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文明寢室建設的高校學生公寓人性化管理模式探究

2016-04-21 16:05肖國生
企業導報 2016年6期

肖國生

摘 要:學校向我們社會不斷輸送各類人才,學校是社會發展的基礎之一。是社會繁榮的前提條件,所以為了保證學生能有優質的生活環境,必須做好管理好公寓的工作,給學生提供更好的服務。高校公寓的管理是創建和諧校園中不可或缺且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本文根據當下高校公寓的現實情況提出了對建設文明寢室的一些建議。創造一個更好更有包容性的校園公寓環境,能保證學生的學習環境好,學習效率高,與同學之間的相處能更和諧。實行人性化管理是我們校園公寓改革的必經之路,是全面提升公寓服務質量的最佳選擇。

關鍵詞:高校學生公寓;文明寢室建設;人性化管理模式

高校后勤不斷向社會化方向轉變,學生寢室是學生融入的一個小社會,是學生的另一個家,是教室學習場所的延伸。如何對學生公寓管理工作進行改革是我們當前必須面對的問題。

一、高校學公寓現狀與面臨的挑戰

一項根據大學生的活動場所時間分配的統計調查表明,學生的時間分配的主要在場所主要包括食堂、運動場、教室、圖書館、寢室、校外。而占據時間最長的地點便是寢室,人均達到10小時以上?,F在的大學寢室大多是多人一起居住。學生是非常具有多樣性的,受到地理、個人成長環境、教育方式、民族等因素的影響,高校大學生對待同一事物往往有多種看法。多人居住在一起,摩擦難免發生。這讓我們寢室公寓管理工作面臨嚴峻的挑戰。

(一)利益最大化與服務最優化之間的矛盾。高校后勤經過社會化改革,學生宿舍管理職能從學校行政職能中剝離出來。學生與管理員的關系從管理關系變成服務關系,利益關系也從無償關系變成有償關系。給這樣的形勢下,我們公寓管理工作的難度不斷升級。公寓管理部門想要生存并發展,就需要有一個穩定的收入,但學生公寓管理部門不能只是為了賺錢。光賺錢卻忽視學生的教育問題,卻沒有實現服務、管理功能。所以,現在我們必須讓收入和功能達到平衡,這才能促進我們公寓管理的發展。

(二)管理人員普遍素質過低。當前學生公寓的管理人員主要群體的年齡過大,且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沒有什么危機感,他們的陳舊觀念非常需要轉變,而且管理員隊伍普遍教育水平低,不了解高等教育的校園環境,往往也沒有受過正規的公寓管理專業的培訓,所以很難適應并勝任高校公寓管理的工作,這嚴重地限制了我們高校后勤向社會化轉變的速度,也影響構建和諧校園的進度。

二、高校學公寓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具體措施

(一)提高公寓管理人員的素質。服務好學生是我們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工作,要做好這個工作,就必須在工作開展前,融入學生生活,了解學生當前的思想動態,然后在發現問題并認真解決問題。

(二)高素質的服務隊伍保證健全的制度實施。公寓是服務性質的機構,那么就必須有嚴格嚴謹的規章制度,這是機構、組織能正常運行的基本保證。這并不是簡單的只進行物業管理工作就夠的,而是要構建一個小社區,讓宿舍延伸成學生的第二教室,讓學生接受一定制度的約束,又能感到家的溫馨。管理部門需要制定《住宿管理制度》、《管理服務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此外,公寓管理人員隊伍擴充,要選擇年紀、學歷相近的人來當管理員。建立健全的制度,建立高素質的服務隊伍。

(三)營造健康向上的公寓文化氛圍。公寓是學生之間交往頻率最高、相互影響最大、流露感情最真、空間距離最小的地方,把握風氣走向是我們要關心的問題,是關系到學生成長的問題。擴大思想政治工作在學生群體的覆蓋,,工作的滲透力度要不斷加強。

提升寢室文化品位,創造宿舍特色文化。宿舍文化主題和方向要和學校文化建設方向一致,并緊密結合在一起,使宿舍成為校園的延續。創造多元化的宿舍特色文化。舉辦公寓文化活動,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學校和宿舍管理部門要經常組織、舉辦一些有益健康的文化活動,來,來滿足學生的豐富課余生活的需求,活躍生活氣氛, 并拉近了師生、管理人和學生的關系,使得公寓便變成一個好思想、好創意交流的平臺。

三、結語

總之,學生公寓作為生活、學習、交往的重要場所。應該堅持“以學生為服務中心、重心”的宗旨,把宿舍管理工作、管理員工人素質的不斷提高,為學生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服務,讓“人性化”理念中能在我們管理工作中扎根,開拓出更加廣闊的空間,構建一個更為和諧、溫馨的校園宿舍環境做出更多的貢獻和努力。

參考文獻:

[1] 袁蕾. 人才培養視野下高校文明寢室建設的多維分析[J].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02:90-92.

[2] 趙杰藝. 普通高校文明寢室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 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3:131-13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