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網絡空間競合出現新動向
——評蘭德公司《謀求與中國達成網絡空間共識》報告

2016-02-17 03:52賴明明袁翼倫
關鍵詞:蘭德中美網絡空間

賴明明 袁翼倫

中美網絡空間競合出現新動向
——評蘭德公司《謀求與中國達成網絡空間共識》報告

賴明明 袁翼倫

賴明明 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經濟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互聯網經濟、網絡空間、傳媒經濟學、文化產業。

袁翼倫 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在讀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媒介法、媒介政策和倫理、新聞傳播學。

蘭德公司是全球知名的智庫,尤其以準確判斷國際關系走勢而見長。本文分析《謀求與中國達成網絡空間共識》報告的基本內容,嘗試對報告所提及中美突破在網絡空間合作的瓶頸,以及推動雙邊在網絡空間合作的路徑進行評估。本文的基本結論是,報告既為第58屆美國總統提出處理中美網絡空間分歧的政策建議,又是說給中美雙方決策者聽的。報告基于對中美網絡空間利益大于分歧的評估,表達對推動中美減少分歧、達成合作的期望。報告不僅有助于我們了解第58屆美國總統在網絡空間領域的政策動向,而且有助于縮小中美在網絡空間的分歧而達成更廣泛的合作協議。

網絡空間;蘭德報告;中美合作

一、引言

21世紀是互聯網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系就是中美關系,其走勢倍受關注?;粮瘢?015)①基辛格.中國和世界秩序[J]. 經濟導刊, 2015(6):100-105.認為,中美兩國都正經歷著根本性的國內變化,這些變化最終將會導致兩國的競爭,還將產生一種新形式的伙伴關系,這將對21世紀的世界秩序產生重大影響。

隨著以計算機、信息技術為標志,被稱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信息革命向縱深發展,以主權國家為主體的國際關系也映射在網絡空間中。對中美網絡空間的研究成為新的課題。姜帆(2013)②姜帆. 中美網絡空間合作研究[D]. 天津師范大學, 2013.認為,中美兩國在網絡空間實現的合作主要停留于雙邊的非正式合作層面,并沒有形成正式的雙邊合作。蘇紅紅(2015)③蘇紅紅. 中美網絡空間競合關系研究[D]. 吉林大學, 2015.認為,加強中美兩國高層交流對話,共同應對全球性網絡安全威脅等問題展開廣泛合作,為推動網絡空間新型中美關系構建,中國應優先發展自身在網絡空間的綜合能力,增進中美網絡空間戰略互信、緩解競爭僵局,深化在共同利益領域的合作。但是,來自中國的有關研究更多停留在宏觀層面的戰略論述而未觸及操作層面的戰術措施。

2016年,蘭德發表了斯科特?沃倫?哈羅德(Scott Warren Harold)、馬丁?C?李比奇(MartinC. Libicki)、阿斯特麗德?史圖?塞瓦洛斯(Astrid StuthCevallos)撰寫的《謀求與中國達成網絡空間共識》(Getting to Yes with China in Cyberspace)①Harold S W, Libicki M C, Cevallos A. Getting to Yes with China in Cyberspace:[M]. RAND Corporation, 2016.報告。這份合計121頁的報告,分析了中美網絡空間存在的問題,探討了中美網絡空間合作的共同利益,提出了美國突破中美網絡空間合作瓶頸的政策建議。

報告英文名是“Getting to Yes with China in Cyberspace”,“Getting to”表示意愿與目標,屬于進行時態,而不是完成時態,因此,報告只是傳遞出其對中美在網絡空間開展合作的愿望,而并非表明中美已經在網絡空間達成了協議、實現了合作。故而,把“Getting to”譯為“謀求”,“Getting to Yes with China in Cyberspace”譯為《謀求與中國達成網絡空間共識》。

二、蘭德研究報告的主要觀點

《謀求與中國達成網絡空間共識》報告主要包括中美關系中的“網絡問題”、術語的厘清、中美網絡空間現狀、如何達成網絡空間共識和總論,合計五個部分,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觀點:

(一)中美網絡空間存在的分歧是中美現實空間分歧的延續

首先,報告分析了中美關系的重要性及現狀。中美關系在國際社會中居于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自1949年以來,中美關系就是在沖突與對抗、甚至在戰略上互相不信任的狀況下曲折發展過來的。

