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我國薩克斯教育的現狀與發展

2016-04-04 10:20陳荷蝶云南省文化館
民族音樂 2016年4期
關鍵詞:薩克斯爵士樂考級

■陳荷蝶(云南省文化館)

淺談我國薩克斯教育的現狀與發展

■陳荷蝶(云南省文化館)

近年來薩克斯在我國的發展迅速,學習薩克斯的人也越來越多。薩克斯音色圓潤、飽滿、極富個性,而且音域寬廣,有著豐富的音樂藝術表現力,令人神往。由于薩克斯這一樂器傳入我國的時間不長,在我國的發展尚屬初級階段,與歐洲、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們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難免會存在一些問題。因此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從了解薩克斯這個樂器開始,了解它的歷史背景。

■薩克斯的歷史背景以及在我國的發展歷史

1.薩克斯的由來

在管樂大家庭里,很多都是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古老的樂器(長笛、小號、圓號等等),考證它們的發明者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而薩克斯管距今只有不到200年的歷史,可以說是管樂器里的年輕人,并且,薩克斯管有著全世界一致公認的發明人——阿道夫·薩克斯(AdolpheAntoine Sax)。

阿道夫·薩克斯1814年出生于比利時的小城迪南。他的父親當時是一位較有名望的樂器制造商。阿道夫·薩克斯在15歲的時候已是布魯塞爾音樂學院的一名優秀生,并且和布魯塞爾交響樂團合作演出。

1842年,比利時的阿道夫·薩克斯發明了第一支薩克斯,這是一支低音降E調薩克斯。人們便根據阿道夫·薩克斯的姓來給樂器命名為“薩克斯”,于是一種音色最為美妙、造型最具特點的樂器就這樣誕生了。

1844年,薩克斯第一次使用在喬治·凱恩特納的歌劇《最后的猶太王》中,柏遼茲也為薩克斯創作了一部合奏曲《圣歌》。1853年,法國軍隊開始啟用薩克斯,使木管樂與銅管樂完美地結合起來。

1900年以前,關于薩克斯的作品并不多,但是在交響樂當中仍可以找到薩克斯的身影,例如比才的《阿萊城的姑娘》、拉威爾·莫索爾斯基的《圖畫展覽會》等。

直到20世紀20年代,有一位名叫西德里·比徹特的爵士音樂家,他把高音薩克斯管帶到了爵士樂隊中,薩克斯在爵士樂當中的豐富表現力令世人大為驚嘆,從而也就奠定了薩克斯在爵士樂當中所占的絕對地位。所以后來人們把1897年出生的西德里·比徹特稱為“薩克斯之父”。

2.薩克斯在我國的出現

我國早在清朝末期就成立了第一支管樂隊,開始象征性地使用薩克斯。但辛亥革命以后曾一度消失,直到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才在我國上海的舞廳出現。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的文化藝術深受前蘇聯的影響,視西方文化為洪水猛獸,薩克斯被視為“不健康”的樂器,是西方社會腐朽沒落的象征,一度被禁止引進。直到七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后,人們的思想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薩克斯才在各種娛樂場所,以及各類傳媒中頻繁出現。

■我國薩克斯教育的現狀和問題

1.薩克斯在我國的普及狀況

改革開放后,隨著國外的一些演奏家、樂團經常到我國演出,薩克斯這種樂器也越來越受中國人民的喜愛。學習和演奏薩克斯的人也越來越多。我國教育部門也大力推廣各類社會教學形式,以至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小學生都已經開始學習薩克斯。1990年,中國音樂家協會音樂考級委員會成立,還把薩克斯這一樂器列為考級的樂器之一。

2.我國薩克斯教育的地域性差異

從20世紀80年代初至今,薩克斯管樂演奏在我國已普及了20多個年頭。但目前我國薩克斯管樂專業教育的基礎還非常薄弱,呈現出良莠不齊、發展失衡的局面。

目前我國薩克斯教學主要是以軍樂團和各地音樂學院為主,而音樂學院主要又集中在一些相對發達的大城市,尤其是以北京、上海這兩個地方最為集中。因此無論是師資力量、教學水平、教學條件,以北京和上海為輻射的北部、東部地區就明顯要強于相對落后一些的西部和南部地區,大城市明顯好于中小型城市,這就造成了我國薩克斯教育水平的地域性差異。

