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家園溝通的策略

2016-05-14 15:12陸婷婷
好家長·幼教新天地 2016年9期
關鍵詞:共育家園幼兒教師

陸婷婷

摘要:做好與幼兒家長的交流溝通工作,是幼兒教師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見,新時期家園共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要提高幼兒的素質,單靠幼兒園或是家庭任何一方都是難以實現的。唯有重視教師與家長的交流溝通工作,讓家長主動參與到幼兒的教育中來,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兒園保教工作的質量,促進幼兒全面健康地發展。而教師作為聯系學校和家庭教育的橋梁,只有積極主動地擔負起教育家長、指導家長如何從實質上關心孩子,才能不斷地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因此作為幼兒教師,要時常換位思考,注意溝通技巧,因材施教分別應對,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走出誤區,和家長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任務。

關鍵詞:家園共育

交流溝通技巧

一、幼兒教師與家長進行溝通的重要性

偉大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經說過:“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倍鳛橥七M家園共育的重要手段,幼兒教師與家長之間溝通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1.促進幼兒園與家庭的教育優勢互補,有利于教育資源的充分利用

作為一位教師,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是必須具備的能力。事實上,幼兒與家長相處的時間是最多的,也比教師更了解自己孩子的脾氣、性格和興趣愛好等等,并且在教育孩子方面或多或少積累了一些經驗,對于幼兒教師來說,有很多是可以借鑒的。幼兒教師在與家長進行溝通時,可以和家長進行必要的經驗交流,可以進一步了解幼兒在家的表現,從中發現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并及時調整教育方式。當然,幼兒教師在與家長的溝通中,絕不能以為僅僅是幼兒園單方面在幫助家長提高科學育兒水平,還應認識到幼兒教師在與家長進行溝通的同時,也是向家長學習的好機會,可以將優秀的育兒經驗推廣,擴大其影響力。這樣不但幫助教師拓寬了思路,而且也調動了家長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家長擁有參與幼兒教育的興趣,掌握科學育兒的方法,有利于促進家長與教師之間的合作與家長與家長之間的互動,從而密切家園關系。

2.有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展現自我。

在幼兒期,幼兒生存、生活的地方,就是對幼兒的成長產生重要影響的地方,也就是教育幼兒的地方。幼兒園教育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幼兒教育,幼兒園只是幼兒教育的一種較為普遍的專門的教育機構,除此之外,對于幼兒來說,家庭也是重要的教育機構,因此家庭和幼兒園應建立一種合作、和諧、互補的關系,這就離不開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流溝通。通過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對幼兒的成長起到同步、同育、同構的作用。

二、幼兒教師與家長交流溝通的現狀分析

幼兒教師面對的不僅是千差萬別的孩子,而且還有千差萬別的幼兒家長。在各方面不同的因素影響下,家長在對待幼兒的教育問題上所持的態度、觀念各不相同,從而其處理問題的行為、方式、方法也就自然不同,其中有科學的,也會有錯誤的。此時,幼兒教師有責任通過不懈的溝通工作轉變家長不正確的觀念和行為。家長觀念轉變了,那么家長的家教水平也提高了,自然而然地也會自覺配合幼兒教師的工作,理解教師,信任教師,真正實現“家園共育”。

1.對幼兒教育的觀念、態度與教育方法的分歧

對幼兒來說,游戲是學習的基礎。家長所采用的教育方式與教師迥然不同,教師帶著很多學生,有時很難顧及每位同學,因此會造成以各色不同分歧,教師要慢慢將專業的教學理念滲透給幼兒,慢慢讓家長理解并支持自己的教學工作。

2.教師與家長的地位不平等

現實生活中人們形成一種“現象”,在家庭與幼兒園、家長與教師之間,幼兒園及教師在幼兒教育方面具有絕對的權威,扮演“權威者”的角色,家長常常要服從教師的要求,配合幼兒園的工作,扮演“接受者”的角色,且一直受這種角色的左右,影響教師與家長的互動。在家園交往中,教師習慣了“主動出擊”。對家長要求這,要求那,而家長似乎也是心甘情愿地接受種種要求。這種雙方單一角色定位,這種單一的“要求與接受”的互動關系,必然會對互動效果產生影響。

3.家長與教師,缺少溝通的機會

家長與幼兒園的工作時間基本上是同步的。早上教師忙于接待幼兒,家長則忙于趕點上班,他們很難有盡興交流的機會。所以,家長和教師哪有時間靜心去交流孩子的情況呀,這就像兩條不能交匯的平行線。

以上列出的幾點,只是現階段家長與幼兒教師交流溝通中存在的眾多問題中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是目前我們需要重視的事情。

三、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方法和技巧

作為聯系學校和家庭教育的橋梁,幼兒教師在解決現階段與家長之間溝通所存在的問題時應當發揮主要作用。

在強調家園共育的現在,教師進行家長工作的方法和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如:家長學校、家教講座、家長開放日等等。以下列出幾個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方法與技巧,為切實解決這一問題提供可能。

1.和家長談話要遵循兩個原則

第一,切忌“告狀”式的談話方法,這樣會讓家長誤認為老師不喜歡甚至是討厭自己的孩子,從而覺得自己的孩子在班里會受到不公正待遇而產生抵制情緒。

第二,和家長溝通要講究談話的策略性和藝術性,把談話建立在客觀、全面的基礎上。要讓家長相信我們,尊重并聽取我們的意見,要讓家長感到教師在關注自己孩子的成長和進步,感到老師比他們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同時,要抓住時機向家長了解孩子的情況,以請教的態度耐心地聽取家長的意見,使家長產生信任感,從而樂意與教師進行充分的交流,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當然掌握了最基本的原則,我們還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做不同的安排,不能生搬硬套,要靈活運用。

2.根據家長情況不同而采取的不同的溝通方法

在具體工作中做到這點并不簡單,家長和幼兒的情況形形色色、五花八門,還需要我們老師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我們要把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標慢慢滲透,逐步在思想上達成共識,以取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當然,幼兒教師在與家長進行溝通時,必須充分尊重家長,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要以教育專家的姿態居高臨下地教訓家長;新教師,也不要在家長面前手足無措,要勤于學習,以先進的育兒理念、科學的育兒方法武裝自己。

3.以熱情、友好的態度創設良好的情感氛圍

第一,教師要學會“微笑”。

第二,教師要學會一些簡單的禮儀。

第三,教師要主動地給予家長一些幫助和關懷。

4.換位思考,理解每一位家長

在幼兒園里,教師和家長之間的相互理解,是需要平臺的,它的建立是以幼兒的幸福成長為目的,需要教師、家長雙方的努力和維護。只有我們想家長所想,急家長所急,與家長同心同德,我們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才會更有效。

我相信,只要我們做有心人,充分發揮教育活動中各個環節的作用,注意多種溝通方式的互相補充、靈活運用,就可以提高工作成效,取得家長的滿意和信任,從而使我們的工作得到更多家長的良好評價。

猜你喜歡
共育家園幼兒教師
將大自然帶進室內的家園
家園
家園共育·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尋找失落的家園
家校社共育,推動“雙減”有效落地
家園共育·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三個維度
家園共育·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綠家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