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變家庭觀念讓后進生找到家的溫暖
——“家校書信”中的后進生共育

2016-02-15 19:15李偉明
終身教育與培訓研究 2016年5期
關鍵詞:品行后進生家長

李偉明

(福建晉江市第二實驗小學袁福建晉江362200)

轉變家庭觀念讓后進生找到家的溫暖
——“家校書信”中的后進生共育

李偉明

(福建晉江市第二實驗小學袁福建晉江362200)

后進生教育,是每一個班主任花費心思最多的群體。俗話說:“每一個問題學生后來都有一個問題家長?!眴渭円揽坎婚g斷地邀請家長到學校,不僅不能讓家長意識到自己教育的問題,反而會將問題轉嫁到學生身上,使學生討厭老師的教育,使我們的后進生教育陷入惡性循環。因此,是否有更好的方式再潛移默化中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呢?

隨著網絡的普及,QQ、微信、博客等技術越來越成為必需品時,我們的教育也在發生著變化。很多家長都無法正式自己在教育上的確實,如果我們能給家長一些基本的教育觀念的建議,而沒有指明某個學生,家長會更愿意去接受。疑惑之時,想起認識的幾位老師每周都會給家長們寫一封信講訴一周來孩子們的成長。這樣的方式或許能達到一定的教育效果,于是,我開始了我的

“每周一信”。

那么,新的問題隨之出現,我該寫些什么呢?靜下來思考,后進生,并不僅僅是學習上,還包括行為、性格等方面,都需要我們及時地關注。一番思考,我確定了自己信的內容,第一,家長們在微信群里提出的遇到的教育難題;第二,孩子反應的由老師給家長的建議;第三,家校間如何有效的互動交流。接下來與大家分享其中的三封信。

一、品行比成績更重要

問題生家庭,家長愿意學習改變,是教師之幸。教師作為教育的從業人員,我們有著比家長更豐富的教育能力,因而,在面對家長的詢問,我們更應該給予他們建議,引導他們去反思自己的行為。在期中考后,小杰的爸爸在微信群里發道:“我們家小杰有時候讓他做一些家務就不樂意了,說這些都是你們大人的事情,你們家的孩子會這樣嗎?”小杰的一席話引起了其他家長的共鳴。我在微信群里回道:為什么現在的孩子都覺得父母對他們做的事情是理所應當的呢?很多的“行為后進生”就是在父母的“照顧”下養成的。于是,我也寫下這一封“致家長的一封信--品行比成績更重要”

親愛的家長:

“品行比成績更重要?!碑斎?,這里的品行,不僅僅包括學生面對事情的態度,也包括學生的心理健康。不可否認,現在的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心理問題,比如嬌慣引發的唯我獨尊的思想、不愿吃虧等等。

很多家長只是關心孩子最后一次期末考的成績,卻忽視了孩子平時的品行。那么,當你發現孩子的品行有問題時,你想再去改變就難了。我們班里有個別男生宣揚:“我平時做不做作業都沒關系,我爸媽說只要我期末能考好就行了?!蹦敲?,問題就出現了,來學習就是為了最后一次測試嗎?這樣的話,其實可以不用來學?!,F在如此發達的網絡,完全可以在家自學,因為他不需要經過學習的過程,只需要結果。面對這樣的情形,我給家長們的建議是:

首先,家長要轉變心態。來學校,不僅學習知識,還需要學習與人相處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管理的能力,這不管你的孩子是否能讀大學,都是需要掌握的基本的技能。那么家長關注的就不應僅僅是一次次的考試成績,而應該關注孩子的品行,如行為習慣、為人處事、性格等等。作為家長,我們不可能與孩子呆一輩子,將來,孩子還是需要自己一個人去面對未知的社會,何不讓他現在慢慢去懂得這些基本的技能?

