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安邊防部隊警務實戰化建設研究

2016-03-03 05:43譚笑
公安海警學院學報 2016年4期
關鍵詞:處突警務建設

譚笑

(公安邊防部隊高等??茖W校 基礎部,廣東 廣州 510663)

公安邊防部隊警務實戰化建設研究

譚笑

(公安邊防部隊高等??茖W校 基礎部,廣東 廣州 510663)

警務實戰化是一種理念,一種取向,也是一種執勤、執法的標準。面對公安邊防部隊警務實戰化建設中思想認識存在偏差,實戰化體系仍不完善;組訓模式單一,實戰訓練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應急處突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等現實問題;應堅持實戰理念,著力加強警務實戰化建設的頂層設計;堅持信息主導,著力打造扁平化、實戰型情報指揮體系;堅持改革創新,著力構建科學靈活的勤務運行機制;堅持戰訓一體,著力提升警務實戰能力和水平;堅持實戰應用,著力健全完善警務實戰保障體系。

公安邊防部隊;警務實戰化;界定;問題;舉措

公安邊防部隊作為公安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部署在邊境沿海地區和開放口岸的一支重要武裝執法力量,肩負著維護國家安全和主權權益、維護邊境沿海地區和出入境口岸安全穩定的重要使命,承擔著防范打擊偷渡、走私、販槍、販毒等跨境違法犯罪的重要任務。面對當前日趨嚴峻的反恐維穩形勢,日益繁重的應急處突任務,持續加劇的跨境違法犯罪活動和復雜多變的執勤執法環境,深入開展警務實戰化建設不僅是落實公安機關“四項建設”,推動公安工作轉型升級之題中應有之義,也是順應實戰化訓練、改革新趨勢,增強公安邊防部隊凝聚力和戰斗力(尤其是執勤、執法能力),適應邊境管控新形勢、新任務的必然要求。

一、警務實戰化的界定

“警務實戰”也稱“警察實戰”,作為一個與警察行動相關的專業術語,目前國內外學者對其并無統一而明確的界定①基于對“警務”,“實戰訓練”等概念理解的不同,不少國內外學者主張使用“武力使用”一詞來代替“警務實戰”的提法,部分西方發達國家如美國、加拿大,一些華語國家和地區如中國香港,以及部分國內研究機構等都倡導“武力使用”這一概念。。按照一般的理解,所謂的“警務實戰”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其中廣義的警務實戰是指人民警察所從事的各項警務活動。狹義的警務實戰是指人民警察依照法律、法規的授權,以履行職務為目的(制止和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以強制手段為主要形式而進行的防止、制止、控制非法暴力行為的執法活動,是警察面臨或者可能面臨武力沖突的一種對抗活動[1]。依據公安機關的職責,警務實戰的對象主要是各種違法犯罪的嫌疑人和事件(包括群體性事件,大型安保,恐怖襲擊,自然災害、重大公共安全及災難事故等突發事件),其特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執法過程的對抗性。對抗性是警務實戰最為顯著的特點,它主要是由警察執法活動的對立性所決定的[2]。這種對抗性不僅體現在警察與執法對象在心理、思維、策略等方面的對抗,也體現在雙方在行為方面的對抗(尤其是對突發情況的處置);換言之,警察必須具備全方位對抗的能力,必須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有效的控制,但也可能遭受罪嫌疑人對警察執法活動的抵制和反抗。

二是執法行動的復雜性。警務實戰行動是一項多維、立體的行動,涉及情報、指揮、處置等多個環節,其中任何一個方面(要素)的變化都可能誘發連鎖反應,使實戰的形式和具體行動發生變化。特別是由于信息的不對稱,警察在執法時往往難以及時、全面、準確地掌握實戰情境,致使實戰行動存在很大的風險性和不確定性。

三是執法手段的強制性。強制性是警務實戰活動的重要特性,尤其是對實戰風險的規避和對現場情況的有效處置都要求警察必須具有強制性執法手段。它不僅體現在警察日常執法辦案的安全防范和強制性法律措施的實施中,體現在警察對各類違法犯罪行為的制止和打擊中,也體現在對嚴重暴力案件和突發性事件(包括群體性事件)的處置中[3]。

