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佩梅病及佩梅樣病6例臨床分析

2015-12-18 07:32郭偉中李素云錢旭光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5年12期
關鍵詞:髓鞘肌張力白質

郭偉中 李素云 辛 晶 錢旭光

1)廣東佛山市南海區第四人民醫院兒科 佛山 528211 2)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南海婦產兒童醫院 佛山 528200

佩梅?。≒elizaeus-Merzbacher disease,PMD)與佩梅樣?。≒elizaeus-Merzbacher-like disease,PMLD)均為彌漫性腦白質髓鞘形成障礙性遺傳疾病,其中PMD 為X 連鎖隱性遺傳疾病,主要為男性發病,屬蛋白脂蛋白1(proteolipid protein,PLP1)相關遺傳性髓鞘形成障礙疾病譜。PMLD 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其致病原因為縫隙連接蛋白α12(gap junction protein alpha 12,GJA12)基因突變,男女發病率差別不明顯。二者典型臨床表現不盡相同,均可出現眼球震顫、共濟失調及進行性運動功能障礙,PMD 臨床上早期表現為肌張力低下,后期則出現肢體痙攣及舞蹈手足徐動,PMLD則會出現逐漸發展的痙攣性癱瘓等[1]。隨著分子遺傳技術在臨床的應用日趨廣泛,對此兩種疾病的報道也不斷增多,為探討佩梅病及佩梅樣病的臨床特征及診療問題,現收集2009-2013年在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南海婦產兒童醫院小兒神經康復科確診的病例,總結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共收集6例患兒,其中佩梅病3例,佩梅樣病3例,起病年齡3~6個月。

1.2 診斷標準 參照《小兒神經系統疾病基礎與臨床(第2版)》診斷標準。

1.3 方法 總結所有病例的起病年齡、臨床特點,均行頭顱MRI、VEP、BAEP檢查、尿氨基酸、有機酸篩查及血串聯質譜檢測,其中3例患兒完成相關基因檢測(由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實驗室完成)。

2 結果

6例患兒臨床資料見表1。缺陷或GJA12基因突變

表1 6例佩梅(樣)病臨床資料

3 討論

PMD 及PMLD 均為累及中樞神經系統白質的進展性遺傳性疾病,因在臨床上有類似典型表現,常易誤診為同一種疾病。PMD 發病率在美國為1/500 000~1/300 000,在德國為0.13/100 000。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和分子遺傳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及在臨床的應用日趨廣泛,對此類疾病的認識不斷加深。其中,已經明確PMD 的致病基因PLP1 基因位于Xq22,PLP1基因的缺陷使合成神經髓鞘的物質缺乏,導致髓鞘合成過程障礙,引起眼球運動異常等臨床表現[2]。目前,已發現與PMD 相關的PLP1基因突變約142種,最常見的為重復突變[3]。本病的診斷主要依賴于典型臨床表現、頭顱MRI顯示彌漫性腦白質髓鞘化延遲,確診需要基因診斷。PMLD 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由于一般的影像學及生化檢查很難鑒別,因此,目前常握臨床特征分析及遺傳特征對于本病的早期診斷尤為關鍵。

PMD 的典型臨床表現為眼球震顫、肌張力低下、共濟失調及進行性運動功能障礙。經典型PMD 早期表現包括1歲以內出現肌張力低下,眼震及運動發育遲緩。以后眼震逐漸消失,而肢體痙攣、共濟失調以及舞蹈手足徐動逐漸出現。但臨床病例往往癥狀、體征各不相同。此次所收集的3 例PMD 患者中,均有眼球震顫、運動智力發育落后的表現,大部分有肌張力低下的改變,多數共濟失調的表現尚未出現。3例PMLD 患者中,亦可見到眼球震顫的表現,在肌張力的改變及共濟失調表現方面與經典型PMD 不同,多表現為痙攣性癱瘓特點。另外,6 例患者均伴視聽損害(BAEP 或VEP異常),這也是腦白質病變中的常見臨床表現(長傳導束的受累)。

從以上病例我們不難看出,全部病例在3~6個月即有一些異常的臨床表現,均有運動發育落后,大多出現眼球震顫,但由于許多醫師對該病了解不夠,多未行頭顱MRI檢查觀察白質髓鞘化情況,且由于這些患兒都具有智力、運動發育落后的表現,常誤診為腦性癱瘓或精神運動發育遲滯,故確診年齡相對較晚。本組患兒均存在圍產期異常情況,更進一步加大了誤診的可能性。頭顱MRI對本病診斷意義重大,可顯示為髓鞘化異常,主要表現為T2加權像和Flair像彌漫性高信號[4],臨床醫師對運動發育落后并合并眼球震顫,且圍產期異常不能解釋目前病情的患兒應考慮到本病可能,應進一步行頭顱MRI了解白質發育情況,要注意詢問家族史,如臨床診斷后應進行家族基因檢查,幫助家長科學決策第二胎,避免誤診導致家長盲目再要孩子,給患兒家庭及社會帶來更大的負擔。

本文結果顯示,本類疾病臨床發生率并不低,目前仍以康復治療為主,康復治療的目的在于改善患兒運動功能,提高患兒生活質量。但康復療效不容樂觀。所搜集的6例病例中多數為無效病例,或經干預治療,患兒運動智力較前稍有改善,但亦未見到顯著改善。隨著干細胞研究的深入,部分患者已經實現了干細胞移植治療。雖然目前仍有一些關鍵的技術問題還沒有解決,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用干細胞移植治療PMD 及PMLD 也會成為可能。

[1]季華濤,姜玉武.佩梅病及佩梅樣?。跩].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9,24(4):522-524.

[2]Garbern J,Cambi F,Shy M,et al.The molecular pathogenesis of Pelizaeus-Merzbacher disease[J].Arch Neurol,1999,56(10):1 210-1 214.

[3]趙璐,王靜敏,吳曄,等.一個佩梅病大家系蛋白脂蛋白9 基因突變分析[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12,43(5):331-336.

[4]Plecko B,Stockler-Ipsiroglu S,Gruber S,et al.Degree of hypomyelination and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findings in patients with Pelizaeus Merzbacher phenotype[J].Neuropediatrics,2003,34:127-136.

猜你喜歡
髓鞘肌張力白質
聽覺神經系統中的髓鞘相關病理和可塑性機制研究進展
髓鞘探針在脫髓鞘疾病的應用進展
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患兒體外循環術后肌張力增高的相關因素與護理對策
肉毒桿菌毒素治療肌張力障礙型手震顫
IL-6、NES以及新生兒顱腦超聲對早期診斷早產兒腦白質損傷的應用價值
MRI定量評估胎兒髓鞘研究進展
缺血性腦白質脫髓鞘病變的影響因素
人從39歲開始衰老
肌張力障礙診斷與治療研究進展
ADMA/DDAH系統與腦白質疏松癥的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