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高試卷評講課的效率

2016-05-13 14:01聞霞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 2016年7期
關鍵詞:答題題型試卷

聞霞

筆者曾經做過一次試驗,一張卷子先測試,然后老師批閱、評講,隔天又重新測試此試卷,結果成績讓老師大跌眼鏡,除一些好同學成績有所提高之外,其余學生的成績還不如第一次理想。這不竟讓我想到,以前我上試卷評講課時的情景:教師在講臺上逐題分析答案,學生在下面校對答案,更正錯誤,表面上看起來學生聽得很認真,改得很仔細,但效果總是不盡如人意。

葉圣陶說:“教任何功課,最終目的都在于達到不需要教?!崩蠋熢谡n堂上給指點,給講說,卻隨時準備少指點,少講說,最后做到不指點,不講說。這好比牽著孩子的手,卻隨時準備放手。我想,在這上頭,教師可以下好多功夫。同樣,在語文試卷評講課上,我們也應改變以往的教學策略,調整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和行為,淡化教師面面俱到的講解,只需教師的適當點撥、引導和歸納,注重學生的課堂參與體會過程,強化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識,長此以往,必能提高試卷評講課的效率,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也得到培養。

一、及時批改,注重反饋

教師課堂的精彩點撥、指導、歸納是以課前的及時批改、注重反饋為基礎的。評講效果的好壞取決于反饋信息的正確與否。評講課不可能從頭至尾,面面俱到,應該有所選擇,有所側重。教師在每次閱卷時應做好必要的數據記載。評講試卷前認真檢查每位學生的答題情況,計算各題的錯誤率,細致分析學生的解答內容,找出錯誤的原因;梳理清楚哪些類型的題目錯的多,錯在哪里,學生需要何種幫助等等,必要時甚至可以設計表格來統計學生試卷的錯誤率,提出應對措施。因此,反饋信息、統計錯誤率是上好評講課的前提和基礎。

二、自我剖析,自查自改

試卷批改完后,先不講評。把試卷發下去,課前讓學生對這份試卷進行自查自改,自我剖析。教師可適當指導學生如何分析試卷:(1)查看試卷中哪些題原本會做,因為不認真審題粗心做錯的,先行訂正,將正確答案寫在旁邊,如有必要,可自己多寫幾遍,便于記牢。如果一些題目在多次考試中重復出現錯誤,可以歸納整理在糾錯本上,得空便翻一翻,鞏固一下,以防下次再犯。這些錯誤多出現在試卷第一部分語言積累部分,比如詩歌默寫中“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暗”,學生經常與“岸”混淆,一方面老師在講解時可再適當解釋字義與詩句含義,必要的話可以讓學生寫幾遍字義與詩意,以避免學生因不理解詞義而寫錯;另一方面學生對此錯誤要自我剖析,是因為不理解還是粗心導致。如果是粗心,則對自己進行懲戒性的十遍訂正,如果是不理解,那么查找相應資料,獲得正確的理解。(2)如果有不確定的題目答案,可以通過查閱書本、筆記;或者詢問同學等途徑,得出正確的判斷,依據答題思路,獲得正確的答案。有難度的題目,則等待老師上課解決。在學生課前的自查自改自糾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自我剖析,自我評價,自我改進的學習方法,明確了以后要努力的方向,也為接下來的試卷講評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三、積極參與,互動講評

以往的試卷講評課,大多是老師講,學生記。老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聽得昏昏欲睡,課堂效率大打折扣。大教育家夸美紐斯說:“學生的動力首先還得來自于學生,這一動力正是我們必須從他們身上去發掘的?!币虼?,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給他們時間和空間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只有讓學生自主參與學習活動,成為學習的主體,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效率。

為此,我們可以一改以往的講評方式,在學生課前自我剖析、自查自改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自主分析、講評試卷。做法可如下:

