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意敘事對歲月苦難的消解——李春平長篇新作《鹽道》解讀

2015-12-18 13:24韓文霞
安康學院學報 2015年2期
關鍵詞:小說

韓文霞

(安康學院 中文系;陜南民間文化研究中心,陜西 安康 725000)

李春平的長篇新作《鹽道》以陜南安康市鎮坪縣為寫作對象,將細膩的筆觸向歷史的縱深處探尋,為讀者奉上了與以往作家的上海系列、愛情系列、官場系列完全不同風貌的文學佳品。這不僅僅是作家寫作題材的轉換,更是作家在多年思索后對生活在陜南山水間的廣大農民命運的深切關注與濃郁的人文關懷,體現了作家對民族歷史傾注的熱情與深刻思考。

《鹽道》所描述的故事發生在清末民初,那是一個混亂而動蕩的歷史轉折期。然而,風流云變的政治運動并不能直接影響到秦巴深山中的廣大山民。小說給我們再現了當時歷史背景下,以背鹽為生的農民們艱辛卻也平和的生命歷程,呈現在讀者眼前的是苦澀卻也寧靜的陜南山區農村生活圖卷。自然,寧靜中有苦難,有騷動,但是作家用詩意的敘事視角將這份苦難消解,給我們還原了歷史長河中一段真實的歲月風貌。其中折射出的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普通百姓以堅韌頑強的毅力與對生活、對自然的熱愛而綿延千百年的生存之“道”。正是這種隱忍、善良、堅韌、樂觀的生存之“道”化解了崎嶇艱險的鹽道所帶來的苦難,也正是這種達觀堅強的人生觀念才使得我們的民族能夠世代相傳綿延不絕。本文從詩意敘事的視角切入,從三個方面對小說進行解讀,試圖寫出純真寶貴的親情、友情、愛情和重恩尚義的為人處世之道如何化解歲月的苦難而使人活得堂堂正正。

一、傳奇質樸的戀愛婚姻

小說講述的故事圍繞鎮坪縣鐘寶鎮鹽背子崔無疾一家的生活展開。崔無疾的祖上都是靠背鹽生活,祖祖輩輩都奔波在鹽道上。他們的血汗和淚水灑在鹽道上,當然,他們的情愛和歡樂也與鹽道息息相關。愛情,歷來是文人筆下不絕的話題,但浪漫傳奇的愛情與普通百姓相去甚遠,那是才子佳人、公子閨秀們的專利。在《鹽道》中我們卻看到了頗具傳奇色彩但也質樸真摯的兩代農民的愛情故事。崔無疾的老婆崔張氏是崔無疾在鹽道上從棒老二手里救下的,也可以說是搶來做了自己的媳婦的。這也使得崔無疾在當地名聲遠揚,成為一個有勇有謀的英雄。崔張氏嫁給崔無疾后,先后生了三個兒子,一輩子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和崔無疾恩恩愛愛、安享貧賤生活。而這三個兒子也成為崔無疾引以為豪的資本。崔家父子四人浩浩蕩蕩走在鹽道上,成為鹽道上的一道雄渾的風景。

如果說老一輩的愛情婚姻都具有傳奇色彩,能供世人咀嚼很久的話,那么崔無疾兩個兒子的愛情婚姻更讓人感嘆。三兒子崔小嶺的媳婦小紅是崔氏父子在背鹽過程中救下的。小紅是湖北竹溪人,被表姐騙至巫溪大寧廠妓院,小紅不從而偷逃出來,途中被崔氏父子救下。小紅與小嶺可謂患難中一見鐘情。崔無疾父子不但幫小紅脫離了險境,而且還讓崔張氏收留了小紅。經過崔無疾夫婦對小紅的仔細觀察后,最后接納了她,準許兩個年輕人結為夫妻。小說對小夫妻的恩愛之情也寫得甜蜜、纏綿而熱烈。崔小嶺只身在巫溪拜師學端公時對小紅的無盡思念,以及小紅在家對丈夫的綿綿情思都寫得特別感人。思念無法排遣,小紅不辭路途艱辛夾在男人中間步行三天去看丈夫以慰相思之情?!按扌X是在王國江家的鹽灶不遠處見到小紅的。他們構成了一個過于抒情的場景。小紅穿著花裙子,微風吹拂下輕輕盈盈的,草帽下面的額頭上冒著汗水。崔小嶺一臉幸福地笑著。兩人對視良久,目光里都散發著脈脈溫情?!盵1]118這無疑是一幅現代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圖,相聚后的萬分狂喜,情如泉涌,恩愛情濃也羨煞旁人。

