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與式外語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拓展課程中的應用研究

2016-03-10 12:28趙佳
科技視界 2016年25期
關鍵詞:外語大學教學模式

趙佳

(浙江樹人大學外國語學院,浙江 杭州310000)

參與式外語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拓展課程中的應用研究

趙佳

(浙江樹人大學外國語學院,浙江 杭州310000)

本文旨在探索以教學方式改革為依托,運用參與式教學設計,推進大學英語課堂“以過程為中心”(process-oriented)的教學模式改革新模式。以期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力,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通過探討“過程為中心”的課堂活動設計,達到外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互動,相互傾聽,相互交流與探討。

大學英語;參與式教學;英語課堂

近年來,我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取得了一些令人矚目的成績,但同時也存在著不足。首先,教學思想相對滯后。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曾在48所院校900位大學英語教師中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黃藝花2011.12),60%的教師認為課堂教學活動就是“講解課文”和“做課文練習”,84.5%的教師認為讓學生參加課堂活動是浪費時間,只有3%的教師要求學生進行口語活動。這說明高校英語教師在教學中仍沿襲傳統的教學理念,對現代教育思想和語言特點及教學方法缺乏基本的理解和意識,教師的現代教育意識薄弱,對大學英語教學是致命的威脅。其次,在調查大學英語后續課程類型時,75%的學生趨向于英語應用類,并希望能從后續課程的學習中提高聽力水平及口語水平,學會實用英文信函、合同等寫作的學生分別占被調查人數的82.6%和55.3%。這說明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學生已在心智上走向成熟、理性,已意識到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環境下,英語在各類職業對外交往、瀏覽信息、商務活動中的工具性作用,50%的學生希望通過英語國家文化類選修課程的學習較為深入地了解英美文化。這說明了學生已體會到文化對語言學習和應用的重要性,希望通過對英美文化的了解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來提高英語綜合應用的能力(霍玉秀2010.7)。

夏紀梅(2009.1)在談到教學研究時指出:“對于一線的普通教師來說,要做的研究應該是基于課堂的、來自實踐的、結合自己教學的研究”也就是說,作為一名外語教師,我們不僅需要研究語言教學的本身,更需要研究具體課堂教學遇到的問題。英國語言學家W ilk ins (1972)認為:“外語教學好壞取決于教師和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多種因素,而學生是內在因起著決定作用?!比绱丝磥?,學生進行外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與其參與外語學習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外語學習的效果。Jeremy Harmer(2000.F20)認為好的課堂教學設計應是協調一致(coherence)的教學內容與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的巧妙結合。參與式教學設計(Participatory design,簡稱PD)是一種新型的教學設計方式。共同參與式外語教學法以心理學理論為基礎,參與式教學設計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力,發展自學能力,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訁⑴c中的“參與”昭示著教學不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機械相加,傳統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大學生畢業后能否勝任社會需要,這不僅與教學目標的設置相關,更與課堂教學有關。也就是說課程設計不可脫離社會實際需要,應該充分體現學以致用的思想。課堂教學是師生雙方共同參與的過程,是教與學的整體協調活動。教師在材料選擇、課堂活動設計、教學組織和管理等方面進行改革,采用參與式教學模式,以滿足學生適應社會的需要,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進入拓展課程階段,關注參與式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是大勢所趨,具有改革的現實意義。

1 參與式教學形式的理論來源

參與式外語教學模式是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中相互學習和交流的教學模式??梢约ぐl學生求知欲、培養興趣、發展自學能力,同時讓學生心領神會、動手動腦,形式輕松愉快地獲得語言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該模式的基礎是心理學理論。外語教學的最終目標就是通過培養,讓學生掌握外語,并提升用其進行交際的能力?!肮餐瑓⑴c式教學法”理論正是根據這種具體需要而建立的:在教學關系上,師生之間的實際關系,從昔日的“主從關系”、“上下級關系”變成了“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師生關系,老師和學生獨立自主地學習交流?!肮餐瑓⑴c式教學理論”突出強調了“共同”二字,在課堂中師生共同面對學習任務,學習不再僅是學生的任務,也是教師的任務。師生雙方都彼此需要,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通過充分的交流、溝通、學習,從而消除學習中學生的緊張和焦慮感,也鼓勵了學生獨立自主,開拓創新的精神。

在參與式外語教學模式下,教師與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外語學習中的體會與感受,一起分享外語學習中的快樂與經驗,逐步掌握一門外語。應以教師轉變觀念、轉變角色為前提。強調教學過程中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辯證統一。這需要我們改變過去的教師課堂上滿堂灌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發掘、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以教師為主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共同參與是英語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由心理學而來,是通過力求激發求知欲,培養廣泛的興趣,發展學生自學能力,鼓勵其動手動腦,通過生動活潑的互通教學,輕松愉快地獲得語言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角色由原來絕對權威變成了教學過程的主持人、協調者和促進者,而學生的角色由原來的被動接收者,變成為主動的學習者、研究者、參與者。

2 參與式教學模式的特點及應用

2.1 參與式英語教學模式的特點

2.1.1 給學生提供時間和空間,使他們在自然的環境中學習英語,交流思想。

2.1.2 引導學生建立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觀性、能動性和培養自學能力。

2.1.3 吸收了各種外語教學方法的精華,教學方法靈活多樣。

2.1.4 教師與學生一起探討在外語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收獲的快樂。

2.2 參與式英語教學模式的應用

2.2.1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首先,教師在比對、選擇教學材料的時候,要極力做到把教材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緊密結合在一起,要盡量選擇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教學素材,爭取盡可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大學英語的拓展課與普通課程教學活動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前者以實用為主,以夠用為度;而后者則側重英語語言的教與學。因此,大學英語拓展課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更加側重外語的實用性而深受學生喜愛。

