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游戲,大智慧

2016-05-14 09:14沈芳雁徐惠芬
好家長·幼教新天地 2016年9期
關鍵詞:橡皮筋橡皮泥示意圖

沈芳雁 徐惠芬

摘要:科學游戲在幼兒園科學教育中有著獨特的作用,將科學教育寓于科學游戲中,能極大地激發幼兒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經過一個學期的實踐反思,我發現科學游戲的有效開展,離不開教師的各種智慧——支持的智慧、引導的智慧、放手的智慧。

關鍵詞:科學小游戲教師指導

科學游戲是以科學知識為內容的智力游戲,它沒有固定的模式,但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啟蒙性、趣味性和娛樂性。比其他游戲更具有邏輯性。因此??茖W游戲在幼兒科學教育中有著獨特的作用。將科學教育寓于科學游戲中,能極大地激發幼兒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經過一個學期的實踐,幼兒對科學游戲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晨間游戲時間。孩子們首先選擇的是科學區,區域活動時間。孩子們爭先恐后進入科學區。從一開始的對科學游戲興趣一般。到現在充滿興趣。從一開始面對各種材料不知道該從何下手。到現在面對新材料只要老師稍加說明。拿起操作示意就能進行探索。孩子們的進步噩而易見。人人愛玩、會科學游戲成了我們園的一大亮點。幼兒甚至還在相互帶動影響下有一些創新玩法和發現。愛探索、能發現、會創新的發展目標正在逐漸達成。在不斷的實踐反思中。我發現??茖W游戲能否有效開展。需要教師的各種智慧。

一、支持的智慧,幼兒的有效學習需要教師適宜的材料支持

案例一:利用橡皮筋和空氣的共振讓橡皮筋發出聲音。我簡單準備了塑料盤子和一些橡皮筋,讓小朋友嘗試用不同的方法改變橡皮筋,感受橡皮筋發出的不同聲音。殷俊拿到材料,很快就把橡皮筋都拉在了盤子上,然后開始撥動:“我要開始彈琴了?!边呎f邊低下頭去聽聲音:“有點咚咚咚的聲音?!苯又牙瓭M橡皮筋的盤子倒過來,把盤子底下的橡皮筋拉起來撥動:“哈哈,這樣也有聲音?!比缓罂粗艺f:“我覺得它是橡皮筋,所以本來就可以一拉一拉的?!蔽艺f:“你發現橡皮筋的秘密了,那你能不能試試橡皮筋能不能發出不一樣的聲音呢?”看到同伴把橡皮筋排得很密拉在盤子上,殷俊也學著把盤子上的橡皮筋聚攏,再拉動橡皮筋:“哈哈,這樣也有聲音的?!币罂⊥媪艘粫?,把橡皮筋拿下來,重新拉,拉成了斜斜的樣子,然后把盤子拿起來對著大家說:“看,我做了個三角形,哈哈?!苯又烷_始用橡皮筋拉出不同的形狀,并沒有去感受橡皮筋會不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對于橡皮筋拉緊后撥動可以發出聲音,孩子們有一定的經驗,但是面對簡單的材料孩子們并沒有更多的玩法,只是做好則聚攏打開的嘗試,或者只是簡單地改變一下橡皮筋在盤子上的方向,沒有做出更多的嘗試,比如把橡皮筋拉長,或者把橡皮筋拉在盤子長的一頭。雖然老師一直在提醒孩子們多做嘗試,但是面對簡單的材料,孩子們的思維還是比較局限。

案例二:吸取了這次的教訓,在玩不倒翁的時候,我給孩子們提供了很多的材料,橡皮泥、彈珠、小球、磁鐵、膠帶、雙面膠、螺帽等等,有了豐富的材料,孩子探索的積極性提高了,也有了更多的發現。妞妞在游戲中想用膠帶把小球固定在不倒翁底部,但是經過幾次嘗試都不成功,經過思考,她決定用橡皮泥來當黏合劑固定小球,當嘗試成功了之后,妞妞得出了做這個不倒翁還是橡皮泥比較好用的結論。對于妞妞,豐富的材料幫她解決了黏合劑的問題。揭景一用橡皮泥當底座,開始用了塞滿整個底部的橡皮泥,不倒翁成功了。接著用更多的橡皮泥時發現不倒翁反而有點不穩了,于是他得出了好像放太多橡皮泥不倒翁效果不怎么好的結論。接著他又用一點點橡皮泥進行了嘗試,發現不倒翁非常靈活。通過開放性的材料,揭景一發現了重心高低對不倒翁的影響。豐富的材料給了孩子們更多的可能性。

