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硬化并發肝源性糖尿病的臨床表現及預后影響

2015-12-12 01:15尚軍潔
中國醫藥科學 2015年20期
關鍵詞:臨床表現肝硬化

尚軍潔

[摘要] 目的 對肝硬化并發肝源性糖尿病的臨床表現及預后影響進行深討。 方法 對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診的肝硬化患者120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研究。根據診斷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將其分為肝硬化并發肝源性糖尿病以及肝硬化無糖尿病組,對各病例的并發癥、臨床特點、肝功能分級、預后影響以及轉歸等進行分析比較。 結果 肝硬化并發肝源性糖尿病發生率為35.8%(43/120)。與無糖尿病組相比,肝硬化并發肝源性糖尿病組并發癥(如肝性腦病、消化道出血和電解質紊亂)發生率高且住院時間長(P<0.05)。且死亡率方面肝硬化并發肝源性糖尿病組也比無糖尿病組高(P<0.05)。 結論 肝硬化并發肝源性糖尿病并發癥發生率高,住院天數延長,對患者生活質量帶來極大危害,應在臨床上加以重視。

[關鍵詞] 肝硬化;肝源性糖尿??;臨床表現;預后影響

[中圖分類號] R587.1;R575.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5)20-161-04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prognostic effect of liver cirrhosis complicated with hepatic diabetes

SHANG Junjie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Nanya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Nanyang 47301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prognostic effect of liver cirrhosis complicated with hepatic diabetes.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3 to December 2014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researched. They were allocated to the liver cirrhosis complicated with hepatic diabetes group and the liver cirrhosis without diabetes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iagnosis of diabetes. Complicatio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 liver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prognostic effect and outcome of patient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liver cirrhosis complicated with hepatic diabetes was 35.8%. In the liver cirrhosis complicated with hepatic diabetes group,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hepatic encephalopathy,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nd electrolyte disorder) was higher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as longer compared with the liver cirrhosis without diabetes group (P<0.05). And mortality rate of the liver cirrhosis complicated with hepatic diabetes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iver cirrhosis without diabetes group(P<0.05). Conclusion Liver cirrhosis complicated with hepatic diabetes has a high rate of complications and prolonged hospitalization time which do great harm to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It needs to be concerned in clinic.

[Key words] Liver cirrhosis; Hepatic diabete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Prognostic effect

肝硬化并發肝源性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且具有遷移性和延續性,病程漫長,給患者及其家人帶來極大痛苦[1]。該類疾病發病率逐年上升,據有關研究發現,有30%的肝硬化患者患有糖尿病,且98%的患者會出現糖耐量的異常[2]。目前肝硬化并發肝源性糖尿病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可能與肝臟在糖代謝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關。有研究發現肝硬化并發肝源性糖尿病在肝性腦病、上消化道出血、脾功能充進、肝癌等并發癥的發生率上比單純肝病患者要高,且該病的臨床預后效果不佳。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肝硬化患者120例,以下筆者就其臨床表現及預后影響進行深討。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肝硬化患者125例,將資料不完整患者2例以及不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患者3例剔除。以WHO對于肝硬化的診斷標準作為此次研究的納入標準,同時排除患有嚴重惡性腫瘤、嚴重血液性疾病等患者,最終入選患者120例,其中男80例,女40例。年齡30~84歲,平均(59.8±2.4)歲,老年患者居多。肝硬化并發肝源性糖尿病患者43例(35.8%),無糖尿病患者77例(64.2%)。丙肝后肝硬化5例(4.2%),乙肝后肝硬化31例(25.8%),酒精性肝硬化20例(16.7%),自身免疫性肝硬化24例(20.0%),endprint

不明原因肝硬化36例(30.0%),膽汁淤積性肝硬化4例(3.3%)。按Child-Pugh分級:其中A級患者71例,B級患者36例,C級患者13例。

1.2 診斷標準

肝硬化診斷標準按照WHO對于肝硬化的診斷來判別[3]。肝硬化并發肝源性糖尿病診斷標準如下:(1)肝病基礎病診斷明確;(2)餐后血糖在11.1mmol/L以上;(3)空腹時患者胰島素水平偏高,進食后胰島素反應遲緩;(4)原發性糖尿病除外。

