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杰傳略

2016-02-02 01:13
陜西古代文獻研究 2016年0期
關鍵詞:關學王杰嘉慶

孫 靖

王杰傳略

孫 靖

據宋鄭樵《通志》卷28“氏族略第四”所論,王姓一氏,溯源可至黃帝,出自姬姓?,樼?、太原之王,則曰周靈王太子晉,以直諫廢為庶人,其子宗恭為司徒時,人號曰王家。京兆、河間之王,則曰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髙之后。畢萬封魏,后分晉為諸侯,至王假為秦所滅,子孫分散,時人號曰王家。此皆山西王姓始祖,王杰一系所出于史無證。

又《明太祖實錄》、清張廷玉《明史》所載,明初山西向外移民盛行,洪武年間十次,永樂年間八次。其中緣由,主要因元末兵隳影響,民不聊生,加之明初的靖難之役,導致中原荒蕪,政府需要借其他地區人民予以充實。杰先祖自山西洪洞移至陜西韓城,即屬于此次移民潮中。

清錢坫(乾?。俄n城縣志》卷3及卷6記載,王杰曾祖父王養元,以杰贈光祿大夫;祖父王家檀,以杰贈光祿大夫;父王廷詔,浙江杭州石門主簿,以杰贈光祿大夫。王廷詔墓在韓城縣東南仁和寨,翰林孫景烈志其墓。廷詔三子,長浚,次澈,杰為其三子。

王杰字偉人①文中所涉及王杰生平履歷及家族名錄,多參考《葆淳閣集》前附阮元《王文端公年譜》,不一一注明。,號惺園,又號畏掌②姜亮夫:《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02頁。,陜西韓城人。生于雍正三年(1725)十月二十七日寅時,終于嘉慶十年(1805)正月十日子時③朱珪:《王文端公墓志銘》,見錢儀吉:《碑傳集》卷28,清道光刻本。,卒后入賢良祠④穆彰阿:(嘉慶)《大清一統志》卷2,《四部叢刊》續編影舊抄本。。四歲隨父至浙,八歲能書大字,十八歲入學,從武功孫酉峰游,聞關閩之學。乾隆十八年,拔貢,以教職用,繼丁父憂。尹繼善制兩江,聘入幕。后入陳宏謀幕府,聞性命躬行之說。乾隆二十六年(1761),殿試第一。乾隆二十七(1762)年,充湖南鄉試副考官。乾隆二十九年,督學福建。乾隆三十二年(1767),擢侍讀。乾隆三十三年(1768)六月,晉右庶子。十月,擢侍講學士。乾隆三十四年(1769),遷少詹士,充武會試主考官。乾隆三十六年(1771),充日講起居注官,直南書房,晉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充江西鄉試正考官,旋督學政。乾隆三十九年(1774),署工部右侍郎,十二月,轉授刑部右侍郎。乾隆四十年(1775),充會試副總裁。乾隆四十一年(1776),再視浙學。乾隆四十二年(1777),回京,署禮部右侍郎,轉吏部右侍郎,仍兼署禮部右侍郎,充四庫、三通、國史諸館副總裁。乾隆四十三年(1778),充會試副總裁。乾隆四十四年(1779)二月,轉吏部左侍郎。五月,閱《大清一統志》。八月,典浙江鄉試。十二月,充武英殿總裁,同辦明史,充國史館副總裁。乾隆四十五年(1780),授左都御史,旋回京,充四庫全書館副總裁。乾隆四十八年(1783),丁母憂。乾隆四十九年(1784)三月,即家擢兵部尚書。乾隆五十年(1785)八月,服闋進京,充三通館總裁。十一月,充經筵講官。乾隆五十一年(1786),正月,賜紫禁城騎馬。四月,充尚書房總師傅。十二月,直軍機。乾隆五十二年(1787),正月,拜東閣大學士,總理禮部。三月,充會試正總裁。乾隆五十三年(1788),臺灣平,圖形紫光閣。乾隆五十四年(1789)三月,充會試正總裁。平廓爾喀,再圖形閣中。十一月,罷尚書房行走。乾隆五十五年(1790)三月,充會試正總裁。十一月,加太子太保。乾隆五十六年(1791),仍充上書房總師傅。嘉慶元年(1796),以足疾辭退兩書房、軍機、禮部事。嘉慶三年(1798),仍直軍機處。嘉慶四年(1799)正月,高宗升遐,仁宗親政,命總理喪儀。二月,充實錄館正總裁。嘉慶六年(1801),充順天鄉試正考官。嘉慶七年(1802),以疾辭官,在家食俸,加太子太傅。嘉慶九年(1804),入京謝恩,薨于京邸。奉敕編有《欽定秘殿珠林續編》8卷、《欽定石渠寶笈續編》88卷①胡敬:《胡氏書畫考三種》卷1,清嘉慶刻本。、《欽定西清續鑒》甲編20卷附錄一卷②劉錦藻:《清續文獻通考》卷274《經籍考》18,民國影十通本。、《欽定西清續鑒》甲編20卷③王杰等:《西清續鑒乙編》,續修《四庫全書》本(1108冊—1109冊)。、《高宗純皇帝圣制詩五集》一部 100 卷④慶桂:《國朝宮史續編》卷76,清嘉慶十一年內府抄本。。

