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構基于適合教育理念的書法課程體系

2016-04-14 06:38陳靜靜
江蘇教育 2016年61期
關鍵詞:課程體系建構書法

陳靜靜

建構基于適合教育理念的書法課程體系

陳靜靜

杜威認為:以活動為取向的課程,需要注意課程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其實不僅如此,學校書法課程體系更要放在“適合學生發展、適宜學科聯動、適應學生展示和適度挖掘資源”這一前提下聚焦審視、頂層謀劃和有序建構。

適合教育;書法課程;課程體系

當下,關于“什么是課程”的爭論,可謂不絕于耳,各種理論、解析、闡述和評判體系數不勝數??扇绻麖摹罢n程即活動”這個角度來看,一般都普遍認為其大致可以分為四類,即文化課程、活動課程、實踐課程和隱性課程。那么,對于我們這樣一所創校三年不到的書法特色學校而言,從這四點入手徹徹底底地厘清課程建構思路,并在辦學思想——適合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全力打造有獨特發展內涵的書法課程體系這個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和十分關鍵了,甚至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它直接關乎到我們是否能“立得實、看得遠、走得穩”。

一、適材施教,打造呵護學生個性尊嚴的書法文化課程

馮恩洪先生說:“人皆有才,人無全才,揚長避短,個個成才?!边@一點,恰恰就是適合教育的精髓所在;同樣,也應該成為書法課程體系建構過程中的有效觀照。在我們看來,要將“文字的習得”上升到“文化的潤澤”,就必須認識到:是魚,你就讓他暢游四海;是鷹,你就讓他搏擊蒼穹。學生硬筆好,對此有興趣、有自信,為什么一定非要他在軟筆上出類拔萃?學生軟筆好,能夠入體、得到快樂,為什么不讓他去描顏真卿、去臨柳公權?學校和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在完成既定教學基礎目標和基本任務的同時,盡最大努力,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幫助他們量身定制書法學習的長遠規劃、安排一段時間內的階段性步驟和及時有效的反思總結,并適時給予指導、評價與鼓勵。要知道,適合的,才是最好的;適材的,才是尊重的;適宜的,才是高效的。

舉一個例子!“小小書法家”這樣的書法評級活動,大概很多學校都會施行。然而在操作層面上,往往會囿于統一而繁雜的工作流程不能自拔,抑或把“學生作品只有達到什么水平,才能被評為幾星”作為固守的評價標準。這樣做,有它的道理,也有它積極的一面。但我們是不是忽略了一點——每一個孩子都是個性迥異的生命體,都有自我發展的愿景和追求?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學校的書法評級活動另辟蹊徑,不是給“一些”孩子評級,而是給“全部”學生評級。我們每學年以月為單位,進行8次評級活動。孩子只要拿上次評級作品對比本次評級作品,參照唯一的評級標準看有沒有進步,如果能獲得書法老師肯定,就能自然升級。這是不是自欺欺人、降低要求?當然不是!“教人未見其趣,必不樂學?!笨技壊皇强荚?,必須淡化“一刀切”遴選的評價模式,必須強化“向前看”以人為本的評價理念,必須讓所有的孩子都能感受到民族文化傳承、發展和弘揚的自豪感、使命感,并且清醒地認識到一點:寫好字,很重要;寫字有進步,更重要;越寫越有勁頭。學校書法文化不該是“一枝獨秀走天下”的表面繁榮,而應是“滿園春色關不住”的那股子精氣神。

二、適度融合,鋪設打破學科界限的書法活動課程

有這樣兩種常見的錯誤觀點必須毫不猶豫地摒棄!第一,書法課就是書法教育的全部內容;第二,書法教師就是書法教育的絕對師資。實踐證明,我們要牢牢樹立一個書法教育學科交叉、融合和多元聯動的大課程觀,更要通過我們評價體系的完善,讓我們所有學科教師真切感受到參與學校書法教育的好處:字寫好了,靜下心來的學生能更好地閱讀分析語段;字寫好了,思維縝密的學生能更好地謀劃數學解題思路;字寫好了,筆感流暢的學生寫起外文字母更是不在話下……因此,書法活動課程的構建十分有必要打破學科界限,讓所有的老師能時時有一種“種好自家地,不荒別人田”的責任感,讓所有的孩子能處處感受到書法學習因此得來的成就感。若能如此,我們勢必就能跳出“就著書法講書法”和“書法活動就是書法活動課程”的藩籬,使書法教育抵達應有的兼顧兒童視角的廣度、關懷全體的溫度和具體實踐中的深度。

