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美視角下當代大學生德育問題及對策分析*

2016-01-23 03:09王翔之
關鍵詞:審美德育大學生

王翔之

(天津商業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天津 300134)

?

審美視角下當代大學生德育問題及對策分析*

王翔之

(天津商業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天津 300134)

摘要:大學生德育一直是學者們關注和研究的熱點問題。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和道德意識也發生了變化。 要解決當代大學生出現的新的思想政治素質問題并找出相應對策是我們面臨的新的挑戰。 本文結合社會現實和當代大學生的實際情況, 從四個方面分析了目前大學生的德育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應對措施, 為解決當代大學生的德育問題提供理論借鑒和實踐支持。

關鍵詞:審美; 德育; 大學生

當前我國社會處于改革的關鍵階段, 政治環境、 經濟環境、 文化環境都有日新月異的改變。 尤其在當前大學生生活中,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的廣泛應用, 使得當代大學生每天都能接受大量各種信息, 他們的世界觀、 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在接受著沖擊和挑戰, 思想政治素質方面的問題也不斷涌現。 對此, 教育者應開拓視野, 充分發揮美育的育德功能, 積極探索應對措施。 由于當代大學生絕大多數都是“90后”, 他們具有獨特的時代性, 他們善于使用QQ、 微信、 微博等新媒體進行交流, 善于接受新鮮事物, 注重自我表現, 個性鮮明, 價值觀多元化, 喜歡獨立思考, 興趣廣泛等等。 這些為我們在審美視角下分析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提出了不小的挑戰。

1審美德育的相關概念

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人們的共性, 可以說“審美產生于人的心靈對于自由的渴望, 也激發著人的心靈對自己的渴望; 審美體現了人的追求自由的本質, 也強化了人的追求自由的本質; 它永遠站在不自由的現實人生的對立面, 呼喚著人們想自由的人生挺進”[1]17。

正因如此, 審美可以同德育相結合。 審美德育是指將“美”的元素融入到德育的各個環節中去, 大學生在學習中欣賞美的事物, 對美德產生向往, 并加深對美德理解, 最終達到可以將美德外化, 規范自己的日常行為的目的。 即在倡導主體的自由精神和遵從德育主體的道德需要的基礎上的德育過程。

2當代大學生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2.1新媒體的廣泛運用使傳統德育模式受到了嚴峻挑戰

互聯網等新媒體作為社會信息化的一個重要產物, 已經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之中。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 一些高校也開始有意識地將思想政治教育同互聯網等新媒體相結合, 然而必須注意的是,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同樣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挑戰。 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教師占據主體地位, 學生往往作為一個被動的接受者。 然而互聯網等新媒體的運用中, 學生可以充分發揮其自主選擇的特性, 選擇自己所樂于接受的信息, 這就對傳統的德育模式形成了挑戰。 另一方面, 互聯網的開放性、 多元性使網上信息良莠不齊。 不同意識形態的價值觀充斥其中, 尤其是拜金主義、 享樂主義、 個人主義等價值觀對大學生危害極大。 大學生在互聯網上可以自主選擇接受信息, 但因為其年齡等因素的限制, 他們對不良思想的辨別能力有待提高, 這同樣給德育工作帶來了新的難題。

2.2高校德育目的功利化趨向過于嚴重

大學時期是大學生的世界觀、 人生觀、 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 因而德育教育一直是大學教育的重中之重。 在此情況下, 目前德育工作者往往陷入了過于重視教育結果這一誤區, 忽視了教育方法及內容是否針對受教育者的實際情況。 這就導致了高校德育教育漸漸趨于功利化, 德育的目標同大學生實際思想政治素質存在一定差異, 因此教育的實際效果往往達不到教育者的預期目標。

2.3高校德育內容有待于進一步擴展

目前高校的德育教育內容主要是培養大學生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素養、 傳授大學生道德理論知識、 陶冶大學生道德情操, 從而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人生觀、 價值觀, 并且有助于他們對國情及政策的理解。 但是這些教育內容相對偏重理論教育, 對于思想活躍的大學生來講缺少了吸引力, 大學生缺少與老師的共鳴, 無法沉浸在教育內容中。 這同樣對教師起到負面的影響,進一步影響了教學的質量。

2.4高校德育方法有待于進一步豐富

高校在德育教育中采取的方法主要仍是傳統的灌輸方法。[2]在這種傳統的方法中, 教師占據主導地位, 通過上課的形式講授與德育相關的理論內容。 雖然這仍是目前教育的一個主要方法, 但必須注意的是, 大學生作為一個被動的接受者, 很少能發揮其能動性, 他們的主體意識往往被忽視。 而且, 大學生缺少與老師的互動, 教師不能及時了解到大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授課內容可能與大學生接受情況存在較大的差異, 導致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3審美視角下加強當代大學生德育教育的對策

3.1加強對教師新媒體技術培訓力度, 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

新媒體是指在互聯網技術和數字技術承載下能為人們提供信息服務的新興媒體。[3]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 新媒體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與傳統媒體相比, 新媒體具有及時性、 信息多元性等特點。 新媒體傳播信息的速度非???, 在微博上, 一分鐘內一則消息就可能被轉載上百次甚至上千次。 正因為新媒體有著如此突出的優勢, 它已經成為傳播德育內容的一個重要載體, 因此, 熟練掌握新媒體技術是對德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通過對新媒體技術的掌握, 教師能豐富德育教育內容傳播途徑, 同時也可以了解大學生當下的關注重點并加以相應的引導。 此外, 德育工作者可以通過新媒體技術將“美”的元素融入到德育教育的各個環節中。 目前一些高校已經有意識地建立起學校的官方微博, 通過微博發布優秀的紅色藝術作品, 或者宣傳一些當代大學生身邊的優秀事跡, 從而使大學生受到這些正能量的感染。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我總是努力給少年們描繪出活生生的人的鮮明形象, 這樣的形象成了人類道德美德的體現, 我要讓這個形象照亮少年的心, 深入他的思想深處, 使少年的心更快地跳動……”[4]205

