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生活場景,實施化學教學——“生活中的化學智慧”教學設計和反思

2016-04-09 08:11邱聯妹
化學教與學 2016年2期
關鍵詞:對比分析化學教學

邱聯妹

(江蘇省蘇州市振華中學?!〗K蘇州 215006)

?

立足生活場景,實施化學教學——“生活中的化學智慧”教學設計和反思

邱聯妹

(江蘇省蘇州市振華中學校江蘇蘇州215006)

摘要:化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作者根據上教版初中九年級化學教材內容設計了織物纖維的鑒別、真假牛奶的鑒別、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和鈣片中元素含量測定四個教學板塊,將化學教學與生活實際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既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更引導學生將知識學以致用,體會學習化學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化學教學;實驗鑒定;對比分析;數據計算

現代漢語詞典中對“化學”的解釋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規律的學科,是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之一”?;瘜W知識來源于人類對自然認知,與其斗爭、合作對其改造的一切過程中,是前人生存智慧的總結、概括和提純。在化學教學中為學生創設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感受化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密切關系,認識到化學為我們生活生產提供食物、原材料、藥物、能源、保護環境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對學生認同學習化學的價值和重要性,激發學習興趣和愿望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筆者現將從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挖掘與化學知識密切相關的素材,結合實驗體驗、實驗數據對比、數據采集計算等手段呈現于課堂教學中的“生活中的化學智慧”教學設計整理成文,以求與同行們一起探討立足生活場景,實施化學教學的策略和方法。

一、教學分析

1.對教學內容的分析

這節課打破了常規化學課堂中按照教材章節實施教學的規律,將上教版初中九年級化學教材下冊第八、九兩章內容中涉及與生活生產實際相關的化學知識素材進行匯總,精選趣味性、知識性強,基于學生已有化學知識上又具有可接受性、可挖掘性、可拓展性的相關知識作為教學內容。在一節課的課堂容量中包括植物纖維的鑒定,真假牛奶的鑒別,不同烹飪方式對維生素的影響,鈣片中元素含量測定四個部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動手體驗、對比分析、數據處理環節實現從定性感知到定量分析的化學學習技能的轉變和提升,促使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從“初步認知”走向“深刻理解”,進而達到“靈活應用”層次。

2.對學生的分析

學生已經完成了上教版初中九年級化學教材中前七個章節的學習,了解常見儀器的使用和實驗基本操作規范,熟悉部分物質性質和變化規律,掌握了化學學科中設計化學式、溶液、化學方程式等方面的基本計算方法,對對比實驗設計原理有所理解,具備一定的實驗素養和采集實驗數據,整理化學信息的能力。

3.對教學目標的設定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讓學生學會用灼燒法鑒別植物纖維,用碘液鑒定淀粉的存在,學會實驗操作時變量控制和對比分析,了解化學中定量測定的思路,掌握運用實驗數據進行化學計算的方法,重溫化學實驗的規范和基本操作。

二、教學設計

1.板塊1——織物纖維的鑒別

[引入]天冷了,人們都穿上了針織衫,有的是用純羊毛織成,有的是用腈綸線織成,有的用棉線織成。不同材質的衣物保暖性和價格相差甚遠。如何才能鑒別它們呢?

學生討論,但難以回答。

[師]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常見織物纖維的成分以及在灼燒時表現的性狀。

[PPT展示]

[師]實驗桌上有紫色、黑色、綠色的三種織物纖維,我們可利用織物灼燒時現象,散發出的氣味,得到的灰燼來鑒別織物的成分。

[生]分別用鑷子夾取三種織物纖維,置于酒精燈火焰上灼燒,觀察現象。

[生]紫色纖維線灼燒后發出燒焦羽毛氣味,灰燼呈顆粒狀,易碎,是羊毛線。

黑色線灼燒時有燒紙氣味,灰燼輕而易分散,是棉紗線。

綠色纖維線用火灼燒,邊燃燒邊卷曲、熔化,冷卻后形成黑色堅硬小球,是腈綸線。

設計意圖:課堂伊始利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織物纖維材料讓學生動手實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課堂熱情,將學生注意力成功地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在掌握織物纖維知識和鑒別技能的同時讓學生了解物質的組成決定了其性質,性質決定了變化,變化決定了應用的化學學習內容和研究規律。

2.板塊2——真假牛奶的鑒別

[師]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問題是近來最為關注的社會問題之一。牛奶是日常生活中健康又有營養的食物。

[PPT展示]牛奶中的營養成分。

成分 水 脂肪 蛋白質 酪蛋白乳糖 白蛋白 灰分含量 87.35 3.75  3.40  3.00  4.75  0.40  0.75

[師]市場上牛奶品種琳瑯滿目,其中不乏有添加其他物質以次充好的牛奶制品。比如在牛奶中摻入價格低廉的豆漿,冒充純牛奶出售。我們如何將其鑒別出來?