杰有《葆淳閣集》24卷傳世。卷1為賦、頌,卷2、卷3為跋,卷4為序,卷5為贊、議、志銘,卷6為傳、記,卷7為恭賀詩作,卷8亦為詩,多自作,卷9至卷18為《賡揚集》十卷,均為恭賀應制之詩,卷19、卷20為《蕓館集》兩卷,均為賦,卷21至卷24為奏折四卷?!遁岽鹃w集》由公門生阮元編輯刊刻。阮元《揅經室集》三集卷5“王文端公文集校本跋”條曰:“王文端師詩文不自以為重,蓋公所重在立朝風節也。公薨后,公子堉時收羅雜稿寄至江西,屬元編刻之,元乃手編為《葆淳堂集》若干卷,又訂成年譜一卷,付之梓。梓成,元匆匆移河南,爰以板寄閩,是時公子已出守閩郡矣。板中誤字頗多,同門友李許齋賡蕓手校一過①李賡蕓,字鄦齋,江蘇嘉定人。少受學于同縣錢大昕,通六書、《蒼》、《雅》、《三禮》。官至福建布政使,《清史稿》將其列入“循吏”。筆者點?!遁岽鹃w集》,即覺此書??辟|量頗高,十幾萬言幾鮮有訛誤。,改補之,此李公手校本也,故跋之?!比钭V有“嘉慶二十年受業揚州阮元謹編”之語,可知阮譜編于嘉慶二十年(1815)。再檢《阮元年譜》,嘉慶十九年(1814),阮元51歲,“七月初七日,……渡江,由金陵陸路至蕪湖、池州、安慶,復乘船至九江,陸行入南昌”。嘉慶二十一年(1816),阮元53歲,“閏六月十九日,調補河南巡撫,時新撫未至,仍留江西”。而“八月十七日,至開封府到任”??芍?,堉時將雜稿寄于阮元當在嘉慶十九年七月至嘉慶二十年之間,初版刊刻完畢之日當在阮元改任河南巡撫之前,即嘉慶二十一年八月十七日之前。

為官之余,王杰亦有文人之雅興。好藏書,于四庫館征書時獻其所藏《張邱建算經》三卷和唐王孝通撰《緝古算經》一卷,兩書均收入《四庫全書》,此在杰任吏部侍郎時。杰又藏有清姚際恒撰《詩經通論》17卷,據清吳振棫《養吉齋叢錄》卷7載,《詩經通論》世無傳者,唯王杰家藏有抄本,由其孫王篤刊于蜀。

王杰精書法,傳世墨寶多種。蘇州市博物館藏有其楷書七言十四句扇頁,字體秀麗端正。陜西安康歷史博物館藏有其書行書一卷,河南民俗博物館藏有其所書“連步”匾。福建泉州東北的清源山有其與馬負書詩摩崖一通,有敘述作詩緣由之題曰:“丙戌中夏,溫陵試竣,太守嚴湖陳君、大令牧村方君邀同易齋馬提帥同游賜恩巖,即此原韻?!笨芍嗽姰斒乔∪荒辏?766),王杰督學福建時所作。詩曰:“茲山生面為誰開?喜屬高車際曉來。海上晴云蒸泱漭,人間佳氣轉恢臺。爭奇巖岫當軒立,漸老松杉記手培。自是雄城資保障,塵襟批豁一登臺?!睍▌偨∩n勁,自成一體。

