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互聯網視角下的個人網絡

2016-03-28 15:13栗瑋山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山西臨汾041000
長治學院學報 2016年1期
關鍵詞:個人互聯網

栗瑋(山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山西臨汾 041000)

?

淺談互聯網視角下的個人網絡

栗瑋
(山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山西臨汾041000)

摘要:互聯網在飛速發展,使得網絡的力量影響到越來越多的人。在互聯網應用成為很多人日常生活當中必備工具的時候,人與人在互聯網的平臺上,也形成著屬于自己的社交網絡。能夠從互聯網的角度,探討當今發達的互聯網時代中個人網絡產生的特點與發展所擁有的價值是有所必要的。

關鍵詞:個人;個人網絡;互聯網

互聯網在不斷的發展當中,規模延伸到了各個角落,在人與人之間發展開來。尤其是QQ、微博、微信、微電影、微視等正不斷發展,開拓了越來越多人的個人網絡空間,縮短了人們之間的空間距離感,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的日常生活。與此同時,人們自我的選擇、自我的興趣、自我的個性、自我的認知就開始顯現得越來越突出。

一、個人網絡的概念

網絡,在計算機領域中,就是用物理鏈路將各個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機相連在一起,組成數據鏈路,從而達到資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1]23。我們作為網絡的個體,在網絡這個大家庭里,有自己選擇的領域,有自己喜愛的主題,有自己想要表述的想法。在各種能夠供給個人使用的網絡交流平臺出現的時候,互聯網使得人們擁有自己的賬號,這些賬號也像是宣傳自我的媒體,個人在使用網絡的過程中,不僅占據了網絡的更大資源,而且表達了更多個人的情感、態度、觀點、所需、所求。因此,互聯網是最典型、最強有力、最具影響因子的“自我科技”代表。

二、個人網絡呈現的特點

(一)個性化

網絡不僅是多維化的個人表演舞臺,也是自我延伸的場域[2]35。在網絡時代,人們擁有屬于自己的交流、展示、互動的網絡平臺,在看他人的動態、言論、心情的同時,也從一個網絡的旁觀者變成了網絡的主人公,在千姿百態的網絡生活當中,各自有各自的觀察視角,使得關注的對象各有不同。此時,在互聯網上的人們,就成為了媒介的主人,你在互聯網的生活中選定自己關注的內容,選擇自己交流的群體或者接受能夠關注自己的對象等等,都是在自主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定位。發布的信息,也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編輯,人們自主地在自己的“媒體”上“想寫就寫”“想說就說”。人們在廣泛交流、互動的網絡上,開始細化屬于自己關注的重點,比如關注新聞、貼吧、微博、人人網站等等。作為網絡的一員,都在給自己進行定位,從關注的內容到傳播的信息,從讀取的咨詢到表達的情感,都是自己給自己進行著一定的定位。網絡上的許多信息,有對日常生活,比如吃、穿、住、行的瑣碎記錄,有對時事政治的點評、論述,有對人生哲理、疑難的分析、闡釋……人們在各種信息之間進行篩選,側重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進行轉發、分享,從而利用互聯網傳達自己的點點滴滴,不僅能夠讓更多的朋友關注自己,引起更多人的共鳴,而且能夠搭建屬于自己的網絡空間,讓網絡成為個性化的“載體”。

(二)及時性

現在的互聯網在迅猛發展,當很多人沉思、吃飯、旅游,做著不同事情的時候,更多的人隨時將發生的事情,想到的問題,美好的場景記錄下來,此時人們就會將鏡頭對準自己關注的角度,用相機拍攝美景,用微拍拍攝視頻等等,可以利用網絡在第一時間,將自己的所感所聞發布出去。并且,現在更多的人們利用網絡的平臺,轉發自己想要轉發的有關失主丟失信息等類似這樣的信息,許多人在最快的時間收到,并且如果受到人們廣泛關注,轉發量也會上升。再如,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更多有關考試咨詢、招聘咨詢的信息,很多人通過平臺第一時間發布,這時,如果有需要了解的個人看到這樣的信息,就會關注并轉發出去,使得信息傳遞更加具有及時性。

