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語反語理解的核心機制

2016-05-09 13:28盧曉晨
青年文學家 2015年5期
關鍵詞:評價性反語關聯理論

黑龍江大學研究生創新科研項目資金資助,項目編號YJSCX2014-093HLJU。

摘 ?要:理解反語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為了更準確地理解反語首先就要認識到反語的理解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要求聽話人付出額外的努力。評價性是反語的重要特征,反語表達的核心目的是傳達說話人的態度情感評價信息。因此,確定反語使用對象、反語隱含的態度在反語理解過程中占據核心地位。

關鍵詞:俄語;反語;關聯理論;逆期待性;評價性

作者簡介:盧曉晨(1989-),女,漢,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研究生在讀,語用學,黑龍江大學俄語學院。

[中圖分類號]:H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05--02

一、認識反語理解的復雜性

曾衍桃在《反諷論》中明確指出,反語表達具有模糊性、不確定性和多義性。[2006,45-50]理解反語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為了更好地理解反語,首先就必須要認識到這種復雜性。反語理解的復雜性是由它本身的特征決定的。反語話語包含與字面意義不同,有時甚至是完全相反的隱含意義。典型的反語話語的字面意義與說話人意圖必然是矛盾的、不相容的。字面意義是說話人真實含義的載體,為了理解反語,聽話人必須將字面意義與隱含意義區分開,這就需要聽話人付出額外的努力。根據Sperber和Wilson的“呼應提及理論”,反語是一種呼應性言語,最終要表達的是說話人的態度。由此可見,反語的理解不僅是對隱含意義的識別,更重要的是判斷說話人的態度、情感、評價。與直接言語不同,反語聽話人的任務是重建反語話語的隱含意義、說話人態度與意圖。

二、識別反語的使用對象

雖然Sperber與Wilson提出的呼應提及理論對反語的生成和理解作出了相對全面的闡釋,但他們對反語話語的另一個重要層面,即反語的受害者或對象卻并沒有詳盡說明。識別反語使用對象在反語理解過程中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

根據Sperber和Wilson對反語的解讀,反語話語傳達的是說話人的分離性態度。這種態度必然是有一定的針對性的,指向或具體或模糊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是反語使用的對象。因此,當說話人使用反語進行交際時,對聽話人來說,找出反語的使用對象就顯得至關重要。找出反語使用對象,也就是識別說話人表達態度評價意義(通常是負面態度)的對象。反語使用對象通常是被呼應或是提及的話語、事件、思想等等,除非呼應的部分已經有對說話人、聽話人雙方來說都十分明確的指向。識別反語的使用對象與判定反語的呼應類型息息相關,但這二者并不能完全畫等號,很多時候呼應的對象并不等于反語的使用對象。只能說,判定反語的呼應類型有助于識別反語的使用對象并理解反語,因為呼應對象就是說話人分離性態度的載體。

反語使用的對象大致可分為三種情況:說話人、聽話人、在場或不在場的第三人。

(1)說話人

自嘲是一種較為特殊的反語。自嘲的主客體是同一個,其最主要的功能是弱化關于自身的信息,這項信息通常是關于不足、失誤的,直接表述或由他人說出會造成不適、尷尬。因此,自嘲也是自我保護的一種途徑。說話人認識到了不足或失誤,并認為這不足或失誤是不可忍受的,自嘲是緩解這種負面情緒的方式。

— Умею любить, но не люблю дураков! Умею прощать, но не прощаю предательства! Умею быть желанной, но не исполняю желаний!

— Короче, проблемная я, проблемная.

С сайта http://www.inpearls.ru/

這里說話人表達的依然是虛假的自嘲。表面上是在自我批評、指出自己的不足,實際上他提出的卻都是大多數人會表示贊同觀點,并不能說是缺點或問題,這就產生了矛盾沖突,通過對社會標準、規范、事物普遍期待的呼應,說話人反語的使用對象是認為這些觀點是錯誤的以及話語中提到的愚蠢、背叛他人的人。

(2)聽話人

比較常見的反語使用對象,說話人借助反語表明自己對聽話人的態度、情緒。這時交際就帶有一定的危險性,因為反語常用來表示說話人的負面情緒,這就有可能引起聽話人的不滿或是反擊行為。作為一種交際策略,反語在這種情況下主要發揮的是正調節人際關系的作用。巧妙使用反語,說話人可以在充分表達自己觀點的同時最大程度的規避沖突。

Забыть вас? Что вы! Мне б сперва вас запомнить…

-Дорогая, ты не знаешь сколько лет живут козлы?

-Нет дорогой, а что, ты себя плохо чувствуешь?

