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麗鄉村建設中的傳統文化保護

2016-03-22 02:22把增強夏文峰
治理現代化研究 2016年3期
關鍵詞:美麗傳統農村

把增強+夏文峰

美麗鄉村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延續和發展,它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科學理念,順應了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符合當前的世情和國情。眾所周知,在社會主義新中國,農村地域和農村人口一直占據全國地域和全國人口的絕大部分,因此,要實現中共十八大提出的美麗中國的奮斗目標,就必須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的步伐。那么,怎樣才能開展好美麗鄉村建設呢?按照當前的宣傳和慣常認識,就是加快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環境治理和保護力度,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大力加大農村地區經濟收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統籌做好城鄉協調發展、同步發展,切實提高廣大農村地區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然而,美麗鄉村建設,不能僅僅著眼于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營造山清水秀的農村環境,也不能單純追求物質上的極大豐富和享受,還應傳承、保護和發展好農村的傳統文化根脈。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為在當前的美麗鄉村建設中普遍存在著這樣一種弊端,即在美麗鄉村建設中不重視鄉村各自傳統文化的傳承,盲目照搬城市建設模式,整齊劃一,甚至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而“涂脂抹粉”做表面文章,使得有些農村獨特的鄉土文化魅力喪失殆盡。對于這些不良現象,習近平總書記曾給予嚴肅批評。他指出:“建設美麗鄉村,是要給鄉親們造福,不要把錢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說‘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層白灰,一白遮百丑。不能大拆大建,特別是古村落要保護好?!逼鋵?,美麗鄉村建設不僅不能模仿城市建設模式,就是各個鄉村之間也不能相互簡單復制,而應各自傳承各地區不同的民間文化,科學挖掘傳統文化資源并融入新時代元素,突出體現鄉村特色,爭取將每個鄉村都打造得特色鮮明、獨一無二。如果我們無視城市與農村之間的本質差異,片面追求美觀和整齊劃一,對傳統鄉村進行大拆大建,就會對農村的歷史文化遺產造成毀滅性打擊,不僅會大量破壞鄉村傳統的建筑風貌和人文環境,還會使得鄉村傳統文化遺產瓦解消亡。因此說,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千萬不能忘記傳統文化的保護。

一、鄉村傳統文化的日漸衰落

中國傳統文化的衰落始于鴉片戰爭以來的列強入侵。在西方列強堅船利炮面前,人們的中華傳統文化優越感遭受嚴重沖擊。但在近代中國,農村經濟發展雖然大受打擊,鄉村傳統文化根脈并未徹底動搖。真正動搖農村傳統文化的,是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的急速城鎮化。大家都知道,在中國當前的城鎮化進程中,農民紛紛離村進城,空心村大量出現。與此同時,規?;霓r業生產方式也極大地挑戰著男耕女織式的農村傳統文化存續體系,靜謐的農村幾乎不復存在。那么,農村傳統文化為何會在如此短暫的時期內急劇衰落呢?細思之下,可從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兩個方面來進行考量:

從內在因素來看,新中國成立后,農村傳統文化資源的傳承力有所下降,無論是利用還是保護,都相當薄弱,存在較多問題。其主要表現有四:一是思想觀念陳舊,村民對農村傳統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缺乏文化產業經營意識和市場經營能力。二是有些文化產品的科技含量較低,缺乏文化產業品牌,各類文化資源(如特色文化資源、節慶文化資源、旅游文化資源)缺少經營性、開發性、整合性,創新不足,競爭力不強。三是對傳統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不足,有些文化產品過于單一、形式過于單調、主角不夠凸顯,沒有形成產業規模和效益。四是在鄉村傳統文化體制、機制建設上缺乏有效管理,社會化和市場化程度較低。

從外在因素來看,隨著城市化步伐的不斷加快,鄉村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沖擊:

一是經濟發展的沖擊。改革開放以來,鄉村的經濟發展水平逐步提高,工業化和市場經濟的運行,將許多鄉村變成可加工原材料的產地和廉價勞動力的輸出地。在城鎮化過程中,不少地區只注重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建設,而當人們一旦習慣了以經濟的視角來看待發展時,無疑也就忽視了自身精神生活的價值和意義,鄉村傳統文化的保護與開發受到冷落也就在所難免。

二是年齡結構斷裂的沖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使得城鄉之間長期處于分隔狀態,鄉村因其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方式形成了獨特的傳統鄉村文化。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城鄉之間人口流動的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青年農民加入到了市場經濟建設的大潮中。也正因如此,原本在鄉村社會中承載傳統文化延續和發展的老、中、青群體,現今主要是留居農村的老年人群體。而這些老年人群體,在急速的城鎮化建設中根本無力發展鄉村社會的傳統文化,從而致使鄉村傳統文化遭遇了相當程度的斷裂。

三是新時代文化的不斷沖擊。在當前的農村,新生代農民的思想觀念和消費方式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他們很難對鄉村傳統文化產生親和力。在這種情況下,當城市文化不斷沖擊著農村時,有些傳統習俗逐漸消逝,有些傳統習俗則發生了巨大變化。比如,在商業化包裝下,有些傳統節日原有的那種慶祝氛圍已經蕩然無存。在市場經濟沖擊下,鄉下的社戲團體也早已解體消散。此外,由于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對待傳統文化的心理也發生了不小變化,一些傳統文化在村民自覺或不自覺中慢慢地淡化和被拋棄了。

