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學界網絡文化問題研究狀況述評

2016-03-07 13:49吳滿意王欣玥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 2016年2期
關鍵詞:述評網絡文化學界

□吳滿意 王欣玥

[電子科技大學 成都 611731]

?

國內學界網絡文化問題研究狀況述評

□吳滿意 王欣玥

[電子科技大學 成都 611731]

[摘 要]網絡文化是虛擬現實社會背景下人類在網絡人機、人際、自我互動過程中逐步凝聚形成的嶄新文化,是人類文化的更高樣態。目前學界對網絡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基本內涵、功能特征、組織結構、效應影響、培育管理辦法以及生命力考察等方面,并取得了可喜成果,而系統梳理學界關于網絡文化研究的狀況,有利于未來研究的深入。

[關鍵詞]學界;網絡文化;研究狀況;述評

互聯網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完成著自我超越,有關人類價值、意義及文化問題的考量也日漸成為學界研究的重點。學界關于網絡文化的研究大體集中于內涵、特征、功能、影響及建構管理等方面。本文擬對當下的研究成果進行梳理、重點概括和整合,以期為當下網絡文化的系統建構提供參考。

一、關于網絡文化基本內涵的研究及評述

內涵指涉事物的本質和形式。因而,對內涵的梳理是全面把握事物并進行有效建構的基本前提。目前,有關網絡文化內涵的研究成果主要指涉其概念、特征、結構、功能等命題。

(一)關于網絡文化的定義

目前,學界對網絡文化的界定主要從技術、文化和體系三個角度切入。

一是“技術說”。即指網絡文化是傳統文化基于網絡技術的局部變革,是技術化的文化。如匡文波認為,網絡文化是“以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融合為物質基礎,以發送和接收信息為核心的一種嶄新文化?!盵1]李仁武將網絡文化廣義地理解為借助計算機所從事的經濟、政治和軍事活動等社會文化現象,狹義則是以互聯網作為“第四媒介”所進行的教育、宣傳、娛樂等文化活動[2]。毛為忠則進一步將狹義的網絡文化解釋為知識信息的進制符號化與網絡傳輸交流全過程,將其廣義解釋為人類文化在網絡時代的延伸和多樣化展現[3]。

二是“文化說”。即網絡文化既是對傳統文化的揚棄,又是在此基礎上衍生的嶄新文化體,是文化的技術化。如馮永泰認為,“網絡文化是以網絡技術為支撐的基于信息傳遞所衍生的所有文化活動及其內涵的文化觀念和文化活動形式的綜合體?!盵4]解學芳也認為,網絡文化是“以信息通訊技術和網絡資源為支點的網絡活動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綜合,包含傳統文化借助網絡形成的文化表達形態,以及基于網絡本身產生的蘊含豐富的文化價值和文化精神的新文化形態?!盵5]劉同舫認為,網絡文化的廣義是物質和精神層面的網絡文化,狹義則是基于網絡技術的信息、精神文明的總和[6]。李文明、呂福玉則進一步指出,廣義的網絡文化是人類在借助網絡從事創造和交流活動中所衍生的所有產品,包括物質文化、行為與精神文化等形式,狹義則指:“存在于賽博空間的人類精神文化形態”[7]。

三是“系統說”。即從物質、精神和制度三個層面使網絡文化的技術性與價值性融合互滲。李卓鈞認為,網絡文化的物質屬性是其宏觀“大文化”性,精神存在是“人們通過網絡創造的文學、藝術等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和倫理觀念?!敝贫纫饬x是“網絡文化情境下人們的交往方式、行為禮儀及其帶來的經濟、政治、社會的變革?!盵8]在張峰看來,物質層面的網絡文化是最初級的形態,包括計算機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本身。精神層面是網絡精神在長期活動中形成的新共識,是各種網絡文化形式的根本。制度層面指人們基于網絡活動而制定的相應協議和行為規范[9]。

綜上梳理,第一種觀點有一定的合理性。該觀點強調了技術與文化的相互關系,突出了技術對于網絡文化生成的承載與推動。但此種觀點也有一些值得進一步探討和研究的地方,如網絡文化技術的文化屬性怎樣界定?這種帶有技術性的網絡文化的生成機制若何?網絡文化與現實社會文化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諸此等等問題都可以進一步分析。