其次,家長要讓孩子承擔責任。很多家長成為孩子背后問題的處理機,這在我們的身邊已經發生過很多這樣的案例,如我爸是李剛等等。父母成為孩子問題的處理機,這樣,孩子不會去考慮我做這件事情的后果,只是抱著,反正父母會幫我來解決問題,這樣,孩子只會越來越不考慮后果,也會越來越沒有責任心和畏懼法律之心,這也是為什么現在網絡上會出現如此多的校園暴力事件,然而這些孩子雖然沒有經歷審判,但是他們將留下深深的案底,是影響一生的污點。因而,需要讓孩子們認識到,自己做的事情,要自己去承擔后果,這樣他們在做事情時,就會有考量是否應該做。

最后,家長和孩子一起改變。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這里也一樣,當孩子看到父母也有如此品行,覺得也沒什么,覺得無所謂。其實孩子只是看到在家的你,卻不知道在外面,你也在刻意壓制這樣的負面形象,何不在孩子面前也慢慢去改變呢?相信你的改變,給孩子的印象將是深刻的。

在學校里,這些品行或許只是不遵守承諾,不做作業,不掃地等等,但是別小看這些問題,這些問題背后都隱藏著大的問題,長期以往,孩子的各方面的壞習慣也會慢慢養成。任何一個問題學生都是量變的過程,而不可能是突然的改變。

品行,不可能一朝一夕便能改變,多一些時間,也多一些原諒,家長們要保持一顆,我的孩子是向善的,那么,孩子們總會給予我們,他們成長的回報。

這一封信,得到了家長們的點贊,尋找到問題的根源是孩子缺乏責任心,當父母包辦孩子的一切事時,養成的是孩子的理所應當和無所畏懼,或許一封信不足以改變家長,但是只要能給家長們一點啟示,那么這封信的價值就達到了。

二、相信孩子的能力

有些孩子缺乏自我表現力,遇到什么事情都認為自己不行,這也是需要我們老師去關注的。他們之所以缺乏信心,一個最大的根源在于我們的老師和家長包辦了孩子的所有事情,單方面的認為孩子做不好,達不到自己心中完美的要求,不放心讓孩子去做。阿惠在師生交流本中這樣寫道:“我們的父母都不相信我們能做好,每次一做不好就批評我,如果爸媽能像您一樣給我們機會去鍛煉,我相信我們能夠做得越來越好?!卑⒒莸脑捯鹞业姆此?,我們的大人在第一次做某一件事情時,就能做好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我們之所以能做好,最大的原因在于我們已經在一次次的不完美中習得了方法,那么為什么不能讓我們的孩子也在嘗試中去鍛煉他們的能力呢?于是我給家長們寫下了這封“致家長的一封信--相信孩子的能力”。

親愛的家長:

本周,我們班一個孩子在師生交流本中這樣寫道:“我們的父母都不相信我們能做好,每次一做不好就批評我,如果爸媽能像您一樣給我們機會去鍛煉,我相信我們能夠做得越來越好?!币沧屛以诜此紴槭裁次覀儼嗟暮⒆雍鼙粍?,我試著分析下孩子們被動的原因:首先由部分家長包辦了孩子的很多事情,讓孩子們感覺有家長是我的后盾,我可以不那么嚴格要求自己;第二方面是父母覺得孩子好好成長就可以。

那么,我們的孩子需要什么?需要在學校學習什么?除了我們一直說的知識?當然這里不是說知識不重要,他是一個人能走多遠的一個基礎。還有什么值得我們去關注?我想應該是能力。

什么方面的能力?應該是自己解決事情的能力,自己實施活動的方案的能力等等。

上周五,我們班完成了第二期的值日班長的競選,很高興,這一次的競選人數比上次多了,說明孩子們敢于去表現自己,去展現自己,雖然有6個孩子落選,但是卻是為他們下一次的競選做好準備。這就是我們很高興的學生的進步。

這學期,還有一個是學生想要舉行什么活動,可以自己將活動方案設計好,交由我和其他孩子一起來看,是否適合?如果適合就舉行。我們總是擔心孩子做不好,其實是在打壓他們的潛力,讓他們對自己的能力的質疑。這一次,我只說了一句你們自己將方案設計出來,很快,游萱和小蝶就設計出了“小小漫畫家”的活動方案,而且得到了12個漫畫愛好者響應,共畫出了27幅畫,最后我們進行了不記名投票,評選了五個同學為班級的“小小漫畫家”。

