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水養殖魚類疾病及其防治技術(29)
——鰻鱺疾?。?/h1>
2016-03-28 12:31汪建國
漁業致富指南 2016年5期
關鍵詞:鰻鱺全池每千克

○汪建國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研究員博導)

?

淡水養殖魚類疾病及其防治技術(29)
——鰻鱺疾?。?/p>

○汪建國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導)

(四)寄生蟲性疾病

1.魚波豆蟲病

【病原體】漂浮魚波豆蟲(Ichthyobodo necator)。直接接觸傳播或轉移宿主傳播。

【流行與危害】該病流行于黑仔鰻和成鰻期,流行季節為春末至秋末季節,各種養殖鰻鱺品種均可發生。水溫10~29℃發生,但主要在池底老化、所用水源水質較肥的養殖池。一般不引起批量死亡,但嚴重影響魚體正常的攝食、生長。

【癥狀及病理變化】魚波豆蟲主要寄生在鰻鱺的鰓上及體表上,少量寄生時無明顯癥狀。大量寄生時,體表及鰓黏液增生,鰓絲充血,排列紊亂,食欲不振,體色加深,常獨游(逆水)在池邊,呼吸頻率加快,最終呼吸困難致死。

【診斷方法】取少量鰓瓣制作水封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大量橢圓形蟲體附在鰓上,即可確診。

【預防方法】

(1)硫酸銅,一次量,0.3~0.55mg/L,全池潑灑,15天1次。

(2)高錳酸鉀,一次量,3~5mg/L,全池潑灑,7~10天1次。

(3)食鹽,一次量,8‰~10‰,全池潑灑。

【治療方法】

(1)硫酸銅硫酸亞鐵粉,一次量,0.6~1mg/L,全池潑灑,每天1次。

(2)苦參末,一次量,1~1.5mg/L,全池潑灑,每天1次,連續5~7天。

2.微孢蟲病

又稱凹凸病。

【病原體】匹里蟲屬(Plistophora sp.)的種類。由口傳播。

【流行與危害】在各養殖鰻鱺品種中,日本鰻鱺對微孢子蟲最敏感,其次為歐洲鰻鱺,美洲鰻鱺被微孢子蟲感染病例少見。一般不形成大規模流行,僅在每批養殖鰻鱺中少量感染,病鰻引起死亡率高,但病鰻所占比例小。

【癥狀及病理變化】匹里蟲主要寄生在鰻鱺肌肉組織里,它通過消化道上皮,經血管在肌肉內定居。病鰻體弱,不攝食,體消瘦,微孢蟲在肌纖維間形成孢囊,孢囊周緣肌肉組織壞死,分解,呈黃色,使魚體外觀軀體為凹凸狀,用手觸摸可感知肌肉組織不均勻,所以又稱凹凸病。由于長期不攝食,病鰻最終變成僵鰻,甚至缺乏營養而死亡。

【診斷方法】將外觀具凹凸癥狀的病鰻,取其肌肉組織,搗爛后制成水封片,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大量微孢子,即可確診。

【預防方法】

(1)將老化池底翻新。

(2)投喂鮮活餌料要徹底消毒。

(3)生石灰,一次量,200mg/L,帶水清塘。

(4)80%精制敵百蟲粉,一次量,0.2~0.3mg/L,全池潑灑,15天1次。

(5)驅蟲散,一次量,每千克魚體重0.1g,拌飼投喂,每天2次,連續2天,每月1~2次。

【治療方法】

(1)升溫至30℃,保持1周,將病鰻及時撈除銷毀,控制蔓延。

(2)生石灰,一次量,20mg/L,全池潑灑,2天1次,連續3~5天。

(3)百部貫眾散,一次量,1~2mg/L,全池潑灑,每天1次,連續3~4天?;虬栾曂段?,一次量,每千克魚體重0.2~0.4g,每天2次,連續3~5天。

(4)苦參末,一次量,每千克魚體重1~2g,拌飼投喂,每天2次,連續5~7天?;蛉貪姙?,一次量,1~1.5mg/L,每天1次,連續5~7天。

(5)驅蟲散,一次量,每千克魚體重0.2g,拌飼投喂每天2次,連續5~7天。

(6)鹽酸左旋咪唑片,一次量,每千克魚體重,25mg,拌飼料投喂,每天1~2次,連用5天。

(7)鹽酸氯苯胍粉,一次量,每千克魚體重0.02g,拌飼料投喂,每天1次,連用5~7天。

3.膚胞蟲病

【病原體】鰻膚胞蟲(Dermocystidium anguillae)。

【流行與危害】本病僅在歐洲鰻鱺發現,一般在白仔鰻期、黑仔鰻期發生,成鰻期不發生。在冬季經長途運輸的鰻種及鰻苗易發病。流行水溫為15~18℃,水溫高于20℃未見發病。發病感染率為5%~15%,死亡率為2%,少數引起死亡率5%。