第二種觀點回答了網絡文化的獨特性,突出了這種技術性文化獨有的價值屬性與意義。但是,這種觀點也還存在值得進一步挖掘的方面,如網絡文化雖是一種新的精神形態,然而這種新形態與原有的文化諸形態之間存在著何種關系?這種文化的原生動力是什么?基本屬性何以表達?諸如此類,都有待于我們去研究。

第三種觀點較為完整地解析了網絡文化的層面與內容,體現了一種大文化觀。但該種觀點也還存在值得進一步推敲的地方,諸如網絡文化技術性與價值性的互滲,乃至在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倫理觀念上的變化等。它涉及的僅僅是網絡文化的特征與構成的多重因素,而對網絡文化本身內涵的界定還有待于提升與凝練。

我們認為,網絡文化是在網絡社會與現實社會、網民個體與現實個體高度融合的背景下,網絡主體在借助數字符號系統進行知識、信息、價值、意義的共生共享過程中所逐步形成的人類文化有機體,是網絡主體的精神世界與審美意趣的全新表達。網絡文化是建立在傳統文化整合基礎上的人類文化新體系,它既是對現實的符號化書寫,也是對虛擬社會全新文化價值的理性凝練,是線下文化與線上文化的綜合性集成。因而網絡文化從其本質上講,是一種典型的“間性文化”。

(二)關于網絡文化特征的研究

特征是對事物本質的側面描摹,它從不同角度折射了事物的類存在。因此,對網絡文化的深刻把握就離不開對其特征的解析。當前學界的研究大致分為以下:

一是“泛在說”。網絡文化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全面滲透于人類社會生活。如曾靜平等從網絡文化的功能、傳播和存在方式考量其獨特的資源體系全球性、信息傳受聯動性、交流空間虛擬性和管理系統非控性特征[10]17。郭加書則從網絡文化與人類社會的互動中概括出超時空性和虛擬性、互動性和開放性、快捷性和即時性、平等性和寬容性、多元性和自主性特征[11]。此外,還有專家歸結出了網絡文化的平等性、大眾性和創造性特征[12]。

二是“過程說”。這種觀點從網絡文化的運作過程來對其特征進行把握,因而具有動態特征。解學芳認為,網絡文化的多元與復雜具體體現在體系開放性、參與平等性、內容動態性、虛擬性、高技術性和雙面性[5]。曹學娜認為,網絡文化具有鮮明的虛擬性、超時空性、自由性、交互性、包容性、高效性、自主性、共享性、多樣性和難監控性特征[13]。姚偉鈞認為,網絡文化具有高度無序化、難控制、政府化、自由化及傳播的實時共享性、場景虛擬性、參與隱蔽性、范圍全球性、文化來源多元性等特征。同時受此影響的主體也往往具有價值主體自我化、價值導向多元化、價值目標模糊化、價值手段虛擬化特征,并往往在道德行為上漠視權威、無視中心、忽視規則[14]。

三是“發展說”。該觀點強調,網絡文化是傳統文化前所未有的發展與革新。宋元林指出,網絡文化是一種“與傳統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具有實時、交互和受眾主導的特征?!蓖瑫r,它還因濃厚的政治、經濟或商業色彩而全面改變了人類生活方式[15]36。蘇振芳認為,網絡文化是“現實文化的再現與重組”,是“權威的消失與重建”,更是“新興起的社會亞文化?!盵16]58于東江和王建林還指出,網絡文化具有開放共享性、滲透性和去權威性,并呈現為一種媒介符號型的價值解構的文化?!盵17]

事物的特征強調和突出了事物可供識別的征象與標志,是不同事物之間存在的差異性體現。顯然,依據這種判斷,上述諸種觀點有一定的合理性。第一種觀點抓住了網絡文化呈現出的泛在性,給出了網絡文化特征上的廣義性,但較為模糊和籠統。第二種觀點盡管指出網絡文化具有的一些特征,但更多的則是從功能、價值層面進行的闡釋,從而使得網絡文化特征的描述與網絡本身的邊界出現模糊。第三種觀點則更多的是從網絡文化所處的歷史方位層面進行的詮釋。