在家里,我想也需要我們的家長們去相信孩子,在這個社會,我們的孩子不僅需要知識還需要適應社會的各項能力,放開孩子,他們總會給我們展現不一樣的他們。所以,有你們的幫助,孩子是幸福的,老師也會幸福。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條件不富裕的家庭對于孩子也是寧愿自己辛苦點,也要讓孩子過得好,從而走進“過于保護”誤區。小鎧的家長看完后留言:“看了李老師的這封信,我也深有感觸,因為身體虛弱,一直都包辦小鎧的很多事情,到現在鞋帶還不懂得綁,這樣反而害了他?!奔议L們的一點改變,對于孩子就是幸運的。

三、你想要怎樣的孩子

現在,我們面對的更多的是80后父母,他們可以通過從微信、博客等途徑獲得育兒經驗,認為孩子應該是個性的凸顯、自由的成長的教育,而忽略了孩子對于規則的遵守的養成,使得家校間沖突頻繁。那么,出于同樣想教育好孩子的目的,如何將80后父母的先進育兒理念與教師的教育理念的融合,才是身為教師的我們該去做的。

親愛的家長:

身為教師,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的囑咐:

“我們家孩子不聽我們的話,就聽你們老師的,你幫我多教育教育他?!蔽蚁?,這是出于老師在孩子心中的權威存在,那么作為父母,當你們說出這樣的話時候,是不是你們的親子關系遇到了危機呢?為什么孩子不聽你們的話?為什么孩子怕你們不愿意和你們交流?除了學校教育以外,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影響不可估量。這也關系到你們想要孩子以后是一個怎樣的人?我們要注意什么?

首先,全面的看待育兒信息?,F在是信息爆炸的時代,很多家長也開始在閱讀各種育兒名篇,那現在就存在一個問題:現在很多的教育理念是各孩子足夠的自由,讓他們去發揮自己的個性。這當然沒錯,不過任何一個教育方式都有著其前提,當我們看到美國的孩子的個性發展時,我們是不是也看到了美國的家庭的孩子在四五歲的時候就已經明白自己想要得到東西就需要付出努力,甚至在小學階段就會參加一些實質性的比如分報紙等來為鍛煉自己。因此,我們在面對一個新的教育理念時,需要的不是碎片化的教育,也就是片面的教育,更需要去明白這個理念的背景以及其他的內容,不然你的觀念對于孩子來說是能是放任他養成唯我獨尊的觀念。在我們班,就有部分孩子,從來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出現問題,第一歸結的是其他人,為什么會這樣?值得去深思。

其次,引導孩子做正直的人。我經常和孩子們說:“你們來學校,不僅要學習知識,更需要學習做人的道理?!蔽覀儼嘁灿泻芏囝愃频幕顒?,當然,還是會出現一些問題,不過都會及時的溝通,與家長協商,一起幫助孩子走出泥潭。那么,為什么孩子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經過了解,有是家長過于溺愛,有家長疏于對孩子的管教,也有家長認為孩子只要能夠達到最后的目的就可以。我們經常說有因必有果,我想,孩子的變化,也反應了教育問題的存在。在這個時候,不管孩子讀書好壞,我們需要引導孩子做一個正直的人,這樣,他不管在什么環境下,都能有屬于自己做人的準則。

面對孩子的成長,我們需要的更多的是家校間的互相溝通、理解,一起尋找最適合孩子的教育。

總之,書信式的溝通,不僅能引發家長對照自己教育的缺失,愿意去改變,也能保護家長和孩子的自尊。因此,問題生的教育,需要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共同參與,教師需要站在與家長一起為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立場去溝通,我們的教育就會變得輕松。

〔此文系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課題“后進生心理障礙的防治與矯正”(課題批準號:YJ15192)的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品行后進生家長
優良品行
后進生轉化工作策略談
家長日常行為規范
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有效轉化后進生
我心中的好家長
善念是一種高貴的品行
不恥下問
家長請吃藥Ⅱ
彭林軍:誠實守信 砥礪品行
近8成家長不認同只要學習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