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陸無水港對發展貴州國際物流的啟示

2016-03-16 20:00朱江華
改革與開放 2016年24期
關鍵詞:內陸貴州運輸

朱江華

內陸無水港對發展貴州國際物流的啟示

朱江華

貴州要發展必須堅持改革開放,必須不斷加強與外界的聯系,抓住“一帶一路”戰略的契機,打通國際貿易流通通道,大力發展國際物流。然而因貴州地理位置的限制,目前以內陸無水港的方式進行建設可行性較高。本文主要從運輸工具、運輸線路、運輸港口、運輸制度、運輸信息平臺、運輸管理人員等六個方面,闡述了貴州是否具備建內陸無水港的條件,以及內陸無水港是否有利于貴州國際物流發展。

內陸無水港;國際物流;外向型經濟

貴州省地處我國的西南中心腹地,與重慶、四川、廣西、湖南、云南5省區毗鄰,之前由于對物流通道建設的投資不足,經濟發展受到制約。隨著2013年“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提出,貴州省抓住這一重大發展契機,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以交通基礎設施為突破,積極推進國際物流體系的建設?!笆濉币詠?,貴州省委、省政府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全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目前全省商貿流通業發展已獲得了可喜的進步,大流通、大市場、大商貿的發展格局初步形成,這也為貴州國際物流體系的建設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為更好地促進內陸型國際貿易的開展,無水港把海港功能進行內陸化的延伸,在內陸地區建立具有沿海港口相似功能的現代物流中心,并提供集裝箱裝卸、短期儲存、分揀加工、運輸、中轉、檢驗檢疫和辦理海關業務等服務,以“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便捷通關”為特征。在不沿海、不沿邊的貴州建設無水港,將口岸功能延伸到內陸,積極參與歐亞大陸橋、中歐鐵路、長江黃金水道等物流大通道的建設,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對發展貴州的外向型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外向型經濟對國際物流的需求

“十二五”以來,貴州依托現有特色產業集聚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和行業龍頭企業,通過統一規劃、部署,整合各種資源不斷加快推進外貿基地、外貿基地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經幾年發展,初步形成了以外貿為主導,行業特色鮮明、產業結構合理、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產業聚集區48個,國家級外貿基地4個,省級外貿基地14個,建成特色產品(境)外自主營銷網絡數量12個,公共服務平臺45個。貴州省開放型經濟相關經濟指標分別為:引進省外實際到位資金、實際利用外資、貨物進出口與服務貿易總額、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營業額,2017年底的達標值和力爭目標分別為:0.8萬億元,1萬億元;35億美元,40億美元;220億美元,250億美元;12億美元,15億美元。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外向型經濟發展迅速,必須抓緊時間建設國際物流大通道,使國際物流體系高效運轉起來。

二、構建國際物流體系的切入點

一個完整的國際物流體系,包括物流人員、物流設施、待運物資和物流信息等要素。貴州目前面臨兩個問題:一是是否具備條件發展國際物流,二是相關體系是否完善。下文主要從運輸工具、運輸線路、運輸港口、運輸制度、運輸信息平臺、運輸管理人員等6個方面進行闡述。

1.運輸工具

貴州擁有鐵路、公路、水運航道、機場,與之配套的運輸工具是火車、汽車、船舶和飛機,但由于地理環境的制約,國際物流的貨物運輸業務主要是通過火車和汽車來實現,因為鐵路和公路的建設已達到基本要求。航空業務主要以從事人員運輸為主,貨物運輸為輔;水運的業務量還沒有凸顯,目前尚處于水運通道的擴建與連接過程中。

2.運輸線路

依據強化對外輻射、暢通內部交通的原則,加快推進鐵路、公路、水運航道、機場的建設,構建水、陸、空三位一體的運輸體系,其中與歐亞大陸橋、中歐鐵路、長江水道、珠江水道的銜接工程尤為重要。

(1)鐵路物流通道項目。截止2013年末,全省鐵路營業里程和在建里程分別為2093公里和1731公里,其中在建高速鐵路1536公里。2014年底貴陽至廣州快速鐵路已建成投入使用,標志著貴州正式步入“高鐵時代”。根據規劃,到2018年以前,將有成貴、渝黔、長昆、貴廣等四條高速鐵路通車,構筑起直通西北、華南、華東和華北的快速鐵路通道。

(2)公路物流通道項目。加快推進與周邊省份5條高速的貴州段建設,同時2015年底已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目標,出黔快速公路物流通道已構建完成。

(3)水運物流通道項目。加快西南水運出海中線航道(貴州段)的擴建和烏江航道的建設,打通連接珠三角和長三角的水運航道。

(4)航空物流通道項目。加大貴陽國際機場直達國內大型樞紐機場航班密度,增開國際貨運航線航班。同時,貴州省還規劃建設了“一干十三支”機場,完善支線航線網絡,逐步構建輻射周邊省區和國際主要城市的航空物流通道。

3.運輸港口

依據國際物流大通道的布局,貴州需加強在航空、水運和陸路口岸方面的建設,強化物流服務質量,著力提高貨物通關與集疏運能力。具體而言,增開國際客貨運航線,加快推進航空口岸的建設和升級改造。在興義、銅仁鳳凰、遵義新舟等機場,爭取設立二級航空口岸;在有條件的地州市,爭取設立二級陸路口岸。2015年底,貴州省首個“無水港”在貴陽建成,目前已經在試運行,一批新的“無水港”正在建設中。