顯而易見,把握網絡文化的特征,需要從覆蓋范圍、所處地位以及發揮功能等層面進行概括和提煉。但問題在于,網絡文化的基本屬性和特性的把握則應從網絡文化本身進行揭示。其中,既要考慮網絡文化本身的發展過程,也要考慮功能釋放;既考慮其技術的特點,也要考慮技術基礎生成后的文化意蘊。唯此,我們才能對網絡文化進行全景式闡釋。

(三)關于網絡文化功能的研究

功能是事物滿足自身與對象需要的屬性,是其存在價值的側面表達。不同事物的功能不僅具有個體差異性與階段性,其判斷標準也多元復雜。已有的研究大致分為如下:

一是“動態說”。這類觀點側重于網絡文化的動態功能,強調從它的發展建構過程中去把握有效性。張衛清提出,網絡文化不僅能夠改變人們的生產、工作、消費和對抗的方式,還會更新原有的生存、交往方式及思維模式,并拓寬文化產品的流通渠道[18]。還有專家指出,網絡文化具有如傳媒、共同交往、娛樂、思想教育、知識傳承、民意表達匯聚和社會動員等功能[19]。同時它也具備“釋放個人訴求”和“增進網民互動”的功能[10]23。

二是“自為說”。這種觀點強調網絡文化對人類整體延續的推動,側重其對人的有利性。宋元林指出,當下網絡文化從人的生存、交往、組織和思維四個宏觀面拓展了人類整體的存在方式,完成對人的合理性追問[15]37-50。網絡不僅完成了人的虛擬關系的鋪設,還由此“拓展了人的實踐方式——虛擬實踐”“拓展了人的主體性——虛擬主體性”以及“拓展了人的社會關系——虛擬社會關系?!盵20]因此,網絡文化不僅促進了人的能力發展,還豐富了人的社會關系并彰顯了人的主體性[21]。

三是“四因素說”。有學者依據我國的網絡化進程認為,網絡文化最突出的功能是其信息傳播、民意匯聚、溝通交往和娛樂功能[22]。另外,由于網絡文化本質上是以信息為數碼技術標識與精神“絕對值”的嶄新的生活方式[23],因而在根本上具有導向功能,在文化生產過程中具備承傳功能,在價值建塑上具有滲透功能,在社會思想道德中具有教育功能[24]8。還有學者從網絡文化的政治功用著眼,指出其具有深化政治認知、強化政治管理、細化政治民主和優化政治發展的功能[25]。

綜上所述,第一種觀點抓住了網絡文化的功能呈現、釋放同過程的關聯。不言而喻,網絡文化功能的釋放肯定是在過程中完成的。但問題在于,網絡文化的作用不是萬能的,也不可能包羅萬象,應當區分出網絡文化的層次性。第二種觀點抓住了網絡文化與傳統現實文化之間的關系,但同樣忽略和忽視了一個重要問題,即網絡文化是線上文化與線下文化高度融合的產物。第三種觀點盡管較為中性地指出了網絡文化功能的主要因素,但怎樣從動態與靜態統一的層面仔細梳理網絡文化的功能還需要推敲。

(四)關于網絡文化類別構成的研究

目前學界的研究成果大致可分為如下:

一是依據網絡文化信息對人的影響標準劃分出推薦信息和不良信息。王燕認為,推薦信息是指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優秀內容等,而不良信息是危害網絡安全、破壞民族團結、損害國家利益的有害網絡文化訊息[26]。

二是依據物質與精神、技術與文化的本質標準將網絡文化劃分物質與精神二維度。郭加書指出,物質網絡文化是“將網絡技術、網絡設備、網絡資源等有機融合在一起,構成一個龐大的‘非典型性社會系統’的基礎”,精神網絡文化則是“在虛擬化的網絡環境中,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思想等相互交融,逐漸建構起一套自發的網絡道德觀念?!盵11]

三是依據網絡文化不同社會展現層面的標準進行劃分。張衛清將網絡文化劃分為網絡物質文化、網絡精神文化和網絡制度文化三類。其中網絡物質文化是網絡文化形成的基點,網絡精神文化是網絡文化的核心體現,而網絡制度文化則是網絡正常運行和發展的保證[27]。