3-6歲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特點,讓幼兒的游戲區別于成人,成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利用簡單的材料將游戲進行各種衍生,而幼兒在游戲中,如果沒有充足的經驗,只能利用眼前看得到的材料進行拓展延伸。在“橡皮筋會說話”游戲中,教師忽略了幼兒的這一思維特點,僅是簡單地準備了塑料盤子和橡皮筋,讓橡皮筋發出聲音很容易做到。然而在進一步的探索中孩子們就受到了材料的限制,面對簡單材料,孩子們很難做到改變橡皮筋的長度,那么探索不同長度的橡皮筋發出的不同聲音也就不能進行了。發現問題后,教師在后續游戲中為幼兒提供了更多的材料,不同寬度的盤子、鉛筆等,孩子們的游戲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在不倒翁游戲中,教師對于材料的支持有了很大的改進,為幼兒準備了非常豐富的材料,幼兒在游戲中有事可做,甚至在不斷的反復操作中有了“橡皮泥壓緊后粘在底下的效果最好,而且用很少一點橡皮泥就可以了,橡皮泥太多不倒翁反而會不靈活”的發現。

二、引導的智慧,幼兒的深入探索有賴于教師的適時引導

案例三:在多米諾骨牌初次投放的時候,孩子們充滿了興趣,五顏六色的多米諾骨牌總是最先被孩子們認領的。隨著其他游戲材料的逐漸投入,孩子對多米諾的興趣漸漸降低,甚至出現了無人問津的情況。為了讓孩子們能繼續深入探索,教師在班里舉行了“多米諾之王”的PK,比一比誰能搭出最長的多米諾,誰的多米諾轉彎最多,并把PK結果布置在探索發現墻上,有挑戰就有進步,如今孩子們的挑戰記錄仍在不斷刷新。

新鮮的游戲材料對幼兒有很大的吸引,然而幼兒對新材料的好奇得到滿足,或者通過操作對某一現象有所了解后,幼兒往往沒有自己持續探索的能力,這時,教師的引導便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教師的引導有時候不需要太多的語言,只需要簡單設置一個游戲情境。

教師指導幼兒游戲的過程是一個充滿了教師教育智慧的過程,教師需要具有指導的教育機制。除了適時設置游戲情境刺激幼兒深入游戲,還對幼兒進行行為暗示或者是教師利用群體同伴的作用來影響游戲中的幼兒,達到指導幼兒游戲的目的。教師通過語言、動作的隱性指示作用對兒童施加影響,通過群體游戲行為影響個體,使幼兒之間產生群體交叉影響。另外教師介入引導的時機也充滿智慧。教師在指導游戲是需要對幼兒和游戲密切觀察,在觀察中發現幼兒的需要、興趣和幼兒的困惑與矛盾,再根據幼兒的需要適時介入并提供適宜的引導。