1.3 研究方法

對于入選研究的肝硬化患者的臨床資料制定調查登記表,于筆者所在醫院病案室查閱2013年12月~2014年12月1年間肝硬化患者病例,對入選患者的一般人口資料,如年齡、性別、家族病史、住院時間、聯系電話等進行詳細登記。同時對患者的影像學檢查以及實驗室檢查結果和臨床表現歸類存檔。并根據上述診斷肝硬化并發肝源性糖尿病的標準將入選患者分為肝硬化并發肝源性糖尿病組和無糖尿病組,對于兩組患者的肝功能分級、臨床特點、并發癥發生率、預后效果以及轉歸等方面進行深討以及統計研究。并對兩組的以上觀測數據進行比較。肝硬化并發肝源性糖尿病組和無糖尿病組,在年齡、性別、合并基礎疾病以及肝硬化病程上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資料具有可比性。

1.4 判定標準

(1)“三多一少”典型癥狀即患者出現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少等癥。(2)乏力指患者出現氣喘,雙腿發軟,懶動等癥;腹脹患者常有飽腹感;尿黃則是患者尿液常常呈現鮮黃色甚至棕色。(3)并發癥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判定是否出現并發癥:是否有上消化道出血現象;是否有自發性腹膜炎;是否存在肝性腦??;是否有體內電解質紊亂現象的發生。前兩項癥狀在日常對患者臨床表現調查中評價,并發癥則根據常規實驗室檢查結果進行評價。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數據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數據采用x2檢驗,當P<0.05時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肝硬化并發肝源性糖尿病發生率

入選研究的120例肝硬化患者中,患有肝硬化并發肝源性糖尿病患者43例,發生率35.8%。丙肝后肝硬化5例患者中發生1例,乙肝后肝硬化31例患者中發生5例,酒精性肝硬化20例患者中發生8例,自身免疫性肝硬化24例患者中發生9例,不明原因肝硬化36例患者中發生18例,膽汁淤積性肝硬化4例患者中發生2例。

2.2 兩組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比較

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項目進行比較。具體數據及比較結果見表1。

2.3 兩組住院天數及死亡率比較

肝硬化并發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住院天數及死亡率均高于無糖尿病組,且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體數據見表2。

3 討論

肝臟作為人體重要的糖代謝調節器官,主要參與糖的代謝過程,對人體內糖類成分的貯存、分布、代謝以及血糖的調節起到關鍵作用[4]。通常情況下,人們進食后血糖濃度會升高,而單糖被小腸吸收后經內靜脈被運輸至肝臟,此時肝臟將血糖合成糖原進行貯存;當血糖降低時,之前貯存的糖原被分解為游離葡萄糖甚至一些非糖類的物質通過肝臟中的糖異生反應變為糖原,再分解變為游離葡萄糖,使得血糖恢復[5-6]。因此,肝臟出現疾病會導致血糖升高或者降低,無法維持正常水平[7],甚至造成糖耐量的減退[8]。多數學者認為肝硬化引發的糖尿病多由于胰島素的抵抗及胰島素代謝或分泌異常所致[9-10]。肝硬化的患者會出現高胰島素血癥,血清中過高濃度的胰島素導致胰島素受體庫發生降解,進而胰島素受體作用降低,產生胰島素抵抗。此外,肝硬化的患者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也會降低,使得外周組織也會產生胰島素抵抗現象[12-13]。正如本研究結果所示,肝硬化并發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在胰島素抵抗以、餐后血糖以及并發癥發生率方面均高于無糖尿病患者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本研究發現,肝硬化并發肝源性糖尿病組患者在住院時間以及病死率方面均明顯高于單純肝硬化的患者,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此研究結果與文獻[17]報道一致,說明肝硬化并發肝源性糖尿病在肝性腦病、上消化道出血、脾功能充進、肝癌等并發癥的發生率上比單純肝病患者要高,且該病的臨床預后效果不佳,住院天數延長,給患者生活質量帶來極大危害。因此患者及醫護人員應提高對于肝硬化并發肝源性糖尿病的重視程度,做好該類疾病的防治及治療。目前多采用飲食控制療法,對該疾病進行防治,通常提醒患者注意調整飲食結構,在滿足患者機體所需基本熱量及營養的基礎上多食用高纖維素的食物,禁止喝酒及吸煙,多食用護肝保肝等食物。與此同時注意患者血糖的控制,且囑咐患者避免服用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糖尿病情較輕患者可以采用飲食療法或服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類藥物,重病者則應盡早使用胰島素治療。在日常出現感染等病癥時也應注意治療藥物的選擇(不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以免加重病情。