以警務實戰的概念和特點為基礎,筆者認為,作為公安機關“四項建設”之一的警務實戰化建設既是一種理念,一種取向,也是一種執勤、執法的標準,它所追求的是不僅是警察自身實戰素質、實戰能力的提升,更折射出對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尤其是各類暴恐犯罪以及影響公共安全的突發事件)的有效應對以及對不斷變化的執勤、執法環境的積極調適。從內容上來看,警務實戰化建設主要包含實戰理念,實戰指揮,實戰訓練,實戰保障四個方面(具體參見下表)。

警務實戰化的基本內涵②根據相關文獻資料整理得出,具體參見:田文學,唐瑞民:警務實戰訓練內容體系分析[J].政法學刊,2013(3):32-35.王凱兵:警務實戰理念透析[J],遼寧警專學報,2010(2):90-93.苑洪余:警務實戰“指揮”探析[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4(9):50-51.苑洪余:初任公安民警的警務實戰意識培養[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4(4):183-185.侯士田:警務實戰“指揮”探析[J].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08(6):24-27.

二、警務實戰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常態實戰是公安機關不同于一般行政機關的最大特點,實戰水平高低也是檢驗公安機關戰斗力的根本標準。盡管當前公安邊防部隊緊緊扭住部隊戰斗力這個核心,不斷完善,實戰指揮機制,持續改進勤務模式,警務實戰化體系初具規模。但從日益嚴峻的執勤、執法形勢來看(尤其是各種難以預料的重大突發事件隨時可能發生),現有的警務實戰體系仍存在諸多缺陷和不足,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思想認識存在偏差,實戰化體系仍不完善

目前,部分官兵對警務實戰化建設的內涵與要求缺乏系統、準確的認識,沒有將警務實戰化建設同部隊管理,觀念創新,信息化應用,機制建設等要素納入一個大警務系統內進行整體研究和思考,開展實戰化建設的思路不清,主動性、積極性不足,重建設、輕應用,重業務、輕實戰的現象仍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單位認為指揮中心、勤務指揮室建設好了就實現了扁平化、可視化、智能化,過于依賴硬件投入,盲目按照上級規范標準投資興建,缺乏頂層設計,硬件設施實用性不足,難以推廣。部分單位受考核,業務,安全管理等因素的影響,對實戰化訓練不夠重視,因噎廢食,不敢練,不會練問題突出,“危不施訓”、“險不練兵”的現象不同程度的存在,本應從嚴從難要求的訓練多是簡單應付,甚至關起門來保安全,實施封閉式管理,應對危機沖突,駕馭復雜局面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嚴重不足。

另一方面,目前,總隊、支隊級實戰指揮,信息化建設,隊伍素質等方面仍有欠缺,特別是在情報信息搜集,動態研判預警,應急處突指揮等方面尚未形成健全的運行機制。有的單位信息傳遞整合不暢,勤務運行模式不合理,應急響應機制,方案預案準備還不完全符合實戰需要;有的單位沒有突出戰斗力標準,實戰能力不高,非戰斗人員多,能戰斗人員少,優秀的警務實戰指揮人才更是匱乏;個別單位甚至把警務實戰化建設當成應付上級檢查的表面工作,沒有結合執勤、執法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官兵在實戰中暴露的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

(二)組訓模式單一,實戰訓練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

當前,部隊實戰化訓練主要是體能,技能和戰術三位一體的訓練模式,要求官兵按照既定模式和方案開展訓練,組訓模式固化,情況設置簡單,創新力度不夠,訓練較為粗放[4];在訓練方法上也基本囿于傳統的理論講解,視頻觀看,動作示范,常態演練等方式,沒有很好的區分各單位,各轄區的實際情況(針對復雜敵情、社情),根據地域、地形、地貌的不同有針對性開展的實戰訓練,體能訓練脫離技能,技能訓練脫離戰術,訓練和實戰內容脫節等現象還比較普遍。

另一方面,受專業骨干人才(特別是實戰組織指揮型人才)短缺,訓練經驗不足,實戰理論研究不細等因素的影響,目前部隊實戰訓練的效果仍不明顯。有的單位實戰意識淡薄,組織訓練片面強調整齊美觀,搞花架子,臨機處置、一招制敵的技能不多,單兵編成和群組聯合作戰還存在不嫻熟,不專業的問題[5];有的單位基礎性、常規性的隊列訓練、體能訓練多,執勤執法所需的實彈射擊、搜索抓捕、查緝技術等實戰技能科目訓練偏少,力度偏弱,官兵的現場控制理念,戰術協同意識和安全防護意識較為缺乏,部分官兵還存在實戰技能不規范,不熟練的現象。

