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清潔能力浸潤幼兒生活

2016-04-10 20:43山東省利津縣第三實驗幼兒園高月燕
兒童與健康(幼兒教師參考) 2016年5期
關鍵詞:襪子毛巾榜樣

山東省利津縣第三實驗幼兒園 高月燕

?

讓清潔能力浸潤幼兒生活

山東省利津縣第三實驗幼兒園 高月燕

在幼兒一日生活中“清潔”是孩子們每天必不可少、重復多次又毫不起眼的一個環節。在這看似簡單而平凡的一環中卻蘊含著許許多多的學問。培養幼兒良好的清潔能力是我們不可忽略的問題,這些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衛生習慣一旦養成,將會對成年后的行為與習慣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

一、創造良好環境,激發幼兒清潔興趣。

首先,我們通過對幼兒“生活體驗區”公共區域的環境挖倔,發揮公共區域的教育作用。在生活體驗區中我們提供各種盥洗用具。如,小盆、香皂盒、香皂、小毛巾、小襪子、護膚霜等;小便池上分別畫上兩頂款式不同的標志,“煙斗”和“ 高跟鞋”,以區分男女。為幼兒創設一個整潔優美的環境,讓他們體驗和享受環境帶來的舒適與快樂。

我們還結合圖文并茂的宣傳圖片,督促培養幼兒養成正確洗手洗小物品的好習慣;采用“小腳丫”的標志,提醒幼兒養成人多時自覺排隊的好習慣,消除不安全的隱患。環境是幼兒無聲的老師,通過溫馨有趣的環境使幼兒對清潔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生動有趣的教育形式,讓幼兒愛上清潔。

孩子們不喜歡枯燥的學習,機械地操作等模式,考慮到幼兒真正的需求、興趣點和可發展的空間,所以我們采用生動有趣的教育形式進行生活活動教育。

在“洗襪子”教育活動中,首先請幼兒自主洗襪子,通過實際的操作,讓幼兒對洗襪子的過程、方式、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們再共同創編了兒歌《洗襪襪》。讓枯燥乏味的洗襪子變得生動、有趣、寬松、自主,讓孩子們愛上“洗襪襪”。在幼兒自主清潔時,我們用錄像機錄下幼兒的行為表現,通過錄像回放觀摩,讓幼兒找一找哪些是好的洗襪子行為,哪些是有問題的洗襪子行為,大家共同探討,參與解決在清洗中存在的問題,增強幼兒對良好的清潔習慣培養的意識。

其次,我們結合幼兒在清潔中存在的現象,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自編自演情景表演,孩子們在自創舞蹈《洗刷刷》中把我們清潔小毛巾、小襪子等的動作加入其中,使抽象的道理更形象化、具體化和便于操作。

三、教清潔能力技巧,讓幼兒親近清潔。

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幼兒就是想做也做不好。例如,孩子不會洗小毛巾,就談不上把小毛巾洗干凈。所以,我們還要讓幼兒學會具體的技能。

技能的形成是一個反復的過程,還要注意以后的鞏固練習。教師要經常督促、檢查、提醒幼兒,使幼兒良好的習慣得到不斷的強化,逐步形成自覺的行為。

1.在日常生活中訓練

例如:讓幼兒洗臉、洗腳、洗手、洗毛巾、洗襪子等方面,我們都盡量讓幼兒自己動手來提高這方面的能力,孩子不會洗毛巾,我們可以把洗毛巾編成兒歌,孩子在游戲活動中加深了行為表現,漸漸地就掌握了這一技巧;還有洗手的正確方法,如何洗,怎樣打香皂,幼兒都已通過兒歌提示學會,在每日生活中很好地鍛煉了每一名幼兒,我們老師也抓住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不斷提高幼兒的清潔能力。

2.在品嘗成功中進步

獲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動幼兒清潔能力的動力。當幼兒費了好大勁終于把小毛巾洗干凈的時候,老師用親切的口吻夸贊“你真棒”、“你真能干”、“你洗得真干凈”……都會使幼兒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成為激勵幼兒自覺掌握清潔能力的強大推動力;但當幼兒限于自身能力,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時,我們要耐心細致的引導,還可輔以鼓勵性語言(如“你行的”,“我相信你會干好的”等),必要時我們還需協助幼兒實現成功,以免挫傷幼兒積極進取的精神。