王杰亦頗好治墨。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有其進呈五色鳳池云墨,同式兩錠,墨面為翔云漫天,鳳飛空中,小橋流水環繞。墨背有“五色鳳池云”篆書及“臣王杰”印。

王杰妻程氏,誥封一品夫人,另有側室姚氏、黃氏。有子四人:子塖時,乾隆十一年(1746)生,員外郎職銜;垿時,乾隆十六年(1751)生,監生;堉時,乾隆二十二年(1757)生,嘉慶元年(1796),恩蔭生,嘉慶四年(1799),掣簽兵部武選司員外郎,嘉慶十年(1805),因丁憂回籍,嘉慶十三年(1808)二月起復部,嘉慶十四年(1809)五月補兵部員外郎,保送御史,嘉慶十六年(1811)二月任兵部郎中,九月補江南道檢查御史,嘉慶二十年(1815)掣簽任福建建寧府知府,仕至廣東肇羅道①黃叔璥:《國朝御史題名》“嘉慶十七年”條,清光緒刻本。;塽時,乾隆四十七年(1782)生,廩生,選授寶雞教諭。

有女二:長適舉人、批驗所大使同縣劉棟,次適朱文正公子、恩蔭刑部廣西司員外郎、太仆寺少卿大興朱賜經。

有孫九人:駉,塖時子,乾隆四十四年(1779)八月生;騊,堉時子,乾隆四十八年(1783)八月生;隲,垿時子,乾隆五十五年(1790)二月生;骕,堉時子,乾隆五十六年(1791)九月生;篤,垿時子,乾隆五十六年(1791)十月生,嘉慶己卯(1819)舉人;?,塖時子,乾隆五十八年(1793)六月生;騫,垿時子,乾隆六十年(1795)二月生;駎,塖時子,嘉慶五年(1800)二月生;馴,塽時子,嘉慶五年十一月生。

王杰少時師從清代著名學者孫景烈學于關中書院,后入名臣陳宏謀之幕,自言受二位先生影響至深。孫景烈秉承自張載以來的關學傳統,崇氣學,尚禮教,常以天下為己任,重視道德修養,強調躬行實踐。陳宏謀也對關學十分尊崇,以之為畢生信仰??v觀陳宏謀的一生,為人正直,為官清廉,無時無刻不在實際行動中貫徹張載所倡導的關學核心思想,他本人對孫景烈的禮遇也是很好的證明。觀王杰一生事跡,亦是在二位先生的教誨和影響下,繼承了具有強烈知識分子氣息的關學傳統。故欲探究王杰之思想,必先知其淵源。

孫景烈,生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七月二十六日,卒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正月十二日。②張洲:《征仕郎翰林院檢討孫先生景烈行狀》,見錢儀吉:《碑傳集》卷49。早歲舉于鄉,為商州教官,勤于課士,不受諸生一錢。雍正年間,巡撫蒲阪崔公以賢良方正薦授六品銜。乾隆十五年(1750),陳宏謀撫陜,奉旨舉經明行修之儒,將以景烈名入告。先是,景烈成進士,后授檢討,以言事忤旨放歸。景烈深自韜晦,因而固辭。后主講關中書院、蘭山書院,教生徒以克己復禮。平居,雖盛暑必肅衣冠。王杰為入室弟子,嘗語人曰:“先生冬不爐、夏不扇如邵康節,學行如薛文清?!庇衷唬骸跋壬鷼w籍三十年,雖不廢講學,獨絕聲氣之交,為關中學者宗,有自來矣?!雹劢?,鐘哲點校:《國朝宋學淵源記》卷下,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64頁。陜西理學,至乾隆間,武功孫景烈亦能接關中學者之傳。④趙爾巽等:《清史稿》卷480《儒林一·孫景烈傳》,中華書局1977年版,第13127頁。景烈孝友端方,研窮經史,講求實學。①法式善:《槐廳載筆》卷9《掌故二》,清嘉慶刻本??逃忻骺岛!秾ι郊肥?,以所藏張太微本,又加刪削而刊刻。②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卷171集部二十四,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499頁。孫景烈有其學生張洲為其所做行狀,當為可見最為完整豐富之數據。

