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視域下茶文化傳播對大學生生活方式的影響

2016-03-31 03:29陳潔天津師范大學天津300074
福建茶葉 2016年6期
關鍵詞:積極影響新媒體

陳潔(天津師范大學,天津 300074)

?

新媒體視域下茶文化傳播對大學生生活方式的影響

陳潔
(天津師范大學,天津 300074)

摘要:在千余年的發展中,我國的茶文化逐漸形成了以廉儉有德、美真康樂、和誠處世、敬愛為人為核心的茶道精神,這對于引導和培育當代大學生積極向上、健康綠色的生活方式大有裨益。特別是現在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以及新媒體的強勢崛起,如何更好運用新媒體平臺和技術來更好地傳播茶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和生活方式進行正確的引導,已成為一個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新媒體;茶文化傳播;大學生生活方式;積極影響

茶對中國人來說,不單單是一種飲品,更承載了以“廉、美、和、敬”為核心內涵的茶文化和茶道精神,這是一種脫離物質層面,上升到精神高度和哲學層面的追求。在千余年的發展和演變過程中,茶文化不斷汲取佛教、道教和儒家的優秀思想,最終成為我們這個民族悠久歷史中璀璨文化中的一支奇葩。

當代中國,社會的日益開放和新媒體的迅猛發展,致使各種思想和價值觀不斷涌現和碰撞,特別是對于生活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大學生而言,價值的多元化也讓他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新媒體的視域下,我國茶文化所蘊藏的優秀精神內涵和文化底蘊,對引導和培育他們建立起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大有裨益。本文主要從茶文化的內涵、移動互聯網時代里大學生生活方式的現狀、新媒體傳播茶文化的益處等方面,對新媒體視域下茶文化傳播對大學生生活方式的影響進行探討。

1 中國茶文化的思想內涵和價值取向

中國人發現和飲用茶葉的歷史十分久遠,據學者考證約有四五千年之久。但是一開始,我們的祖先僅僅把茶葉當做是一種能夠生津止渴的飲料,以及能夠祛風寒、健脾胃、解油膩、化毒素的藥物。直到歷史的長河來到魏晉南北朝,在那些熱衷于清談、流連于山水之間的玄學家的推動下,飲茶才漸漸從單一的“止渴”上升到一種能夠使人內心清澈且逸興遄飛的精神享受。而在同一時代,隨著佛教的傳入以及道教的發展,茶所蘊藏的天然內涵與這些宗教思想不謀而合,在長期的碰撞和融合下,我國的茶文化初具雛形。而到了唐宋兩朝,當茶文化遇到那些著名的詩人詞人,茶文化再一次得到升華,進入一個奪目而燦爛的年代。據統計,僅僅是《全唐詩》所收錄的茶詩,便有四百多首。從唐宋開始,直到現在,茶文化早已與我們的民族文化水乳交融,除了詩詞之外,還滲透到了諸如中國畫、音樂、書法、禮節、生活等各個方面。

中國茶文化的價值取向,與佛、道、儒的思想大抵相同。飲茶者,往往會將自己的人生抱負和志向與茶所融合。譬如說,有雄心壯志者,往往會在飲茶中思考儒家的入世精神,一杯清茶中,孕育的是其修身齊家治天下的遠大抱負。但人生漫漫,難免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困難,這時,茶文化中的道家及佛家思想,則會讓人看淡得失,超然灑脫,拋棄悲觀厭世之心理,取而代之的是積極樂觀的態度。這種“可進可退”的茶道精神,長久以來影響著我們這個民族的性格,并深深融入和影響了我們的民族文化。對當代大學生而言,從中汲取一種樂觀向上和豁達包容的人生觀,對他們走好人生之路非常重要。