(三)應急處突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受高精尖技術裝備、專業應用系統和軟件引用開發不足以及基層官兵處置突發事件技能缺失等因素的影響,部隊在應急處置方面仍存在發現問題不敏感,處置問題不果斷,總結經驗不及時等問題。特別是由于缺乏場景逼真,敵情逼真的訓練場地,官兵敵情意識、戰術意識難以在訓練中固化,一旦遭遇行兇、砍殺、爆炸、劫持等嚴重暴力警情,官兵極易出現極度緊張、精神焦慮、反應遲鈍、處置不當等問題。

另一方面,受經費等因素的制約,現有的實戰保障體系仍不完備。尤其是在融入實戰方面,存在專業性不足,配備標準不高,保養和維護不到位,管理不系統等問題。有的單位常用執勤裝備陳舊老化、型號不一、配備雜亂,在實戰中不能用、不好用等現象時有發生;有的單位裝備配備缺口較大(特別是基層一線單位),防彈背心、防暴頭盔、防彈盾牌、防暴車以及通訊器材等無法足額配備,個別官兵對警用裝備性能不了解、不掌握,使用時存在動作不熟練、不規范,隨意性大的問題,難以滿足實際執勤執法的需要。此外,多數單位存在訓練場地和訓練設施落后,生化、排爆等專業訓練器材嚴重匱乏的情況,很多與應急處突相關聯的科目無法開展,實戰訓練效能低,遇有突發情況往往難以應付。

三、提升警務實戰化建設效能的現實舉措

公安邊防部隊的警務實戰化建設既要遵循警務實戰的一般規律,又要契合部隊建設實際,突出邊防特色;針對邊防部隊警務實戰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以著力提升警務實戰化建設的實際效能:

(一)堅持實戰理念,著力加強警務實戰化建設的頂層設計

警務實戰化作為“四項建設”的核心,涉及多個方面、多個環節,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部隊各級要牢固樹立“一切面向實戰、一切為了實戰”的理念,深刻認識警務實戰對提升部隊戰斗力和推動公安事業長遠發展的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作用,積極引導官兵轉變觀念,明確加強警務實戰化建設是職能所在、使命所系,堅持以素質建警、科技強警、能力提升為根本,引領隊伍推動實戰、提升實戰、應對實戰。

另一方面,要堅持系統思維,體系思維,結合當前邊境管控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加強對警務實戰化建設的頂層設計。要把警務實戰化建設納入黨委重要議事日程,緊緊抓住指揮處置、巡邏防控、現場處置等關鍵環節,科學制定警務實戰化建設規劃,切實滿足實戰需求。要堅持問題導向,圍繞邊境維穩處突,打擊跨境犯罪以及社會治安管控等問題積極開展警務實戰研究(尤其是戰例、戰法研究),及時發現部隊在推進警務實戰化建設中的問題,深入查找體制性、機制性、保障性等深層次原因,有針對性地制定改進措施,確保警務實戰化建設的各項舉措落到實處。

(二)堅持信息主導,著力打造扁平化、實戰型情報指揮體系

一是建立扁平化實戰指揮機制。要緊密結合部隊當前面臨的反恐維穩形勢,持續推進部隊各級指揮中心、勤務中心建設,打造值班接警、視頻監控、信息研判、指揮調度“四位一體”的高效指揮平臺,建立“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指揮處置機制,全面實行扁平化指揮模式③公安機關扁平化指揮體系是縱向減少指揮層級,橫向暢通指揮關系,由指揮中心直接下達指令,調動一線警力的“點對點、可視化”式的指揮結構;它以各級指揮中心調度為主,相關業務部門指揮調度為輔,直接指揮最小作戰單元和勤務崗位,以實現對警情的快速反應、迅速處置并最終達到提高勤務指揮質效、增強整體防控效能的目的。。要充分依托現代科技手段,整合無線集群和音視頻指揮兩大系統(實現語音調度系統、視頻系統、監控系統的互聯互通),運用無線傳輸、GPS、單兵3G圖傳等先進技術手段,打信息戰、科技戰、合成戰,把指揮觸角延伸到執勤執法現場一線,通過“點對點”指揮減少指揮層級和中間環節,提升精確打擊能力。二是健全系統化應急處突機制。要制定應急響應程序規定和應急指揮工作規范,從難從嚴構想實情、設置實景、模擬實況,以反恐、闖關、奪槍、恐怖襲擊、防爆炸、防破壞等情形為想定,建立健全應急處突預案庫,不斷完善總隊、支隊、基層所隊三級勤務響應機制;要建立演練評估與預案修訂同步工作機制,通過實戰演練及時發現應急處突過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進一步細化、規范現有應急預案的處置流程,使各類預案更具科學性、實戰性和可操作性,不斷提高處突效能。三是完善合成化情報預警機制。要以信息采集為基礎,以交流共享為支撐,以合成作戰為關鍵,健全完善由情偵崗位牽頭,法制、警務、后勤等其他崗位共同參與的情報信息綜合研判機制,推動基礎信息與情報研判,打擊防范的有效對接;要強化情報信息的預警功能,通過對海量情報信息的關聯分析、碰撞比對,加強對重點對象的軌跡描繪,多發案件的串并分析以及重大事件的共享共商,最大限度地發揮情報信息資源的“聚合效應”和“倍增效應”;使應急處置更具主動性、巡邏防控更具針對性、偵查破案更具精準性、警務部署更具科學性。

