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沿海港口的發展方向

2016-04-08 03:17劉長儉
港口經濟 2016年12期
關鍵詞:沿海港口腹地班列

劉長儉

(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北京100028)

“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沿海港口的發展方向

劉長儉

(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北京100028)

按照《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總體部署,在深入分析我國沿海港口陸向海向輻射范圍基礎上,結合不同區域港口基礎條件,提出北方、長三角、東南、南方四大港口群布局,明確了18個主要港口發展方向,希望為沿海港口更好對接“一帶一路”戰略提供參考。

“一帶一路”戰略;沿海港口;功能定位;發展方向

2015年,我國沿海港口(指規模以上,下同)完成貨物吞吐量78.4億噸,其中,外貿吞吐量32.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1.9億TEU,分別占全國港口的68%、90%和89%。2015年沿海港口完成外貿進口煤炭1.8億噸、原油3.2億噸、鐵礦石9.3億噸。沿海港口承擔了我國90%以上的外貿貨物運輸量,承擔了約95%的外貿集裝箱重箱運輸量。

《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中歐班列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兩項規劃共涉及到我國沿海18個港口。這些港口承擔了沿海港口64%的貨物吞吐量、71%的外貿吞吐量,同時承擔了90%的集裝箱吞吐量、97%的國際航線集裝箱吞吐量。本文以上述港口為研究對象,在“一帶一路”戰略總體部署下,結合中歐班列建設規劃,綜合考量港口的路向海向腹地輻射范圍以及港口的綜合條件、配套政策支撐條件等,探索性地對我國沿海港口進行分區域,并對其進行功能定位,然后研究提出主要港口的功能定位,并對港口的路向海向腹地作出界定。本研究希望能夠為沿海港口在對接“一帶之路”戰略中的規劃建設提供一定參考,防止出現新一輪港口重復建設和無序競爭。

一、我國沿海港口陸向貨源腹地分析

未來,集裝箱運輸將是我國對外貿易的主要運輸形式,因此本文重點分析集裝箱運輸。當前,沿海省市仍是我國外貿集裝箱主要生成地,沿海省市外貿集裝箱重箱生成量占全國比重約90%,內陸省市不足10%。沿海主要港口直接腹地仍以所在省市為主,部分港口直接腹地以聯系緊密的若干省市為主,如天津港主要腹地是京津冀地區,上海港主要腹地是蘇浙滬地區。

為進一步深入分析沿海港口陸向貨源腹地,更好明確港口功能定位,本文以外貿重箱為主要研究對象,對沿海主要集裝箱港口的內陸貨源腹地進行分析。本文選取沿海港口陸向的典型腹地,東北地區選取黑龍江省、北方地區選擇內蒙古,中西部地區選擇河南、山西、陜西、湖北、湖南、重慶、云南、安徽、江西九省市,共11省市。上述地區外貿重箱生成量占內陸腹地的68%左右,基本代表了沿海主要港口內陸貨源腹地。一個省市的外貿重箱將在不同的海關進行報關;在沿海某個海關報關,本文近似假設為經過本海關所在地的主要集裝箱港口進出,即認為該省大概有多少的外貿重箱經此港進出。

在上述假定下,本文對以上11省市的外貿重箱進行分析(見表1、2、3),主要結論如下:黑龍江省約有64%的外貿重箱經大連港進出,因此,可以認為東北吉林、黑龍江兩省是大連港的主要內陸貨源腹地。內蒙古一半以上的外貿重箱經天津港進出,其次經大連等港口進出,山西省73%、陜西省19%、河南省16%左右的外貿重箱經天津港進出,可以認為廣大的華北、西北內陸地區是天津的主要內陸貨源腹地。陜西省23%、河南省45%、山西省8%的外貿重箱經青島港進出,可以認為河南及部分西北內陸地區是青島的主要內陸貨源腹地。重慶市12%、湖北省28%、湖南省15%、安徽省35%、江西省20%左右的外貿重箱經上海港進出,可以認為長江沿線省市是上海港的主要內陸貨源腹地。安徽省3%、江西省10%左右的外貿重箱經寧波港進出,可以認為長江沿線部分省市是寧波港的主要內陸貨源腹地。江西省16%左右的外貿重箱經廈門港進出,可以認為江西等緊鄰福建省的部分省市是廈門港的主要內陸貨源腹地。湖北省6%、湖南省27%、江西省15%、云南省29%左右的外貿重箱經深圳港進出,可以認為長江沿線特別是長江南岸省市是深圳港的主要內陸貨源腹地。湖南省12%、重慶市4%、云南省32%、江西省4%左右的外貿重箱經廣州港進出,可以認為長江沿線特別是長江南岸省市是廣州港的主要內陸貨源腹地。

