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互批互改中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

2016-05-13 14:02曹佳敏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 2016年7期
關鍵詞:作文能力提升

曹佳敏

【內容摘要】傳統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對作文的全批全改并沒有對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產生多大的效果,因此,改革作文批改理念和方式迫在眉睫。學生互批互改作文這一“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作文批改模式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學習中批改,在批改中學習,取長補短,從而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作文能力。

【關鍵詞】互批互改 提升 作文能力

讓大多數中學語文老師頭疼的事莫過于作文批改了,在傳統的作文教學中,老師們埋頭苦干、精批細改,而學生全然不在乎作文本上老師嘔心瀝血的批改,匆匆看一眼分數,便把作文本拋至一邊,與己無關了。葉圣陶曾說過:“我當過語文老師,改過的作文不計其數,得到一個深切的體會——徒勞無功?!弊魑慕虒W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批改更是作文過程極重要的一環。所以,面對這種現狀,我們不得不冷靜下來,思考一下如何改變我們傳統的作文教學特別是作文批改方式,如何獨辟蹊徑而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于作文的評改,《新課程標準》要求:“重視引導學生自我修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比~圣陶先生曾指出:“能不能把古來的傳統變一變,讓學生處于主動地位呢?假如著重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師只給引導指導,該怎么做由學生自己去考慮決定,學生不就處于主動地位了嗎?養成自我修改的能力,這是終生受用的?!痹谧罱鼛啄甑淖魑慕虒W實踐中,我嘗試著放手讓學生互相批改作文,事實證明作文互批互改好處多多,我們必須讓學生參與作文互批互改。

一、作文互批的積極意義

1.促進了學生間的交流。每個人都是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個體,都有著自己獨立而獨特的思想和意識,學生的這些富有個性色彩的思想意識多多少少會呈現在自己的習作中。而交換批改作文,能讓學生更加全面、清晰地了解其他同齡人的性格、行為處事的特點等,從而促進了同學間的交流、增進了同學間的感情。

2.擴大了學生的閱讀范圍?!缎抡n程標準》十分強調學生的閱讀量,并且對其作了明確的規定。教師要想方設法地讓學生廣泛地閱讀,不斷地增加詞匯量。而作文互批,是建立在學生閱讀該篇作文的基礎上的。通過閱讀,學生能讀到不同風格、不同思路、不同文筆的文章,從而擴大了自己的閱讀范圍,為作文打下基礎。

3.提高了學生判斷、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每一次的批改作文,都需要學生調動起自己的感官,去發現、分析作文中存在的優點與不足,還需要運用以往的知識經驗去解決作文中的這些問題,此時,頭腦處于積極運行的狀態,無形之中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4.激發了學生的作文興趣。每次批改作文,每人只批兩本,負擔不算重,每次又都是隨機換人,每次批的都是不同學生的作文,批的同學有新鮮感,有興趣。每位同學的作文,每次又都是換一位同學批,看不同的同學對自己的批語,當然也有新鮮感。同時,學生還能體驗親身參與和掌握知識的情感。這種體驗和新鮮感,有利于培養學生批改作文的興趣和看別人批語的興趣。

5.提高了學生的作文水平?!墩撜Z》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蓖ㄟ^互批互改,學生克服了只重寫作,不重修改的缺點。通過互批互改,不僅可以從別人的進步與缺陷中,發現自己作文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失誤,養成修改文章的習慣,同時學生掌握了作文的規范,有助于指導今后的寫作實踐,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二、作文互批的有效途徑

(一)磨刀不誤砍柴工——有效激趣 巧妙引導

1.激起興趣。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苯處熞敕皆O法地調動學生參與作文互批互改的積極性。一方面,教師要跟學生講清楚作文互批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引用一些關于名人批改文章的名言和事例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如白居易的“舊句時時改,無妨說性情”,魯迅的“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句段刪去,毫不可惜”,毛澤東的“文章寫好之后,也不多看幾遍,像洗臉之后不再照照鏡子一樣,就馬馬虎虎地發表出去……這種責任心薄弱的壞習慣,必須改正才好”。還有,如賈島“推敲”的典故,葉圣陶先生雕琢文章、曹雪芹創作《紅樓夢》“批閱十載,增刪五次”的故事。這樣,為學生樹立榜樣,把“文章不厭百回改”的道理融于其中,來激發學生批改作文的興趣。