二兒子崔二嶺的媳婦劉竹兒是個“過婚嫂”?!斑^婚嫂”這樣的女人命運是很悲慘的,她們的丈夫們可能是背鹽累死的,可能是被土匪打死的,甚至可能是餓死凍死的。劉竹兒丈夫是被老虎吃掉的,之后與兒子在去娘家途中天降大雪,被阻隔在了艱險的鹽道中,兒子凍餓而死,自己也是命懸一線,可謂悲慘至極。劉竹兒又是幸運的,遇到了崔氏父子不畏冰雪用他們溫熱的身體將她從死神身邊救活,并且帶回崔家收留。此后,劉竹兒與崔二嶺彼此相愛,崔無疾夫婦也都想得開,不介意媳婦是不是黃花閨女,兩個小年輕也結為恩愛夫妻。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兩代農民的愛情婚姻中男人們充當了救美英雄的形象,他們勤勞勇敢、正直俠義,女人們美麗賢惠心甘情愿跟隨拯救她們的男人們,這種敘事正有中國傳統小說中英雄救美、美人以身相許的浪漫傳奇色彩,給單調枯燥、苦難沉重的生活增添了亮麗的暖色調?!翱梢园l現,在他故事情節這一表層結構的后面還隱藏著一個與文學的某種延續性主題有關的超越具體生活情節的深層結構?!盵2]少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少了熱烈而繁瑣的婚嫁儀式,這樣的愛情婚姻單純卻又炙熱,發自人心,出自本性。沒有豐厚的物質基礎,沒有壓抑拘束的禮法教規,沒有蠻風陋俗,卻有誠摯熱烈的真情。兩個秀外慧中的兒媳婦就像上天賜予他們的禮物,是對他們善良俠義之舉的回報?;楹笮》蚱迋兏适刎氋v,勤勞、恩愛、隱忍、樂天知命,一起度過苦澀而甜蜜的漫漫歲月。

二、情味濃郁的農家生活

鹽背子的生活是苦澀的,家貧得連菜都吃不上,炒麻果石下飯吃。石頭拌飯,聞所未聞,可謂窮苦至極?!皩}背子來說,生命在腳下,生計在背上,生活在路上”[1]11。背著一二百斤的鹽坨,彎腰行進在彎曲起伏的狹窄山路上,或遇到暴雨或遇到暴雪,稍一不慎便會跌下懸崖斃命荒野,崔無疾的爹就是這樣摔死的。他們還要與各式野獸相搏,與攔路搶劫的“棒老二”相斗。鹽道,其實就是我們苦難深重的民族歷史的一段縮影。盡管物質是貧瘠的,背上的擔子是沉重的,但是這并不能影響崔無疾一家背鹽后其樂融融的農家生活?!爱斎?,更加吸引我們的還是那些跳躍在如詩如畫般美景中的淳樸善良的世間人情,李春平用心靈書寫情愛、父愛,對此進行了很好渲染,傳達出令人向往的質樸天性和執著向上的生命精神?!盵3]通過研讀小說,我們可以發現,作家用了大量的筆墨來描寫崔無疾一家的農家家居生活,小到吃喝拉撒睡、夫妻斗嘴、母雞生蛋、母豬生小豬,大到婚喪嫁娶、女人生孩子、兒子的前途命運等等,這些都非常詳細地寫到了。而這些點滴細節正是普通百姓生活中最重要的組成元素。細節最能打動人,一個個的生活細節像朵朵浪花構成波浪起伏的人生之海。正如作家本人說過的:“我以前的小說強調故事情節的曲折變化,疏于細節描寫,這部小說中,我在細節上面下了很大功夫?!雹賮碓从?015年1月2日安康學院中文系組織的“李春平新作《鹽道》座談會”上作家李春平的講話。細讀小說,讀者是能夠切實感受到作家的功夫所在的。