四是以網絡文化內部各要素角色的標準劃分。李文明指出,網絡文化的結構應劃分為主體、客體、中介和價值四部分,其中主體是網民,客體是網民所開展的網上文化活動的指向,中介是計算機硬件、軟件及其數字化符號系統,價值則是人們在網絡文化交互中形成的新的價值觀生活方式和精神需求[7]。此外,在郭加書提出的結構劃分中還進一步包含了網絡文化的理性層面,即網絡理性[11]。還有學者依據網絡文化在運行過程中所屬主管部門的不同而提出了政府網絡文化、媒體網絡文化、商業戶網絡文化和企業網絡文化的劃分[10]11。

綜上,網絡文化的多樣性,決定著類型的多樣性。從而,劃分標準的不同,自然也就得出不同的類型。但問題在于,多樣性的網絡文化類型中,哪些屬于基本的,哪些屬于衍生或派生的,我們應該給出全面系統的揭示。

二、有關網絡文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的研究評述

作為一種植根于虛擬與現實的嶄新文化,網絡文化對社會生活的各方面都帶來了巨大影響。部分學者對網絡文化的影響展開了研究。

(一)網絡文化帶來的機遇

一是從社會生活某個“側面”來對網絡文化的價值和機遇進行分析。宋元林從網絡文化對社會主義政治民主化進程的推動作用指出,網絡文化在傳播方面不僅深化了大眾的政治認知、促進了各國的民主交流,也有利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推進與完善。在培育方面,網絡文化培養了民眾的社會主義民主觀念意識。在提升方面,網絡文化提高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質量和層次[28]。此外,何頻認為,網絡文化對政府行政方式的改進和社會監督的發展也有促進作用[29]。張驥還從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角度指出,網絡文化能夠加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影響力并豐富其價值內容[30]。

二是從整體層面來對網絡文化的積極影響進行把握。趙惜群認為,首先,網絡通過促進人的類特性、社會性和個性的發展而推動了人的全面發展的實現;其次,網絡文化通過轉變教育模式和加快知識經濟的產業化而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再次,網絡文化由促進公民權利實現、政府職能轉變和民主職能完善來完成對政治民主化的推動;最后,網絡文化從推動傳統與當代、國內與國外優秀文化的融合來完成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31]。

(二)網絡文化帶來的挑戰

目前學界的研究成果大致有如下:

一是從網絡文化對我國青少年思想品德產生的負面效應著眼。魯全信從網絡文化本身的虛擬性、缺場性和多元性出發,提出網絡文化會導致大學生對主流文化的認同弱化,致使其理想信念迷失和價值觀偏移,最終導致優秀傳統文化的失落和青年學生道德與責任的迷失[32]。宋元林認為,網絡文化還會對青年學生的政治觀念、價值取向、意識形態認知、道德倫理、自我角色設定和行為交往等產生負面的影響,而過度的自由也必將導致無序和混亂的迭現[24]24-36。

二是從網絡文化的技術性來談論其挑戰。解學芳由虛擬技術的匿名性、開放性和泛自由化指出,網絡文化不僅會導致傳統文化的削弱、網絡安全受威脅,還會造成網絡情緒宣泄的肆意化及侵權現象的泛濫[33]。宋元林從網絡文化造成的虛擬與現實、霸權文化與民族文化之間的矛盾沖突中看到了無序,即“行動者心理與行為的失序”及“社會失范”[15]118。

三是從網絡文化的文化本質來談其挑戰。臧學英用五點論述了網絡文化在文化價值層面上造成的沖突,即“傳統媒介的沖突”“語言文字的沖突”“各民族歷史文化的沖突”“價值取向的沖突”和“對負面信息的屏蔽減弱、把關人地位受到挑戰”[34]。李志紅從各種網絡文化匯聚的過程中看到了無聲的“戰爭”,傳統文化間潛在的張力與邊界被強制瓦解,異質文化在強勢的壓迫下不得不趨于同質化[35]。還有專家進一步指出,這種文化吞噬的具體表現就是語言間的相互湮沒,并最終在意識形態領域得到反映[36]。

四是從綜合性角度來對網絡文化的挑戰進行解析。蘇振芳就由經濟、政治、科技、人才四個維度來就網絡文化對中國產生的負效應做出闡釋。經濟中,網絡文化使經濟制度、工業水平與現實需要間的溝壑愈深,現狀與未來趨向間的矛盾也更加激烈;政治上,網絡文化帶來了“政治恐怖與信息威脅”“信息霸權和主權挑戰”以及“西方文化的傳播與侵蝕”,中國的意識形態安全面臨空前危機;技術層面,技術鴻溝問題日漸嚴重,國家信息技術安全受到嚴峻挑戰;人才上,網絡文化發展需求與高技術人才實際供應間的張力不斷拉大[16]416-433。

