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錄時代的苦難和勇氣

2015-12-09 07:44傅小平
黨政論壇 2015年24期
關鍵詞:阿列克謝耶維奇虛構戰爭

益 智 ·藝苑擷英·

記錄時代的苦難和勇氣

新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白俄羅斯作家斯維特蘭娜·阿列克謝耶維奇被稱為一位“非凡的”作家。她的“非凡”不僅在于,在諾貝爾文學獎的歷史中,她是唯一以全職記者身份獲獎的作家,也是繼哲學家伯格森、數理邏輯學家羅素、歷史學家蒙森、英國前首相丘吉爾之后極少數憑非虛構寫作獲獎的作家之一。

她的“非凡”還在于,她把非虛構寫作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她做采訪,然后以文學手法將采訪記錄升華,從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學體裁——文獻性的“口述史”。也正因為此,她的寫作恰如瑞典文學院給她的授獎詞中所說:“以多樣化的書寫方式,記錄我們這個時代的苦難和勇氣,成為不朽的紀念?!?/p>

一:真實

以一般的理解,非虛構寫作就是寫生活的真實。但生活誠如評論家李敬澤所說,并不是先在地擁有比虛構或小說更多的“真實”,“真實”永遠涉及人對世界的認識和判斷,而這個認識、這個判斷本身,就存在紛繁的矛盾和分歧,這使“真實”變成了一個極具難度的目標。因此,真實是更需要人的身體和頭腦全力以赴的斗爭。也因為此,“如何講述真實”成了非虛構的核心問題。

某種意義上,阿列克西耶維奇是以反“真實”的書寫來抵達真實的。她曾說:“我越是深入地研究文獻,就越是深信文獻并不存在。沒有與現實相等的純粹的文獻?!边@是因為很多文獻里,記下的都是官方所定義的真實,而親歷大事件的小人物的帶血的真實,卻往往是被輕易隱去的。然而真實也未必是親歷者所能接受的。1989年,她寫蘇聯對阿富汗發動的戰爭的《鋅皮娃娃兵》出版后,一些陣亡士兵的母親們,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參與了一場殘暴而無意義的戰爭的事實,一次次把她告上法庭,甚至聲稱不需要她筆下的真實,她們有自己的真實。畢竟有太多人習慣從自己的視角看待問題,不愿面對所謂的真相。

對此,阿列克謝耶維奇有非常清醒的認識。她說:“有時候,我們對于自己的過去感到愧疚,我們拒絕相信有些事情真實的發生過?!彪m然理解這種感情,但她依然執著于還原歷史的真相?!盎蛟S藝術并不都是真實的,但在我的故事里,謊言絕無立足之地?!彼鎸嵉摹斑€原”,使得她的作品里“每一頁都是奇異而殘忍的故事”,也使得她的這種非虛構作品,在很多人看來,比虛構的文學更讓人覺得不現實、荒謬和非常態,更讓人覺得難以置信。

阿列克謝耶維奇寫下的這些讓人難以置信的真實,給她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她完成于1983年的第一部作品《戰爭中沒有女性》整整兩年后才得以發行,原因是她被指控“反蘇聯”,在當時,這樣的罪名很有可能給她帶來極其嚴重的后果。她也因此丟掉了自己的工作,她工作的雜志社認為她的想法如同外星人一樣奇怪。因為獨立報道和批判風格,她的新聞活動曾受到政府限制。1992年,她在政治法庭接受審判,后因國際人權組織的抗議而中止。她還曾被指控為中情局工作,電話遭竊聽,不能公開露面。2000年,她受到國際避難城市聯盟的協助遷居法國巴黎,直到2011年才回到白俄羅斯明斯克。

面對這些噩夢般的經歷,阿列克謝耶維奇從未表現出恐懼,依然堅持還原最真實的歷史。從這個意義上說,她的得獎,與其說是像《紐約客》評價的那樣為“紀實文學的勝利”,不如說是真實的勝利。而阿列克謝耶維奇寫書寫真實,從來不是為了激起仇恨和報復,她說,她希望人們在了解歷史的真相后依然能對世界充滿愛,畢竟是愛將我們帶到了這個世界上。

關鍵詞二:個體

所謂“文學是人學”,文學自然是寫人的文學,非虛構寫作同樣如此。但寫人并不意味著就是寫獨立的生命個體。事實上,

很多“人”都在“集體”、“愛國”、“自由”等宏大命題的遮蔽下,失去了獨立個體的意義。

從《戰爭中沒有女性》開始,阿列克西耶維奇就與官方意識形態保持了距離。盡管這部作品關注了默默受苦的女性群體本身,已經表現了戰爭的殘酷,但她還是覺得與蘇聯軍事文學的正統走得太近,似乎書里一切的苦難因為衛國戰爭的勝利都具有了意義。直到寫出《鋅皮娃娃兵》,她才覺得自己的寫作成熟了。因為,在男性的戰爭文學敘事中,英雄主義、自我犧牲和浪漫情懷占據了大部分的篇幅,所謂戰爭的殘酷,也只是很多主流價值的佐料,而《鋅皮娃娃兵》通過對最真實的生命,包括人的脆弱的書寫,完全展現了戰爭的荒誕與無意義。