小說中,有很多頗具地域風情的描寫,比如立冬時節,崔張氏張羅著給丈夫燉蘿卜羊肉湯;春天時,她又喜歡給家人做神仙豆腐吃?!澳切┤兆永?,滿屋都是神仙豆腐的香味,人人都是神仙,都吃神仙豆腐。崔家沒有一個人當神仙,可他們的快樂已經接近于神仙了。四個年輕人在家玩耍的時候,拿孝順來打賭,崔無疾和崔張氏就是他們的賭注。打賭項目是劃拳,兒子贏了就給爹爹洗腳,輸了就只配倒洗腳水。贏了的媳婦就給婆婆洗腳,輸了的媳婦就給婆婆倒洗腳水。還要看誰洗得干凈,洗得舒服。崔無疾和老婆在家從來沒像這樣暢快過?!盵1]80這就是一幅父慈子孝,婆媳和諧,兄弟友愛的溫馨家庭畫卷啊。

一家人勞動累了在田間地頭玩“打兒窩”的游戲,以測生育之象。重男輕女的觀念在我國根深蒂固,尤其是以男人為主要勞動力的農村,但崔無疾卻并不這樣固守傳統,他覺得一家一定要有兒有女才是圓滿,才叫福,因為“天有日月,地有凹凸,人有男女”,世間才能達到陰陽平衡?!斑@種樸實心靈可與天道相通。他們在深重的人間苦難面前,過得舒展從容,溫暖和樂,真正應了‘萬法心生,境由心造’的禪機?!盵4]

還有父子出門背鹽前,婆媳們連夜給父子三人做鹽背子飯,細心地分好份,打包好,一舉一動都包含著她們對丈夫、兒子濃郁的關愛之情與深深期望。男人們出發了,女人們依依不舍地唱起了送郎歌,男人們在妻子的溫情牽掛中踏上曲折的路,因為有了家的牽掛,勞累也是值得的,辛苦也是甘甜的。當男人們背鹽歸來時,就是一家人團聚的好日子。全家圍繞在飯桌旁、火兒坑周圍說說笑笑,他們盡情享受勞累后的收獲和幸福。即使崔家在得知大兒子當了土匪的陰影沖擊下,仍然接收了無家可歸的劉鳳兒母子,并且待她倆視如己出,給她們家的溫暖與關懷??梢姶藜胰松屏嫉谋拘?、寬闊的胸襟,非常人可比。

農民的生活來源一部分來自土地的耕作,一部分來自男人們用體力背鹽換來的錢物,還有一部分來自家禽牲畜的飼養。小說詳寫了崔無疾一家對豬的感情,一家人一年的口糧多半都要靠圈里的幾頭豬,崔張氏對豬有感恩的心在里面,就像是感謝大自然給她們的饋贈。老母豬一胎生18只小豬讓全家人都興奮起來,“家里出了個大土匪,又生了一大窩小豬,這對本來心情就不好的崔無疾來說,是個意外的補償和安慰?!盵1]263崔無疾給每只小豬起個名字以方便管理,愚癡中有童稚的憨頑之氣。在有巍峨群山、茂密森林環抱的農家小院,三個孫娃承歡膝下,滿院小豬歡騰奔躍,崔氏夫婦盡享天倫之樂,這顯然是一幅安閑自適的農家圖。農民辛勞一輩子,就圖個到老能夠兒孫繞膝、人丁興旺,由此知足常樂。在生活條件艱苦、自然環境惡劣,再加上天災人禍等,歷史長河中這樣簡單的追求也是很難滿足的。

