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科控制醫院感染的相關護理管理措施研究

2016-01-19 08:16盧利云何美玲
吉林醫藥學院學報 2015年2期
關鍵詞:血液科醫院感染

盧利云,何美玲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廣東 廣州 510000)

·論著·

血液科控制醫院感染的相關護理管理措施研究

盧利云,何美玲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廣東 廣州510000)

摘要:目的探討控制血液科醫院感染的相關護理管理措施。方法我院2011年采用護理管理措施控制醫院感染,統計院內感染率,并與2010年的院內感染率比較。結果2010年醫院感染率為33.45%,在進行護理管理后,2011年醫院感染率為22.09%,2011年感染率顯著低于2010年,P<0.05;血液科醫院感染主要發生部位為呼吸道,2011年各部位醫院感染發生率均較2010年降低。結論建立健全院內感染的制度、加強環境管理、嚴格無菌技術操作、加強抗生素管理和控制、加強對醫務人員和患者的管理等護理措施的落實,是減少血液科醫院感染發生的關鍵。

關鍵詞:血液科;醫院感染;護理管理措施

文章編號:1673-2995(2015)02-0090-03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識碼: A

作者簡介:盧利云(1982-),女(漢族),護師,本科.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related nursing management measures of controlling hospital infection in Haematology department. Methods The nursing management measures were employed to control the hospital infection in 2011,the hospital infection rate were censused,and compared with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 in 2010. ResultsOur department hospital infection rate was 33.45% in 2010,while after the nursing management,hospital infection rate was 22.09% in 2011.Infection rates of 2011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2010 (P<0.05);Main location of hospital infection of haematology is respiratory tract,and each part of the 2011 incidence of hospital infection were lower than in 2010. ConclusionIt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for reducing the onset of hospital infection that strengthening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stricting aseptic technique,controlling the antibiotic management,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staff and patients.

收稿日期:( 2014-09-24)

Nursing management measures of controlling hospital infection in Haematology department

LU Liyun,HE Meiling(Sun Yixian Memorial Hospital,Zhongshan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Province,510000,China)

Key words: haematology department;hospital infection;nursing management measures

血液科是一個以收治血液系統疾病患者為主的特殊場所,血液系統疾病患者免疫系統更容易遭受破壞,更易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襲,因此醫院感染是其治療過程中常見并發癥之一[1],相關報道指出,血液科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危險性要比普通科室患者高2~3倍[2]?;颊咭坏┌l生感染,不僅增加了經濟負擔,嚴重者可導致死亡。醫院感染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護理管理措施的好壞可直接影響到醫院感染管理的總體水平。為控制和減少血液科醫院感染的發生,對血液科醫院感染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并總結相應護理管理措施,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回顧性調查方法,分析2010、2011年兩年患者的臨床資料,查閱患者病歷資料,結合醫院感染診斷標準(參照衛生部醫政司醫院感染監控協調組制訂的診斷標準[3])進行醫院感染的診斷。

1.2 護理管理措施

1.2.1建立健全血液科預防院內感染的制度

護理部要設立血液科感染小組,全面負責血液科醫院感染護理管理工作,定期收集和分析醫院內感染發生情況;嚴格依照國家規范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并要求在護理工作中嚴格執行;加強對血液科從業人員的專業培訓,全面普及醫院感染知識,并制定相應的考評標準,使護理人員能充分認識到控制醫院感染的重要性,提高執行規章制度的自覺性。

1.2.2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做好環境管理

病室環境是預防院內感染的基礎,日常必須加強對血液科病房環境的消毒及管理。病房每天早晚各通風1次,每周紫外線消毒一次,每日對層流隔離室進行紫外線消毒;病房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溫度控制在22~25 ℃,相對濕度在55%~56%;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擦桌面、床頭柜、拖地板。對白細胞<2×109/L的高危人群應采取保護性隔離,而白細胞數<0.5×109/L的患者要進入層流病房,定期做空氣培養,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切斷空氣傳播途徑。

1.2.3嚴格無菌技術操作

血液科患者侵入性操作頻率高,體外循環操作中接觸污染的機會多,反復輸血,發生醫院感染的幾率非常高,因此必須增強醫務人員的無菌操作觀念,能否防止、控制感染的擴散,往往取決于無菌技術的執行情況。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操作的各個環節,應嚴格無菌技術;做深靜脈置管或做動脈內瘺時,要在手術室進行;評估患者的全身情況,盡量減少臨時血管通路的使用時間,減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需留置各種導管時做好導管的護理,盡可能縮短留置時間,將外源性醫院感染降到最低限度。

