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大學生創業創新能力培養

2016-02-22 12:02陳艦楊軍偉
科技視界 2016年4期
關鍵詞:創新實踐創新精神創新思維

陳艦 楊軍偉

【摘 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背景之下,擁有知識產權和創業創新能力,作為創業的優勢之一越來越引起關注,培養大學生創業創新能力,至少要有政府政策推動,要適應市場,培養機制仍需革新,要自我看重,積極投入社會和市場經濟環境,主動訓練自己的創業創新能力。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能力;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新實踐

0 引言

根據教育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普通高校畢業生達749萬人,是歷史上人數最多的一年,當然也是就業壓力最大的一年。面臨這樣的形勢,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背景之下,擁有知識產權和創業創新能力,作為創業的優勢之一越來越引起關注。那怎樣才能培養好一名大學生的創業創新素質能力呢?我認為至少要從以下幾方面來做。

1 要有政府政策推動,鼓動創業創新隊伍的激情

大學生創業創新要取得喜人的成績,離了國家主管部門的政策推動,是不可能的。據了解,近兩年來,國務院先后出臺政策,鼓勵科技人員和大學生創業,推進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加強大學生創業培訓,整合發展國家和省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基金,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場所、公共服務和資金支持,以創業帶動就業。教育部、人社部、各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也指出,要加大對大學生自主創業資金支持力度,要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落實鼓勵大學生創業的各項政策和便利化措施,但重視度和推動力度亟需不斷地加強。

2 要適應市場,培養機制仍需革新

時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激勵著在校大學生加入創新發明的隊伍。大學生提交專利申請的數量不斷增長,但大學生搞創新發明,相當一部分專利都遭到市場冷遇。大學生專利成果轉化率低,原因主要是當前大學生申請的專利多為實用新型專利與外觀設計專利,門檻比發明專利低,更多的是改造原有創意,自主發明很少。并且這些專利大多數來自學校實驗室和生活中,難與企業研發團隊的技術成果相提并論。同時,大學生專利轉化意識普遍偏弱,多數大學生對專利制度、交易平臺、出售途徑、市場化分成等不是很清楚。因此,專利轉化的各種門檻對于大學生來說偏高,有些還要增加學生額外的投入,且存在風險。

要改變這種狀況,就需要大學生多與市場和企業對接,持續不斷的創新以提高專利技術的含金量。一方面,高校應建立起科學有效的培養機制。高校應更重視對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和專利方面的專業指導,將專利創造力培養納入大學生基礎素質培養中。另一方面,幫助大學生了解企業和市場的行情,提出有潛力的創意,建立旨在為高校專利技術市場化提供便利的機制,讓企業需求與高校研發實現無縫對接。

大學生無論是就業還是創業,擁有知識產權的同時,還需要懂知識產權法律,兩者都是不可或缺的資源。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知識加技能型人才,是破解當前大學生就業困局的有效途徑。最大限度激發大學生的創造活力,吸引和激勵更多大學生投身創業創新,不僅能讓更多的年輕人創造物質財富,同時也有助于實現其精神追求和人生價值。

3 要自我看重,積極投入社會和市場經濟環境,主動訓練自己的創業創新能力

作為一名新形勢下的大學生,要自信、自尊和自強,自我看重,不找借口,積極地投入“邊實踐邊學習”的新狀態,在實際的社會和市場經濟環境中練習自己,獲取自己的價值。其中要注重下面這些創業創新能力訓練:

首先,要訓練成功心理素質能力。改變以往消極心理的常態,樹立今后成功心理的新常態,確立“我當然能”的信念,制定為實現目標的行動計劃,強化愿望立即投入1行動,快樂合作勤奮經營打理。當然,這里面涉及一些成功法則,借勢借力,常懷感激之心,學會贊美欣賞,多靠近成功就會成功,簡單事情反復做,培養興趣愛好挑喜歡的做。心理好了,路就容易走順暢。

再就是,要訓練學習能力。大家都知道,從小以來,學習對我們是多么重要,特別是在今后人才激烈競爭的時代。但是,由于時間和人性,其實我們是很不愿也很不會學習的,那么,怎樣做到自主學習,善于學習,樂于學習,把外在的學習變為內在生命的需求,使自己永遠保有一種奮發向上進取的精神,一種不斷吐故納新、氣韻生動、生生不息的狀態和一種寬廣的胸懷,這是我們要好好思考的問題。

其次,要訓練組織協調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我們容易知道,組織協調能力是指一個人能按照一定目的將分散或復雜的人或事物統籌安排,優化組合,形成一個新的系統性整體的個性特質,它的強弱能決定一項具體公務工作或活動能否美好完成;在今后更加緊密的人際社會交往中,人際溝通能力將會取到決定性作用,如何培養自己的好人緣,如何拓展社交圈,如何增加威信,如何塑造親和力,這是我們值得討論的話題,比如要學會真誠待人和關心人,學會開心地微笑等等;關于“整體功能大于各孤立部分功能之和”及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舉個團隊體育活動——足球競賽后就不用多講了,我想講的是,團隊合作能力與團隊精神同等重要,是一名隊員的話就要當好隊員應該扮演的角色,是一名團隊領導更要當好領袖應該當好的角色。

最后,要開發訓練創新能力。創新能力是指人們產生新思想,發現和解決新問題的一種能力,是人們運用已知信息和科學文化知識,開展能動思維活動,產生某種新穎、獨特、有社會價值或個體生命價值的成果的智力個性特質,這里的成果主要是指以某種形式存在的思維成果,可以是一種新概念、新設想、新理論、新點子,也可以是一項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作品,判斷一個人是否具有創新能力,主要從其產生的成果是否新穎、是否獨特、是否具有社會價值、是否具有個體生命價值來判斷。

至于創新能力在今后個體的人生發展、社會的進步中顯示的重要性不必說,我們來說下怎么培養創新能力。大學生應該調整消極心態,排除心理障礙,激發創新潛能,跨越隱形創新陷阱,積極投身創新實踐活動,同時因為創新能力包括創新思維活動和創新實踐活動,所以同學們還要加強創新思維活動的訓練,主要掌握和訓練創新思維方法,比如歸納-演繹法、分析-綜合法、類比相似法、想象-聯想法、發散-收斂法、橫向思維法、逆向思維法、直覺思維法、系統科學法、動態思維法等等,打好”意識形態和思想上”的仗,還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創新技法:智力激勵法、稽核問題法、希望點列舉法、缺點列舉法、組合法、移植法、仿生法、檢查提問法、需要調查法等,然后積極科學地投入創新實踐活動去。大學生要有強烈的創新愿望,俗話說“觀念決定行動,思路決定出路”,首先要在思想觀念層次搞變革,只有這樣才會開動腦筋,想盡辦法,發現和解決任何問題,還有要注意創新思維就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習慣于傳統思維,一成不變囿于現狀,而有的人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隨機應變,善于各向思維,以敏銳目光,超凡膽識適時調整戰略,這在現實生活中恐怕不能僅限于經商之道吧,再就是培養創新素質,其中最重要的是好奇、勇氣和信心,這樣就可以去參加創新實踐活動,一邊磨礪一邊收獲。

【參考文獻】

[1]岳曉東.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之我見[J].高等教育研究,2004(1):84-91.

[2]趙卿敏.創新能力培養[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147-170.

[3]孫博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你我都是中國經濟增長新引擎[OL/J].人民網-財經,2015.

[責任編輯:王楠]

猜你喜歡
創新實踐創新精神創新思維
淺析班組文化建設與創新實踐
高校大學生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初探
大創項目對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的作用研究
淺談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新時期醫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