(三)大眾化

在互聯網開始走進千家萬戶的時代里,作為普通老百姓,擁有網絡就可以感受到世界各個地方發生的各式各樣的事情?;ヂ摼W讓人與人之間,由陌生轉變為熟悉,在網絡的空間里,將更多的話語權授予了各式各樣擁有網絡的主體[3]57。在一些像博客、微信朋友圈、百度貼吧、唱吧、微視、播客網站等平臺上,根據網頁所提醒的步驟進行自我身份注冊,就可以在網絡上發布各類可以附加圖片、音樂等圖文并茂的狀態。越來越多普通的老百姓,在屬于自己的網絡空間里,張揚自我、鑄就個體價值,從而體現了民心、民意。與此同時,擁有“個人網絡”,不需要你掌握多么詳盡的專業知識、技能,也不需要你投入多大的成本,其進入門檻低,操作運作簡單,更能夠使“自我的聲音”表達愈來愈成為一種發展趨勢。

(四)創新性

所謂“創新”是指被人們認為新穎的任何商品、服務或創意?;ヂ摼W不僅是一場技術的革命、一種傳播方式的革命,也因其迅速地擴散深入滲透到幾乎所有的行業與產業之中。每個人在互聯網當中,人們不僅將目光投向了各自喜好的方向,而且在原有的基礎之上,進行了一定的改革創新,使得網絡開始成為商業資訊的平臺,讓自我的展示顯得更加具有吸引力。比如,在網絡上很多的人開始利用自己的媒介平臺做起了“微商”,通過自己的社交網絡開始賣自己喜歡、關注、可以接受的品牌貨物。吉登斯認為,個體所生存的情境越是后傳統的,生活風格就越多地關涉自我認同的真實核心,即它的生成或重新生成。人們生活在互聯網發達的時代,則更加利用了個人網絡的時代性、獨特性,開始做起了“小生意”,并且能夠通過自己的人脈或者自己的網頁宣傳,贏得一定的客戶,使得自己的媒體能夠在網絡的大背景下良性運行。個人網頁對個人而言具有一種純然的創造力,滿足自我實現的“心理需求”。

三、個人網絡的職能

(一)傳遞功能

當個人逐漸成為了網絡的主人,每個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都能夠隨時運用網絡進行信息傳遞。比如在微信圈當中,經常有人轉發丟失愛狗的信息,轉發自己看到的哪里著火的消息,發送尋人啟事的訊息等等。那么,在第一個人關注并發出去的同時,就有其他看到的人,也會根據自己的想法選擇發送某條信息,從而讓我們的信息平臺更加富有生機、活力。不僅在這些信息的傳遞過程中,每個人都是傳遞的一個鏈條,關注的角度是傳遞的關鍵一環,從而使得個人網絡具有了一定的傳遞功能。

(二)交流功能

個人在網絡當中,信息能夠迅速地傳播,時效性大大的增強。個人均有自己想要交流的內容、交流的對象、交流的平臺,不論是利用自己的媒介進行祝福的傳遞,還是在朋友的狀態下進行評論抑或分享、轉發,使得個人在網絡中有了自己交流的空間,并且發表屬于個人的觀點、看法或者言論,當其他個體看到并且給予關注的時候,就會與發表的個體產生一定的交流。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個人的作品、個人的感慨等等,通過網絡媒體將信息傳遞出去,讓更多的人對自己發布的狀態進行反饋。個人網絡在不斷引發讀者共鳴或者引起對方關注的時候,其達到的交流的效果和對個人的影響,具備了很多傳統媒介所難以達到的效果。

(三)娛樂功能

在網絡發展的過程中,不同的個人展示媒介層出不窮,比如微視、微拍、唱吧等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鏡頭拍下當時、當地自己的表情、自己的故事,通過微信短視頻、唱吧、美拍等賬號的登錄,同步分享到這些媒介平臺上。8秒短視頻,講述你我的故事;分段拍攝,操作極簡,讓創意無限,營造網絡的歡樂氛圍。值得關注的是,在唱吧等這種讓個人充分施展自己才華的平臺上,個人能夠樂在其中。還有一些人將網絡作為了“惡搞”的平臺,制作一些幽默劇目,通過搜狐等網站發出自己的作品,比如《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的視頻,就在網絡上風靡一時,引發了娛樂風波。