三、恩義并重的為人之道

小說主人公崔無疾是一個具有儒家人格的堂正男兒形象。他身為鹽背子,隱忍負重,毫無怨言;他慈善為本,在鹽道上救了三個女人,將凍死懸崖邊的棒老二安葬,將被村民打死的小偷安葬等等;崔氏父子四人在背鹽途中,路遇丟了干糧的鹽背子老劉,崔無疾慷慨拿出自己的干糧送給老劉,豪爽之氣畢現。在得知大兒子崔大嶺做了土匪后,崔家老小心里斗爭了很久。崔無疾一向以正直、勤勞自居,“仁義為本,寬厚為懷”,信守儒家道義,沒曾想大兒子卻走上邪路。對于崔無疾來說,一個人的聲譽是重于一切的。一個家庭的家風,在村上的形象也是非常重要的。他在情義與理性之間選擇了后者,主動向鄰人透露大兒子為土匪的消息,好為自己找回正義的面子。最后獻煙熏之計熏死大兒子,可謂大義滅親。自然,家人對他此舉的憤激以及別人對他的非議也給他以致命的打擊,“虎毒不食子”也成為他自我審判的一個標尺。骨肉親情與人間道義難以兩全,這也是崔無疾最后矛盾痛苦難以解脫的根源。小說也用重筆敘寫了崔無疾與大寧灶客王國江的生死友誼。崔無疾在無賴手中救下王國江,并沒將此事放在心上。王國江一家也知恩圖報,多次款待背鹽的崔氏父子。王國江還將崔小嶺介紹給端公李兆祥學藝。在崔無疾喜得孫兒后,王國江和自己的小老婆趕到崔家“打三朝”。兩個人出于善良俠義先后救助小紅等都表明兩人是善義之士。

小說中的其他人物也多是恩義并重之士,如劉竹兒被救后,將身上僅有的幾斤鹽拿出換回幾只小豬送給崔家,這是報答崔家的救命收留之恩。姐姐劉鳳兒被崔家收留后將積攢幾年的金銀細軟全部拿出交給崔家,這也是為了報答崔家對她的恩情。即使是那些被世人唾棄的棒老二,也并非全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也有仁與義在心間。邱老五本是國民黨軍人,后由于父親被冤殺,深感官府的丑陋,遂上山由剿匪變為匪首,但他立下了規矩:“凡是搶奪民女的,凡是冤枉好人的,凡是傷害無辜的,一律格殺勿論!”這叫“盜亦有道”。他強娶劉鳳兒為妻后,對劉鳳兒疼愛關懷有加,對坐月子的劉鳳兒母子悉心照顧也讓人動容。倒是最后被官府追剿時,妻子劉鳳兒的冷靜顯出了她的薄情和冷漠。亦農亦匪的王狗子被剿匪隊抓捕后路遇崔大嶺,他出于朋友之義沒有指出崔大嶺,最后被士兵們用耳光扇死,在他身上我們也能看到一點點義舉。

當然,作家也寫出了山民身上守舊殘忍的一面。官府押一小偷游街,大家一起上去用拳頭將小偷捶打至死,小偷暴尸街頭,大家避而遠之,足見亂世中人們對生命的漠視;山民們對端公的認識近乎迷信,緣于無知;王國江有錢后娶小老婆;崔張氏為了救自己的大兒子,出于私心讓二兒媳婦獻身于匪首張毛;崔小嶺與干妹春兒的偷情等等,也是種種人間的怪相。畢竟書寫的對象是山野之民,不可能把他們個個拔高成道義的化身和代表,在道義與私欲之間,人性中不好的一面也顯現出來,這也是非常真實的書寫。

鹽道是艱險的,鹽背子的生活是困難的,但作家用詩意的敘述將美好的一面展示出來,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幅生動的山民家居圖。其間的各色人物都在詮釋著活著的意義,因之鹽“道”也即是生命之“道”、生存之“道”。同時,作家用多情的筆將多彩陜南的春夏秋冬、地域色彩濃郁的民俗風情描繪出來。這樣,詩意的敘述就將生活的苦難消解掉了。作家文筆自然流暢大氣,嫻熟駕馭極富陜南地方風情的方言土語,一氣呵成地完成了創作??傊?,“這部小說還原了鎮坪古鹽道上跋涉者的風采,寫出了傳統美德的光亮,達到了一定的審美高度,是一部具有純正精神指向和歷史文化內蘊的佳作?!盵4]

[1]李春平.鹽道[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

[2]余音.李春平的小說世界[J].小說評論,2001(2):88-91.

[3]張善軍.感恩情緒下的詩意敘事——讀李春平的中篇小說《郎在對門唱山歌》[J].山花,2013(4):133-134.

[4]雷達.大道至簡——長篇小說《鹽道》的文化情懷[N].光明日報,2014-11-17(13).

猜你喜歡
小說
何為最好的小說開場白
小說課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傾斜(小說)
我們曾經小說過(外一篇)
文學小說
明代圍棋與小說
閃小說二則
我是怎樣開始寫小說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