通常肝硬化并發肝源性糖尿病中“三多一少”癥狀較為隱性,臨床多表現為肝病,常會出現誤診現象。因此在對該類疾病診斷時,應多關注患有肝病的患者,對其進行空腹血糖的定期檢測,必要時還應進行胰島素釋放檢測或葡萄糖耐受量的測試[14]。不少專家認為治療肝硬化并發肝源性糖尿病應采用多學科的方式進行聯合治療,不僅要注重血糖水平的降低,對于肝病癥狀的控制,肝病進展的延緩以及肝功能的改善都需要考慮在內,來制定最終的治療方案[15]。且在選取降糖藥物時需謹慎,避免選擇對肝臟造成損傷的藥物,通常情況下優先采用胰島素進行治療。此外,肝硬化的患者還會出現營養不良等癥狀,有時其體內空腹時糖原貯存量較低,血糖處于偏低水平,此時冒然給予胰島素或其他降糖類藥物極易發生危險,應密切關注患者的血糖濃度再給藥[16-19]。多數情況下,肝源性糖尿病的患者餐后血糖多為升高,而藥物阿卡波糖對腸道的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有延緩作用,可以有效降低餐后血糖濃度,控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病情。endprint

[參考文獻]

[1] 黃海濱,陳建榮,俞智華.肝硬化并發肝源性糖尿病臨床特點分析[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3,16(2):163-164.

[2] 杜佩玉.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護理體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24):170-172.

[3] 劉會雪,李靜.肝源性糖尿病的研究進展[J].遼寧醫學院學報,2013,34(6):93-95.

[4] 龔冀榮,潘芳蓮,鄧生煒.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42例臨床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2,9(2):225-226.

[5] 劉玉英,王慶成.淺談肝源性糖尿病[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1):36-37.

[6] 李艷,張國梁,方朝暉.肝源性糖尿病發病機制研究進展[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2,24(2):171-173.

[7] 蔣安,李寒春,李宗芳.肝源性糖尿的研究進展[J].西部醫學,2013,25(12):1912-1915.

[8] 秦用梅,溫曉雅,繩利華.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觀察與護理[J].青島醫藥衛生,2013,45(6):454-455.

[9] 景婧,宮嫚,杜寧,等.從“肝脾相關”立論治療肝源性糖尿病[J].西部中醫藥,2014,27(11):1-3.

[10] 藍常明.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49例臨床分析[J].內科,2014,9(6):700-701.

[11] 廖威,劉軍,胡正翠,等.拉米夫定治療老年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2B):50-52.

[12] 陳薇敏,張建民.肝源性糖尿病的診治[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2C):634-637.

[13] 李洪昌,陳麗虹,廖浩峰.肝硬化與肝源性糖尿病臨床關系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4):23-25.

[14] 袁松松,向天新,劉娟,等.133例肝硬化并發糖尿病患者發病相關危險因素和預后分析[J].使用肝臟病雜志,2015,18(1):43-46.

[15] 崔路佳,韋紅,黃詠東,等.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特點和生存狀況研究[J].重慶醫學,2015,44(3):295-298.

[16] 張憶敬,盧穎,李聰龍.重組人胰島素治療肝硬化并發肝源性糖尿病的雙重效應[J].中國實用醫藥,2014,9(3):149-150.

[17] 丘婧,許松.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營養支持治療[J].中國臨床醫生,2011,39(1):36-38.

[18] 楊夢華,汪才俠,余彩霞.諾和銳短期強化治療肝功能失代償期肝源性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11):115-118.

[19] 楊樣新.拉米夫定治療肝硬化并肝源性糖尿病的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2):48-49.

(收稿日期:2015-08-05)endprint

猜你喜歡
臨床表現肝硬化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防治肝硬化中醫有方
胱抑素C及其eGFR方程在診斷肝硬化患者腎損害中的應用
藏醫對肝硬化的認識及治療研究
脊柱淋巴瘤的CT及MRI表現
活血化瘀藥在肝硬化病的臨床應用
中西醫結合治療肝硬化腹水3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