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西天山地區構造單元劃分、地層系統及其構造演化

2016-04-14 01:39賈子超李鄭
地球 2016年12期
關鍵詞:山地區元古界灰巖

■賈子超 李鄭

(新疆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九地質大隊 新疆 烏魯木齊830000)

新疆西天山地區構造單元劃分、地層系統及其構造演化

■賈子超 李鄭

(新疆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九地質大隊 新疆 烏魯木齊830000)

本文以新疆西山地區為研究目標,對其地區構造單元劃分、地層系統特點以及構造演化進行了分析,具體而言,在地層系統特點分析過程中,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而在地區構造演化分析中,重點對七個主要階段的變化進行了闡述。希望通過本次研究活動,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新疆西天山地區構造單元劃分地層系統構造演化

1 新疆西天山地區構造單元劃分

新疆西天山地區位于塔里木地臺、西伯利亞地臺、東歐地臺、卡拉庫姆地臺之間的北亞造山區南帶,在新元古代晚期曾是統一Rodinia超大陸的組成部分,在超大陸裂解之后,形成了哈薩克斯坦-準格爾板塊。在新疆西部區域還分布有數量較多的洋區和裂陷槽。新疆西天山區在巴爾喀什-準噶爾微板塊與穆云庫姆-克齊爾庫)伊犁微板塊接合部位。這一地區而今的構造格局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與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的構造格局已經完全不同,通過深入調查分析,晚古生代格局已經將早古生代格局疊覆,在地質構造過程中,經過長期的演化,地區構造屬性也發生了非常明顯的變化[1]。在本次研究中,筆者按照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兩個構造旋回疊加的特點,將新疆西天山地區構造進行了如下劃分,由圖可知,發展至今,新疆西天山地區的單元構造表現為地質變化過程中裂解、擠壓、走滑、推覆等多種構造方式相互疊加融合。

2 新疆西天山地區構造單元地層系統分析

2.1 古元古界

古元古界溫泉巖群組成本微板塊結晶基底,根據研究人員提供的相關資料,溫泉縣庫拉爾別真剖面一共包括三層。在下層巖石中,巖石成為主要包括片麻巖、石英巖、閃片巖等,中層巖石主要為大理巖、結晶灰巖,而上層巖石成分主要為石英巖、母片巖等。在地質構造中,這三層巖石的厚度達到了3600米。在地層考察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上層巖主要是沉積巖,主要因為一股泥質濁流在此沉積而形成。在庫車公路沿線,勘查人員探尋到存在在變質巖系,在這一巖系中,下層巖主要成分為片麻巖和母片巖,而上層巖主要為石英巖和石片巖,研究人員將這一套變質雜巖系暫厘定為中元古界,但不排除包含古元界的可能。

2.2 中、新元古界

第一,長城系。長城系板群主要分布在別真套山一代,此處的地層特點為巖石以變質巖和大理巖為主,而且厚度較大,主要氣候環境為淺海陸棚環境。第二,薊縣系。在這一地區的地層可以分為上下兩個亞群,下亞群的地層主要有大理巖花灰巖和暗色灰巖組成,此處巖層厚度將近1000米。上亞群地層巖石中碳酸鹽含量較高,而且還夾雜碎屑巖、硅質巖等。第三,青白口系。也可以進一步分為兩個亞群,下亞群地層主要由頁巖和灰巖組成,而且疊層石數量較大,其厚度在1400米左右。上亞群地層主要由灰巖和大理巖組成,而且含有少量的硅質巖,其地層厚度在2300米左右。本群以碳酸鹽巖為主,顯示淺海開闊臺地環境特征,大多數沉積物是在低潮面以下氧化還原界面附近形成。當海水較淺時,形成高能環境的角礫狀灰巖和砂屑礫屑灰巖,在海水相對較深時,形成黑色含炭質頁巖和黑色灰巖[2]。

