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新媒體中新聞報道營造的“風險社會”

2016-03-02 09:09閆美光
西部廣播電視 2016年5期
關鍵詞:風險社會媒介素養新聞報道

閆美光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研究生院新聞學專業)

?

試論新媒體中新聞報道營造的“風險社會”

閆美光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研究生院新聞學專業)

摘 要:現代化的高速發展,深度切割了人們的時間和空間距離,因而,人們更加依賴以媒介獲取信息,然后根據自己能接觸到的思想觀點定義這個社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媒介不單在向人們提供訊息,而且也是人們行為產生的動因。所以說,新聞報道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社會的方方面面。本文從傳播學的角度,探討了新媒體中新聞報道營造的“風險社會”。

關鍵詞:新聞報道;風險社會;媒介素養

德國著名社會學家烏爾里?!へ惪私淌谔岢?,后現代社會是風險社會。其主要指我們身處的社會充斥著組織化不負責任的態度,使21世紀面臨著“異常情況成為一種屢見不鮮的情況”的危險,人類社會正步入“風險社會”。①[1]這里所說的風險,是指因媒介制造出來的“虛擬的現實”,而產生的消極影響。這種消極影響,不但可在受眾之間引起恐慌,而且還能使人產生消極的態度,以至于引發個人和社會的不良行為。

1 新聞報道營造的“風險社會”概述

大眾媒介對我們認知世界,學習知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們通過便捷的大眾媒介感知社會,認知社會。由于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傳播渠道日趨多樣化,信息大量剩余,這些都在改變著傳統的媒介生態環境。網絡時代,信息更加暢通,政策更加公平,民主更加進步,監督更加有力,但同時,也產生了一些不安定的因素,比如“上海女逃離江西農村”“毒香蕉”“橡膠果凍”等一系列不實報道,將一種“社會危險”置于公眾議程之中。再加上在受眾至上的理念下,媒體開始追求所謂的受眾,過去被普遍認同的公共和私人的區分,現在已經越來越模糊了;過去被表揚的事情,現在卻要被反復推敲,以致好事被懷疑,壞事被圍觀已成為了一種模式;大多數媒體在有關負面新聞的報道上,往往采取“就底座”和“無時不在”的報道方式,使得同一類型的負面消息,占據各類媒介議程;比如前一段時間的“猥褻兒童”“幼兒園老師虐待兒童”“校車殺手”等事件,在各大媒體頻頻出現,引起了家長們的恐慌??梢?,負面新聞狂轟亂炸式的報道,極易弱化國人的社會歸屬感,降低公民對國家的信心,不利于社會的穩定發展,對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新聞報道及其引發的負面效應,主要是因為:第一,自由漂浮的責任是不道德或違法行為發生的條件,現如今,恰恰是互聯網新媒體的自身優勢,給漂浮不定的責任感提供了溫床。第二,目前,一些媒體人和媒體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在新媒體中放縱自我,違背道德。

2 改善“風險社會”的措施

美國現代新聞之父普利策說過:“只有最崇高的理想,最嚴謹追求真理的熱望,最正確的豐富知識,以及最忠誠的道德責任感,才能將新聞事業從商業利益的臣屬,自私自利的追求,以及社會利益的敵對上拯救出來?!彼?,我國新聞職業道德規范絕不能僅依托于技術、規范等,同時也要依靠個人品德、社會氛圍等軟制度的約束力。

2.1新聞專業精神和素養的培養

在功利主義立場的影響下,編輯、記者很容易迷失方向,造成新聞價值判斷失誤。因此,新聞從業人員必須要有獨立判斷意識,對參雜各種利益的信息有較強的甄別能力。踐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培養新聞記者的職業精神,時刻充實自己,使自己知識更為多元化,能深度挖掘報道新聞;新聞工作者要堅持客觀的報道立場,保持中立冷靜的態度,堅持質疑的精神。在進行新聞選題時,不應有個人偏好或抵觸心理,而要根據新聞選擇及其新聞價值進行篩選;記者在報道采訪中,要在新聞客觀性與自身情感表達之間找好平衡點,擺好自己的位置,才能更好地守護社會公平正義。從事新聞的工作者,要增強自律,不斷強化自身的道德修養,將職業道德內化為個人品德,對自己負責,對新聞報道、社會和公眾負責。

2.2培養和提高大眾的媒介素養

2.2.1國家應加大管理力度

我們應該正視新媒體所帶來的各種挑戰,國家信息管理機構,通過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輿情處理機制,營造健康的網絡生態環境,充分利用大眾媒體這一新興的輿論場,把握傳播的主動權,更好地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家信息管理機構應規定通信運營商,在媒體網站上設置過濾垃圾信息的功能,如文本搜索關鍵字過濾。政府部門應盡快完善監控機制,過濾消極的文化,遏制負面信息的傳播,保證移動網絡的健康運行,為大眾打造一個健康的新媒體新環境。

2.2.2大眾自覺樹立良好媒介素養

根據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內外因的原理,最重要的還在于大眾自身要樹立良好的媒介素養。大眾是各大媒介使用的對象主體,其自覺性、主動性的發揮程度,直接關系到媒介素養教育實效的高低。提高大眾的媒介素養,一方面,強調每個人必須對自己的言論負有責任,不造謠,不傳謠,正確使用新媒介;另一方面,提高受眾對全媒體中各類信息的辨別能力,自覺抵抗不良信息,對各種輿論,要有自主的判斷能力。更應通過自我教育,把外在的影響內化為自己的品質,從而把合理運用媒介變為自覺的行為。

參考文獻:

[1]烏爾里?!へ惪耍L險社會[M].何博聞,譯.上海:上海譯林出版社,2004.

猜你喜歡
風險社會媒介素養新聞報道
淺析如何在新聞報道中彰顯以人為本
全球治理下的外層空問國際環境法治問題
風險社會背景下大學生安全意識及防范能力調查
新媒體背景下中學生媒介素養現狀與應對
網絡負面熱點事件對大學生社會心態的影響
“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媒介素養的培育路徑研究
論風險社會下生態文明建設中新聞媒體角度的塑造
大學生媒介素養調查研究
深化“走轉改”在新聞報道中踐行群眾路線
如何讓新聞報道鮮活起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