其次,報告分析指出,2015年以來中美兩國在網絡空間中的爭論已經為兩國關系埋下了禍根。美國國內對于中美關系存在多種聲音,有的認為兩國的全面競爭已開始,有的呼吁美國政府采取戰略對抗措施來施壓中國,包括中國在內的觀察家均看到了世界上兩個最強大的國家正在展開“無聲的較量”。

再次,報告重點分析了中美在網絡空間存在的分歧以及危害性,指出中美在網絡空間中缺少一套完善的規范和程序,致使中美在處理網絡空間中的分歧時顯得極為棘手,比如黑客問題、網絡霸權問題等,建議中美雙方圍繞網絡空間的行為準則等重要問題進行談判,達成共識。對于中美在網絡空間達成共識的前景,報告認為,要在網絡空間中達成任何具有實際意義的協定都不容易。當前中美雙邊關系的發展趨勢以及中國社會內部的氛圍都不容樂觀。中美在網絡空間的分歧有可能嚴重阻礙中美在氣候變化、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穩定全球經濟,以及反對暴力極端主義等其他領域的合作。

(二)中美在網絡空間中的共識大于分歧

首先,報告認為中美雖然在網絡空間中存在著分歧,但是也存在共同利益,在國際反恐、保護國家信息安全和對抗共同敵人等方面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

其次,報告強調要重視來自俄羅斯的威脅。認為自從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沖突爆發以來,俄羅斯在網絡空間領域不斷表現出強硬的態度,由此得出結論,網絡間諜活動的主要威脅來自俄羅斯。

(三)中美應該細化網絡空間的合作

報告在分析中美網絡空間分歧的基礎上,針對中美如何才能重新開啟談判、談判可以實現哪些目標、雙方持續進行對話所需的條件是什么,以及中國希望美國在這些談判中表現出什么樣的姿態等問題,都提出了行動計劃。

首先,報告建議中美在開展網絡空間對話之前,首先要界定網絡空間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報告第二章的核心就是圍繞“術語厘清”。這些術語包括:國家主權、網絡自由、國家角色、國家利益、威懾、網絡空間、網絡安全、網絡間諜、網絡黑客、侵犯知識產權等。由于利益不同、立場不同、認識不同,致使中美雙方對這些重要的概念存在不同的理解,因而需要首先界定概念。

其次,報告建議中美要梳理存在的分歧與問題,分層次進行談判,逐步做出相應的承諾,最終達成相互的理解。在當前環境下,最好的辦法是建立一個常設或持續開展活動的工作小組,而不是每年召開兩次會議。賦予工作小組多項職能,包括:在中美進行任何正式談判前擬定提案,其中一些提案會要求兩國進行相當大的科技投入,制定一套完備的網絡空間行為規范體系以取代《塔林手冊》(Tallinn manual)①北約的網絡戰手冊。由位于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的北約卓越合作網絡防御中心邀請了20名法律專家撰寫。和上海合作組織(SCO)發布的《中俄網絡聯合聲明》(China-Russian cyber declaration),②中俄在“聯合聲明”中達成了七點共識,提出推進信息網絡空間發展,讓網絡技術更好地造福兩國乃至世界人民,建立安全穩定繁榮的網絡空間。甚至當其中一方聲稱遭到黑客攻擊時,能夠對這些事件進行評估,識別網絡攻擊的源頭。

再次,報告建議中美適宜開展雙邊對話,如果美國參與到雙邊對話中,那就會有眾多美國盟友在美國與對方達成網絡空間協議之后,一同執行這些準則。與多邊對話相比,雙邊對話更便于兩國直接磋商以取得進展。而在多邊會談中,參與者往往在其訴求得到回應前先劃分成兩大陣營,不容易達成一致的協議。

三、對蘭德公司研究報告評價

蘭德公司成立于1948年11月,最初以研究軍事尖端科學技術和重大軍事戰略而聞名,繼而擴展到研究內外政策,研究領域涉及政治、軍事、經濟、科技和社會各方面,蘭德堪稱當今美國乃至世界最負盛名的決策咨詢機構。

《謀求與中國達成網絡空間共識》報告選擇在第58屆美國新總統誕生之前公開,意義非同尋常。一方面提出了對第58屆美國總統處理中美網絡空間分歧的政策建議;另一方面也傳遞出美國智庫對中美網絡空間合作的態度與意見。

