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通遼地區1276例慢性宮頸炎發病相關因素的調查分析

2016-01-31 06:17王立偉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5年23期
關鍵詞:慢性宮頸炎干預措施患病率

王立偉

(內蒙古通遼職業學院 內蒙古 通遼 028000)

?

內蒙古通遼地區1276例慢性宮頸炎發病相關因素的調查分析

王立偉

(內蒙古通遼職業學院內蒙古通遼028000)

【摘要】目的:了解內蒙古通遼地區慢性宮頸炎發病的相關因素,并提出干預措施。方法:通遼市3528例婦女進行常規婦科病普查及實驗室檢查,依據結果進行分析。結果:女性慢性宮頸炎與年齡、避孕方式、職業、產次、人流次數有關。 結論:慢性宮頸炎的發病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針對重點人群實施干預措施,以降低慢性宮頸炎的患病率。

【關鍵詞】慢性宮頸炎;患病率;發病相關因素;干預措施

慢性宮頸炎是婦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在婦科感染性疾病中患病率居首位。引起宮頸炎的病因復雜,大多學者認為是由于人工流產、手術、自然分娩、不潔性生活等損傷宮頸后,導致病原體入侵而引起。近年來慢性宮頸炎發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趨勢,發病原因也趨于多樣化。

本研究以內蒙古通遼地區3528例20歲以上婦女為樣本,篩查出的慢性宮頸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慢性宮頸炎患者的相關患病因素進行分析,得出通遼地區該病的病因及治療和預防措施,為治療和預防慢性宮頸炎提供理論依據。

1.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 對象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間,在2所醫院(科爾沁區第一人民醫院、科爾沁區婦嬰醫院)就診的慢性宮頸炎患者1276例,年齡20~60歲。所有慢性宮頸炎患者診斷標準按照樂杰主編的《婦產科學》(第7版)宮頸炎癥標準,對照組患者是來自2家醫院婦產科就診的無慢性宮頸炎的患者2252例,年齡無明顯的差異,具有可對照性。

1.2 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征得本人同意后,由婦產科醫生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年齡、避孕措施、分娩史、人工流產史、工作環境等。對所有慢性宮頸炎患者進行病理學檢查。

2.結果

2.1 慢性宮頸炎與年齡的關系:各年齡段組的慢性宮頸炎發病率以生育高峰年齡段最高。25~34歲發病42.03%,后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病率呈下降趨勢,大于55歲發病率顯著下降。如表1。

表1 女性慢性宮頸炎發病年齡情況

2.2 慢性宮頸炎與避孕方式的關系:不同避孕方式發病率不同,其中使用避孕套避孕的婦女患病率最高44.35%,采取安全期避孕的患病率最低23.17%,如表2。

表2 慢性宮頸炎與避孕方式的情況

2.3 慢性宮頸炎與職業的關系:結果表明,農民發病率最高,為45.96%,工人其次,干部最低,為24.13%。如表3。

表3 慢性宮頸炎與職業的情況

2.4 慢性宮頸炎與產次的關系:調查表明,生育3次或3次以上者患病率最高48.63%,隨著生產次數的減少,發病明顯的下降。如4。

表4 慢性宮頸炎與生產次的情況

2.5 慢性宮頸炎與人工流產次數的關系:人工流產≥3次的婦女患病率最高,為46.14%;其次2次人工流產婦女,患病為42.49%,如表5。

表5 慢性宮頸炎與人工流產次數的關系

3.討論

慢性宮頸炎是婦科疾病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具有發生癌變的危險。發病因素較為復雜,并與諸多因素相關,石一復報道宮頸炎的發病因素多達20種。本調查結果顯示慢性宮頸炎的發病與年齡、避孕方式、職業、生產次數、人工流產次數有一定的相關性。

3.1 生育年齡是女性慢性宮頸炎發病的危險因素,本調查結果表明,生育高峰年齡段的女性慢性宮頸炎患病率最高,隨年齡的增長患病率下降。25~34歲為生育高峰階段,雌激素水平高、性生活活躍、不良性衛生習慣等因素增加了宮頸感染幾率。

3.2 避孕方式與慢性宮頸炎關系。二者有一定的相關性,調查結果表明長期使用避孕套的女性慢性宮頸炎發病率最高。因宮頸陰道上部黏膜柱狀上皮層薄,抵抗力弱,而避孕套成分為乳膠制品并以甲基硅油做隔離劑,均屬化學物質,易造成宮頸表面磨損、破壞或腐蝕,病原體易侵入引起炎癥。

3.3 職業與慢性宮頸炎的關系,本研究顯示,農民、工人的慢性宮頸炎患病率較干部組高。不良的工作環境如環境潮濕、空氣流通不暢,不良的個人衛生習慣和不強的自我保護意識等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文化水平低、衛生知識的缺乏、性生活衛生不潔,給病原體提供生長機會,導致患病率升高。

3.4 產次、人工流產與慢性宮頸炎關系,多產次及多次人工流產是患該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調查表明多產次或多次人流婦女患病幾率遠遠高于平均水平。由于有直接的機械性刺激,容易對宮頸造成損傷,而導致其感染。多產次或多次人流婦女為高危人群,應加強計劃生育宣傳,避免多胎生育與未婚人流。

有資料報道,有宮頸炎的婦女,宮頸癌的發生高出無宮頸癌的7.3倍。應該開展健康教育,進行知識普及,提高保健意識,特別對高危人群加強宣傳,使其全面認識該病,建立良好生活方式和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避免過早、過多、過頻的生育和人工流產。加強計劃生育宣傳,選擇安全的避孕方式,減少人工流產,避免宮頸的醫源性和機械性損傷,降低感染機率,降低發病率,提高婦女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樂杰主編.婦產科學(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44~245.

[2]石一復,李娟清.宮頸炎癥的診治和隨訪.中國計劃生育雜志, 2005,8:507~509.

[3]盧琰,林峰.慢性宮頸炎相關因素流行病學分析.中國婦幼保健雜志,2003,18(10): 625~626.

【中圖分類號】R711.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23-0024-02

猜你喜歡
慢性宮頸炎干預措施患病率
2020年安圖縣學生齲齒患病率分析
昆明市3~5歲兒童乳牙列錯畸形患病率及相關因素
妊娠高血壓疾病的相關因素臨床分析
宮腔鏡治療慢性宮頸炎患者對改善hs—CRP、TNF、IL水平的作用
96例絕經期綜合征患者的心理治療體會
我國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的影響因素與干預措施研究
連貫性護理健康教育用于門診慢性宮頸炎患者護理的效果觀察
428例門診早泄就診者中抑郁焦慮的患病率及危險因素分析
老年高血壓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與血漿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