表1 2015年部分省市外貿重箱數(萬TEU)及報關比例(1)

表2 2015年部分省市外貿重箱數(萬TEU)及報關比例(2)

表3 2015年部分省市外貿重箱數(萬TEU)及報關比例(3)

二、我國沿海港口海向腹地分析

以我國沿海主要港口國際航線集裝箱吞吐量為主要分析對象,分析我國沿海主要港口的海向腹地輻射范圍,為明確沿海港口功能定位提供支撐。選取我國沿海9大集裝箱港口為典型樣本,2015年該樣本國際航線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0億TEU,占我國沿海港口的92%左右,具有代表性。

對我國沿海港口與“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或地區間的國際集裝箱航線交流量進行分析,結論如下:

我國與印度國際集裝箱航線交流量中,主要以上海、天津、深圳、寧波等港口為主;我國與日本國際集裝箱航線交流量中,主要以上海、大連、寧波、青島等港口為主;我國與韓國國際集裝箱航線交流量中,主要以上海、天津、寧波、大連、青島等港口為主;我國與東盟國家國際集裝箱航線交流量中,主要以上海、深圳、青島、寧波、天津等港口為主;我國與中東地區國際集裝箱航線交流量中,主要以深圳、寧波、上海、青島等港口為主;我國與非洲地區國際集裝箱航線交流量中,主要以上海、深圳、寧波、天津、廣州等港口為主;我國與歐洲地區國際集裝箱航線交流量中,主要以上海、深圳、寧波、青島、天津等港口為主(見表4)。

表4 2015年沿海主要港口占國際集裝箱航線吞吐量比重

對我國沿海主要港口的部分國際集裝箱航線進行分析,主要結論如下:

大連港主要優勢航線是日本、歐洲、韓國等航線。天津港主要優勢航線是歐洲、東盟、韓國、非洲等。青島港主要優勢航線是歐洲、美國、東盟、中東、日本、韓國等。連云港港主要優勢航線是美國、東盟、韓國、日本等。上海港是綜合性集裝箱大港,在諸多航線上都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如美國、歐洲、東盟、日本、中東、韓國、南北洲、非洲等。寧波港主要優勢航線是歐洲、美國、中東、東盟、韓國等。廈門港主要優勢航線是歐洲、美國、東盟、非洲、臺灣等。深圳港主要優勢航線是美國、歐洲、東盟、中東、非洲等。廣州港主要優勢航線是香港、東盟、香港等。

表5 2015年部分國際集裝箱航線吞吐量在沿海港口分布情況

三、“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沿海港口的功能定位

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對沿海港口的功能定位已有明確,主要是針對沿海港口相對“傳統”的服務功能,即為腹地外向型經濟發展提供外貿進出口貨物物流服務支撐,為沿海區域間內貿貨物提供物流運輸服務支撐等。本文所謂的功能定位,主要是結合“一帶一路”戰略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在原有功能基礎上新增的功能定位,是對原有功能定位的補充和完善。因此,本文重點對新增功能定位進行分析。

綜上分析,我國沿海港口空間布局可劃分為北方、長三角、東南和南方四大區域港口群,共布局18個主要港口。對各個節點分了層次,由高到低分別為主要、重要和其他。四大港口群及其主要港口功能定位如下:

1.北方港口群

主要包括遼寧、津冀和山東沿海港口以及連云港港。該區域港口群三大功能定位:

一是日韓等國家外貿出口貨物跨境運輸國際物流通道的主要物流節點。指港口的海向物流網絡,在鞏固完善現有國際航線基礎上,重點強化吸引日韓等國家外貿貨物經此區域港口中轉至中亞、歐洲等地區。

二是中東歐等內陸國家外貿出口貨物跨境運輸國際物流通道的主要物流節點。指利用現有國際物流通道,大力發展海鐵聯運,不斷完善中歐班列,在不斷完善海向物流網絡的同時,強化陸向物流網絡體系,增強對中亞、西亞、中東歐及俄羅斯等地區的輻射力,促進上述地區外貿出口貨物經過上述港點中轉然后海運至日韓等國家。

三是國內的外貿貨物中轉樞紐。指吸引我國沿海其他區域外貿物資通過港口下水,然后通過沿海南北航線海運抵達該區域港口然后出口到歐、亞等相關國家和地區,反之亦然。

該區域支撐“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重點港口主要包括大連、營口、天津、青島、煙臺、連云港六港,其他港口近期主要通過海運與上述港點相連,進而通達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上述六港的主要功能定位:

大連港:日韓與俄羅斯、歐洲部分國家之間外貿貨物跨境運輸通道的主要物流節點,中歐班列東部通道遼寧沿海地區主要海陸換裝節點,我國南方貨物北上出口到俄羅斯、歐洲的重要港口。陸向腹地輻射東北地區,海向在鞏固原有航線基礎上重點輻射日韓等地區。