王杰的另一位師長則是陳宏謀。審杰之行實,無不充盈孟軻之“浩然之氣”,而此種氣度之形成,實受陳宏謀影響甚深,且王杰修齊治平之方法,亦與陳宏謀如出一轍。故不知陳宏謀,無以知王杰。綜合來看,陳宏謀集理學家、政治家、教育家多重身份于一身,這一多重身份造就了他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力。將理學家身份作為陳宏謀的第一特征,是因為生存在華夏大地的知識分子,在某種程度上始終帶有揮之不去的儒家烙印,深刻入心。此種影響不僅是學術思想上的,更延及實踐之中,小至言行舉止,大至齊家治國。對于陳宏謀而言,這一點尤為突出。陳宏謀深受清初以來張履祥、陸世儀和陸隴其等人影響,宗程朱、排陸王的同時,也將經世致用之思想秉而持之、一以貫之。他在接受清代理學影響的同時,也成為清中期官方理學家的卓越代表。作為政治家,陳宏謀在1733年到1763年的三十年時間內,歷任十余省道臺、巡撫、總督等職,其任巡撫時間之長、范圍之廣,有清一代無人可望其項背。陳宏謀以“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為核心理念,并以之為信仰而躬行,自身清正廉潔、奉公守法,為官又勤政愛民,所到之處無不澄清吏治、興利除弊,堪稱清乾隆時期的循吏。而稱陳宏謀為教育家,則在于他不僅在任內大力推進教育發展,建校興學并親自授課,還十分重視教育理論的建設,輯纂大量的教育典籍,《五種遺規》便是代表。是書分《養正遺規》、《教女遺規》、《訓俗遺規》、《從政遺規》和《在官法戒錄》五種,后來作為清代社會教育和蒙童教育教材以及清末中學堂修身科教材,流傳甚廣,影響極深極遠。

除此之外,陳宏謀在為政之余,還編寫大量著述。從廣西省鄉賢遺著編印委員會將陳宏謀部分著述編輯而成的《陳榕門先生遺書》來看,其著述可大致分為撰著、評輯和校訂三個方面。國內關于陳宏謀的相關研究,近年來雖逐漸增多,但多局限在對其本人著作的整理和生平事跡的梳理方面,對其個人學術、政治思想,乃至由此而申發的對于陳宏謀所處的時代,即清中期的知識分子研究,仍舊處在一個程度相對較低的層次,而國外學者在這一方面卻有相當的突破。美國學者羅威廉所著《救世:陳宏謀與十八世紀中國的精英意識》即是代表。羅威廉認為陳宏謀是清朝18世紀最有影響的漢族官員,進而認為如果力圖觀察雍正乾隆時期的盛世,了解造成這種盛世局面的因素,特別是探索正統精英的思想狀況,陳宏謀便是當仁不讓的最好選擇。這樣一種認識無疑將陳宏謀定位于雍乾時期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典型代表,陳宏謀的重要意義顯而易見。

王杰在陳府中供職多年,除陳宏謀外恐怕再無二人對王杰影響如此之深之遠。在這樣一位同時在思想上和實踐上都達到相當高度的精英影響下,王杰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陳宏謀思想理念的又一踐行者??v觀公生平所行,以理學為養身之基礎、思想之源泉,講求誠心正意,不自欺亦不欺人,因而成就了近乎完美的高尚人格。當然,杰并未止步于此。在崇奉關學、深研學理的同時,杰秉持儒家慣有的經世致用之風,學以致用,為官一處無不盡忠職守、造福一方。

王杰執掌文衡多年,所拔俊杰無數。除此之外,公亦獎掖后學,唯才是舉:

汪照,初名景龍,字翌靑,廩貢生。少能詩,通經義,覃心金石之學,注《大戴禮》數萬言,又纂集齊、魯、韓三家《詩》說,凡見于唐以前書者,片字必錄,人服其博贍。性情安雅,與物無忤。王杰任浙江學政時,禮部侍郎沈初任福建學政,皆屬以衡文。繼從杰游西安,歷主有莘、橫渠兩書院山長。照又工隸書,如《臨潼橫渠張子祠堂記》、《崇福寺羅漢堂記》皆其所書。歸未幾,年五十八,病歿。①王昶:(嘉慶)《直隸太倉州志》卷38“人物”條,清嘉慶七年刻本。