綜上,專家們對網絡文化的正負效應得出了不同結論。事實上,網絡文化影響產生的根源不在網絡或文化,而在人本身。正是人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決定了網絡文化的實際效應與預期間的偏差與不確定。在本文看來,負效應的產生有其社會歷史必然性,但隨著時代進步和人類能力的發展,雙面的網絡文化必將實現和諧平衡,其正面效用終將主導整體格局。因此,樹立科學的網絡文化觀,以穩健的方式引導推動網絡文化朝向更加有序完善的方向發展是未來的大趨勢。

三、關于網絡文化建設管理的研究與評述

關于網絡文化建設與管理問題的研究,學界已有的成果如下:

一是從安全的角度出發為網絡文化管理機制的建設提供相應參考。王岑認為,安全是國家網絡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其關鍵在于建立“人-機-環境網絡文化安全體系”。其中,“人”指涉網絡文化安全的教育體系,“機”指向技術防范體系,“環境”對應相關的政策法規及標準規范[37]。解學芳認為,網絡文化安全保障的關鍵在于治理體系的建構。它由網絡文化安全的檢測系統、防衛系統及人才系統構成[38]。還有專家認為,涉及信息搜索、挖掘、過濾及語言理解的網絡文化安全預警技術也必不可少[39]。

二是從全局入手為網絡文化的培育管理提供宏觀指導。林凌從人的發展層面指出,網絡文化的建設首先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保護人的權利,滿足人的需求;其次是堅持政府主導、網絡法制建設和網民媒介素養提升三原則;最后必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40]。宋元林立足于網絡文化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間的相互關系提出,網絡文化建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循序漸進、加強立法、縮小鴻溝”[41]及“有序性”原則[28]。李鋼從網絡文化之于傳統文化的特殊性提出了和諧網絡文化建設的“合作化”與“柔性管理”趨勢[42]。李賢民則進一步由民族性提出了文化建設的“信任”與“獨立”[36]。徐仲偉指出,網絡文化建設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社會主義的方向、人的全面發展指向以及和諧社會的建設目標[43]。

三是從機制建設著手于網絡文化的培育管理。劉桂珍從網絡文化行為的約束與懲戒角度提出了“以自律為基礎、以他律為約束、以技術為保障”的三維管理機制。宋元林則從人的全面發展目標提出,應建立集主導、監管、創新、保障及評估五位一體的網絡文化培育機制[21]。曾靜平認為,網絡文化的管理機制由“法規”“技術”和“自律”構成[10]189。而在李文明看來,網絡文化的培育機制還由其資源、行為、態度、制度、傳播、批判、建設、管理和經濟產業發展有機構成[7]。

四是針對現實的具體問題來提出相應辦法。如李鋼提出的建設網絡文化宣傳陣地和中國特色網絡文化、開展相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把控輿論領導權等柔性管理步驟[42]。張驥、方曉強從意識形態的捍衛方面提出,不僅要加強先進文化陣地的建設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還要創新意識形態的傳播方式及其傳播手段[30]。何頻從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建設提出要營造網絡氛圍、發展電子政務、創新公民參政和拓寬網上監督[29]。吳克明從黨的領導角度提出要堅持黨的領導管理、法德并舉以及不斷提高黨的治網能力[44]。孫蘭英提出要搶占文化制高點和優化文化產品[45]。還有專家認為應當通過強化行業組織、大眾監督來實現網絡文化管理[22]。以及經由“強化管理機制”“弘揚主流文化”“營造和諧生態”和“保護知識產權”來完成文化建設[10]189。

綜上,當前學界從理論和現實、宏觀和微觀角度為網絡文化的建設培育提供了策略參考。但是,已有的研究從橫向看較為散亂,沒有形成完備體系。從縱向看不夠深入明確,對網絡文化建設管理的設定和闡釋不夠系統全面。整體上,已有研究的理論性較強但實際操作性較低,因而很難由理論真正轉化為現實。我們認為,學界的研究目標應該將網絡文化的建設經驗和發展策略進行規范系統化整合,使其理論研究更加具有實際效應。