四、個人網絡的現狀

網絡在不斷更新換代,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網絡,讓更多的人對自己進行關注,從自己的QQ空間、微信朋友圈到論壇、微博等,網絡上的個體,對網絡上許多重點、熱點的事件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這種網絡空間的不斷開放,既是對社會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也是對傳統媒體有著更大的提升。當然,在此過程當中,隨之出現的許多有關個人網絡的問題,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一)網民素質低下

個人在網絡上的“自由空間”較大,一方面網絡成為了個人發表感慨,甚至成為了弱勢群體在網絡上發表內容,鞭撻丑惡的平臺,成為獲得同情的一種“手段”;但是,另一方面,個人在網絡上進行誹謗、辱罵等不良現象也頻頻出現。我國正在加大對網絡“凈化”的力度,各方面監督機制、法律措施不斷完善的同時,需要的仍舊是網民的素質提升。正是一些素質低下的網民為這個本該傳播“正能量”的媒體,制造了很多不安定因素,使得網絡上的自我身份、名譽的維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坦誠的交往,變得有些困難。網民切實提升自我的素質,配合多方面有效的管理規章、制度,結合實際狀況完善現行法律規范,還需要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推進。

(二)大量虛假信息

網絡的覆蓋范圍越來越廣,網民的數量也是與日俱增,大多數都是普通的百姓,網絡對網民的信息有一定的保密措施,讓網民在使用網絡過程中,擁有了更多彰顯自我個性、伸張自我主張的權利。有的人在網絡這個虛擬的平臺上,知識、技術能力和寫作、制作能力相對欠缺,或者有時候單純為了追求讀者的點擊率,從而提升自我的關注度,而忽視了發布內容的真實性,甚至有些更是嚴重傷害、詆毀了信息主人的名譽。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這種情況的發生造成了互聯網上的一些信息讓人難以信賴。

(三)法律不夠健全

在網絡上,個體言論的充分釋放,有些言論因種種原因會與法律、社會道德規范所界定的規章制度相違背。在憲法當中明確規定了個人言論自由,這樣的網絡聲音在某種程度上是個人言論自由權的延展,那么,作為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個人在網絡上的言論是不能突破法律規定的。然而,由于法律、法規的不夠健全,一些人利用網絡對一些虛假信息進行炒作,更有一些人利用網絡進行信息盜取,使得個人網絡的隱私得不到相應的保護,偶然的一個文件、一個網站鏈接、一封郵件都會將個人信息暴漏給他人。法律還未涉及到更多的私人網絡空間,那么,入侵個人隱私、個人名譽等的網絡行為也有待進行規范。

西方的“網絡時代”迅猛發展,而中國的“個人網絡”顯然處于起步階段。良好的個人網絡環境,讓更多的人們在網絡生活當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樂趣和價值。當然,也有一些個人網絡上,存在不健康、不道德的負面影響,每個人在網絡當中,加強個人在網絡當中的責任與自我保護的意識,能夠讓個人網絡更加健康、有序。

參考文獻:

[1]金雁、李兵、鄭穗平.傳媒時代——人類認知新概念[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

[2]安東尼.吉登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M].北京:三聯書店,1998.

[3]張鴻雁.城市.空間.人際——中外城市社會發展比較研究[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秦樓月)

作者簡介:栗瑋(1989—)女,山西長治人,碩士,主要從事社會學方向研究。

收稿日期:2015—11—04

中圖分類號:C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014(2016)01-0007-03

猜你喜歡
個人互聯網
個人在國際法中的地位
辦公室人員尚需制定個人發展規劃
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研究綜述
《偷自行車的人》與《小武》分析比較
“互聯網+”環境之下的著作權保護
“互聯網+”對傳統圖書出版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