體育課程起到了其它課程所無法替代的作用。

綜合性課程,隨著社會的發展,體育課程呈現綜合性的趨勢,不僅涉及體育、生理衛生、健康環境、娛樂等領域的理論與方法方面的內容,還涉及身體發展、人際關系、運動技能、技巧等實際活動方面的內容,具有鮮明的綜合性。

4 微型課程在體育課程設計中的應用

基于如今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上體育課的困境,依據微型課程的內涵和特點,這種時間短,規模小,形式靈活,內容精煉、靈活的課程體系結構可以在體育課程設計工程中加以應用。

我國之所以在中小學、高中一直到大學開設體育課程,其目的就是增進學生的健康,圍繞“健康第一”的標準設計體育課程、實施體育課程、評價體育課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激發學生自愿參與到體育課程中的興趣,并在體育課程中達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愉悅身心,并且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可以將微型課程這一課程模式應用到體育課程設計中。下面將基于校本課程的視角下來分析微型課程在體育課程設計中的可能應用。

在體育課程設計過程中,學校應基于自身資源和外部資源的基礎下設計體育課程。如學校計算機信息設施較為完備,錄像回放系統的開發應用(可借鑒NBA賽事直播的動作回放系統),學生通過從事球類活動,錄像系統在短時間錄制下來,并自動生成視頻,并配以背景音樂,學生可以直觀看清自己在運動過程中的情感、動作表現,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

體育課程設計中,根據所任教班級學生的興趣,師生共同設計體育課程的內容。通過民主投票的方式選出班級中絕大多數人喜歡的體育運動,老師與同學共同設計體育課程的各個環節,學生擔任“體育課程的設計師”,體育老師作為其引導輔助,就某一體育運動展開深層次的擴展學習,包括某一運動項目的發展史,這一項目的明星以及他們的技術特點、你喜歡的技術等,拓展一些最新的相關信息。

5 結語

現階段,微型課程作為課程體系中較為獨特的部分,不可能貫穿課程的始終,只是作為一種較為新穎的形式,在課程體系中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在體育課程設計中,微型課程模式的應用可以為學生學習體育課程注入一定的活力,但課程畢竟是課程,它是一整套的系統結構,是一個長期培育學生的過程。在體育課程中微型課程的應用能夠激發學生的運動學習興趣,在身體運動中身體得到鍛煉,并學到知識技能,學有所用,這才是微型課程在體育課程應用中所發揮的最切合實際的作用。

[1]江山野.簡明國際教育百科全書課程[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1:47-48.

[2]熊梅,常新.當今一些發達國家普通高中課程結構特點的比較[J].外國教育研究,1994(6):49一56.

[3]孫衛華.新加坡微型課程計劃述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6(5):68-70.

[4]田秋華.微型課程及其開發策略[J].課程.教材.教法,2009,29(5):3-8.

[5]王曉芳,黃甫全,曾文婕.論新興微型課程開發的三種模式[J].中國電化教育,2014(6):61-68.

[6]鄭潔.微型化校本課程與教師課程能力提升[J].中國教育學刊,2013(1):35-37.

[7]袁志芬.微型課程概念辨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4(9):18-48.

猜你喜歡
課程設計校本內容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蘇州園林:景致與情思”課程設計
沉睡數千年 一醒驚天下——三星堆考古啟示下的兒童美術項目化課程設計
高中地理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以閩江環境保護校本開發為例
建構基于校本的聽評課新文化
《紅樓夢》(新校本)
《紅樓夢》(新校本)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主要內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