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港口轉型升級

2016-03-17 00:49林備戰
港口經濟 2016年12期
關鍵詞:集疏運腹地集裝箱

■林備戰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港口轉型升級

■林備戰

習近平總書記在日前召開的2016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這一要求清晰體現了“十三五”時期經濟治理的主線,對我國未來發展至關重要。港口作為國民經濟運行與發展的“晴雨表”,作為大宗資源商品的關鍵樞紐和物流集散地,在全球經濟增速持續疲軟和中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情況下,港口吞吐量增速已經連續兩年放緩,由過去的兩位數增長步入個位數增長的新常態。港口供給側改革存在哪些問題?如何有效推進港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長期以來,我國的港口普遍存在區域內重復建設、吞吐能力過剩、腹地重疊、貨物單一、產業結構同質化、無序競爭激烈、缺乏協調合作等問題。2015年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78.4億噸,其中,排名靠前的十位中,天津港、青島港、唐山港、煙臺港、日照港的運輸產品基本均以煤炭和礦石等大宗物資為主。港口與腹地銜接不夠。港口鐵水、水水中轉比例低,集疏運主要依靠公路,限制了腹地范圍。天津港67%的大宗散貨、98%的集裝箱依靠公路運輸,鐵路運輸量嚴重不足,港口腹地范圍狹小,約70%的散貨、超過80%的集裝箱貨源來自京津冀地區,港口對西北部地區帶動不足;上海港鐵路集裝箱集疏運量僅占1%,利用長江轉運貨物量僅占8%,江海聯運優勢并未有效發揮,上海港90%以上的集裝箱貨物來源都集中在長三角地區。

港口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核心是要進一步完善港口功能,提供個性化的全程物流服務,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港口的全要素生產率;其方法是既強調港口的主業裝卸業務供給,又關注客戶的貿易、金融、信息等一體化的需求。伴隨實體經濟下行,港口企業依靠裝卸主業獲取高速增長的時代一去不復返,沿海大型港口企業紛紛轉向多元化經營,逐步由依靠資源投入轉向依靠市場與創新驅動。

港口供給側改革主要思路:

1.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加快港口“走出去”步伐。港口企業應加快“走出去”步伐,建設合作碼頭、物流園區,延伸物流產業鏈,在海外業務拓展方面謀求共贏增長。

2.擴大港口腹地,帶動腹地經濟發展。創新運營模式,充分發揮內河運輸、鐵路運輸對港口集疏運的支撐作用,擴大港口經濟腹地,發揮港口對國家城鎮化戰略的有效支撐。在內陸建立“無水港”,促進腹地經濟的發展,加快腹地經濟與世界接軌。把保稅港區、自貿試驗區的政策向腹地城市延伸。

3.港口間競合關系轉變。在處理與周邊港口的競爭與合作關系時,要揚長避短、突出優勢,準確把握自身的定位,功能和業務應各有側重,在具體業務的開拓上要有進有退,有所拓展、有所放棄,努力找尋適合自身發展的方向和重點,實現錯位發展、合理分工、優勢互補。

4.打造區域性航運中心,向服務型、智慧型港口轉變。要積極促進各種運輸方式與港口的融合與銜接,發展以港口為樞紐的聯運業務,不斷增強港口輻射帶動能力。通過海鐵聯運和水水中轉業務,發揮鐵路運輸和水運在大宗貨物運輸中的比較優勢。

猜你喜歡
集疏運腹地集裝箱
基于系統動力學的廣州港集疏運系統仿真研究*
虛實之間——集裝箱衍生出的空間折疊
我國沿海港區分布特征與集疏運能力評價*
我家住在集裝箱
港口經濟與腹地經濟互動發展綜述
基于SWOT分析法的臺州港集裝箱運輸發展策略
天津國際航運核心區視角下的天津航運發展
廈門港集裝箱集疏運系統現狀分析及發展研究
建立鐵路快速貨物公鐵聯運集疏運系統的思考
一種新型自卸式污泥集裝箱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