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河壩錳礦礦床成因和找礦標志

2016-04-14 01:39李金
地球 2016年12期
關鍵詞:河壩錳礦碳酸

■李金

(成都理工大學地科院 四川 成都610000)

貴州河壩錳礦礦床成因和找礦標志

■李金

(成都理工大學地科院 四川 成都610000)

近些年來,我國科學技術水平一直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這就為我國科學研究事業的開展提供了有利保障。地質勘探作為我國重點扶持的發展經濟產業,在勘探技術日益完善和提高的條件下,我國的地質勘探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由此,本文基于地質勘探基礎上,從礦石需求情況出發,以貴州河壩作為研究對象,對其礦床成因與找礦標志展開了分析,希望能夠有助于貴州河壩錳礦開采工作更加順利的進行。

貴州河壩錳礦礦床成因找礦標志

在實際工作中,礦床的尋找與形成是判斷礦石特征、礦石儲藏量以及礦石類型等信息的基本條件,因此,地質勘探技術人員都對礦床的分析工作非常重視。錳礦是一種常見的礦石類型,并且生活中對于錳礦的需求量很大,那么為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就需要不斷地進行錳礦礦石的勘探和開采工作,所以,本文特以貴州河壩為例,對其錳礦礦床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索。

1 貴州河壩錳礦簡介

1.1 貴州河壩錳礦概況

貴州河壩錳礦位于遵義縣內,該礦地形相對簡單,近東西兩向呈現出不同的構造變形區域,大部分構造都是中等切割的中低山區,礦區除南面外,其余三面全部被山體環繞,而中部以山地為主要地勢特征,礦區與公路相鄰,因此交通十分便利,為錳礦的輸送工作提供了有利條件。礦區共分為兩個礦體,分布在東西兩個方向上,受地勢西北高、東南地的影響,因此礦體的構造與形態都較為復雜,但從整體分析該礦體屬于小型礦體,礦區內錳礦體賦存豐富,碳酸錳礦床是礦區礦床的主要產生形式,屬于黑色巖系系列。

1.2 貴州河壩錳礦的構造特征

河壩錳礦形成最初,以次級構造形式極為極為多見,通常通過次級斷層以及次級褶皺的方式顯現出來,這些構造特點主要來自于和尚場向斜地質特征。正斷層是區內斷層主要類型,以階梯式分布居多,且斷裂方向由北向東進行延伸。正斷層大小不一,具有延伸長、規模集中等特點,在礦區中西北地區正斷層屬常見自然構造,一般這種斷層的斷距極不規范,小的有300余米,大的則能超過400米,而次級斷層較正斷層相比發育較為遲緩,長多在數百米以內,斷距也相對較短,最大的也只有數十米,斷層方向也是也東西兩向進行延伸。錳礦成礦后,次級構造將會被轉化為斷層和褶皺兩種形式,由于在褶皺和斷層的形成過程中,必定會涉及斷裂現象的發生,進而形成斷裂構造特征,這種構造特征的有點就是可以影響到地層和礦層的地質地貌,通常地層會出現局部損壞或是重疊的后果,而礦層受到物理、化學等自然反應的影響,因而礦石類型會發生改變,基本會由氯化礦石代替原生礦石。

2 貴州河壩錳礦礦床分析

2.1 貴州河壩錳礦礦床形成的原因

經過大量的資料查閱以及對河壩錳礦地質情況的了解,分析得出,礦區中碳酸錳礦床是錳礦的主要發源地,而錳礦的形成過程要依托于海相沉積錳礦床的轉化,具體分析過程如下:貴州河壩錳礦礦區最早產生于晚二疊世早期,但是礦區處于中閉塞的海灣環境之中,含錳質溶液在特殊地質運動的作用下,一般是指海水遷移或是大陸風化剝蝕運動,就這樣逐漸滲透到了閉塞的海灣環境中,由于受到有機質的保護,因而含錳質溶液內成分依然保存完好。隨著地質運動遷移到海灣中的物質還包括一些海洋生物,藻類和菌類在腐爛的條件下,就發生一定的分解反應,進而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和氨氣,而錳質溶液剛好呈現出的是堿性環境,之后當遇到釋放出來的氣體之后,錳質溶液就會形成發生沉積現象,最終就會大部分形成碳酸錳礦和一些含錳巖石。而在碳酸錳礦石形成的同時,由于大陸會產生氧化階段,再加上外界環境因素的作用,包括地形變緩、構造發育程度變快以及地表水運動劇烈的影響,此時原生碳酸錳礦就會被氧化成富集,進而產生具有氧化殘留錳帽特征的氧化物礦床。