【癥狀及病理變化】病鰻鰓腫脹,鰓蓋膜外突,鰓蓋不能正常開閉。病鰻不攝食,體弱,易被水流卷入池中央,或在水流緩慢處緩游,鰓絲上皮細胞增生,打開鰓蓋即可見到白色的胞囊大量存在于鰓瓣,取鰓絲作顯微鏡觀察,鰓瓣內具有大型香腸形胞囊,壓碎胞囊為大量圓形孢子。內臟器官中肝臟、膽囊微腫,腸道長期不攝食而充血。

【診斷方法】

(1)打開鰻鱺鰓蓋,發現大量白色米粒狀物附于鰓絲上即可初診。

(2)顯微鏡觀察發現大量香腸形孢囊寄生于鰓上,壓碎孢囊有大量圓形孢子,即可確診。

【預防方法】

(1)在越冬期,體重小于10g的鰻鱺,養殖水溫應保持在20℃以上。

(2)驅蟲散,一次量,每千克魚體重0.1g,拌飼投喂,每天2次,連續2天,每月1~2次。

【治療方法】

(1)升溫至25℃保持10天左右,可控制病情發展,但病鰻不易恢復。

(2)鹽酸氯苯胍粉,一次量,每千克魚體重0.02g,拌飼投喂,每天1次,連用5~7天。

(3)苦參末,一次量,1~1.5mg/L,全池潑灑,每天1次,連續5~7天。

(4)百部貫眾散,一次量,1~2mg/L,全池潑灑,每天1次,連續3~4天。

(5)阿苯達唑粉,一次量,每千克魚體重0.2g,拌飼投喂每天1次,連用3~7天。

(6)鹽酸左旋咪唑片,一次量,每千克魚體重25mg,拌飼投喂每天1~2次,連用5天。

(7)磺胺間甲氧嘧啶片,一次量,每千克魚體重均為150~200mg,拌飼投喂,每天2次,連用4~6天。

4.小瓜蟲病

又稱白點病。

【病原體】多子小瓜蟲(Ic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由幼蟲傳染。

【流行與危害】各養殖品種養殖周期均可發生,尤其在養殖歐洲鰻鱺廣泛流行;在白仔鰻期和黑仔鰻期,大量小瓜蟲在鰓上寄生,短時間內常暴發大量死亡;在幼、成鰻期在體表寄生小瓜蟲較鰓寄生小瓜蟲更嚴重,相對死亡率較低,但如不及時控制,也將引起大批量死亡。流行水溫一般在25℃以下,冬、春、秋末為流行高峰期,水溫在27℃以上較少發病。

【癥狀及病理變化】體表寄生時,在體表尤其背部形成許多小白點,嚴重感染時,體表增生黏液脫落,使鰻鱺軀體披上白云狀黏液;寄生處組織發炎,脫黏處形成潰瘍。鰓寄生時,鰓絲充血,黏液增生,幼蟲易寄生于鰓絲內并形成外包膜。

【診斷方法】刮取體表白點或取鰓絲制作水封片鏡檢,觀察到大量小瓜蟲,即可確診。

【預防方法】

(1)保持水質清潔,透明度在40cm以上;在流行季節,保持水溫26℃以上;鰻種引入應嚴格檢疫。

(2)高錳酸鉀,一次量,3~5mg/L,全池潑灑。

【治療方法】

(1)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將水溫升高至27~28℃,保持1周。

(2)食鹽,一次量,7‰~10‰,全池潑灑,36~2天。

(3)辣椒粉和生姜,一次量,0.8~1.2mg/L和1.5~2.2mg/L,加水煮沸30分鐘后,連渣帶汁全池潑灑,每天1次,連用3~4天。

(4)苦參末,一次量,1~1.5mg/L,全池潑灑,每天1次,連續5~7天。

5.車輪蟲病

【病原體】車輪蟲屬(Trichodina spp.)及小車輪蟲屬(Trichodinella spp.)的種類。以直接接觸傳播或離開魚體車輪蟲在水中自由游動轉移宿主傳播。