3.薩克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學不規范和應試教育(應付考級)

在那些沒有音樂學院的中小城市中,薩克斯的教學大多是以一些“半路出家”的、沒有經過專業學習的業余“老師”為主。

在這些“老師”中有的只顧經濟效益,對教學質量全然不顧,“敷衍了事式”地進行教學。有的“老師”甚至連薩克斯都不會吹,只是以前接觸過黑管之類的其他木管樂器,然后用黑管或其他木管的方法來對薩克斯學生進行“張冠李戴式”教學,而且他們往往除了教薩克斯外,還教長笛、黑管等。他們的教學方法中存在很多的錯誤,而且這些錯誤又將被他們的學生教給其他的學生,這樣勢必會造成薩克斯教學中的不良循環。很多學習薩克斯的學生因為沒有一開始就得到正確、嚴謹、科學的教學方法,走了很多彎路,有的則最終放棄。

在我國薩克斯的教學中也存在著很嚴重的應試教育,也就是應付考級。造成這樣的問題的原因有很多。

有的學生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急功近利、盲目地去追求等級。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在升學或者其他方面能技勝一籌,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盡早地取得一定的成就,展現自己的才華,因而要求自己的孩子考較高的級別。

而有的老師則用自己學生所考級別的高低和數量用來證明自己的教學水平。為

了達到這一目的,他們并不是循序漸進地根據學生現有水平去進行正確教學,而是針對學生所考試的級別去對學生進行“拔苗助長”的教學。比如為了能讓學生考一個比較高的等級,考完低級別后直接開始讓學生吹高級別的曲目,一年下來高級別的曲目倒也能練下一兩個。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能讓學生順利通過考級,但其實對學生演奏水平的提高沒有一點幫助。

在這些中小城市中的考級多數是以琴行作為考點的,這些考點并沒有嚴格按照考級的規定去監考,他們只是依靠收取報名費用而牟利,對考試的結果都是睜只眼閉只眼,這樣也使得很多考生都通過了和自己水平并不相符的等級。

4.薩克斯教育要與市場相適應

我國著名的薩克斯演奏家、教育家陸廷荃老師曾經說過“要由觀眾來決定市場,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去適應市場”。什么是薩克斯教育的市場呢?觀眾所耳熟能詳的是諸如《回家》《茉莉花》等流行音樂和爵士音樂的演奏,在人們的印象里,薩克斯不是吹奏巴赫、莫扎特,而這就反映出市場的需求。但是現在不少老師正在教給學生的卻并不是那些能被普通觀眾接受和喜愛的音樂。當一個學生在經過了一段時間認真刻苦的學習后,卻得不到普通觀眾的認同,心中難免會產正“我到底學它干什么”的疑問。所以對于在市場上體現不出價值的東西,就不應該教給學生。因此我們的教學要與市場相適應,市場上需要什么,我們就教給學生什么。說到這里可能有人就會問,難道學薩克斯就不用學古典音樂了嗎?當然不是,古典音樂博大精深,可以陶冶情操、開闊視野。初學薩克斯的學生必須經過嚴格的古典音樂訓練,通過對古典音樂的學習把基本功打扎實。但應該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薩克斯畢竟不同于交響樂隊中的長笛、單簧管、雙簧管、巴松等木管樂器,在交響樂隊中沒有薩克斯這項編制,這件樂器也不是為這種音樂服務的。薩克斯演奏古典音樂,現在基本上只是在專業交流時和音樂學院中聽到,它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學術性的活動而存在。

5.爵士薩克斯教學的開展

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許多以前被視作“糟粕”的東西,突然之間變成了“精華”。爵士樂正是這樣,以前被人嗤之以鼻,如今卻要爭相學習了。我國著名薩克斯演奏家陸廷荃老師多年來一直從事于爵士薩克斯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爵士薩克斯手。他們為爵士樂在我國的普及和推廣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然而畢竟從20世紀初爵士樂誕生至今已經整整一個世紀,我們落后于歐美國家太多,“冰凍一尺非一日之寒”,想要趕上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事物是在不斷地向前發展的,今天的落后不等于永遠的落后。從近幾年爵士樂愛好者的圈子日益擴大這一點上就不難看出,爵士樂必將在中國得到普及和發展。