不言而喻,基于技術網絡集合而成的網絡文化,不僅承接了傳統的、現實的文化因素,也誕生與體現著新的文明。在我們看來,網絡文化是指在網絡社會空間環境中,基于技術支撐而在網民互動交往中生成的各種文化形態的總和。顯然,在網絡文化的本質屬性中,技術性、互動性、體驗性、超鏈性和文化間性是基本特征,而其生成機制、功能發揮則將上述屬性與特征推到極致。如果我們這樣理解,網絡文化的建設與管理不僅有了明確的理念、原則和目標的導引,也便有了著力的位置與內容。

當然,網絡文化的研究必將隨網絡化生存方式的進一步拓展而持續深入?;蛟S過早地界定其基本范疇未必是一種最佳選擇,但我們的努力應該有好的結局。

隨著網絡技術與研究的趨向成熟,網絡文化的生命力也不斷增強。有學者認為網絡文化將與現實聯系更加緊密,文化個性更加明顯并逐步實現規范化[29]。另有學者指出,未來網絡文化系統將進一步開放,其內容的動態性和主體的自由性也將增強[19]。還有學者由網絡文化的體系化發展指出,未來網絡文化不僅更加蓬勃,還將實現多元一體和產業主導目標[13]。

不言而喻,從不同角度對網絡文化的生命力考察會得出不同結論。但在我們看來,未來我國網絡文化研究要真正實現新的突破,就應該依循以下理路:

一是要堅持意識形態原則,維護馬克思主義思想陣地。文化與意識形態密不可分,互聯網則使這種交流碰撞更加激烈。因此,在自由開放的虛擬現實世界中,主流意識形態的維護與文化話語權的把控至關重要。這是我們必須堅持的根本原則。

二是要遵循文化發展的基本規律,維護網絡文化的生態平衡。文化發展是基于社會存在的循序漸進過程,網絡文化的培育與建構更有其自我的獨特規律。因此在培育管理網絡文化的過程中,傳統的干預手段必須轉變為更加科學合規律的引導性力量,要在尊重文化特殊性和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建立起網絡文化生態系統。

三是要以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為支撐,以階段性與整體性、層次性與系統性的有機結合為原則,以建設兼具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網絡文化為方向,汲取國外優秀網絡文化成果,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締造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網絡文化。

參考文獻

[1] 匡文波. 論網絡文化[J]. 圖書館,1999(2): 16-17.

[2] 向英明. 近年來關于網絡文化的研究綜述[J]. 圖書館, 2004(1): 35-37.

[3] 毛為忠. 網絡文化利弊談[J]. 浙江高校圖書情報工作, 2007(3): 15-18.

[4] 馮永泰. 網絡文化釋義[J]. 西華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2): 90-91.

[5] 解學芳. 網絡文化產業公共治理論[M]. 上海: 同濟大學出版社, 2011: 24.

[6] 劉同舫. 網絡文化的精神實質[J]. 天津社會科學,2005(6):55-60.

[7] 李文明, 呂福玉. 網絡文化通論[M]. 北京: 學習出版社, 2011: 22.

[8] 李卓鈞, 陳蓉. 網絡文化:一種新型的媒介文化[J].南京郵電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5(1): 33-37.

[9] 張峰. 論西方網絡文化的特征[J]. 北京理工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8(1): 30-33.

[10] 曾靜平, 等. 網絡文化概論[M]. 西安: 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 2013.

[11] 郭加書. 論信息化背景下的網絡文化建設與管理[J]. 山東社會科學, 2010(8): 38-42.

[12] 張冠群. 網絡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創新[D]. 陜西師范大學, 2012.

[13] 曹學娜. 網絡文化研究綜述[J]. 中共四川省委省級機關黨校學報, 2012(2): 120-124.

[14] 姚偉鈞, 彭桂芳. 構建網絡文化安全的理論思考[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0(3): 71-76.

[15] 宋元林. 網絡文化與人的發展[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6] 蘇振芳. 網絡文化研究:互聯網與青年社會化[M].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7.

[17] 于東江, 王建林. 網絡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校園文化安全建設[J]. 西南石油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0(6): 69-73.

[18] 張衛清. 網絡安全與網絡安全文化[J]. 情報雜志, 2006, 25(1): 49-51.