三、放手的智慧,幼兒的自主學習需要教師適當的放手

案例四:傳聲筒制作簡便又非常好玩,因此我們將傳聲筒引入了科學區。制作傳聲筒對于中班下學期的孩子來說并沒有難度,引入傳聲筒的第一步就是讓孩子們用一次性紙杯制作傳聲筒。制作前,我給孩子們準備好了長短、粗細不一的毛線,一次性紙杯和戳洞用的鉛筆,以及每組一套詳細的制作流程示意圖。在讓孩子們制作之前,對于自己的準備我非常滿意,用最簡單的材料做出傳聲筒,長短、粗細不一的毛線還能讓孩子們在體驗完自己制作的傳聲筒之后再去感受不同的線連接的傳聲筒帶來的不一樣的感受,經過一系列的制作、對比,孩子們也許就能開動腦筋打開思路,想到更多關于傳聲筒的不同嘗試。如此簡單的材料,對于孩子們來說最大的困難就是打一個足夠大的結,因此在活動前,我特地給孩子們一些毛線,讓他們嘗試在毛線兩頭打出盡可能大的結;看流程示意圖進行探索操作也是孩子們的第一次嘗試,雖然示意圖已經非常翔實,但是第一次嘗試,我總怕孩子們看不明白,因此在孩子們操作之前,我又把示意圖中的注意事項跟孩子們交代了一番。經過這一系列的充足準備,孩子們開始制作傳聲筒了,過程確實非常順利,孩子們很快就完成了制作,并用傳聲筒開始了對話,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了,鉛筆戳的洞孩子們很難把控,一不小心就戳得很大,孩子們打的結又不夠大,當孩子們嘗試拉直跟放松線帶來的不同效果時,不斷的有線從洞里出來,孩子們還沒來得及仔細探索就開始忙著修補傳聲筒了,以至于到最后孩子們最大的感慨就是傳聲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案例五:彩色陀螺是讓孩子們利用紙盤、鉛筆、油畫棒等簡單材料按照圖示完成制作,并發現陀螺轉起來后色彩的變化。王浩楠看看圖示,拿起蠟筆開始在圓紙盤上涂顏色,按紫、橙、黃、紅、藍、綠分橫條把盤子涂滿后開心地拿起來說:“我做好了?!崩蠋熖崾究词疽鈭D,王看看示意圖,拿起蠟筆往洞里戳,戳不進,找鉛筆幫忙后,把蠟筆戳進了洞里,拿起做好的陀螺說:“像個傘?!蓖檎f:“這是陀螺?!比缓竽闷鹣灩P柄將陀螺轉起來,發現彩色連起來了,很開心。吳夢瑤看了圖示后,照圖示的樣子把圓盤顏色涂好,接著仔細看圖示,拿起蠟筆準備戳進底盤,但洞太小,戳不進,就拿起鉛筆用力把洞戳大一點,然后拿起蠟筆,對著圖示的樣子戳進盤子,好了之后又仔細看圖,很開心地把做好的陀螺轉了起來。

當提供了足夠的支持后,教師還需要學會適當的放手,給幼兒自己探索學習的空間和機會。在傳聲筒游戲中,由于是第一次嘗試讓幼兒看示意圖操作,教師有太多的不放心,在解說示意圖的時候基本就把制作過程講述了一遍,孩子們在操作過程中雖然沒有遇到什么問題,但也失去了探索的興趣和學習的機會,操作示意圖在游戲過程中成了擺設,千篇一律的制作過程中,孩子們也很難有新的發現,制作成功后的成就感也大打折扣。吸取了這次的教訓后,教師在組織彩色陀螺游戲時,僅是投放了足夠清晰的操作示意圖,沒有太多的說明,并且讓孩子們自由操作。面對新的材料孩子們不知道該做什么自然會去研究示意圖,而對于示意圖的解讀,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看法,孩子們做出來的彩色陀螺都各有特色,當制作成功后把彩色陀螺轉起來,孩子們還會相互去比較各自的差別。教師過多的引導會降低幼兒的探索興趣,適當的放手則可以給幼兒更多的空間和可能,孩子們在自由探索中可能會有新的發現,在自由氛圍中,同伴間的相互碰撞也能帶給幼兒驚喜。

生態系統學的觀點認為,兒童的發展受到周圍各個不同層次系統的影響。教師作為社會專職的教育者,在這樣充滿動態性與復雜性的發展系統中,起著獨特的主導、調控、中介與緩沖等作用,直接影響了兒童的發展。幼兒園教師是幼兒園生態教育環境中的極具主動性的因素。幼兒園游戲活動,作為幼兒園基本的活動,是幼兒學習的重要途徑。教師是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核心因素,幼兒園一切教育活動都是體現在教師的教育行為上,教師的教育者的角色使得教師必然要干預指導一切幼兒園的活動形式,包括游戲。教育者干預控制游戲,對游戲施加教育影響,以求取得兒童更好發展。發揮游戲潛在教育價值,使游戲成為促進幼兒成長的方式,需要教師走入幼兒的游戲,適時適度地干預指導,使游戲的教育意義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最后,由于幼兒身心發展的局限性,教師作為一個教育者的主導作用要比其他學校教育階段的更加顯著,這也決定了教師對游戲指導的必要性。這無疑是對教師極大的考驗,除了需要支持、引導和放手的智慧,教師更需要時時關注、事事思考、多多實踐、好好反思,以求讓幼兒在愉悅的游戲氛圍中得到更多的發展。

猜你喜歡
橡皮筋橡皮泥示意圖
生活中的小魔術
先畫示意圖再解答問題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圖
做個橡皮泥爸爸
橡皮筋小妙用
借像皮泥
兩張圖讀懂“青年之聲”
中緬油氣管道示意圖
自己造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