3.競爭中提高

孩子活潑好動進取心強,一句不經意的話就可以激起他的好勝心,個個都躍躍欲試。我們可以抓住幼兒這一心理和年齡特點,設計一些有趣的比賽活動,以競爭促發展,促進幼兒自理能力的提高。例如在中午起床時可以舉行“洗臉抹香香”比賽,給表現突出的幼兒發小禮物。在幼兒參與清潔活動時,我們就要及時地用鼓勵、贊揚、獎勵等外部激勵的方法強化孩子的分享行為,使他獲得愉悅和滿足,從而加強和維持幼兒的正面行為,逐步將其內化為自身的能力。

4.由服務自己到服務大家

有的小朋友不會清洗自己的小手,每次洗手都是打開水龍頭,小手伸過去沖一沖。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讓平時表現好的幼兒來幫助他們。這樣,讓能力強的小朋友感覺特別的開心,不但幫助了能力差的幼兒,也提高了自己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自理能力。

但是,還有相當一部分清潔能力的內容存在于家庭之中,如:洗腳、洗襪子等。有些家長認為,孩子還小,長大了再干也不遲,什么事都包辦代替,以至吃飯、大小便都有大人幫忙,甚至有的孩子在幼兒園里自己事情自己做,回到家里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久而久之,使孩子養成了“依賴”心理。在培養幼兒清潔能力的過程中就需要家園同心對幼兒進行一致性教育,引導家長在家讓幼兒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進而讓幼兒能從服務自己到服務大家。

四、發揮榜樣的力量,使清潔成為習慣。

有這樣一句名言:要教好你的孩子應注意三點,一是榜樣,二是榜樣,第三還是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在孩子們共同的活動中,有的孩子表現很突出,有的小朋友就表現平平。教師是幼兒模仿的對象,而同伴更是幼兒模仿的重要對象。我們要注意留意日常生活中孩子們的表現,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機會為幼兒做好行為示范,用自己用同伴的良好的清潔習慣去影響他們。我們可以根據論壇上家長提供的幼兒在家的良好清潔習慣的照片或錄像讓小朋友們觀摩學習,也可以把清潔能力表現嫻熟的小朋友樹立成典型榜樣,讓其他幼兒學習,采用結對子,一幫一的形式,相互交流觀摩,取長補短,以此激發幼兒去模仿和學習。

針對一些幼兒自由散漫的表現,我們嚴格要求,鼓勵他們學榜樣。這些幼兒大多缺乏正確的家庭教育,導致不良習慣的形成。這表現在盥洗時嬉鬧、推擠,對同伴有攻擊行為。但這些幼兒大多好勝心強,可施以積極的引導。我們針對幼兒這一心理特點,采取做值日生、做哥哥姐姐等形式,對一些幼兒在清潔時表現出的種種不良行為習慣,選擇正確的行為作為目標不斷強化。如:對于盥洗時愛嬉鬧的幼兒,要求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對于推擠、對同伴有攻擊行為的幼兒不忘提醒遵守盥洗要求,當幼兒缺乏控制能力時,教師要有意識的利用語言、表情、動作等給予暗示,及時提醒。讓每個幼兒都想當榜樣,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

五、家園共育,讓清潔成為生活。

《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痹谇鍧嵞芰Φ呐囵B上,我們幼兒園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

1.學習教育理論,讓家長了解清潔能力的重要性。

對于那些包辦溺愛孩子的家長,我們首先要讓他們了解培養孩子清潔能力的重要性。我們可以從家教講座等教育理論學習入手,讓家長了解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對培養幼兒的責任意識、自信心以及自己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都關系重大,對幼兒今后的生活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如果幼兒依賴性強、清潔能力差則會有什么不良的影響等等,讓他們知道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至關重要,現在的包辦將來會害了自己的孩子。

2.通過親子活動,讓家長發現孩子清潔能力的不足。

家長往往只關注自己的孩子,而當他們發現自己孩子與其他孩子有差距時便會切實地感受到家庭指導的重要性。所以,我們也可以根據需要組織相關的親子活動,如:清洗小水杯比賽等活動,讓家長通過活動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優勢和不足,在相互比較中對幼兒進行督促指導。

養成良好的清潔習慣是人不可缺少的素質之一,對于幼兒今后的健康發展也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家長和教師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養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愿我們能把更多的孩子培養成具有良好清潔能力的好孩子。從小播下良好習慣的種子,將會使孩子們終身受益。

猜你喜歡
襪子毛巾榜樣
同一條毛巾
襪子少年
不一樣的襪子
推理:大毛巾,小毛巾
襪子
榜樣
榜樣
榜樣
榜樣
洗毛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