С сайта http://www.inpearls.ru/

兩個例子中,說話人的話語都具有一定的攻擊性,但比起直接言語還是體現了間接言語的委婉性,適當地緩解了緊張的氣氛、維護了聽話人的面子,帶有開玩笑的性質。

(3)第三人

反語有一定的劃分功能,說話人可以根據交際目的的需要挑選能理解反語隱含意義的交際對象。也就是說把交際對象分為兩個群體:理解反語隱含意義的、只能理解反語字面意義的。通常只能理解反語字面意義的聽話人就是說話人的反語使用對象。當反語使用的對象并不在場時,說話人表明自己對其的態度、情緒主要是為了拉近與聽話人的距離并希望得到對方的贊同。而當反語的使用的對象在場時,說話人就是有目的地把聽話人劃分成兩部分,并同時調節自己與這二者的關系。

Но чиновникам проще жонглировать цифрами: мол, 60тыс. россиян ежегодно умирают от самолечения. Разве граждане РФ такие дураки, что предпочли бы глотать самоназначенные таблетки, если бы могли регулярно обращаться к грамотному специалисту?

АИФ, 2014.5.14, Nо.6

讀者并不知道這些“玩弄數字”的官員能否看見這篇文章,但至少他相信廣大民眾、相關部門是能看見的。帶有反語意義的反問句“Разве граждане РФ такие дураки…к грамотному специалисту?”的使用,表明了作者的立場與態度。反語的使用對象毫無疑問就是這些未盡到責任的官員,而廣大民眾既是作者同情的對象又是交際對象之一。

三、確定反語的隱含態度

根據呼應提及理論,反語的理解必然要經歷:識別話語的呼應性;辨別呼應的對象;確定說話人對呼應對象的態度(通常是排斥、分離)。[Sperber&Wilson,2001:240]也就是說,要正確理解反語,聽話人必然要滿足這三個條件。同時,這三個條件也是判斷話語是否為反語的關鍵依據。

反語屬于語言的解釋性使用,關聯的取得主要依靠說話人態度的表露。根據反語話語,聽話人可以了解或評估說話人的態度或情感。態度、情感的表露是反語表達的核心,說話人使用反語話語的最終目的就是要用這種態度、情感去感染聽話人,或引起其共鳴、或使其對某事產生懷疑、或致使其改變自己的某種做法、或營造輕松愉快氣氛拉近彼此距離等等。作為一種關聯不合適的語言現象,反語在交際中得以實現主要是因為它意圖表明某種態度,反語要想被正確理解,這種態度就必須被識別。說話人態度的識別與其語用動機的確定息息相關。

Дабы не горевать из-за потерянного урожая, нужно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 по крайней мере два надёжных инструмента: агрострахование и мелиоративные мероприятия. Как ни странно, не все главы регионов проявляют интерес и к мелиорации, хотя на реализацию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ей федеральной целевой программы предусмотрены миллиарды рублей. Пора, давно пора перестать жить, полагаясь лишь на счастливый случай.

АИФ, 2014.5.28, No.22

文章的最后一句與前文之間存在矛盾,前文作者一直在強調農業保險和土壤改良的重要意義,最后一句卻突然態度一轉,轉而說應該放任自流、被動地等待機會。這種不自然的轉變是觸發反語的契機,也是聽話人判別反語的依據。意識到這種態度的不自然轉變,聽話人可以進一步推斷出說話人使用了反語,并最終理解說話人對辦事不力、未盡到職責的官員們的批評、指責。

四、結語

反語的使用必須以說話人的創造性思維與聽話人的積極思考為前提。雖然在大多數上下文中反語都極容易被識別出來,理解語詞反語還是需要說話人與聽話人雙方具有確定的共知背景。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反語才可以被看做是一種言語手段、一種矛盾的謊話。

為了更準確地理解反語首先就要認識到反語的理解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要求聽話人付出額外的努力。評價性是反語的重要特征,反語表達的核心目的是傳達說話人的態度情感評價信息。那么,對聽話人來說,解讀反語最重要的環節就是確定反語的表達對象和具體態度。根據Sperber和Wilson的理論,最關鍵的是判定反語的呼應類型,進而確定表達對象和其中蘊含的說話人態度。

參考文獻:

[1]Sperber and Wilson.Irony and the Use-Mention Distinction[A].In:P.Cole(ed.) Radical Pragmatics[C].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1:295-318.

[2]Sperber and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1986.

[3]Кожина М.Н. Стилистика руского языка[M]. М., Просвещение,1977.

[4]Лаптева О.А. Стилистические приемы создания языковой иронии в современном газетном тексте[M]. Поэтика. Стилистика. Яык и культура: Сб. обзоров. М., 1996.

[5]Походня И. Языковые виды и средства реализации иронии., [J], Киев: Наукова думка, 1989.С 128.

[6]Шмелев Д.H. Экспрессивно-ироническое выражение отрицания и отрицательной оценки в современном русском языке[J], ВЯ, 1958, (6):53.

[7]何自然.語用學對修辭研究的啟示[J].暨南學報,2000(11).

[8]文旭.反諷話語的關聯理論闡釋[J].外國語言文學研究,2001,(1).

[9]曾文雄.反語的語用考察[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 2002,(7).

[10]曾衍桃.反諷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

猜你喜歡
評價性反語關聯理論
新格賴斯理論視角下的英漢反語對比研究
運用關聯理論解讀新聞標題修辭手法
《生活大爆炸》中刻意曲解之關聯理論探析
關聯視閾下的學習者語用能力發展研究
論反語本質
學術語篇的評價性分析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評價性內容分析
安全評價性檢查在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的應用
言語反語研究的語用學視角
兒童反語語用功能知覺淺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