【流行與危害】車輪蟲廣泛存在于各自然水域及養殖池水中,鰻鱺養殖可常年發生,流行高峰期為春、夏季及秋季,冬季發病少。在暴雨季節,養殖池水受地表水污染時易導致車輪蟲感染,秋季主要為小車輪蟲感染。本病主要影響鰻鱺食欲,僅車輪蟲寄生不易導致死亡,但易受其他病原體感染而導致死亡。

【癥狀及病理變化】病原體主要寄生在鰻鱺鰓上及體表皮膚、鰭上。少量寄生時,鰻鱺攝食及活動正常,大量寄生時易導致鰓、皮膚黏液增生,鰓絲充血,體表皮膚具出血小點,食欲下降,投餌時魚體集中在餌料臺下游,不上臺攝食或上臺攝食易散群。魚體體色加深,消瘦,喜在池邊或池底摩擦。一般不導致死亡。

【診斷方法】刮取鰻鱺體表、鰭或取鰓制作水封片,顯微鏡下觀察發現大量車輪蟲,即可確診。

【預防方法】

(1)高錳酸鉀,一次量,3~5mg/L,全池潑灑,7~10天1次。

(2)苦楝樹枝葉,一次量,40~50mg/L,水煎取汁,全池潑灑,在發病季節,每15天1次。

(3)雷公藤、辣蓼、苦楝和食鹽,一次量,10mg/L、10mg/L、10mg/L和5mg/L,混煎后,全池潑灑,在發病季節,每15天1次。

(4)硫酸銅,0.3~0.55mg/L,全池潑灑,15天1次。

【治療方法】

(1)硫酸銅硫酸亞鐵粉,一次量,0.6~1mg/L,全池潑灑,每天1次。

(2)驅蟲散,一次量,每千克魚體重0.2g,或每千克飼料4g,拌飼投喂,每天1次,連用5~7天。

(3)雷丸檳榔散,一次量,3mg/L,全池潑灑。

(4)苦參末,一次量,1~1.5mg/L,全池潑灑,每天1次,連續5~7天。

7.杯體蟲病

【病原體】杯體蟲屬(Apisoma sp.)中的某些種類,以游動孢子傳播。

【流行與危害】春、夏季為流行高峰期,其次為冬季。主要在雨季水源水混濁時發病率高;有機物含量豐富,池塘老化的砂石底池塘發病率高。一般不引起魚體死亡,主要影響攝食生長。各種養殖鰻鱺品種均可發生。

【癥狀及病理變化】杯體蟲主要寄生在鰻鱺的鰓瓣上,刺激鰓絲黏液分泌增加,鰓絲水腫充血,血竇數量明顯增加,大量蟲體寄生時,病鰻離群獨游,不攝食,呼吸頻率加快,在換水時向進水處集中,一般不引起死亡。由于杯體蟲主要是以水中有機顆粒為營養,所以本病一般發生于環境條件較差的養殖池。

【診斷方法】取少量鰓絲制成水封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大量吊鐘狀蟲體附于鰓上,即可確診。

【預防方法】

(1)保持池水清潔,排污徹底,透明度在40厘米以上,定期使用生石灰調節池水,雨季避免進入混濁水源。

(2)硫酸銅,一次量,0.3~0.55mg/L,全池潑灑,15天1次。

(3)高錳酸鉀,一次量,3~5mg/L,全池潑灑,7~10天1次。

【治療方法】

(1)硫酸銅硫酸亞鐵粉,一次量,0.6~1mg/L,全池潑灑,每天1次。

(2)阿維菌素溶液,一次量,0.0002~0.0003mg/L(以阿維菌素計),用水稀釋2000倍以上后全池潑灑。

(4)高錳酸鉀和80%精制敵百蟲粉,一次量,3~5mg/L和0.2~0.3mg/L,全池潑灑。

(未完待續)

(通聯:430072,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漢市武昌東湖南路7號)

猜你喜歡
鰻鱺全池每千克
泥鰍魚
未標明每千克體質量用量時應如何換算
賣 蔥
小龍蝦常見病防治措施
神秘的鰻鱺
花鰻鱺靜水養殖實用技術
草魚病防治咋用中草藥
花鰻鱺靜水養殖實用技術
常見蟹病防治方法
中草藥在魚病防治中的施用方法與配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