3 新疆西天山地區構造演化

新疆西天山地區從早古生代至今已經經歷非常復雜的構造演化,具體而言,經歷了以下幾個主要演變階段。第一,古元古代。這一時期隨著長期的地質運動及巖性變化,從而為新疆西天山地區的出現形成了原始古陸。第二,中元古代。在中元古代時期,前期形成的陸地出現裂解,致使中元古代南天山洋出現。第三,新元古代早期。當原先形成的陸地裂解之后,逐漸分散成多塊陸地,但是,在發生了格林威爾造山運動的地質變化后,先前相互分離陸地又重新匯聚在一起,在長期的地質運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后期的落地尼亞古大陸。第四,早古生代。在這一時期,本地區北側唐巴勒地區在地質運動下產生了洋盆,而其它地塊仍然比較穩定,而且在這一地區的淺海環境中,海濱巖石中,磷的成分比較高,而且存在大量的沉積巖。第五,晚古生代。在這一時期,新疆西天山地區的演化構造進入了新階段,在地質運動作用下,巖層出現擠壓,進而使得一部分地區被抬高而逐漸形成山脈。而且在這一時期出現了由南向北的逆沖,在逆沖的影響下,地表巖石被侵蝕,進而加速了造山運動的進程。第六,中生代。在這一時期,出現了板內走滑位移現象,而且在地質變化過程中,大規模的走滑位移為現今新疆西天山地質地貌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礎。而且在這一階段,本地區的氣候環境以潮濕溫熱為主,所以被認為是重要的成煤期。第七,新生代。在這一階段,新疆西南天山的托云盆地及其以北地區,玄武巖漿大面積噴發,而且古近紀到新近紀西天山地區的低山丘陵地貌景觀也逐漸成形[3]。

綜上,新疆西天山地區在構造演化過程中,經歷了多個階段,在古、中元古代,主要表現為大陸的增生和裂解。在早古生代,本地區在哈薩克斯坦-準格爾板塊與卡拉庫姆-塔里木板塊相接的位置,向東能夠和干溝蛇綠巖帶相接,而且出現了洋盆,指導晚古生代洋盆逐漸消失,而此時的巖漿活動比較頻繁,在巖漿活動的作用下,為本地區礦產資源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礎。中生代進入板內陸塊構造堆疊伴隨走滑地動力環境,此時也使得新疆西天山地區地質地貌逐漸成形。

4 小結

本文就新疆西天山地區構造單元劃分、地層系統及其構造演化展開了探討,具體的分析了二新疆西天山地區構造單元地層系統,分別包括古元古界分析和中新元古界分析,有對三.新疆西天山地區構造演化進行了具體分析,分別包括七個階段。然而由于個人所學知識以及閱歷的局限性,并未能夠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夠憑借本文引起廣大學者的關注。

[1]李大鵬,杜楊松,龐振山,涂其軍,張永平,葛松勝,沈立軍,王開虎.西天山阿吾拉勒石炭紀火山巖年代學和地球化學研究 [J].地球學報.2013(02)

[2]張作衡,洪為,蔣宗勝,段士剛,王志華,李鳳鳴,石福品,趙軍,鄭仁喬.新疆西天山晚古生代鐵礦床的地質特征、礦化類型及形成環境 [J].礦床地質.2012(05)

[3]朱志新,董連慧,劉淑聰,李錦軼,王克卓,趙同陽,李平,靳留圓.新疆西天山伊犁地塊晚古生代火山巖地質特征及構造意義 [J].新疆地質.2012(03)

F407.1[文獻碼]B

1000-405X(2016)-12-25-1

賈子超(1988~),男,畢業于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本科,地質技術員,研究方向為固體礦產資源勘查。

猜你喜歡
山地區元古界灰巖
灰巖礦礦石分級利用的應用實踐
安徽省東至縣柴山地區土壤地球化學異常特征及找礦潛力評價
柴北緣牦牛山地區輝綠巖體鋯石U-Pb年齡及地質意義
柴北緣阿木尼克山地區斑巖系Cu、Mo-Pb、Zn、Ag-Au成礦模型初步研究
煤礦地面水害區域治理工程鉆進層位控制
大民屯凹陷元古界油氣藏內幕結構識別技術初探
鄂爾多斯盆地南緣中元古界長城系烴源巖地球化學特征*
金湖凹陷西斜坡阜寧組灰巖段混積儲層特征
臘爾山地區苗族“巴岱”儀式音樂個案調查
不同圍壓下茅口灰巖漸進性破壞的試驗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