(三)堅持改革創新,著力構建科學靈活的勤務運行機制

一是改進實戰勤務工作模式。要堅持應急與常態相結合,堅持警力跟著警情走,積極倡導主動型警務理念④主動型警務,又稱先發警務(Proactive Policing),是指以社會治安和諧穩定為目標,堅持主動進攻、精準防范的工作理念,圍繞信息主導、民意引領、科技支撐三個基本要素,實施積極有為、科學有效的警務管理,以達到治安防控更到位、警力投向更優化、打擊處理更精準、社會效果更明顯的一種動態警務運行模式。,依據人口密度、治安狀況和地理位置等要素,進一步完善勤務運行的實戰化標準(反恐處突勤務實戰化標準,警力和防控力量部署標準等),實行“巡處合一、動中備勤”與“定點駐警、就地處置”相結合的勤務模式,不斷完善警力動態調整機制,優化警力配置,努力減少“死角”和“盲區”,切實建立起分工合理、運行規范、靈活務實的勤務運行機制,以實現警力的精準式投放,動態式調配和區域化協同,最大限度地提升警務效能。二是推行多元化巡防機制。要根據邊境管控的形勢特點,深入推進網格化防控體系建設,進一步整合以邊防警察為骨干,社會化專職輔助力量為重要組成部分,群防群治力量為補充的三級巡防網絡,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科學劃分巡區,綜合采取著裝巡邏與便衣守候相結合,警車巡邏與徒步巡邏相結合,實兵巡邏與視頻巡邏相結合,專職巡邏與群防群治相結合等方式,織密巡防工作網絡,構筑點、線、面相結合的無縫隙巡邏防控網。三是健全處突協作聯動機制。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深化警務合作,主動向地方黨委政府和公安機關匯報溝通,加強與各警種、各職能部門之間的情報互通、資源共享、人員聯動,充分發揮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聯勤、聯動優勢,著力構建指揮順暢,配合緊密的聯動協作機制,切實在應對突發事件上形成合力、發揮實效[6]。

(四)堅持戰訓一體,著力提升警務實戰能力和水平

一是優化教育訓練資源。要加強系統研究,通過實地調研、交流座談等形式征集基層一線官兵在處突演練、執勤執法、戰術查緝等警務實戰中存在的問題和需求,按照不同層次,崗位,環境研究切實可行的訓練方案及課程設置[7]。要建立基層軍政主官全員輪訓和實戰教練員培訓制度,培養一批精業務、懂實戰、會組訓的復合型實戰教官[8],同時積極借鑒世界先進的訓練理念和經驗,加強實戰教學研究(尤其是對模擬情景教學法、實戰對抗教學法、實戰案例教學法、戰例推演法等方法的研究和實踐),不斷豐富教學訓練手段,提升專業化訓練水平,使教學訓練更接地氣、更貼實戰。二是創新實戰訓練模式。要在更新實戰訓練理念,完善訓練科目體系,健全實戰訓練考評機制的基礎上,結合地域特點和形勢任務變化的需要,著力推進基地化、戰訓合一的訓練模式[9],促進日常訓練與警務實戰的全面對接、深度融合,特別是通過開展戰例分析、情景模擬、紅藍實兵對抗、現場處置等專項活動,進一步強化臨戰行為訓練,切實增強訓練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升官兵實戰素養和執行多樣化任務的能力。三是加強機動力量建設。要按照“軟硬并舉、齊頭并進”的建設思路,在完善人才梯次培養和儲備機制的同時,選拔一批軍事素質過硬的官兵充實到機動中隊,配齊、配強各層級的業務骨干,合理編排、組建以機動部隊為主體的應急處突力量;要堅持戰斗力標準,進一步明確官兵在應急處置中的職責、分工,完善敵情想定,按照科目訓練精細化、交流研討常態化、勤務派遣體系化的要求,積極開展常態化的綜合演練,不斷提升機動部隊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突能力。