其次,教師在教學手段的選擇上要以激發、鼓勵為主,盡量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點在哪里,學生的學習需求是什么,而不是逼迫學生學習。由教師逐步引導、啟發學生改變學習態度,由“要我學”逐漸轉變為“我要學”,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自信心。在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上,要注重“以學生為本”,通過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學習外語的需求與困難,從學生對外語學習的真實需求出發,合理規劃教學內容。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參與”可以使“教與學”的能動火花相互碰撞,彼此促進;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喚起其內在動力,使其能更加主動地、積極地進行外語學習。

2.2.2 引導學生間相互合作學習

認知理論說明,英語學習、了解、使用的過程也是新、舊語言知識不斷融合、交替的過程,也是個體語言能力從書本的理論知識轉化為日常的自動應用的進程,而這種“結合”與“轉化”都離不開學生的自身學習活動才能得以實現。所以以學生為作為教學的中心是現代語言教育的實際方向,是符合語言類學習的實際規律的,也就是共同參與式教學理論的核心。因此,教師與學生的角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貫穿大學英語拓展課程始終的角色關系為:教師由原來的課堂知識輸出者,變成學生的課堂學習的引導者和協調者;學生由原來課堂知識的被動聽課者,變成課堂中自覺的學習者、研究者和參與者。這樣的角色才更加符合現代外語教學實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以及學生們之間的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當前很受研究者們的重視,雖然它的教學形式非常豐富,但各種教學模式之間都有一個共通之處:先給學生分組,每個小組人數不要超過5人,以確保每個同學都能夠參與到集體學習任務中去。讓學生們在小組中展開學習,也可以在小組之間展開學習,大家互相幫助,充分交流學習心得和經驗。這樣的學習,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的,教師只進行引導而非直接的教學管理。由此看來,合作學習的意義很廣泛,它包含了多種學習模式,更加強調集體協作來完成教學活動和教學任務?!昂献鲗W習”的關鍵在于學習小組成員之間相互扶持、相互促進、相互依賴、相互溝通、相互合作、共同負責,從而達到共同的目標。

2.2.3 利用現代教學手段精講引導

隨著教學設備科技化的進程,在教學設備上,許多學校都進行了改革,在教室里為教師和學生們配備了多種多樣的教學器材,比如投影儀、投影幕布取代了傳統的黑板、粉筆教學模式,加上電腦、影碟機等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師可以通過對這些教學設備的使用,更加直觀、更加鮮明的向學生展現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吸收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對這些現代教學設備的使用,雖然可以便利學生了解到有聲又有圖的英語教學材料,但教學主導依然局限于教師本人,而非真正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要想真正的改變教學模式,由教師主導改變為學生自主參與學習,除了在教學設備上需要更新,還需要在教學手段上進行改變?,F在所推行的CAI可見制作對教師的教學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再僅僅是在傳統意義上的紙質書本上備課,而是要學會使用不同的軟件編輯、制作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課堂教學材料。出于這點考慮,學生需要配備學習計算機,使之在教師的引導下,可以真正的參與課堂教學實踐活動。而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自主搜索所需學習材料,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如此,便能真正體現共同參與式教學的精髓:在教師的不斷引導下,以學生為主體中心,共同參與相互交流,共同實踐。該教學模式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教學活動中相互影響,共同合作。

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通過總結課本中的重要詞匯和語言點,圍繞語篇和語言結構進行歸納、總結,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Imaginative power)、 智力 (Intellectual power)、 和創造力(Creative power)。在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和培養學生多種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就語言教學當中的篇章教學而言,教師通過提高學生對各種文章題材的分析技能,引導學生欣賞、體會英語的語言藝術,分析不同作者用英語語言表達其具體思想的技能。教師根據課文文章中的不同題材,設計出形式多樣、題材各異的討論題,讓學生們分組進行討論;或是復述故事、翻譯課文;或是分角色進行表演;或是進行具體的問答練習。教師可以利用每篇課文文章,將其都作為培養學生能力的基本素材,培養學生的表達、表演、表述等實際能力。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在共同參與的實踐中,掌握各類學習英語的具體技能,同時提高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

3 總結

共同參與式英語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發掘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同時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也能起到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上重要的作用。把共同參與式教學模式應用于大學英語拓展課上,則更加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高,幫助學生快速、有效地掌握實用知識。

共同參與式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語言交際能力和英語學習的綜合素質;而且有助于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加強師生互動。其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形式,而采用在課堂上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模式。當然,“共同參與式”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還需要廣大英語教師勇于探索、實踐,在課堂上不斷積累,交流活動相互學習,不斷完善、豐富、充實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主動、更加順暢的掌握外語。也使大學英語拓展課程在參與式教學法的指導下達到教與學內在統一的更高境界。

[1]黃藝花.試論大學英語如何實施有效教學[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12.

[2]霍玉秀.大學英語后續課程體系的思考[J].語文學刊,2010(7):149-150.

[3]夏紀梅.論教師研究范式的多樣性、適當性和長效性[J].外語界,2009,1.

[4]D A Wilkins.L inguistics in langu age teach ing[M].E dwardAmold,1972.

[5]Jeremy Harmer.怎樣教英語[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F20.

[責任編輯:張濤]

趙佳(1983—),女,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

猜你喜歡
外語大學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大學》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外語教育:“高大上”+“接地氣”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