二、如何保護鄉村傳統文化

鄉村傳統文化富于活力和滲透力,體現著對人的生命價值和意義的關懷,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根基。鄉村傳統文化產生于本土,反映了一個地區的文化發展歷史和當地群眾的審美情趣,被廣大鄉民所認同,是留守鄉土和在外漂泊農民的精神家園。鄉村傳統文化是和農民及村落社會相伴而生的,是人們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傳統,是農民生活中的人文世界和意義世界。加強鄉村傳統文化建設和保護,對于規范社會行為、協調村落社會關系以及社會的和諧穩定具有重大意義,也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那么,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應如何保護鄉村傳統文化呢?筆者以為,以下幾個方面不容忽視:

其一,改變對鄉村傳統文化的思維模式。一是從思想觀念上徹底打破關于傳統文化與現代勢不兩立的對立思維模式,正確認識傳統文化與現代的傳承和延續關系,切實樹立起美麗鄉村建設是在批判繼承農村傳統文化基礎上的創新性建設這樣一種認識。二是徹底改變城市文化中心論,改變思想意識上對農村文化的認識、想象與評價體系,重新思考發掘農村傳統文化的價值和功用。三是要認識到城市與鄉村是人類最主要的兩種生活境界,城鄉之間不可替代、互為循環,各有各的評價體系和價值標準。只有在城鄉循環系統中重新發現鄉村文化,才能體現鄉村文化價值,重現鄉村活力,再現鄉村魅力。endprint

其二,加強對鄉村傳統文化的尊重。鄉村傳統文化是原生態的農耕文化,是講究永恒價值的,是不能覆滅的精神家園。在建設鄉村傳統文化時,應首先正確認識其價值和意義,應該懂得它寄托著農民的價值情感和精神需要,而這與現代工業文明對物質的需要有著明顯不同。因此,我們的基層政府應對遭遇困境的鄉村傳統文化予以大力扶持。但是,扶持并非包辦,即政府不可包辦所有鄉村文化建設事項,而應與市場和鄉民合理分工,明確權責,政府該主導的由政府肩負責任,市場該主導的則交由市場來決定。與此同時,還要從農民的需要出發,喚醒農民的參與熱情和主體意識,切實調動沉睡于鄉野的文化資源,有力地推動鄉村文化發展。

其三,建立鄉村傳統文化長效保護機制。一是完善鄉村傳統文化保護的政府主導機制,建立“政府牽頭、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工作模式,形成古村落保護及傳統文化傳承與保護等長效制度機制。二是建立村民主體參與機制,切實增強自主建設美麗家園的責任感和榮譽感,變“為我建”為“我要建”“我要管”。三是建立從規劃、建設到管理、經營的村民民主參與的“利益協同”機制,讓村民自覺加入到鄉村傳統文化建設工作中。此外,對于古村落和古建筑,要充分借助社會資源,認真探索認領保護利用政策,鼓勵有實力的家鄉企業家或有返鄉生活意愿的社會精英等鄉賢人士,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和傳統文化保護,使其承擔起歷史上農村鄉紳階層的社會功能。

其四,走可持續發展的傳統文化產業化道路。產業化是鄉村傳統文化發展的未來趨勢。單純依靠搶救、修繕和保護,而不輔以合理適度的商業化運作,鄉村傳統文化終將難以持續發展。因此必須積極推動鄉村傳統文化走上產業化的道路,充分利用鄉村傳統文化資源優勢,改變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格局,把豐富多彩的文化資源轉變為文化資本。比如,借助于鄉村傳統文化資源,可改變傳統第一產業(種植業、畜牧業等)的經營觀念和產業格局,擴展農民職業內涵,即農民不僅可以耕田種地,還可以從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務、民間工藝加工、民俗風情展演等第三產業。如此,不僅可以調整和優化鄉村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豐富鄉村文化生活,提高農民勞動素質,增強鄉村傳統文化競爭力,還會助推美麗鄉村建設的全面發展。

其五,保護修復原生態文化,努力構建美麗鄉村集群。一是要加強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比如,可借助于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文化品牌,以古建筑群、古民居群的保護與利用為龍頭,以田園觀光、農耕體驗、民俗參與、民俗感受等為抓手,盤活每個古村落的文化品牌,給當地鄉村傳統文化注入新鮮血液。二是鼓勵有條件的相同地域以及具有傳承共性的傳統村落打造美麗鄉村集群。比如,可利用平原風情打造生活體驗型的平原生活鄉村集群,可利用江南風情打造江南水鄉鄉村集群,可利用漁家生活打造漁家風情鄉村集群,可利用山村生活打造山里人家鄉村集群,等等。

其六,挖掘村落文化的源頭活水,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一是要發揮好傳統節日、重大節日、紀念日的平臺作用。中國的傳統節日、重大節日、紀念日,既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傳承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傳統的節慶習俗,如漢族的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少數民族的三月節、潑水節、火把節、花山節等,都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傳承載體,要大力倡導。二是要開展好民族民間傳統文藝表演。民間傳統文藝表演在農村是富有生長性的,表演的內容素材取自當地,表演形式喜聞樂見,表演人才后繼有人,應當比任何外來的藝術形式都有生命力。三是要充分重視民間文化藝術、民間手工藝的挖掘、整理、保護和利用,以及鄉村民俗、風俗、節俗等的保護與傳承,采用辯證的方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四是要抓好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培養,可通過培訓、增編、聘請、表彰等方式建立一支專兼結合的農村文化保護傳承隊伍,確保精神財富和文化載體世代相傳。

總之,鄉村之美,形在山水,神在文化。美麗鄉村建設的核心和關鍵,就是要呵護好文化之魂,讓“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成為現實。這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即使將來城鎮化達到70%以上,還有四五億人在農村。絕不能讓農村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

(責編 / 郭建民)endprint

猜你喜歡
美麗傳統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老傳統當傳承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我們創造美麗
平凡又美麗
誰是最美麗的蟲(三)
不可錯過的美麗配飾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