[19]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網絡文化的安全命題[J]. 瞭望, 2007(8): 54-57

[20] 宋元林. 網絡文化培育與人的全面發展[J]. 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2008(5): 144-149.

[21] 宋元林. 培育指向人的全面發展的網絡文化探討[J]. 馬克思主義研究, 2008(12): 31-37.

[22] 山東省網絡文化辦公室. 網絡文化建設與管理[M].濟南: 山東人民出版社, 2009: 8.

[23] 京波. 網絡文化初探[J]. 科學對社會的影響, 2000(3): 61-64.

[24] 宋元林,陳春萍, 等. 網絡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M]. 長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6.

[25] 吳克明, 梁增華. 論網絡文化的政治功用[J].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0(6): 64-68.

[26] 王燕, 楊文陽, 張屹. 中國網絡文化安全發展現狀及相關政策研究[J]. 情報雜志, 2008(4):145-147.

[27] 張衛清. 網絡安全與網絡安全文化[D]. 衡陽: 南華大學, 2006.

[28] 宋元林, 黃娜娜. 論網絡文化對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功用[J].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9(1): 49-53.

[29] 何頻. 論網絡文化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 2009(1): 159-162.

[30] 張驥, 方曉強. 論網絡文化對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影響[J]. 求實, 2009(2): 40-43.

[31] 趙惜群, 翟中杰. 雙刃之利劍:網絡文化價值初探[J].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1(2): 125-131.

[32] 魯全信, 楊紹安. 網絡文化背景下大學生文化認同危機及其消解路徑[J]. 學術交流, 2014(3): 210-213.

[33] 解學芳. 論網絡文化產業的特征[J]. 學術論壇, 2010(6): 164-167.

[34] 臧學英. 網絡時代的文化沖突[J].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2001(4): 68-71.

[35] 李志紅. 網絡時代的文化沖突[J]. 北京化工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3(4): 16-19.

[36] 李賢民. 網絡環境中文化沖突的理性思考[J]. 學習論壇, 2001(7): 36-38.

[37] 王岑. 從人-機-環境看網絡文化安全體系的構建[J]. 福建論壇: 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9(4): 147-151.

[38] 解學芳. 網絡文化產業公共治理全球化語境下的我國網絡文化安全研究[J]. 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2013(7): 50-55.

[39] 仇晶, 廖樂健. 網絡輿情與網絡文化安全預警技術研究[J]. 信息網絡安全, 2008(6): 59-61.

[40] 林凌.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網絡文化建設[J]. 馬克思主義研究, 2011(2): 118-122.

[41] 宋元林. 網絡文化與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J]. 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2009(5): 99-102.

[42] 李鋼, 宋強. 網絡文化發展困境與柔性管理[J]. 北京郵電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9(1): 1-6.

[43] 徐仲偉. 論我國網絡文化中的非意識形態傾向與網絡文化建設的主題把握[J]. 馬克思主義研究, 2008(7): 85-89.

[44] 吳克明. 網絡文化視角下黨的執政能力建設[J]. 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2009(1): 155-158.

[45] 孫蘭英. 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思想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J].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2(2): 95-99.

A Summarization of Domestic Study on Cyberculture

WU Man-yi WANG Xin-yu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1731 China)

Abstract Cyberculture is a brand new culture form gradually developed in the process of network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internet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self-interaction under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virtual reality, which is a higher pattern of human culture. Scholars in this field have focused on the basic connotation,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rganization structure, effect, cultivating methods, and vitality investigation of cyberculture and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The paper provide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cyberculture which undoubtedly benefits the future study.

Key words scholars in this field; cyberculture; research status; summarization

編輯 張 莉

[作者簡介]吳滿意(1965- )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黨委書記;王欣玥(1991- )女,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碩士研究生.

[基金項目]2015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團隊擇優支持計劃資助項目.

[收稿日期]2016 - 01 - 06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4071/j.1008-8105(2016)02-0033-06

猜你喜歡
述評網絡文化學界
學界亮點
現代朱子哲學研究述評
國內三十年語碼轉換研究述評
淺談當代網絡時代的校園文化建設
網絡文化對學生管理工作的影響與對策
詩歌里的低訴,蒼涼中的守望
運用新媒體進行思想引領的路徑探索
國內科技投入研究現狀簡評
淺議網絡文化視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
業界·學界“微天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