3.2樹立審美德育理念, 擺脫功利主義德育觀

面對當前各種功利主義德育觀的沖擊和挑戰, 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須改變陳舊的教育觀點, 樹立審美德育理念。 審美德育觀是矯正德育功利化的一劑良藥。[5]大學生因為生活經歷不同, 對于德育教育的接受程度也存在一定差異, 但對于美的追求卻是相同的。 審美德育觀克服了功利主義德育觀過于重視教育結果這一不足, 從有著不同特點的大學生中尋找共性, 并且更關注他們的真實感受與需求。 審美德育觀通過將德育內容融入審美活動中, 讓大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受到德育教育, 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此外, 審美的過程是一個內心愉悅的過程, 在此之中大學生更樂于接受課堂內容。 同時, 審美德育觀也極大地發揮了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改變了傳統模式教育中大學生只是被動接受者的形象, 一定程度上也改變了教育者與大學生之前的關系, 即兩者都是欣賞者, 都可以抒發自己的觀點并相互溝通, 從而形成更好的師生之間良性互動關系。

3.3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與形式

在審美視角下對當代大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課堂必須作為主陣地。 作為教育者, 他必須牢牢抓住“課堂”這一載體。[6]而針對當代大學生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內容枯燥、 手段單一等諸多問題, 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須豐富教育內容及授課模式。 目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以傳統的灌輸式為主, 對于“90后”當代大學生來說, 單獨采取這一教育方式已經不能與他們的實際學習情況相適應。 近年來, 一些高校的德育課程相比較以往已經有了改變, 例如教師與大學生角色互換, 讓他們在一些課中成為主導者, 而教師起輔助作用, 幫助大學生完成授課。 通過這種角色互換可以讓大學生對德育內容有自己更深刻的見解, 更可以激發大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熱情。 此外, 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放映一些先進人物的影片, 展示經典美術作品, 播放高雅音樂, 通過欣賞這些藝術作品, 引起大學生與創作者的共鳴, 激發大學生的認同感, 使得他們從思想深處得到教育, 即內化于心, 最終能夠影響到他們的日常行為, 即外化于行。

3.4將當代大學生的審美德育和校園文化建設相融合

“校園文化是學校師生員工在教育教學及其它實踐活動中所創造的全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7], 此外還包括校園軟硬件環境、 校風、 各種課外活動、 學校的報刊、 雜志、 宣傳櫥窗等。 校園文化是學校學習環境、 生活環境綜合的體現, 同時也對在校學生起著積極地作用。 因此高校應對校園文化建設做出針對性的改變, 積極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 并結合學校自身特點適時創新形式, 為在審美視角下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營造良好氛圍。 目前一些高校在校內宣傳欄上刊登有關優秀文藝作品及先進人物事跡等相關內容, 或在校園廣播中播放經典音樂作品。 還有一些高校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校園文化活動, 讓學生積極投入其中進行實踐, 進一步增加了他們對課上學習內容的理解。

4結語

總而言之, 德育是教育之魂, 培養出有著高尚道德情操的大學生不僅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客觀要求, 同樣也是當前社會人才需求的標準。 “真知善行, 知行統一”是每一位德育工作者期望大學生能夠達到的狀態。 因此, 在審美視角下審視德育問題, 就顯得十分有必要了。 通過建立審美德育的新型教育模式, 用美德來凈化大學生的靈魂, 規范他們的行為, 就有著極為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值得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重視。

參考文獻

[1]譚傳寶. 德育美學觀[M]. 增訂版. 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6.

[2]孫曉. 基于知行合一德育觀的高校德育問題及對策研究[D]. 西安: 陜西科技大學, 2012.

[3]鄧輝. 試論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J]. 中國教育學刊, 2015(4): 159-160.

[4][蘇]瓦·阿·蘇霍姆林斯基. 讓少年一代健康成長[M], 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 1984.

[5]彭文曉. 關于德育美的思考[J]. 襄樊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0(4): 73-75.

[6]董建, 王麗君. 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路徑探究[J].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4): 119-123.

[7]李懷亮. 淺議校園文化的概念及其功能作用[J]. 職業, 2011(17): 109-110.

Problem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from an Aesthetic Perspective

WANG Xiangzhi

(Institute of Marxism,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300134,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has always been the hot spot of scholars’ attention and research.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ety,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nsciousness has changed too.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find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m are the new challenges we are faced with. This paper, combining with social reality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nalyzes from four aspects the shortcomings in the course of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s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practical support.

Key words:aesthetic; the mor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3-1646.2016.01.010

作者簡介:王翔之(1990-), 男, 碩士生, 從事專業: 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15-10-15

文章編號:1673-1646(2016)01-0044-03

猜你喜歡
審美德育大學生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的滲透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發揚藝術之光,讓美術滌蕩靈魂
職業中學美術鑒賞課教學探微
現代陶藝教學特點研究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屆大學生演講比賽圓滿落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