從選擇發表的時機看,報告一方面希望影響第58屆美國總統制定對華網絡空間政策,另一方面也對中美網絡空間的現狀表達了不滿。這種不滿,不是對美國在網絡空間中堅持維護自身立場的不滿,而是對奧巴馬政府未能找到方法打破中美在網絡空間領域合作瓶頸的不滿。因為中美網絡空間合作的“停滯”,不僅令美國在全球的利益受損,或說在全球的領導地位受到挑戰,而且令中美發生沖突的風險增加。

第一,報告強調中美應加強在網絡空間的合作,充分說明了美國對網絡空間的重視,網絡空間中的國際關系是現實世界國際關系的擴展。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現實空間相對應的網絡空間正在形成,網絡空間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越發引起國際社會關注。當前的中美關系體現在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現實空間中的中美關系,第二個層面是網絡空間中的中美關系。國際關系也隱現于網絡空間中,蘭德作為國際知名的決策咨詢機構,將其研究目光投向了網絡空間的國際關系,特別研究了中美網絡空間關系,做了一些觀察與分析,提出寶貴建議。蘭德的報告傳遞的信息是:網絡空間的國際關系不容小覷,現實世界的中美關系也反映在網絡空間中,網絡空間中顯現的新焦點值得兩國關注。

第二,報告認為中美在網絡空間的利益大于分歧,中美應該加強交流與溝通,推動在網絡空間的合作。

中美能否在網絡空間領域達成更廣泛的合作,一方面取決于第58屆美國政府是否采納蘭德的建議,另一方面取決于中美在網絡空間的談判與博弈中,是否更多地站在對方的立場,以求減少分歧,達成共識。由于存在這些不可確定因素,Getting to Yes何時能變為完成時,這需要時間的磨合。報告認為,中美建立信任需要時間,要找到合適的措施,要確保雙方以互相信賴的方式行事,這些均非一蹴而就的。

應該注意到,報告對中美在網絡空間中的利益大于分歧的判斷基于兩個理由。首先,中美在打擊網絡欺詐、兒童色情、非政府組織網絡犯罪,以及打擊恐怖活動與分子招募等領域存在共同利益;其次,中美的分歧相對于中俄分歧來說,顯然是次要矛盾。這種分析方法充分體現了蘭德報告的特色,這些報告不僅就事論事,而是把問題放在國際關系的大背景下進行探討。

除此之外,報告對于中俄通過上合組織在網絡空間領域的合作,以及形成的共識也予以充分關注。報告強調推動中美在網絡空間的合作,顯然也是不希望中俄在網絡空間上的合作走得更遠,而對美國形成更大的挑戰與威懾。

第三,報告對于推動中美在網絡空間的合作提出了有建設性的具體建議,值得對這些建議進行研究并作出回應。

報告提出中美雙方制定“信任建立措施(CBMs)”的重要性,強調增進雙方戰略互信,提出推動中美網絡空間合作的具體方法。

方法之一:中美成立工作小組而不僅是召開幾次會議。成立工作小組可以更好地梳理雙方存在的分歧,設置議事日程,進行充分的、反復的交流與溝通。雙方工作小組成員的相對穩定性能夠使得交流更容易達成一致協議。

方法之二:中美在談判之前先厘定術語,明確概念。報告看到了中美在網絡空間中存在的分歧,不僅是利益的分歧,也是技術——術語與概念——的分歧。因此,雙方在開展網絡空間談判與合作之前,需要厘定術語,明確概念。

方法之三:中美應該在網絡空間先開展雙邊談判。中美雙邊談判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雙方的分歧,尋求利益共同點。報告特別強調中美網絡空間合作的雙邊談判可以發揮示范效果。

當然,對于報告的研究結論,并不能完全茍同。例如:報告把中國喻為紅方威懾,指責中國對美國開展商業間諜,卻避談美國對其他國家的網絡滲透,回避斯諾登披露的美國實施網絡間諜活動對他國造成的威脅,這些都夾帶著霸權主義色彩。但是,報告針對中美網絡空間中存在的分歧,提出的措施不失為值得參考與借鑒的方法;報告倡導中美通過談判消除分歧,在網絡空間加強合作,方向性值得肯定。

四、政策建議

21世紀國際關系也應在網絡空間合作中樹立新典范,建立國與國之間在信息網絡領域互信和互相尊重的新基礎,推動全球愛好和平者反對霸權主義、維護網絡安全、促進網絡發展繁榮。