6.創作尚需努力

現在國內薩克斯在創作方面的狀況不是太好,沒有專門的人來為薩克斯寫曲子,主要靠樂手自己來寫,但樂手們畢竟不是專業作曲的,所以很多技術難以完成,需要有一些非常了解薩克斯的作曲家致力于薩克斯的創作,與薩克斯演奏家們一起推動我國薩克斯事業的發展。

■對薩克斯教學的一些探討

1.強調學生對基本功的練習

對于學薩克斯的學生們人來說,音階、琶音等基本功的訓練非常重要,可以這樣毫不夸張地說,誰的音階、琶音基本功好,誰就能在薩克斯演奏上高勝幾籌。好的基本功不是一兩天就能練出來,它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去磨煉出來。由于練習基本功一般枯燥乏味,很多學生都不愿意去練習。因此作為老師,我們應該讓學生意識到基本功的重要性,督促學生們堅持練習基本功。

2.樂曲的練習

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水平有針對性地去選擇樂曲。對于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我們以古典的練習曲為主,在他們練習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嚴格按照樂譜上的符號、標記去要求學生,幫助他們打下扎實的基礎,養成良好的演奏習慣。

對基礎好的學生我們除讓他們吹奏古典曲目外,還應該讓他們練習一些其他音樂風格的樂曲,尤其是一些人們比較喜歡的如《回家》《茉莉花》這樣的流行曲目。練習這樣的曲目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音樂感覺,更重要的是:學生可以學以致用,為將來他們走向舞臺做準備。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目前我國很大一部分薩克斯手都是用伴奏帶來演出的,但有些音樂是需要樂隊或樂團來完成的。所以當一個薩克斯手來到樂隊或者樂團中,那么合作就顯得十分重要,在爵士樂隊中他要和鼓手合作、和貝司手合作、和鍵盤手合作、和吉他手合作,在管樂團他要與指揮以及其他各個聲部的樂手合作。所以我們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演奏水平,還應該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4.實踐就是演奏

陸廷荃老師曾形象地把學生學習的過程比喻成“飛機在跑道上滑行”,真正使樂手飛起來的是演奏。

我們應該鼓勵學生一定要去演奏,并且幫助他們“起飛”,為他們創造演奏的機會和條件。當一個樂手演奏到了一定的程度,積累了豐富的演奏經驗、演奏曲目,這時樂手就成功了。

5.發展就是“超越”

目前國內薩克斯發展的狀況跟國外還相差很遠。擺在老師面前的有兩條路:拉著學生走還是推著學生走。如果拉著走,學生永遠不會超過老師,我國的薩克斯也就無法發展,我們跟國外的差距就會更大。所以老師應該是推著學生走,讓他們超過老師,甚至甩開老師。

在音樂風格上,有的老師由于自己只會古典音樂,就告訴學生古典音樂是至高無上的,一旦接觸別的音樂,老師和學生就到了同一起跑線上,老師的尊嚴勢必受到挑戰。處于這種心理,一些老師視古典音樂之外的一切音樂為“歪門邪道”,這種想法其實很狹隘。一名合格的薩克斯老師,應把中國薩克斯的整體發展當作自己教學的首要目標,這樣才會使我國的薩克斯演奏水平一代一代向前推進。

“超越”其實不僅是學生要超越老師,老師要鼓勵學生超越自己,同時老師也要自我超越,在不斷地創新中實現自我超越。

[1]陸廷荃.爵士薩克斯即興演奏教程.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8.

[2]張明,王延泓.“荃”釋超越——訪著名薩克斯演奏家教育家、陸廷荃.樂器,2006.7.

[3][美]拉里·蒂爾著.董克,崔如峰譯.薩克管演奏藝術.新世紀出版社,1991.

[4]汪毓和.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5]尹志發.薩克斯管自修教程.中國青年出版社,1995.

猜你喜歡
薩克斯爵士樂考級
丟了兩元錢的車
談爵士薩克斯基礎練習中的若干問題
論爵士樂在中國的傳播及發展
公園那邊有人在吹薩克斯
鋼琴學習與“考級”芻議
淺談爵士樂的過去與未來
談音樂中薩克斯音色的獨特魅力
當代音樂寶庫中的瑰寶:爵士樂
《爵士樂》中的“創傷重演”和“創傷消解”
人民音樂出版社推出國內首套《陶笛考級曲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