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支持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行為研究

2016-02-15 21:05烏蘭圖亞
中國校外教育 2016年15期
關鍵詞:技術支持師生數學

◆烏蘭圖亞

(內蒙古赤峰巴林左旗林東蒙古族中學)

技術支持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行為研究

◆烏蘭圖亞

(內蒙古赤峰巴林左旗林東蒙古族中學)

教學行為一直都是屬于動態行為系統,對教師在課堂教學質量有很大的直接影響。針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當前互聯網技術支持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行為展開研究。

教學行為問題,一直都是教育改革要研究的對象之一。早期的教學行為是在19世紀末,當時的研究者把教學行為和教學組織形式以及教學模式等幾個種問題放到研究中,并沒有把教學行為作為一個獨立的研究對象。因此,一直到20世紀中期,才把教學行為研究單獨拿出來,并且與教學效果相聯系,成為如今教育改革的研究對象之一。同時,高中數學課堂也就成為研究者的視線聚焦點。因此,針對現代化技術支持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進行研究,是目前的首要任務。

一、技術支持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行為

教學行為是一個復雜和動態的行為系統,尤其是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學行為是屬于教學活動實體的一部分,所以教學行為對課堂教學的質量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在技術支持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已經由老師教什么而向學生學到什么轉變,擺脫了傳統教學的教學行為,通過現代的多媒體設備和網絡教學模式,將原本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知識立體展開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身臨其境,刺激學生的感官和好奇心,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同時,采用技術支持還能將繁瑣的數學解題步驟講解的更加清楚,讓學生理解的更加仔細和深刻。因此,探索教學行為的發生和發展規律是教學行為研究的重點。而一個有效地教學行為,可以提高教學行為的效率和增強師生在教學中的行為自覺性。把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行為運用技術支持,可以促進教師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實踐行為的改進,并最終實現促進學生的學業成績的提高和全面發展。

二、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師生互動行為增多

在傳統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的講授課本知識,跟學生互動交流的情況很少。加上很多老師為了樹立教師威嚴,在課堂教學中基本都是不茍一笑,導致學生都很懼怕老師。然而在技術支持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行為研究中,發現高中教師已經普遍在教學工作中改變傳統教學方式,推廣使用了新的技術教學,師生之間的互動頻率日漸增多,學生在遇到不懂和不理解的問題時也能夠主動的詢問老師。主要表現在教師建立多個課堂討論小組,通過學生在討論小組中提出數學問題,老師給予解答和引導的交流討論方式,促進師生之間的關系。在實際數學教學工作中,學生應該是課堂中的主體,老師則是扮演輔助學生的角色。所以,老師應該利用滋生的教學思維與學生之間展開交流,采用深入淺出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點。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很好地接受。而經過對技術支持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行為研究,教師對學生的教學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學生也更加愿意和老師溝通與交流。

三、數學課堂教學行為對話特征明顯

數學是高中所有重點學科中的一門,也是高考必考的科目之一。因此,在整個高中階段,學生對高中數學的每一單元都要充分地理解和對各種數學題型都能解答。但是,高中有三個階段,高一、高二、高三、這個階段的高中數學內容并不相連,只有在同一階段中的數學有著密切的邏輯關系。因此,學生只有掌握各個內容模塊之間的內在聯系基礎才能學好這門課程。然而,在高中新課程改革之間,高中數學一般都是由老師在課堂中根據教材的內容進行講解,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老師講授的理論知識。加上數學本身就很難,邏輯性強又枯燥乏味,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是吃力,導致師生付出了時間,學習效果卻不是很理想。經過研究發現,在互聯技術支持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利用多媒體和網上教學等教學手段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加理解教學內容,并且對數學理論核心和解答方法能夠快速地掌握,對自己不理解的內容能夠與老師展開對話,及時發現教學內容的之處。

四、尚未以學生觀點引領數學課堂的教學行為

經過調查研究發現,目前的高中數學教學的實施和制定,大部分都是以專家和社會上的教育者等的意見為主,并沒有真正地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所以,在以往的數學課堂教學上存在著很多問題,導致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差,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另外,在對高考落榜的學生采訪當中發現,大部分學生認為高中內容過多和內容復雜以及教材太難的現象。因此,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行為改革當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生需求進行教學大綱編制。當然,在征詢學生的意見時,也要在課程內容及結構設置上聽取專家意見,徹底落實高中課程改革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但是就目前的數學課堂教學而言,并沒有征詢學生的意見以學生為中心。因此,在技術支持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行為還需要重視以學生觀點引領數學課堂的教學行為。

五、結語

綜上所述,經過研究發現,技術支持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行為都呈現比較好的一面。相比以往,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師生互動行為增多和數學課堂教學行為對話特征尤為明顯。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沒有征詢學生的意見,缺乏以學生觀點引領數學課堂的教學行為。所以,技術支持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行為還有待進一步改進。

[1]胡小勇,祝智庭.教學問題設計研究:有效性與支架[J].中國電化教育,2014,(23):169-172.

[2]吉標,吳霞.課程實施:理解、對話與意義建構[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14,(13):123-125.

[3]楊惠,呂圣娟,王陸,王彩霞.CSCL中教師的教學組織行為對學生高水平知識建構的影響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45):153-155.

[4]王陸.交互式電子白板窗口模式與基于資源的多分支型課堂討論教學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4,(26):129-132.

猜你喜歡
技術支持師生數學
AR技術支持下部編版教材的教與學
初中歷史教學中師生的有效互動
提升技術支持能力, 深化“林肯之道”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精準扶貧需要技術支持
麻辣師生
iPad技術支持下的翻轉課堂模式探索*——暨“分式方程”的翻轉課例展示
重視“五老”作用 關愛青年師生
成功的師生溝通須做到“三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