我國的茶文化還蘊藏著一種重要的“茶人精神”。何謂“茶人精神”?大致可以總結為思考、修養、信仰、行為。思考要理性,要在錯綜紛雜的社會中,保持一顆獨立思考的心靈,以及對世間萬物的理性認知,并從中歸納出規律和道理;修養要沉著而優秀,與人為善,平和處世,剛正不阿,注重禮節和自身的言行舉止;信仰要堅毅,要“不忘初心”,學會明辨善惡,追求生命中的真理,不計得失,堅定走下去;行為要正義,不僅要遵守社會公德和制度,更要按照正義的標準去做人做事,勇于幫助他人??梢哉f,“茶人精神”的這些內涵,對“三觀”正處于逐步成熟階段的當代大學生而言,有著不可小覷的引導力量,對他們養成美好道德和優秀行為大有裨益。

2 新媒體視域下的大學生生活方式現狀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各種層出不窮的新媒體讓人目不暇接。而這些新媒體大多是為了盈利,所以,他們為了吸引更多的點擊率或者關注度,往往會“劍走偏鋒”,通過傳播一些與優秀文化相悖的價值觀,來達到吸引“粉絲”的目的,其中不乏暴力、色情、消極、戲謔等內容。而當代大學生作為移動互聯網中最為活躍的群體之一,已經把自己的生活充分放置于互聯網的浪潮之中,由是言之,他們的生活方式也在新媒體的沖擊下悄然變化,無論是學習方式,還是交往、愛情、消費、娛樂等方式,與上一代大學生相比,都有了非常大的不同。

新媒體對大學生學習方式的沖擊。應當說,智能手機和電腦的普及,讓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平”,全國各地甚至全世界海量的學習資料通過網絡能夠瞬間抵達到任何一個手機屏幕上,譬如說公開課、名師講課視頻、各種文庫類網站等,這給大學生們的學習帶來了諸多利好。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網絡信息魚龍混雜,有的是真假難辨,很容易讓這些涉世不深的大學生受到錯誤知識和觀念的影響。另外,新媒體的特點是文字、圖片、視頻高度合一,非常碎片化和表面化,看上去非常吸引眼球,但其實缺乏足夠的深度和內涵,大學生長期以往接受這種碎片化的信息,會變得浮躁起來,這對于構建完整而系統的知識結構有著不可忽視的負面作用。

新媒體對大學生交往方式的沖擊。大學生正處在一個廣泛交友的階段,他們對人際交往的意愿十分旺盛,愿意通過與他人的交往,來展示自我、結交更多朋友。但是在移動互聯網的沖擊下,各種社交軟件或網站的興起,則改變了大學生過去那種傳統的人際關系。比如說,微信、貼吧、人人網等平臺,為大學生的人際往來提供了非常方便的交流平臺。而便捷的在線交流方式,也突破了相對封閉的大學生活,讓他們可以足不出戶,便可以跟其他不同地區、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職業的網友談天說地。但與此而來的弊端就是,更多的大學生變得閉塞起來,在網上十分活躍,卻對現實中的同學和朋友愈加疏遠。最常見的場景就是,一個宿舍的幾個同學,誰也不跟誰說話,各自玩著手機,與社交平臺上的朋友聊得火熱。長期以往,勢必會讓弱化他們在現實中的交往能力,嚴重者還會產生人格障礙,這一點應當重視起來。

新媒體對大學生休閑娛樂方式的沖擊。新媒體的一個特點,就是泛娛樂化。無論是什么咨詢內容,只要經過新媒體的“二次加工”,出來的產品大多帶有濃濃的娛樂或惡搞氣息。同時,為了吸引眼球,一些新媒體甚至制造大量的垃圾內容,以其扭曲的價值取向和審美標準,來滿足人們“審丑”的獵奇心理。例如,一些宣傳拜金主義的相親節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談話類節目、熱衷偷拍和曝光隱私的娛樂資訊類節目,這些內容在潛移默化間扭曲了當代大學生的審美取向和價值追求,使他們把丑當做美,在閑暇時候樂此不疲地在網上傳播一些低俗、惡搞及暴力的視頻或內容,無聲無息間成為了低俗文化的受眾群體和傳播者。

3 用新媒體傳播茶文化的必要性

從當前大學生中存在的這些不好的生活方式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新媒體的視域下,我國茶文化所蘊藏的優秀精神內涵和文化底蘊,對引導和培育他們建立起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非常有好處的。但是,也應當認識到,如果還是用過去的老辦法、舊思路去教育和引導,那么效果未必會很好。筆者認為,在移動互聯網的背景下,不妨創新思路,采用一些新辦法和新舉措,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創新新媒體傳播方式,不斷擴大茶文化在大學生中的影響力,就顯得非常必要。