(五)堅持實戰應用,著力完善警務實戰保障體系

加強實戰保障體系建設,是應對新形勢新挑戰、維護社會治安穩定的迫切需要,也是推進警務實戰化建設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要加大投入,著力完善警務裝備配備。要按照“立足實戰、統一標準,急用先配、梯次配備”的原則,在積極爭取地方黨委、政府經費、物資支持的同時,根據不同警務實戰類型的特點和需求,為各單位(特別是基層)配齊性能優良的通訊設備(包括4G圖傳系統、無線通信設備等)、交通工具和實用管用的武器、警械、防護驅散以及搜爆等器材,以滿足日常執法執勤和處置突發事件的需要[10]。要建立完善裝備使用和保養維護機制,加強裝備警械的使用管理,明確使用時機和要求,定期保養維護,延長裝備使用年限,以進一步提高保障效率,為警務實戰提供有力、有效的服務和支撐。

另一方面,要積極改善實戰訓練基礎設施。要圍繞滿足實戰化訓練教學需要,對現有場地、設施進行科學的升級、改造,尤其是帶有綜合訓練、評估功能的訓練場地及配套設施的建設(如接近實戰的專業射擊場地),注重增強其科技含量和仿真效果,建立符合實戰需要的邊防警務實戰訓練基地;同時適時引進一批先進、管用的實戰教學培訓用具,提升人員與裝備結合的程度,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新形勢、新任務。

[1]課題組:當前公安機關警務實戰訓練存在的問題與思考[J],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13(5):7-11.

[2]尹偉:對警務實戰的一些思考認識[J],警察實戰訓練研究,2013(2):66-69.

[3]余強生:對警務實戰能力培養的再思考[J],廣州公安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3):3-6.

[4]阮水,湯世偉:公安邊防部隊警務實戰訓練問題及對策分析[J],武警學院學報,2012(11):69-72.

[5]王強,盧兆民,李明:警務技戰術實戰化訓練的探索與研究 [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107-109.

[6]蘇州市公安局警務改革課題組:以全面深化警務改革提升警務實戰效能 [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14(6):12-18.

[7]戴鈞濤:關于“警務實戰”訓練課程體系的再思考-以“警務實戰”的概念解讀為切入點[J],福建警官學院學報,2014(4):99-103.

[8]林益波:優化警務技戰術教育與實戰機制建設探討[J],四川警察學院學報,2015(3):138-141.

[9]賈昌志:警務實戰技能形成與發展規律研究[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3(6):185-187.

[10]李飛龍:警務實戰教學與訓練的規范化研究[J],新疆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2013(4):70-72.

Probe into Combat Construction of Police Services in Public Security Border Control Force

TAN Xiao
(Public Security Border Control Force College,Guangzhou 510663,China)

Police Services Combat is a concept,a kind of orientation and is also a kind of duty, law enforcement standards.Confronted with the existing deviations in understanding thoughts,imperfect actual combat system;the Single training organization mode and lack of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the relatively low level Emergency response and disposal ability;the Public Security Border Control Force should adhere to the actual combat philosophy and strengthen top-level design of police services combat construction;adhere to information dominance and forge a flat type,actual combat intelligence command system;adhere to reform and innovation and strive to build a scientific and flexible police services operation mechanism;adhere to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actual combat and training and improve police services combat ability and level;adhere to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consummate the police services combat support system.

Public Security Border Control Force;Police Services Combat;definition;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E277.03

:A

:2095-2384(2016)04-0025-05

(責任編輯 儲 歡)

2016-10-25

譚笑(1984-),男,山東禹城人,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博士,公安邊防部隊高等??茖W?;A部政治法律教研室講師,主要從事公安教育研究,警務研究,反恐研究。

猜你喜歡
處突警務建設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環球警務專訪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淺談“處突”應急機制研究
危機管理能力在武警部隊執勤處突任務中的作用研究
HIV感染的警務預防與處置
警務訓練中腹痛的成因及預防
警務指揮與戰術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