[生]獨立思考,交流討論,認為可以嘗試用品口感、看色澤、測密度、測蛋白質含量等方法進行鑒別。

[實物展示]一瓶純牛奶和一瓶摻入20%豆漿的牛奶。

通過觀察外觀,品嘗味道之后大部分同學認為這兩種方法不可行。

[師]測密度、測蛋白質含量的方法不僅操作復雜,而且實際上兌入豆漿后的牛奶在密度和蛋白質含量上沒有太大的變化。既然我們對織物纖維的鑒別所設計的方案是在了解纖維的成分后制定的,我們能否也從這個方向考慮牛奶的鑒定呢。

學生思考后,提出要求了解豆漿與牛奶成分上的區別。

[師]豆漿中含有約25%諸如淀粉等碳水化合物。

[生]可以用碘液。

[師]請大家動手實驗完成實驗記錄。

[生]實驗記錄

牛奶編號 實驗步驟和現象 結論牛奶1 取樣,滴入碘液后呈現淡黃色 牛奶1中不含豆漿牛奶2 取樣,滴入碘液后呈現污綠色 牛奶2中含有豆漿

設計意圖:化學知識的學習具有規律性和相關性。引導在學生在已有化學知識或化學技能的基礎上摸索探求新知識和技能的方法和途徑?;瘜W學科教學不僅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

3.板塊3——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

[過渡]除了牛奶,我們日常飲食中離不開各種蔬菜。蔬菜能為我們提供什么營養呢?

[生]維生素、纖維素等。

[師]中國人烹調蔬菜的方式有炒、煮、燉、燒等,而國外烹調蔬菜大多生吃涼拌,哪種方法更科學呢?我們可通過檢測不同烹調方法中維生素C的保留情況來進行對比。

[演示實驗一]向學生展示實驗:取20mL 0.5%的淀粉溶液,加入3滴碘酒后溶液變成藍色。取出藍色的溶液5mL,投入1粒維生素C藥片,振蕩試管,藍色消失。

[師]由這個實驗現象,同學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請大家討論后回答。

[生]維生素C能使藍色的淀粉與碘的混合液褪色。

[師]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能將I2還原成I-,使淀粉與碘的混合液褪色??梢杂玫矸叟c碘的混合液作為維生素C的簡易測定液,根據其顏色變化測定蔬菜汁中維生素C含量的高低。

[演示實驗二]取黃瓜在研缽中搗碎,放入紗布中扭絞出汁后等分成兩份倒入試管中,一支試管中逐滴加入維生素C的簡易測定液至剛好出現藍色為止,記錄加入混合液的滴數。將另一支試管放在酒精燈上加熱,保持沸騰約1min,待溶液冷卻后滴入維生素C的簡易測定液至剛好出現藍色為止,記錄加入混合液的滴數。

[實驗數據記錄]

實驗編號 加入維生素C的簡易測定液至剛好出現藍色為止時的所需滴數黃瓜汁(未加熱) 25黃瓜汁(加熱) 11

[師]根據實驗現象,同學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生]1.未加熱黃瓜汁中維生素C的含量高于加熱后黃瓜汁中的維生素C的含量。

2.加熱會使維生素C受到破壞。

3.蔬菜生吃比加熱后食用的方式能在更大程度上保留蔬菜中諸如維生素C之類的營養成分。

設計意圖: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無論是演示實驗還是學生實驗都主要從定性的角度引導學生認識化學變化的現象、結果等,疏于向學生傳遞“定量研究”的概念和方法,造成學生在初中升入高中時,對化學學習的本質規律難以理解和把握,形成知識斷層和學習困難。該部分教學通過在(未加熱和加熱)的黃瓜汁中加入維生素C的簡易測定液至剛好出現藍色為止時的不同滴數對比來判斷維生素C含量的高低。對學生進行化學定量研究的啟蒙教育,幫助學生突破思維定勢,打開化學學習的新視野。

4.板塊4——鈣片中元素含量測定

[過渡]剛才我們通過加入維生素C的簡易測定液至剛好出現藍色為止時的不同滴數對比來判斷維生素C含量的高低,但這只是個粗略的結果。如果我們在實驗中使用更精密的儀器如天平測定數據,我們對物質的含量還能進行更精確的分析。

[PPT展示]

[師]我們可以通過實驗測定鈣片中鈣元素的含量是否真正達到藥品成分說明中的量。

[展示實驗設計]

[實驗數據采集]使用精確度為0.001g的電子天平

反應前鈣片、稀鹽酸、燒杯、玻璃棒的總質量反應后鈣片、稀鹽酸、燒杯、玻璃棒的總質量317.593克 317.265克

[師]請同學們根據實驗中獲得的數據,計算每片碳酸鈣片中鈣元素的量。

結論:該碳酸鈣片每片中鈣元素的質量為0.298g。

設計意圖:在學生對化學科學的學習和研究中進行定量分析有一定認識后,利用電子天平等化學實驗中可獲得較為精確數據的儀器開展實驗,并收集實驗中獲得的原始數據,讓學生通過差量法、化學式計算、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原理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得到實驗結論。進一步加強了學生對化學定量研究過程和方法的掌握,也培養了學生采集實驗數據、處理實驗數據的能力。

三、教學反思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化學課堂與生活實際相融合,在學習過程中了解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運用化學知識,反哺生活,提高生活技能,體現化學科學的意義和價值是實施化學教學的最終目的。從靜態的教材中生成鮮活的教學過程,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心理機能,提高教學效能是每一位教師應當追求的目標和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王祖浩.義務教育教科書化學教師教學指導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徐培珍,趙斌,孫爾康.化學實驗與社會生活[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4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2.021

文章編號:1008-0546(2016)02-0067-03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猜你喜歡
對比分析化學教學
戴·赫·勞倫斯《菊馨》三個版本對比分析
成渝經濟區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比較研究
淺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策略
英漢動物詞匯文化內涵的對比分析
多媒體技術與化學課堂教學
化學探究性學習方式的構建
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基于數據庫的唐詩宋詞對比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