太平洋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國。①習近平接受美媒采訪:太平洋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國.中國廣播網[EB/OL].(2012-02-13) [2016-11-06]http://china. cnr.cn/gdgg/201202/t20120213_509156819.shtml中美通過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信息網絡空間,推動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互聯網新秩序。網絡空間國際合作,要在維護網絡主權的基礎上推動合作與發展,不僅應以更開放的態度參與,而且更要堅持文化自信與尊重文化的多樣性,以“全球視野,表達中國立場”。

第一,應以積極的態度回應蘭德報告。

蘭德公司報告提出的推動中美在網絡空間領域加強合作,遞出了“橄欖枝”,積極回應并不是指直接地回應蘭德的提議,而是指對蘭德報告所傳遞的信息予以重視,主動了解國際局勢與網絡空間的最新動態,在維護網絡空間主權的基礎上,積極處理好中美網絡空間關系,消除分歧,擴大共識,協作發展,精準維護國家在網絡空間中的信息安全,切實防止各種類型的黑客攻擊,共同打擊與防范網絡恐怖活動與犯罪。在中美合作方面,應該細化合作方向,對癥下藥,針對個別問題個別處理,進行正式和非正式的對話與協商。

第二,加強對網絡空間涉及相關領域的研究。

網絡空間的研究不僅是對網絡技術的研究,網絡空間已經發展成為與現實空間相映射的虛擬空間,網絡空間所涉及的國際關系、政治、法律、經濟、社會等多個領域均值得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蘭德的研究報告也提醒我們,加強對中美網絡空間關系的研究極其重要。這種研究包括戰略層面與戰術層面兩個領域。研究不應該只停留在對現有政策的解釋,以及對重要性、必要性的描述,而應該重視研究具體的路徑、方法、措施,以智庫的視角提出應對之策。

第三,打造網絡空間研究的中國智庫。

隨著第58屆美國總統就職,在中美網絡空間領域必將有一番新的氣象與博弈,如何應對中美網絡空間新的發展訴求提上了議事日程。首先,應該重視彌補網絡發展與研究方面的三個短板,其一,重視了網絡技術應用,但網絡技術創新不足;其二,認識了網絡空間的重要性,但網絡空間研究成果亮點不多;其三,關注了網絡安全,但推動網絡空間國際合作與新秩序建立動力不夠。其次,應加大政策傾斜,依托高校創建中國網絡空間高端研究智庫,對中美網絡空間所關注

[1]黃衛平,丁凱,賴明明.雙贏的未來[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2]蔡翠紅.網絡空間的中美關系:競爭、沖突與合作[J].美國研究, 2012(3):107-121.

[3]方興東,胡懷亮,肖亮.中美網絡治理主張的分歧及其對策研究[J].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的問題進行持續關注與研究,重視培養包括技術層面、戰術層面、戰略層面、綜合層面、政策層面等各類互聯網研究與創新人才。2015(5)

[4]呂思思.中美網絡空間競合關系探析[D].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2015.

[5]高奇琦,陳建林.中美網絡主權觀念的認知差異及競合關系[J]. 國際論壇, 2016(5).

(責任編輯:鐘宇歡)

Trends of Sino-U.S.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in cyberspace——A review of the Rand report “Getting to Yes with China in Cyberspace”

LAI Ming-ming YUAN Yi-lun

The rand corporation is a global well-known think-tank, especially to accurately judge the situation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is analysis of " Getting to Yes with China in Cyberspac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e analyzed its basic content and the time it published, trying to breakthrough the bottlenecks in network space cooperation of China and the U.S. Also we evaluated the path of the bilateral cooperation in cyberspace. The basic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is that the report is not only to a new U.S. policy suggestions in the feld of processing cyberspace differences of China and the U.S., but also to the policy makers of China and the U.S. The report based on the situation that the interests of China and the U.S. in cyberspace is greater than differences expressed the hope that China and the U.S. can reduce their differences and reached cooperation. This report not only contributes to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olitical trends in the feld of cyberspace of the new President of the U.S. and does some help to narrow their differences in cyberspace and reach a broader agreement.

Network space; The rand report; China-U.S. cooperation

G20

A

猜你喜歡
蘭德中美網絡空間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疫情背景下中美大國博弈:回顧與展望
共建誠實守信網絡空間
成功突圍的中美建交
網絡空間并非“烏托邦”
一類廣義平均曲率Liénard方程周期解存在性與唯一性(英文)
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探討
中國智庫:何時能圓“蘭德夢”
四天三夜 LAND CRUISER 200蘭德酷路澤探塞北
“小鮮肉”蜘蛛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