阿列克西耶維奇在寫作上付出的辛勞,是普通人所難以想象的。以她出版于1997年的《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為例,僅僅是采訪,她就用了整整三年時間,她采訪了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反應堆爆炸的幸存者,包括第一批到達災難現場的攝影師、醫生、當時的政府官員、被迫撤離的人等等。而她使用的方法近乎笨拙而簡單,她所做的就是等待,“然后持之以恒地記錄,直到她的眼睛與耳朵協調一致,直到有故事的那些人想好了怎么講述他們的經歷,然后她才會將他們的故事變成我們的?!?/p>

為了保持記錄的原始性,阿列克謝耶維奇的寫作還秉承了極簡主義的風格?!朵\皮娃娃兵》里通篇沒有中心人物,沒有結構,標題都是類似“一位母親的話”、“一位司機的話”、“一位中士偵察兵的話”這種格式。而她的不同尋常之處,也正在于她在書里通過將無數個體的聲音精心編排在一起,讓我們對二戰、阿富汗戰爭、切爾諾貝爾事故等重大事件,乃至蘇聯與后蘇聯時代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關鍵詞三:情感

與很多非虛構寫作一樣,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作品給人以冷靜客觀的面貌。曾有人問她,她何以能頂住普通人心理無法承受的壓力寫出這些作品,她回答:“我是獨自行進的,我完全是屬于另一個時代的人?!焙喲灾?,她仿佛來自另一個時代,冷靜客觀地記錄著這個時代的聲音。不同的是,通過記錄這些聲音,她就像瑞典皇家學院常務秘書薩拉·丹尼爾斯描述的那樣,給我們展現了情感的歷史和心靈的歷史。

的確,阿列克謝耶維奇波瀾不驚的記錄下面,隱藏著普通人最為真實的情感,而這種情感是需要時間沉淀的。這就可以理解,她為何總是在大事件發生過一段時間后才開始寫作,比如《戰爭中沒有女性》寫于衛國戰爭勝利后40年,《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寫于慘劇發生15年后。因為她不只記錄時間和事實的枯燥歷史,而是要寫一部人類情感的歷史,記下在經歷歷史時人們的想法、理解和記憶。對于阿列克謝耶維奇來說,沒有記憶的人,只能產生惡。

正是通過對普通人情感的探究,阿列克謝耶維奇觸動了人的內心深處,而她記錄的特殊處境里人們的情感,也有著復雜多樣的面貌。在她的最新作品《二手時代》里,她書寫的對象不再限于局部戰爭和核電站,而是擴大到了蘇聯解體之后的俄羅斯。相比于她之前的創作,讀者可以明顯地感覺到受訪人在心態上的不同。他們不再悲痛,卻流露出冷漠、虛無和失望的情緒。大部分人的講述都遵循“過去……現在……”的結構,對這段歷史和自己的國家懷著愛恨交加的情感。

阿列克謝耶維奇更多讓受訪者傾訴內心感受,卻不摻雜她作為一個作者的主觀的分析,由此她創作的作品,正如有評論指出的,作為作家的她,其存在感是較弱的。雖然她以一己之力,披露了被官方隱瞞的大量事實,但人們記住了事實,就很可能會忘了她。而有朝一日檔案公開,戰爭與核泄漏的真相進入常識領域,還有多少人會為了“文學之美”去讀她的書?但可以肯定的是,阿列克謝耶維奇著力“記錄”的人類的情感,卻會為她的作品贏得更為久遠的回響。

(摘自《文學報》2015年10月15日 傅小平/文)

猜你喜歡
阿列克謝耶維奇虛構戰爭
未來戰爭我們最強
虛構的鑰匙
被風吹“偏”的戰爭
融媒時代,如何正確地“非虛構寫作”
他們的戰爭
阿列克謝耶維奇諾獎獎金資助年輕作家
論文學創作中的虛構
МАТЕМАТИЧЕСКОЕМОДЕЛИРОВАНИЕДИНАМИКИСИЛРЕЗАНИЯПРИВЫСОКОСКОРОСТНОМФРЕЗЕРОВАНИИС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РАЗРЫВНЫХФ?НКЦИЙ
真正非虛構的敘述
戰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