朱文藻,字映漘,仁和諸生,少居東園,既而吳穎芳割宅居之,又館汪氏振綺堂,勘校群籍,見聞日廣。時開四庫館,杰延文藻至都,佐編校之役,考異訂訛,多成善本。晚年為阮元輯《輶軒錄》,為王昶輯《藏經提要》、《西湖志》、《金石萃編》,訂正之力居多。②李楁:(民國)《杭州府志》卷145,民國十一年本。

官獻瑤,字瑜卿。后官至洗馬,任陜甘學政時,識得杰,于諸生中以為大器。治經不主一家,于《易》主李光地,于《尚書》主蔡沈、金履祥,于《周禮》主方苞,于《儀禮》主鄭康成、敖繼公、吳紱,六經三禮咸有撰著。③陳康祺:《郎潛紀聞初筆二筆三筆》,《郎潛紀聞二筆》卷9,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205頁。

俞廷掄,字杉舟,余杭人。乾隆辛丑進士,官云南昭通知府。少以優行貢成均,文名噪甚,和相欲羅致門下,拒弗往,杰雅重之。旋由編修出守昭通,潔己愛民,免郡中值日之役,禁官買器物之弊。④潘衍桐:《兩浙輶軒續錄》卷13,清光緒刻本。

單照,少失學,年十九始讀書。王杰督浙學,愛其才,將貢之成均,以不就試而罷。詩文力追古人,顧不輕與人交。其論藝多否少可,里中后生亦鮮與洽者。詩宗少陵,榜其齋曰:杜可。五十后逃于禪,盡焚所作文字。足不岀戶限者逾二十年。⑤潘衍桐:《兩浙輶軒續錄》卷7。

呂迪,字長吉,余姚諸生。天姿英敏,弱冠受知杰。諸生性耽吟詠,客游金陵,北立河洛燕晉,所過勝跡紀之以詩。詩境得江山之助,益豪邁蒼渾。書法尤卓絕,道州何紹基見其墨跡,以為足與石庵覃溪抗行。著《屐山山房詩稿》七卷。①潘衍桐:《兩浙輶軒續錄》卷18。

楊棨,初名枝,字戟轅,號吉園,會稽人,年十四,受知杰,補諸生。中年又見賞學使竇東皋、吳蓉塘兩先生。嘉慶元年(1796)舉孝廉方正,力辭不赴。年八十有三,制行端嚴,為越士欽矚,以儒術名越郡。工書法,教授里門賣字以老畫得元人旨趣,然不輕作。②潘衍桐:《兩浙輶軒續錄》卷27。

楊知新,字符鼎,一字拙園,浙江歸安人。生而聰慧,九歲賦《月華詩》,有千衛瞻錦繡,萬國仰文明之句,見者奇之。年十七,補縣學附生,旋食廩餼,歲科試屢冠軍。先后受知于王文端公、朱文正公、竇東皋、阮蕓臺、潘芝軒、劉金門、李芝齡諸先生。③張維屏:《國朝詩人征略二編》卷56,清道光二十二年刻本。

潘有為,字卓臣,號毅堂。廣東番禺人,乾隆三十五年舉人。先生受知于杰,又為翁覃溪先生入室弟子,性落落不事權貴,官至中書,十余年不遷,丁外艱歸,不復出。④張維屏:《國朝詩人征略二編》卷40。

眾人之中,又以阮元、洪亮吉、江藩和孫星衍為最著。四人皆有盛名,各有傳記可參,不予詳述,此處僅就其與王杰交往之證據做論列。阮元和孫星衍同為杰門生,二人在為官時,均極受杰賞識稱贊。關于洪亮吉,據清李元度《國朝先正事略》卷35所載,洪亮吉“生六歲而孤,家貧,以副貢客公卿間。朱學士筠督學安徽,先生從游最久,旋客浙江學使王文端杰幕中”。關于江藩,清伊秉綬《留春草堂詩鈔》卷7《贈江鄭堂藩》詩中注文“鄭堂館韓城王文端公邸第二十年”,可知交往。

