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師陪伴,借力團隊成長

2016-05-14 09:14陳月芳
好家長·幼教新天地 2016年9期
關鍵詞:園本研討陪伴

陳月芳

摘要:我園努力探索信息技術背景下“師師陪伴”特色園本培訓活動的有效方式、途徑、載體,通過豐富園本培訓內容、改變園本培訓方式、創新園本培訓模式,構建具有特色的園本培訓體系,讓教師借力團隊成長,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關鍵詞:信息技術師師陪伴

園本培訓

“園本培訓”,是在本幼兒園基礎上開展的培訓,對于幼兒園來說是最快捷、最方便、最有效的一種培訓方式。而信息技術則讓園本培訓更為直觀鮮明,更高效,更有針對性。在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中,不是以個人的經驗自我感知。而是以集體的形式共同面對。并根據他人的認識,形成自己的智慧。因為“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馬克思、思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所以,師師陪伴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而教育信息化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信息能力和操作現代教育技術設備的能力,才能勝任教育信息化時代的教育工作。

近年來,囊園著力打造“陪伴教育”特色,探索以信息技術為媒介開展特色化“師師陪伴”園本培訓,營造教師專業成長的最佳環境。讓教師互相學習、相互影響,從而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的長足發展。

一、豐富園本培訓內容,激發教師“學”的欲望

我們采用調查問卷方式,對全園教師的培訓需求進行了調查,在分析教師現狀的基礎上,根據教師的發展需要,梳理出培訓的內容,如: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師德修養、教育理論、專業知識、實踐技能、教學、現代教育技術等培訓,激發教師主動學習的欲望,提高教師從事教學甚至是革新教學方法的各種能力。

二、改變園本培訓方武,修煉教師“研。酌意識

1.項目網絡教研,輪流主講式“師師陪伴”促進教師互助學習

在園本培訓中,我園本著“以人為本、以點帶面、以學促研、以研促思”的原則,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動性和能動性,選定幾個項目,分配到每周教研專題中。在確定主題的前提下,以班級為單位進行自學,選擇有關的理論資料,制作PPT或相關視頻交流材料上傳幼兒園網絡平臺,班組內交流討論,然后輪流做主持,集體研討。教師們自我設計、自我調控、自我發現,在交流與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們暢所欲言,談自己對有關理論的認識與反思,并通過即時點評,積極梳理經驗,提升理論。如我們以《幼兒學習環境評量表》中的室內空間為主題開展的專題研討,主講教師分別對相關理念與實踐問題進行了詳盡、深入的剖析,使每一個教師都能獲益匪淺。輪流主講、互動研討、點評剖析、提煉經驗使每一個教師都成為園本培訓活動的主體。

2.微信話題,參與式“師師陪伴”促進教師主動學習

參與式“師師陪伴”是在參與式的氛圍中,教師親身體會合作探究學習的喜悅和困惑,以達到自身觀念、態度和行為上的改變,并將所學知識和方法運用于自己工作中。而微信作為一種互動性更強,傳播速度更快的傳播方式,正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青睞,我們的微信話題應運而生。我們通過微信平臺,開展參與式“師師陪伴”,以激發教師積極性、主動性參與為出發點,以小組合作為主線,促進教師主動學習、積極探索。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實施過程中,我們經常組織教師圍繞某個中心話題展開討論、組織觀摩。例如:“指南背景下一日活動環節的優化”“如何園本化地開展課程游戲化”等。面對這些共性的熱點問題,大家通過微信話題展開研討,各抒己見,思維活躍,分析討論觀點鮮明、論述精辟,并通過互動交流達成了共識,有效地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

3.微課研討,互動式“師師陪伴”促進教師合作學習

微課是以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為主要形式,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設計的一種情景化、趣味性、可視化的數字化學習資源,能夠支持多種新型學習方式。隨著手持移動數碼產品和無線網絡的普及,基于微課的移動學習、遠程學習、在線學習越來越普及。為此,我們革新傳統的教學與教研方式,突破教師傳統的聽評課模式,要求教師人人會制作微課,將電子備課、課堂教學和課后反思等資源納入微課中。在園網站上開設微課資源庫,通過資源庫開展園本研修、區域網絡教研等。我們鼓勵教師選擇喜歡的微課課程學習并模仿,在模仿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特長選取關注重點,模仿之后開展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學習研討,在反復的互動中提煉優秀教學的設計與實施經驗,為創造適合孩子的優秀教學奠定基礎。

三、創新園本培訓模式,提高教師“思”的能力

1.基于共性問題的引領式“師師陪伴”集中培訓

針對課程改革和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我們確立研究專題,采取集中培訓的方法,以保教主任為引領,其他教師共同參與,根據本班實際制作PPT,內容涵蓋:我班的現狀、我的做法、我的困惑等,集中研討,就自己的觀察和思考發言交流,保教主任歸納大家的意見并提煉,重點突破薄弱環節,將棘手的問題分解再逐步推進。如在主題課程實施中,我們通過集中培訓,重點解決教師普遍存在的諸如“主題實施中如何去捕捉生成…‘主題氛圍如何顯化”等問題。并將每次研討得出的結論在實踐中加以驗證反饋,讓每次活動都成為下次活動開展的起點。

2.基于實際需要的小組式“師師陪伴”分層培訓

依據我園教師不同的層次水平及發展需要,我們開展了分層培訓。例如,根據不同年齡班教學內容、方法的差異,我們分別對小、中、大三個年齡班的教師組織分層培訓,有針對性地解決各年齡班組的特性問題。同時,依據教師年齡差異及個人發展水平的不同,組織分層培訓,對于教齡較長的老教師及骨干教師給出思路,對青年教師則因人而異給予適當的方法提示,必要時做示范,促進每位教師在原有水平上逐步提高,并將培訓過程制作成電子案例,豐富園資源庫的同時,互相交流提高。

3.基于具體問題的傳幫帶式“師師陪伴”隨時培訓

任何教學問題都是在真實的教學現場出現的,為解決教學中的真實問題,我們突出了培訓的及時性,即發現問題隨時培訓,隨時解決,不將問題延緩積壓。如:我們開展幫帶式“師師陪伴”,師徒結對互相多角度觀察教師、幼兒、環境材料,采用視頻記錄的手法,將發現的問題及時記錄下來,回放給老師看,讓老師自己審視自己的教學現場,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發現癥結所在,揭示可能的解決途徑。

信息技術背景下“師師陪伴”園本培訓是教師借力團隊成長的重要途徑,我們將不斷完善培訓體系,探索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方法和途徑,讓每位教師在團隊中都能收獲成長!

猜你喜歡
園本研討陪伴
陪伴
實施精準園本培訓 建強培優教師隊伍
“疫”路陪伴 架起“僑”梁,心“聯”你我
園本課程開發的迷失與回歸
GSM與FDD、NB-loT融合組網研討
柑桔無公害栽培技術研討
運用多元智能構建園本課程的研究與實踐
研討式教學中的研討題設計
建筑工程預算控制研討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