1.2.4加強抗生素管理和控制

血液病患者一旦發生感染,來勢兇猛,很難控制,因此臨床上有時預防應用抗生素,但一定要注意抗生素使用的針對性,不要使用時間過長、種類過多。治療性使用抗生素時則應按病原菌的藥物敏感性選擇抗生素,但藥敏試驗需要一段時間,經驗用藥時多采用頭孢菌素類和(或)氨基糖苷類藥物,必要時聯合使用萬古霉素和(或)亞胺培南,同時密切監視患者菌群失調情況,從而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

1.2.5醫護人員管理

醫護人員是病人接觸最頻繁的人群之一,必須加強對醫護人員的管理。工作中特別強調無菌操作、手的衛生等,護士長隨時抽查六步洗手法執行情況,與可疑污染物或接觸傳染病患者后應進行手消毒;為不同患者治療時,必須更換清潔手套;特殊治療時應使用無菌手套,緊急情況下應使用手速消劑。

1.2.6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

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消毒隔離知識的宣傳,爭取他們對消毒隔離工作的最大配合。向家屬講解探視制度,說明減少人員探視的重要性,自身有不適,如感冒等不應前來探視,向患者和家屬介紹簡單的有關血液方面的知識,如白細胞<2×109/L時應配合戴口包,勤洗手等。

1.2.7患者飲食及日常生活護理管理

血液科患者免疫力低下,對疾病易感,必須要重視飲食護理管理。給予家屬正確的營養指導,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以高熱量、優質蛋白、低脂、低磷飲食為主,適當使用免疫增強劑,必要時可靜脈補充氨基酸和白蛋白。生活護理方面,惡性血液病患者每日睡前、晨起及三餐前后應以新唑漱口液漱口;惡性血液病患者,因為接受聯合化療后免疫功能處于極度抑制狀態,極易并發皮膚感染,因此要注意皮膚護理;此外,要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自身衛生習慣,每周擦浴2~3次,深靜脈置管處每3天換藥一次,特殊情況隨時更換。

1.3 統計學處理

數據均以EXCEL數據庫錄入,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進行,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醫院感染情況

我科2010年醫院感染人數283人次,感染率為33.45%,在進行護理管理后,2011年醫院感染人數197人次,感染率為22.09%,2011年感染率顯著低于2010年,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醫院感染部位感染例次率

血液科醫院感染主要發生部位為呼吸道,2011年各部位發生率均較2010年降低(表1)。

表 1 醫院感染發生部位及構成比(%)

3討論

血液系統疾病對人體的免疫系統有直接的傷害,加之接受放療、化療后骨髓抑制等治療,導致了患者極易發生醫院感染,因此,血液科成為醫院感染的高發區。高質量的護理管理措施能有效的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為了降低血液科醫院感染發生率,我們通過嚴格建立健全血液科預防院內感染的制度、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做好環境管理等措施,保證護理管理有章可循,減少感染的傳播;對醫護人員進行管理,嚴格治療和護理操作的無菌技術,積極進行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強化其對院內感染的正確認識;加強抗生素管理和控制,避免濫用抗生素和二重感染;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指導家屬配合管理。通過給予上述的護理管理措施,我院醫院感染率顯著降低。

綜上所述,醫院感染發生幾率是衡量血液科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而護理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感染的發生,我們必須要對誘發醫院感染的各種環節進行嚴格管理,將醫院感染發生率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龍燕,馬鳳葵.護理管理在控制醫院院內感染中的作用探析[J].當代醫學,2011,17(36):44.

[2]姜云燕.醫院感染控制過程中的護理管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1):62-63.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S].中華醫學雜志,2001,81(5):314-320.

猜你喜歡
血液科醫院感染
我院血液科近幾年革蘭陰性菌的耐藥性分析①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血液科簡介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血液科簡介
關注罕見病 提高血友病患者生活質量——訪全國人大代表、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血液科主任楊林花教授
手術器械擺臺圖譜在手術室護士培訓中的臨床應用
外科臨床護理過程中手衛生教育與預防醫院感染
重癥監護病房感染危險程度分析與護理措施
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分析
人性化護理應用于血液科患者的效果
PDCA循環管理在血液科基數藥管理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