其中亦有公欲提拔而為拒者,王鼎是也。據趙爾巽等《清史稿》卷363《王鼎傳》所載:“王鼎,字定九,陜西蒲城人。少貧,力學,尚氣節。赴禮部試至京,與王杰同族,杰欲致之,不就。杰曰:‘觀子品概,他日名位必繼吾后?!鴼v任翰林院庶吉士、編修、侍講學士、侍讀學士,禮、戶、吏、工、刑等部侍郎,戶部尚書,河南巡撫,直隸總督,至軍機大臣、東閣大學士。一生剛正不阿,政績頗著?!?/p>

其他交往者,如彭光斗(《葆淳閣集》卷3《跋彭賁園同年蘭亭帖》)、袁枚之弟袁鑒(《葆淳閣集》卷3《朱子論語集注手稿真跡跋》)、胡季堂(《葆淳閣集》卷3《跋胡云坡司寇石刻后》)、游酢九世孫游端栢(見《葆淳閣集》卷4《游廌山先生文集序》)、吳峻明(《葆淳閣集》卷4《建安吳生峻明學庸貫一序》)、汪蘅圃(《葆淳閣集》卷4《海陽汪君征拙堂集序》)、錢塘吳敬齋(《葆淳閣集》卷4《吳敬齋書塾課存序》)、金華映峯黃使君(《葆淳閣集》卷4《金華詩錄序》)、施子(《葆淳閣集》卷4《釋耒小草序》)、寶岡大司寇(《葆淳閣集》卷4《余寶岡大司寇八十壽序》)、張會九(《葆淳閣集》卷4《壽張太翁七十序》)、李天秀(《葆淳閣集》卷5《焦婁李公墓志銘》)、師彥公(《葆淳閣集》卷6《師氏祖祠記》)等。

王杰主要活動在清乾隆、嘉慶兩朝。關于乾嘉時期的學術主流的認識,雖然有諸多存在差異甚至互相對立的觀點,但無論從乾嘉時學人自己對學術傾向的論述來看,還是從后世對于當時學術思想的分析來說,以語言文字為傳統的樸學或是漢學始終是這一時期的學術主流,這是毋庸置疑的。無論是刻意貶低樸學及樸學家影響范圍、影響時間和影響程度的做法,還是有意擴大義理之學影響力的說法,都是站不住腳的。因此,鑒于乾嘉時主流學術傾向的事實,尊尚義理之學的王杰雖然在科考中表現突出,但是卻始終難以進入當時主流學術圈。作為學者的王杰,毫不忌諱地說,在學術成果和影響上頗有局限??v然《清儒學案》和《清代學者像傳》等不少學術史著作均將杰納入其中,但這僅僅是對其學者身份的肯定。所以,相較于學術,王杰在思想上的造詣和貢獻似乎更值得說道。王杰少時就讀于關中書院,受業多時,影響甚深。

作為明清兩代陜西最高學府,關中書院一向被認為是西北書院之冠。據(乾?。段靼哺尽肪?9記載:書院于明萬歷三十七年(1609),布政使汪可受、按察使李天麟等人為馮從吾講學而建。明末清初,又有大儒李颙主講關中書院,力倡關學。又,關中理學源自張載,講求“太虛無形,氣之本體”①王夫之:《張子正蒙注》卷1《太和篇》,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3頁。,倡導“由窮理而盡性”的“自明誠”方法②同上書,第96頁。,開關學“崇儒”與“實學”之風。繼有呂柟,糅合關學之篤實實踐與心學心性修養,啟明中期關學“兼收”與“并蓄”之新氣象。其后,又有馮從吾(1557—1627)倡導“以心性為本體,以誠敬為功夫”③馮從吾:《少墟集》卷15,《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293冊。,敦本尚實,以糾當世浮夸學風。再有李颙(1627—1705)兼采朱陸,倡“悔過自新”④李颙:《二曲集》卷1《悔過自新說》,清康熙三十三年刻本。、“明體適用”⑤李颙:《二曲集》卷24《盩厔答問引》。說。而素有宗旨“學以致用”、“躬行實踐”則貫穿整個關學學術發展,未曾有過間斷。作為明清兩代關學重鎮的關中書院,雖幾經起伏,但始終秉承關學宗旨,實為弘揚關學的重地。