4.運輸制度

既然要發展國際物流,就必須按國際的慣例來辦事。首先,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和核心運輸企業要盡快熟悉國際物流的相關制度,尤其要加強商檢、海關、關稅、保險、結匯等工作。其次,加強運營主體之間的合作,促進各種運輸方式的融合,與內陸無水港進行有效的銜接。第三,在與國際物流協會積極對接時,加強互動,相關運作流程和單證依據按國際物流相關規定來執行。最后,以“一帶一路”大戰略的眼光,派專家團隊積極參與國際物流體系的謀劃與建設。

5.運輸信息平臺

對于國際物流而言,貨物跨越了國界和區域,屬于長途運輸,耗時長,不確定因素多,對貨物狀況的及時了解與跟蹤顯得尤為重要,此外,運輸信息平臺有利于調度全球運輸資源。但由于運輸信息平臺得搭建,是一項巨大的工程,投資大、技術含量高,所以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此項工作:一是政府應加強對信息化基礎設施的投入,并結合貴州大數據產業的發展,推動物聯網技術在貨物跟蹤、資源調度管理、電子數據交換、優化物流運輸方案等領域的應用,提高國際物流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二是引進國際大型物流公司,直接對接其現有的運輸信息平臺,“搭上高速發展”快車,直接利用,同時鼓勵物流企業使用專用裝備,自動分揀等物流新技術;三是結合貴州商貿流通企業的發展,利用信息系統預留的端口,整合相關物流信息資源,推動重點行業、重點物流園區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用先進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流通組織、銷售模式和營銷渠道,提高貴州商貿流通企業運營能力。

6.運輸管理人員

由于業務的需要,國際物流對人才的素質要求較高,相關工作人員不僅要掌握物流方面的基礎知識,而且還必須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時具有較強的溝通技能,特別是外文的聽說讀寫需達到一定的水平,才能滿足工作的需要。

對于國際物流人才的培養,一是以貴州各高校為核心,聯合西南地區著名大學,以多種形式培養一批研究型人才,側重應用技術和發展戰略的研究。二是貴州各高校根據國際物流行業發展的需要,結合學科建設,開設國際物流、國際貿易、國際貨代、商品檢驗檢疫、報關實務、國際物流專業英語等課程,培養一批符合國際物流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專業對口的應用型人才。三是積極推進貴州高校與國際大型物流企業的人才培養新模式,讓課堂與企業實際運營零對接,降低企業人才培訓的成本和用人的風險。

三、內陸無水港建設對貴州國際物流將帶來的利益和意義

1.有利于貴州參與“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

對于地處中國西南中部的貴州,之前的地理劣勢現在已經演變為優勢,是通往華南地區的重要通道和陸路交通樞紐,也是四川、重慶南下通道的必經之路,特別是有效地連接了亞歐大陸橋,利用水路與珠江流域和長江黃金水道連成一片,國際物流通道的有效銜接,加快了通關速度,有力推動了對外貿易業務的發展。

2.有利于解決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問題

商貿流通渠道的建設,為沿海城市的產業轉移到內陸城市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有效緩解了內陸地區與沿海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增加了百姓就業崗位,提高在家務工人員的工資收入,同時還加快了整個經濟帶農村的城鎮化建設,改善了農民居住條件,使人民安居樂業。

3.有利于提升貴州在國際物流界的影響力

由于內陸無水港的建設及運行,國際貿易業務的開展,使貴州的土特產源源不斷地運往國外,同時也將歐洲的精密機械與汽車運往貴州及周邊省份,國際物流業務的開展提高了國際集裝箱運輸數量,提升了在國際物流界的影響力,這也為實現亞歐經濟一體化打下了一定基礎。

四、相關措施的可行性分析

為促進貴州現代流通業的提速,必須大力發展國際物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2014年11月由香港勝記倉集團聯合貴州商儲集團投資建設的孟關國際物流城動工,并于2015年底建成和投入使用,它作為“兩港一中心”的其中一港,是貴州省首個無水港。

同時,為更好地發展貴州國際物流,支持有條件的開發區申建綜合保稅區(港)、出口加工區及“無水港”,支持遵義、黔南、黔西南、六盤水等地方申請設立保稅倉庫,這將為貴州國際物流的發展注入活力。

貴州要發展國際物流,首先要必須打通運輸通道,目前水陸空的基礎建設正緊密實施,而內陸無水港的建設使其成為可能。此外,對運輸工具、運輸港口、運輸制度、運輸信息平臺、運輸管理人員等方面也要加強投資與建設力度,確保體系構建的完整性。與此同時,內陸無水港的投入與運營,也為貴州中心城市發展提供了新的途徑,有力地促進了西南地區經濟的大發展。

[1]武立波.對構建內陸欠發達地區國際物流體系的思考[J].企業經濟,2010(1).

[2]劉曉雷.發揮內陸無水港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的重要作用[J].發展,2014(10).

[3]張媛媛.國際內陸港的實踐價值和現實意義——以西安國際港務區為例[J].經濟師,2012(9).

[4]席平.內陸地區國際物流的新選擇——國際陸港[J].中外物流,2007(4).

[5]孫可朝.西部內陸地區無水港發展現狀及思考[J].交通企業管理,2013(9).

[6]劉曉雷.“一帶一路”戰略下陸港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發展觀察,2015(5).

(作者單位:貴州商學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4.008

貴州商學院科研課題項目“內陸無水港對發展貴州國際物流的研究”(項目編號:2015XJYB04)]

猜你喜歡
內陸貴州運輸
解讀:70年,重慶從內陸變為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
貴州,有多美
沉醉貴州
多彩的貴州 多彩的茶
我與貴州茶一起
內陸移民(外二首)
100噸吸內陸漁政船
受阻——快遞運輸“快”不起來
比甩掛更高效,交換箱漸成運輸“新寵”
內陸國家級新區發展政策建議——基于內陸與沿海新區的對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