營口港:中歐班列東部通道遼寧沿海地區重要海陸換裝節點,我國南方貨物北上出口到俄羅斯、歐洲的主要港口。陸向腹地重點輻射東北地區,海向在鞏固原有航線基礎上重點輻射南方廣州等部分港口。

天津港:日韓與中亞、西亞、中東、歐洲及蒙古、俄羅斯等之間外貿貨物跨境運輸通道的主要物流節點,中歐班列西部、中部、東部通道北方地區主要海陸換裝節點,我國南方貨物北上出口到俄羅斯、歐洲的重要港口。陸向重點腹地輻射京津冀及廣大的華北、西北等地區,海向在鞏固原有航線基礎上重點輻射日韓、非洲等地區。

青島港:日韓與中亞、西亞、中東、歐洲等之間外貿貨物跨境運輸通道的主要物流節點。陸向腹地重點輻射山東及河南等部分中西部地區,海向在鞏固原有航線基礎上重點輻射日韓等地區。

煙臺港:日韓與中亞、西亞、中東、歐洲等之間外貿貨物跨境運輸通道的重要物流節點。

連云港港:日韓與中亞、西亞、中東、歐洲等之間外貿貨物跨境運輸通道的重要物流節點,中歐班列西部通道北方地區主要海陸換裝節點。陸向腹地重點輻射蘇北及隴海線沿線地區,海向在鞏固原有航線基礎上重點輻射日韓等地區。

2.長三角港口群

主要包括江蘇沿江、上海和浙江沿海港口群,不包括江蘇沿海連云港港。該區域港口群三大功能定位:

一是國際集裝箱水水中轉核心樞紐。吸引日韓、東南亞等國家外貿集裝箱貨物在此中轉,然后通過海運或海鐵聯運運輸到第三國家,重點形成對韓國釜山港的競爭優勢,吸引我國沿海港口在釜山港中轉的國際集裝箱回流,同時吸引其他國家或地區在釜山港中轉的國際集裝箱在此中轉。

二是建設具有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抓住全球航運中心向亞太地區轉移的機遇,積極爭取全球航運服務要素逐步向該區域轉移,形成我國參與全球競爭的、具有配置全球資源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充分利用自貿試驗區政策優勢,在制度創新、規則和標準制定等方面形成較大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三是“一帶一路”戰略和長江經濟帶戰略雙重輻射區。一方面繼續完善海向航線網絡,另一方面,對接長江經濟帶戰略,大力發展長江水水中轉、進一步開拓長江內支線集裝箱航線,形成江海聯運的物流樞紐。

該區域支撐“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重點港口主要包括上海港、寧波港,其他港口近期主要通過內支線運輸與上述港點相連,進而通達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上述兩港的主要功能定位:

上海港:日韓、美洲與中亞、西亞、中東、中東歐等之間外貿貨物跨境運輸通道的重要物流節點,中歐班列西部、中部、東部通道長三角地區重要海陸換裝節點,是吸引國際集裝箱水水中轉的樞紐港,是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的國際航運中心、自貿試驗區的核心依托。陸向腹地重點輻射長江沿線省市,海向在鞏固原有航線基礎上重點輻射日韓、美洲等地區。

寧波港:日韓、美洲與中亞、西亞、中東、中東歐等之間外貿貨物跨境運輸通道的重要物流節點,中歐班列西部、中部、東部通道長三角地區重要海陸換裝節點,支撐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江海聯運中心。陸向腹地重點輻射長江南岸省市,海向在鞏固原有航線基礎上重點輻射日韓、美洲等地區。

3.東南港口群

主要包括福建沿海港口,該區域港口群功能定位:

海峽兩岸經貿發展和物流網絡體系完善的核心依托,是臺灣地區與中亞、西亞、歐洲、俄羅斯等地區經貿交流的主要物流節點,是福建自貿試驗區建設的重要基礎依托。陸向腹地重點輻射福建省及江西、湖南等部分地區,海向在鞏固原有美、歐等航線基礎上,重點輻射東盟、非洲、臺灣等地區。

該區域支撐“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重點港口主要包括福州、廈門、泉州三港,其他港口近期主要通過內支線運輸與上述港點相連,進而與其他國家和地區銜接。上述三港的主要功能定位:

福州港:臺灣地區與中亞、西亞、中東、歐洲及俄羅斯等之間外貿貨物跨境運輸通道的重要物流節點,中歐班列西部、東部通道東南地區重要海陸換裝節點。

廈門港:臺灣地區與中亞、西亞、中東、歐洲及俄羅斯等之間外貿貨物跨境運輸通道的主要物流節點,中歐班列西部、東部通道東南地區主要海陸換裝節點,海向航線重點輻射歐洲、美國、東盟、非洲、臺灣地區等。

