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體對主流媒體新聞傳播的影響分析

2016-02-28 22:35王利霞
新聞研究導刊 2016年16期
關鍵詞:傳播者個性化受眾

王利霞

(山西傳媒學院 編導系,山西 太原 030619)

自媒體對主流媒體新聞傳播的影響分析

王利霞

(山西傳媒學院 編導系,山西 太原 030619)

本文針對自媒體新聞傳播的特點進行了分析,并探析了自媒體對主流媒體新聞傳播的影響,希望能夠為我國主流媒體新聞傳播的發展貢獻應有的力量。

自媒體;主流媒體;新聞傳播;影響

一、前言

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網絡空間中出現了眾多個人媒體平臺,任何“網民”都可以參與到新聞信息制作和傳播的過程中,新聞信息的接受形式逐漸從傳統的被動接受,向主觀參與甚至主觀創造的方向發展,對傳統主流媒體的新聞傳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二、自媒體新聞傳播的特點分析

(一)內容立體化

自媒體的信息通過網絡傳播,內容具有立體化特征。也就是說,自媒體新聞內容采用視頻、圖片以及文字等方式,能夠給觀眾立體的感官刺激?;诰W絡傳播的立體化自媒體新聞,傳播效果優于傳統主流媒體。

(二)信息個性化

自媒體新聞信息傳播的個性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信息定制的個性化,無論自媒體采用何種方式傳播新聞信息,用戶都可以根據自身的喜好來選擇,進而形成定制化、個性化的新聞信息;另一方面,信息產生的個性化,自媒體并沒有限制信息的發布者,用戶對同一新聞事件發布意見和回復信息,能夠形成個性化的信息。

(三)傳播裂變式

自媒體上新聞信息的傳播面廣,傳播速度非???,就像裂變一樣,傳播方式和途徑眾多,呈幾何級數式增長,能夠短時間內在全網范圍展開。

(四)信息時效化

時效性是自媒體優于傳統主流媒體的重要特點。隨著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新聞事件發生和傳播之間的時間差不斷縮短。以微博為例,新聞事件發生后,可以采用微博直播的方式傳遞新聞信息,實現新聞事件發生和傳播的同步化,時效性越來越強。自媒體具有越來越強的時效性,一方面是由于自媒體信息的發布不需要進行層層審核,另一方面是由于移動智能終端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

三、自媒體對主流媒體新聞傳播的影響分析

(一)主流媒體自身的影響分析

自媒體和主流媒體機構新聞信息傳播的不同點在于,自媒體能夠通過普通大眾傳播新聞信息,實現新聞信息傳播由傳統“點到面”向“點到點”的防線轉變。自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傳播的主體發生了變化,個體傳播已經成為現代新聞傳播的主流,人人都是新聞的傳播者,即自媒體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信息交流和傳播的平臺。自媒體中,網民的行為、傳播的新聞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當今社會的輿論和輿情。主流媒體將自媒體上熱議的話題當做自身新聞欄目的題材,這樣能夠獲得社會主流民眾的關注和支持,同時為廣大人民群眾說話,獲得更多觀眾的青睞?,F階段,主流媒體已經不再是唯一的輿論主流引導者,自媒體意見領袖對社會輿論的影響越來越大。主流媒體機構想要維護甚至提高自身的地位,就應該充分利用非新聞專業人士的力量。例如,許多電視節目、廣播節目,都邀請普通受眾到演播室和主持人一起評論新聞事件,從主流媒體發展角度來說,任何一種新型媒體的產生和主流媒體的交際,并不是對主流媒體的替代,而是對主流媒體的有益補充,主流媒體應該充分利用自媒體的力量,幫助自身收復失地,獲得更多受眾人群的青睞。

(二)社會方面的影響分析

一種傳播媒介普及到5000萬,互聯網耗時4年,電視耗時13年,廣播耗時38年,但是微博僅僅用了14個月。微博以操作簡單化、平民化、便捷化的特點,吸引了眾多網民的關注,一躍成為網民交流信息、傳播新聞和發表意見的主要平臺。主流媒體的社會功能包括娛樂功能、教育工能、協調管理功能以及信息功能。正如上文所述,自媒體時代主流媒體新聞傳播的方式呈多樣化發展,新聞傳播的內容不斷擴大,這在很大程度上擴充了主流媒體新聞傳播的信息功能,豐富了新聞傳播內容,提高了新聞內容的可看性與可讀性。同時,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功能不斷增強。自媒體新聞傳播缺乏監管和層層篩選,面對自媒體傳播的各種信息,主流媒體還承擔著“辟謠”的職責,主流媒體的從業人員需要對新聞內容進行篩選,并從科學的角度對新聞事件進行分析,最終還民眾以真相。

(三)傳播對象方面的影響分析

隨著自媒體時代的發展,主流媒體的新聞傳播方式受到了挑戰和沖擊,最重要、最大的改變就是傳播者以及傳播對象身份的改變。主流媒體的新聞信息需要經過層層審核,并通過電視、廣播等主流媒體散播出去。但是,現如今的新聞傳播者和傳統意義上的新聞傳播者不同,他們既是新聞傳播者,也是受眾。傳播者可以作為用戶出現在新聞事件中。自媒體時代使受眾人群和新聞傳播者相互融合,打破了傳統受眾和傳播者之間的界限。不斷擴大的新聞影響范圍和傳播區域,提高了新聞信息的沖擊力和影響力。因此,主流媒體在制作新聞時,應該讓受眾參與到新聞制作中,不斷拉近受眾和新聞媒體之間的距離,以便于獲得更多受眾的關注和青睞。

(四)監督平臺方面的影響

為了保證自媒體健康、可持續地發揮,我們需要做好監督工作,創建科學、完善的媒體監督平臺,避免出現由于某種利益導致民眾喪失對媒體信任的現象。目前,網絡熱點、網絡紅人層出不窮,雖然上述內容均來自網絡,但歸根結底是自媒體、傳統主流媒體共同作用下的產物。為了優化我國媒體環境,國家相關部門必須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推廣和實行網絡實名制,用法律法規約束自媒體作者的行為,這樣能夠對自媒體作者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讓自媒體作者規范自己的言行,進而營造良好的網絡輿論環境,實現整個媒體文化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四、結語

自媒體具有內容立體化、信息個性化、傳播裂變式以及信息時效化等特點,越來越受到廣大受眾的青睞,給主流媒體新聞傳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這要求主流媒體充分利用自媒體的優勢,幫助自身收復失地,進一步提高新聞傳播的效果,實現自媒體和主流媒體的協同發展。

[1]肖璐.自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的沖擊及影響[J].鄂州大學學報,2016,23(3):59-60.

[2]原琳.自媒體對主流媒體新聞傳播影響的研究[J].科技傳播,2014(14):54-55.

[3]盧廣,睛漩.基于自媒體對主流媒體新聞傳播的影響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6,7(4):75.

G210

A

1674-8883(2016)16-0091-01

王利霞(1979—),女,山西運城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傳播學。

猜你喜歡
傳播者個性化受眾
誤傳了幾千年的俗語,你也是傳播者嗎?
堅持個性化的寫作
新聞的個性化寫作
用創新表達“連接”受眾
讓我們都成為直銷正能量的傳播者
上汽大通:C2B個性化定制未來
用心感動受眾
媒體敘事需要受眾認同
新聞傳播者的現代意識
滿足群眾的個性化需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