王杰著有《葆淳閣集》24卷。書名來源,難以詳究。不過欲求其寓意,倒可從字面予以窺測?!拜帷?,《說文》:“草盛貌?!薄抖巫ⅰ罚骸皫煿旁唬翰輩采惠?,引伸為羽葆幢之葆。史記以為寶字?!倍拜帷弊钟滞ā氨!?,當為假借?!按尽?,《說文》:“淥也?!薄皽O”即“水清”之義,后又引申為“純潔”、“醇厚”。故所謂“葆淳”者,保持自身天生純潔醇厚之本質,而不為外界所污染也。王杰一生行事之準則,由此可見一斑。

王杰身份多樣,這種多樣性在書中有著完整的體現。在《葆淳閣集》中,恭和之作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王杰狀元出身,又履任朝廷要職,位極人臣。故這種比重既是王杰作為皇帝身邊重要政治人物使然,也直接體現其特殊身份和創作傾向。恭和之作雖為應制而生,但在奉旨而作之時,也體現出其作為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價值取向和精神寄托。如《恭跋〈御制君子小人論〉》行文伊始,便引《尚書·洪范》論證離析小人君子的重要性,《恭跋〈御制劭農詩〉》雖篇幅不長,但先引《尚書》、《詩經》,又引《左傳》、《周禮》、《孟子》等經典,借以強調農業的重要意義??梢钥吹?,王杰在歌頌帝王功績的同時,也時時勸諷,表達其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強調作品的政治教化和社會意義,是《葆淳閣集》的重要特色之一。此外,作為飽學之士的王杰,在遣詞造句方面很明顯下過一番苦功,其辭藻之絢爛、字句之典雅,不愧狀元美譽。

縱觀全書內容,頗具學術性的數篇序跋可窺測杰學術思想。王杰于萬斯同頗為推崇,《葆淳閣集》卷4有為萬斯同名作《群書疑辨》與《紀元匯考》兩書所做序文。萬斯同作為清代講求專家的浙東學術,尤其是浙東史學的代表人物,在繼承其師黃宗羲史學一脈的基礎上,將清代史學研究推向更高境界。王杰以為《群書疑辨》“其于群書之疑,如攻堅木,如解亂繩,略無穿鑿支離之弊。俾讀者人人發其覆而通其蔽,有相說以解之趣”,而對于考證之功用,又認為“然五禮六禮之殊倫,五音七音之易位,用綿蕝以易三朝之儀,因同室而紊都宮之制。鄉飲之不修,冠禮之不講,論鐘律則銖黍既差,均節何有,五量三統因之無所適主。此則有志于興禮樂以正人心隆世教,亦不可謂非節目之大者也”①王杰:《葆淳閣集》卷4,清嘉慶二十年刻本。??梢?,考證最后仍舊落在了教化之用上。王杰又以為《紀元匯考》“上溯陶唐迄于勝國之季,四千余年,年經代緯,紀號無遺。凡禪繼正閨,及割據僭偽,與夫世系之久,近時地之紛更,按圖摘例,燦如列眉。雖卷帙不多,而上下千古,繩貫絲聯,不至泛而無所稽洵,讀史家案頭必置之冊”②同上。。對于此種純學術考證型著作,杰亦不吝其贊美之詞。

王杰在師長的影響下,一生清廉,躬行實踐,求真務實,繼承關學的傳統,是關學思想的又一實踐者。這種實踐精神、務實質量不僅體現于《葆淳閣集》的諸多篇章,尤其是其所作傳記、墓志及奏折之中,更是王杰一生的真實寫照。

(作者單位:南京大學文學院)

猜你喜歡
關學王杰嘉慶
清張志寧嘉慶丁卯科鄉試硃卷檔案
一個新的三元不等式鏈
“關學”的精粹及其對后世的啟迪——張載思想的當代價值研究
張載關學暨關學文獻整理與研究學術會議在西安舉行
張載關學暨關學文獻整理與研究學術會議在西安舉行
從嘉慶元年繼德堂觀戲談起
嘉慶時期味馀書室的功能與陳設
再也不怕了
王杰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
國內首家關學研究機構在西北大學成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