(1)按類分組。將學生根據做錯的題型、題型的深淺程度及學生基礎高低分成幾組。例如:答錯同一題型的可以分為一組,基礎較差的分為一組等等。

(2)分配任務。各組承擔相應的題目。例如:基礎差的承擔字詞等基礎題,基礎中等的承擔課內閱讀題,基礎好的承擔課外閱讀題。這樣按照各自能力分配,做到各司其職。

(3)查證答案。各小組根據自己承擔的任務,通過小組討論,查閱資料等,得出正確的答案。在這一過程中,大家群策群力,通過查字典、看課文、翻閱輔導資料等途徑,來獲得正確答案。如果還找不出正確的答案,就請教老師。每個小組的學生都積極參與,課堂氣氛熱烈。

(4)學生評講。由各小組推薦一位或幾位同學上講臺評講所承擔的題目,學生需要講清正確答案得來的緣由,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同時還從自身的角度講解如何避免錯誤再次發生。他們的評講有些雖然不如老師講評得那樣“到位”,甚至有時會引得大家哄堂大笑,但由于這些講評的內容來自于學生個人的總結,所以對他們來說,印象尤為深刻。而且很多同學都講得非常精彩。例如怎樣避免“崇高”的“崇”和“祟”的寫法混淆,一學生這樣分析:“崇高”指人的精神崇高,像岱宗泰山一樣高大,而“祟”指人不出示證件,行動鬼鬼祟祟。他的解說可謂精彩極了,把兩個字拆開來理解字義,生動形象。這也教給學生記住形近字、同音字等等的一些方法。針對學生一些認識比較模糊,不能確認答案的問題,老師可以組織學生作進一步討論或者辯論,讓學生在討論辯論中進行解題經驗、技巧、思維能力的交流。通過這一活動,養成學生積極動腦的習慣,培養參與課堂的意識,也給予了學生更多口頭語言鍛煉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在互動講評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培養。

四、拓展延伸,“講厚”試卷

試卷講評后,拓展延伸題必不可少。在這之前,學生通過互動講評,明確各類題型的解題思路與解題技巧,教師不失時機地對某些題型從多個側面,多個角度進行合理的發散延伸,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將預先準備好的相關同類題型及時給出,學生當堂練習,當堂反饋,老師予以思路與方法引導,進而達到鞏固和提高的目的。例如做到詩歌鑒賞題時,涉及到一類題型“內容情感型”,通過做題明確這類題型的答題方法是:忠于原詩,再現畫面,語言優美;聯系背景,分析情感。并在此基礎上延伸歸納出中學所涉及到的各種情感類的詩歌,比如憂國憂民、建功立業、思念家鄉、熱愛山水田園等等的各類詩歌。學生雖然只做了一套試卷,但是通過這樣的講解方法,將一套試卷講出了兩套、三套甚至更多套的試卷的分量。

五、歸納總結,授之以漁

鞏固練習結束后,教師適時指導學生總結試卷各類題型的解題方法與答題技巧,并且加以歸納整理,形成總結性的文字。例如:一學生在歸納語言積累題(擬新聞標題)的答題技巧時,歸納了一套自己的答題方法:審清題意,明確要求;找中心句,抓關鍵詞;根據要求,重組詞句。在學生自主歸納總結的過程中,鞏固知識,強化記憶。一套試卷雖然是出題者依據考綱、立足課本、精心擇題而成的,但是由于試卷容量的限制,不可能將所學的知識點面面俱到。這就必須要求我們教師在講評試卷時能夠根據試卷內容、答題情況指導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達到做一題而知一類的目的,這樣既減輕了師生的負擔,又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總之,試卷講評的過程,不只是給學生一個正確答案的過程,更是授之以漁,傳授學生解題方法、答題技巧的過程。一節高質量的試卷講評課,需要教師課前的精心準備,課上的精講精析,更需要學生的善于思考,積極參與。這樣,才能達到真正提高試卷講評課教學效率的目的,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也才能真正培養起來。葉圣陶老先生所說的“疑難能自決,是非能自辨,斗爭能自奮,高精能自探”的美好境界才不是幻境。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大新實驗學校)

猜你喜歡
答題題型試卷
邀你來答題
離散型隨機變量??碱}型及解法
邀你來答題
邀你來答題
巧妙構造函數 破解三類題型
邀你來答題
一次函數中的常見題型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