2.示范引領。影響學生修改作文的主要因素是:“看不出文章的不足,不知怎樣修改好”。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開始評改的階段,需要教師示范指導。教師可以選擇一到兩篇學生的作文進行精細批改,然后將原文和教師的批改評語印成講義發給學生,從批改的內容和批改的方法,都為學生示范,讓學生一目了然地明確作文批改應從哪些方面著手。

3.制定標準。在給學生文章修改的示范后,進一步提出明確的作文批改標準,同樣可以印成講義或者通過投影儀讓學生學習。具體而言,包括這些內容:(1)觀點是否錯誤,認識是否正確,思想感情是否健康。(2)主題(或中心)是否明確、突出。(3)選材是否適當,是否合乎道理和事實。(4)思路是否清晰,段落與層次是否清楚,結構是否完整。(5)語言是否通順明白、準確、鮮明。生動的程度怎樣,有否用詞不當、詞不達意或累贅、畫蛇添足的情況,表現方法有何優缺點。(6)是否有錯別字、怪字。標點符號是否正確。(7)作文的外形,如格式是否正確,書寫是否工整,卷面是否整潔,有無亂涂亂改的情況。

(二)文章不厭千回改——以生為本 生生互批

1.分批改小組。把全班同學分為若干小組,按作文水平的高低平均分為四人一組,組內的每位同學根據評改標準,自行批改。如果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尋求小組內其他同學的幫助,或者組內成員一起討論、協商。

2.二次批改,取長補短。學生批改完手頭上的一篇作文后,隨機和同桌或者周圍的同學交換,進行二次批改,也就是說一位同學需批改兩篇不同的作文,一篇作文需要被兩位同學批改。二次批改時,學生除了要閱讀原文,還要閱讀第一位同學的批改和評語,發掘第一位同學沒有發現的閃光點和不足,同時也能發現自己在批改作文時的疏漏,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修改這篇文章,取長補短,這樣無形中提高了自己的批改能力。

3.教師要宏觀調控、個別輔導、積極參與。教師在整個評改作文的過程中切不可當“甩手掌柜”,尤其是訓練初期,教師的扶持、傳帶更不可缺少。在碰到小組都不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教師要積極加入,與學生一起交流、分析,如果分歧比較大的、比較典型的,可在班上集體討論,教師需加以點撥、引導。這樣的批改過程,真正體現了作文批改以學生為主,師生共同參與的新“課標”理念。

(三)精雕細琢終成器——積極反饋 督促達標

1.作文評改教學中師生之間的關系是一種雙向互動關系,是一種合作關系。學生是批改活動的主體,教師是批改教學的主導者,批改任務應該由師生合作去完成。在進行學生互批作文之初,有不少學生隨便應付交差了事,所以教師對學生已互批的作文,還有必要再收上來進行翻閱,查閱學生互批效果,同時教師也要在學生批改的基礎上再次點評加工,最終寫出教師評語和等級,找出學生批改的差距,然后在下次作文講評課上,對作文情況作出概括總結,并抓住普遍性的問題重點講評。對不認真的學生進行通報和點評,同時要對學生較好的文章和批改認真的進行表揚和鼓勵,教師可以把這些優秀作品張貼在教室墻上的“作文園地”,或者用實物投影呈現給學生,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青少年好好學習的愿望?!庇纱丝梢约ぐl學生寫作和批改作文的興趣,也能對下一次的作文互批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

2.教師講評后,把作文下發至學生手中,指導學生認真自行閱讀自己的文章和老師、其他同學的批改意見,然后再根據老師的講評,總結文章的得失,修改、升格自己的作文。

“文從改中出,精雕終成器”,在作文教學中我們要時時處處以學生為主體,引導他們充分地參與作文互批互改,“教會學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促進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大新中學)

猜你喜歡
作文能力提升
淺析小學生語文作文能力的培養現狀及其策略
如何提高學生作文能力
論新形勢下政工干部的修養
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策略與方法
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態意識
如何提升高職院校語文教學質量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能力
后進生轉化和提升的實踐與思考
中學生學生作文能力的評價體系建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