在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中,以往那種傳統的傳播方式所具有的強大話語權,愈加邊緣化,甚至已經無人問津,到了“自說自看”的地步。比方說,一些高校里的學報、???、黑板報、廣播等信息傳播載體,在手機、平板電腦等“屏幕”的沖擊下,對大學生的影響日益式微,已經失去了過去的強大話語權。要想在學校傳播茶文化,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僅僅靠這些老辦法遠遠不夠,必須要“師夷長技以制夷”,通過新媒體的力量,去“奪回”丟失的話語權。

同時,大學生正處于一個思想比較活躍,個性也較為叛逆的時期,年輕人的天性就決定了他們會在有意無意間,對來自傳統媒體、官方口中的信息和聲音,多多少少存在一些抵觸心理,就如同在家與父母的對立一樣。面對這種情況,就更應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作用,通過那些受到大學生歡迎的新型傳播載體和傳播方式,讓他們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和內涵所在,在潛移默化中,使大學生接受茶文化,并把它當成一種時尚的、新穎的生活方式。

4 如何運用新媒體傳播茶文化

首先,要善于運用學校官方微博和微信公共號。一般而言,在大學生中推廣學校的官方微博和微信號并非難事,因為要及時了解學校的動態和學校發布的一些權威消息,大學生往往還會主動關注或添加學校的微博或微信號。所以,對于高校來說,就一定要充分抓住這一優勢,利用自己的官方新媒體平臺,多傳播一些與茶文化有關的故事、知識、信息等內容,讓廣大學生對茶文化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其次,要充分利用一些“校園明星”和校領導的影響力。在新媒體時代里,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能發出自己的聲音,無非是聲音的大小而已。而充滿活力的大學生中,總會涌現出一些充滿正能量和號召力的“校園明星”,他們在網絡平臺上的一言一行,備受其他大學生的關注。由此而言,就要積極引導這些“校園明星”喜歡上茶文化,讓他們了解茶文化的內涵,并在個人的微博或微信及人人網上多發布一些茶文化的內容,利用他們的影響力和意見領袖的地位,影響和帶動更多的大學生喜歡上我國的茶文化。同時,“以上率下”的力量也不容忽視,作為學校的領導,也要在這方面做出表率,用自己的權威影響力,擴大茶文化在校園里的美譽度,提高茶文化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地位。

第三,要改變老套的傳播語言。應當說,新媒體的“新”,不僅僅體現在載體上,更是傳播語言和傳播內容上的“新”。在現實生活中,一些高校的確也運用了新媒體,有的甚至自己獨立開發了app客戶端,但是無論是在宣傳語言還是在內容上,還是過去的老話套話,死板沒有生氣,這樣的新媒體新的只是外殼,不是內在,自然達不到預期的目的。由是言之,運用新媒體傳播茶文化,務必要改變過去那種死板的宣教語言,改變那種高高在上的態度,而是要運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新語言,把與茶文化有關的內容變成更接地氣的信息,在不失其內涵的同時,更加注重趣味性,如此才能在新媒體的視域下,更好地把茶文化傳播給廣大的大學生,引導他們形成更加健康而積極的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1]高旭暉,劉桂華.茶文化學概論[M].安徽美術出版社,2003 (11).

[2]賴功歐,中國茶文化與儒釋道[M].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 (8).

[3]張學連.淺談茶文化在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及其開展[J].科教文匯,2009(15):58.

[4]蘇巧雯.談茶文化在校園的育人功能[J],廣東茶業,2007 (3):13-15.

作者簡介:陳潔(1977-),女,上海市人,碩士,高級政工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積極影響新媒體
解析情景教學對高中數學教學的積極影響
商業銀行受我國利率市場化的影響分析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英美原聲電影對高中英語口語教學的積極影響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新招數化解新難題:新媒體環境下防止報道差錯路徑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