2.2 貴州河壩錳礦礦化富集的規律探究

要想準確的對河壩錳礦礦床形成原因進行探討,對于礦床內部的細節研究也是十分有必要的,特別是對礦化富集的規律分析,能夠對礦床成因有一個更加準確、清楚的定位,進而對勘探工作的開展起到一定的促進性作用。

經過對河壩錳礦礦化富集基本情況掌握之后,結合多種驗證方式,得出礦化富集在錳礦中共存在以下幾點規律:(1)錳礦沉積位置存在固定性,一般集中在瀉湖潮坪相中;(2)含礦系具有厚度大、體積大的特點,且礦質會隨著礦體厚度大小改變而改變,呈現出正比關系,此外含礦巖系與錳礦富集程度之間也有著密切聯系,當含礦巖系厚度增大時,錳礦富集程度也會增加,可以判斷二者之間也是呈現正比關系;(3)錳礦形成與硅質巖緊密伴生,且錳質富集與下伏白泥塘層硅質巖的厚度一般成正比關系。

2.3 貴州河壩錳礦找礦標志

研究表明,之所以選定河壩這片區域作為錳礦的開采基底,除了河壩具有豐富錳礦藏之外,更為重要的是該礦區具有基本的找礦標志,經過總結,找礦標志共分為五點內容,下面將進行逐一分析。第一,化學成分標志:礦區內二氧化硫氣體積聚較少,使礦石劣變程度降低,最大程度保留了礦體的完整性;第二,地層標志:一般錳礦層的底層為夾帶型為宜,而礦區內呈現出的地層特點恰恰是由粘土巖夾碳酸錳礦形成的底層,且位于龍潭組底部;第三,礦物標志:通常錳礦的質量會受到硫鐵礦含量的影響,而在礦區中礦層所含硫鐵礦數量僅占7%,給錳礦質量的提高奠定了保障;第四,巖相標志:經過勘查發現,大部分錳礦都沉積在瀉湖潮坪相中;第五,巖性標志:研究結果表明,錳礦的基本狀況大部分取決于含礦層底板白泥塘層,而且實踐證明,凡是存在錳礦的區域,就一定會擁有含礦層底板白泥塘層,通過反復驗證得出,白泥塘底部的顏色就會對錳礦含量起到一定的判定作用,比如說倘若白妮堂頂部呈現的淡灰色薄層條帶狀的純硅質巖,此時其上部錳礦含量必定會很少,反之,如果白泥塘頂部的巖石是含錳巖石,且顯示的是黑色或者是深灰色,那么就可以證明龍潭組底部擁有豐富的錳礦資源。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次課題研究主要對貴州河壩錳礦礦床的基本問題展開的探討,最終得出,錳礦礦床的成因是由于物理和化學作用的結果,在大陸進行氧化階段時,形成了具有氧化殘留錳帽特征的氧化物礦床,而要想實現對錳礦的準確開采,必須要個遵守提及的物五種找礦標志。

[1]黎春玲.貴州河壩錳礦礦床成因及找礦標志 [J].地球.2016(10).

[2]胡德文,馮丹丹.我國錳礦產業問題分析 [J].中國礦業.2011(06)

[3]薛友智.中國錳礦地質特征與勘查評價 [J].四川地質學報.2012(S2)

F407.1[文獻碼]B

1000-405X(2016)-12-109-1

猜你喜歡
河壩錳礦碳酸
廢棄混凝土碳酸化再生利用技術進展
錳礦渣制備多孔整體式催化劑探究
冒泡的可樂
國外某鐵錳礦工藝礦物學研究
中信大錳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渤海C油田明下段河壩砂體構型演化規律分析
“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知識梳理
淺談圍場縣水利工程中應用的幾個綠化樹種
鑭石型碳酸鐠釹向堿式碳酸鐠釹的相轉變反應特征及其應用
日本西南部四國增生復合體中的錳礦分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