當然,也同樣有兩個現實問題需要我們加以注意和充分研究——就書法教育而言,什么是各學科均要達成和真正落實的共識?不同學科又有什么不一樣的側重點?筆者認為,共識有四點。其一,本著對學生發展負責的原則,都要關注書寫習慣和書寫姿勢;其二,在關注本學科教學效果的同時,切實做到“作業兩類批閱”的要求,即用“優良”評判對錯,用“★”鑒定書寫;其三,發現優點和問題,都要加以表揚或指出,不留書法評價的學科盲區;其四,任何學科、任何形式的授課,都要將以上三點作為“課上得好不好”的評價標準之一。那么,又有什么不同的側重點呢?我們認為,語文課用好、用足課程標準中提到的“每節課十分鐘”,重視讀帖、重視筆法、講練結合、學用相彰;數學課要指引學生探尋文字書寫和數字書寫的共通之處,培養審美能力,關注書寫細節;英語課及常識技能課要幫助學生培育“提筆即是練字時”的意識。站在學校層面,也有必要適時組織相關的學科聯席會議,組織跨學科性質的課題研究、主題沙龍和交流會,統一思想、總結經驗、推廣做法,最終形成“人人都是書法老師”的喜人局面。

三、適景踐行,搭建給予學生充分展示的書法實踐課程

古人說得好:適時而為,應景而動。書法教育看似“紙上談兵”,實則也需要讓學生提筆攜墨走出教室、接觸社會,才能得以施展的空間和舞臺。這,是實踐課程搭建的生命線、保底線,同樣也必將成為一道教育風景線。每到春暖花開之時,出一期優秀書法作品集、辦一期校報書法???、來一期書法社團成果匯報,既集中展示了學校書法教育的成果,也給更多學生以觸動心靈的榜樣的力量和內在的動力;定期開展社會實踐夏令營,進社區送春聯、寫書信給父母,借以提升學校辦學聲譽和影響力,形成“小手拉大手、社會共參與”的輿論合力……凡此種種,何樂而不為?又有何不可為?

2016年10月,在充分調研可行性的基礎上,我們學校騰出了美術教學樓一間大教室,做了些簡單的隔斷處理,并準備在門外立塊蘊含文化氣息的標牌:“香樟樹下——城東娃個人書法作品展”。和大多數類似展覽一樣,這里將主要用于陳列學生個人的優秀書法作品,但不同的是,學校只負責提供場所、審核申請、對外通知和規定展期。從作者簡介的刊印分發,到具體作品的選擇裝裱,再到室內布局的細致安排,都由學生在家長協助下,自行設計、親自動手。我們相信,有了前期的工作積淀,孩子們的積極性一定會超乎我們的想象,也一定會讓我們徹底放下“有沒有人吃第一只螃蟹”和“有多少人敢吃螃蟹”的顧慮。我們會鼓勵孩子們獨辦專場展覽,允許他們合辦聯展,甚至同意重復申辦、延長展期和擴大展覽范圍。為什么這樣做?我們要的,不是給參觀者看的一場“秀”,而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的輻射效應,是給那些有真正需求的“博觀厚積者”們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我們就想告訴孩子:只要你想,你就能;只要你能,你就來。至于完美到什么程度、產生多大的影響,大可不必成為瞻前顧后、裹足不前的原因。

四、適力發展,挖掘充分彰顯地域書法資源的隱性課程

在我們看來,適力其實就是借力。都說,民間有高手。我們不僅要借師生之力發展學校,也要借家長之力、社會之力發展學校。放在書法課程建構的過程中,這一點同樣適用。前面,我們要說從課堂上“走出去”;這里,我們要談把外面的專家“請進來”。把本區域內的書法名家請到學校來,讓我們的師生觀摩他們的書法作品,讓我們師生學習他們的經驗方法;把我們會寫、能寫、寫得好的家長請進來,讓他們走進課堂,講述自己書法練習的心路歷程和個中酸甜,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經驗。

以我們學校為例,來過的人都知道我們有個“城東ME講壇”,這個講壇每一期的主講者大多是一些大豐的文化名人。比如,我們邀請過吳奇等省內外知名的書法藝術家進校園,現場潑墨揮毫;比如,我們定期請文化學者朱長春等人開設專題講座,讓孩子了解書法藝術的源遠流長……因為有了這樣一個匠心獨運的平臺,我們的師生參與書法教育的視野得以拓寬,在習到“法”的同時,感悟到“法”背后的“道”。我們的學校也借助這個平臺,由此產生了積極的社會效應和真切可見的教育效應。應該肯定地說,這樣的校本課程沒有文字,也是隱性的,但卻是有效的、可感的,更是可學的。它是一份學校發展歷程中有效的推動力,也是一份推動學校文化建設的堅實的保障。

“適合,回歸教育的本真!”學校書法課程體系的建構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找好每一個環節在實施之前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必須有條不紊地、循序漸進地、因校制宜地夯實基礎、提升質量和發展特色,只有始終如一地圍繞“適合”二字做好文章、做足文章,才能找到教育發展的本真之路。

J292.1

B

1005-6009(2016)56-0045-03

陳靜靜,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城東實驗小學(江蘇鹽城,224100)辦公室主任,一級教師,鹽城市教學能手。

猜你喜歡
課程體系建構書法
書法
書法欣賞
書法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書法欣賞
以創新課程體系引領學生發展
民法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思路*——以中國政法大學的民法課程體系為例
建構游戲玩不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