泉州港:臺灣地區與中亞、西亞、中東、歐洲及俄羅斯等之間外貿貨物跨境運輸通道的重要物流節點,中歐班列西部、東部通道東南地區重要海陸換裝節點。

4.南方港口群

主要包括廣東、廣西和海南沿海港口。該區域港口群兩大功能定位:

一是我國與東盟國家經貿交流的主要物流樞紐。即發揮現有航線優勢,進一步完善該區域港口與東盟地區航運物流網絡,形成集裝箱航線對東盟國家主要港口的全覆蓋,有力支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二是東盟國家外貿貨物跨境運輸國際物流通道的核心樞紐。利用中歐班列網絡和輻射力,通過海鐵聯運,吸引東盟國家部分外貿貨物通過海運運抵該區域港口,然后進行中轉換裝,通過中歐班列運抵中亞、西亞、歐洲及蒙古、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

該區域港口陸向腹地重點輻射廣東、廣西、海南省,廣東沿海港口通過珠江——西江經濟帶輻射廣大的西南地區,廣西沿海港口通過陸上通道輻射廣大的西南地區。海向,廣東沿海港口在鞏固原有航線基礎上重點輻射東盟、中東、非洲等地區,廣西、海南重點輻射東盟等地區。

該區域支撐“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重點港口主要包括廣州、深圳、汕頭、湛江、???、三亞、欽州七港,其他港口近期主要通過內支線運輸與上述港點相連,進而與其他國家和地區銜接。上述七港的主要功能定位:

廣州港:東盟地區與中亞、西亞、中東、中東歐及俄羅斯等之間外貿貨物跨境運輸通道的主要物流節點,中歐班列中部通道南部地區的主要海陸換裝節點,是沿海內貿海運北上然后經大連、營口等中轉、通過中歐班列運抵俄羅斯等地區的主要始發港。海向航線重點輻射東盟、非洲等國家地區,陸向重點輻射珠三角及珠江——西江經濟帶沿線地區。

深圳港:東盟地區與中亞、西亞、中東、中東歐及俄羅斯等之間外貿貨物跨境運輸通道的主要物流節點,中歐班列西部、中部、東部通道南部地區的主要海陸換裝節點,是沿海內貿海運北上然后經大連、營口等中轉、通過中歐班列運抵俄羅斯等地區的重要始發港。海向航線重點輻射美國、歐洲、東盟、中東、非洲等,陸向重點輻射珠三角地區及廣東、湖南、江西等。

汕頭港:東盟地區與中亞、西亞、中東等之間外貿貨物跨境運輸通道的重要物流節點,中歐班列中部、東部通道南部地區的重要海陸換裝節點,海向航線主要作為深圳、廣州港的補充,陸向重點輻射粵東地區。

湛江、???、三亞、欽州港:東盟地區與中亞、西亞、中東等之間外貿貨物跨境運輸通道的重要物流節點,中歐班列西部通道南部地區的主要海陸換裝節點。海向航線主要作為深圳、廣州港的補充,重點輻射東盟等地區,陸向重點輻射廣西、貴州、云南、湖南等地區。

四、相關建議

1.建議結合最新“一帶一路”戰略總體部署以及中歐班列建設規劃,研究出臺沿海港口對接我國“一帶一路”戰略專項規劃,防止重復建設和無序競爭。

2.建議港口企業充分認清自身的優勢和基礎條件,有選擇地拓展相關功能,采取總體規劃、分期小步走的策略,有序對接“一帶一路”戰略,防止一哄而上和產能過剩。

3.建議“一帶一路”戰略中的主要港口加強協調,實現信息共享,共同開發陸向腹地內陸港及物流網絡,共同開發海向航線網絡,對不具備開發航線的港點可選擇開通至相鄰大港內支線,輻射相關海外區域。

4.建議我國港口企業穩妥實施“走出去”戰略。港口企業可選擇抱團走出去,或加強與中交集團、中遠海運、招商局國際等大型企業合作,聯合走出去。走出去面臨巨大的政治、文化、軍事等風險,應引起高度重視。

責任編輯:張明

猜你喜歡
沿海港口腹地班列
未來相對海平面變化對山東沿海港口的影響
沿海港口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戰略支點作用探究
贛州港開通兩趟中歐班列
沿海港口發展與交通運輸網絡規劃及管理問題的探討
港口經濟與腹地經濟互動發展綜述
基于SWOT分析法的臺州港集裝箱運輸發展策略
“漢新歐”班列再擴容
В первом квартале 2016 года через КПП Маньчжоули прошли 220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грузовых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х составов
廈門港集裝箱集疏運系統現狀分析及發展研究
從沿海港口5年巨變看江蘇沿海地區開發成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