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馬克斯·韋伯《社會科學方法》關于理想的類型

2016-05-14 17:33趙麗萍
資治文摘 2016年8期
關鍵詞:韋伯

【摘要】“理想類型”方法是韋伯社會科學方法論思想的核心心位置,既是韋伯在社會科學方面認識論的集中體現,同時又是其社會研究的基本概念工具。理想類型不是對實際社會存在的概括,只是理論家為了分析現象、理解現實而構想的理論模式,它是韋伯試圖為社會科學研究奠定堅實的邏輯基礎而建立的。

【關鍵詞】韋伯;社會科學方法論;理性類型

一、韋伯簡單介紹

馬克斯·韋伯(1864-1920)是近代社會科學發展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在社會學領域中與卡爾·馬克思、迪爾凱姆并駕齊驅。他涉及的領域特別多,哲學、社會學、歷史、宗教。

二、韋伯《社會科學方法論》——論理想的類型

1.概念:理想類型是一種思維邏輯上的完善物,它對經驗現實不是摹寫和復制,而是綜合和建構。它是一種烏托邦。理想類型是韋伯對經驗現實進行比較分析和因果解釋的“坐標原點”,是他對特定的社會現象進行觀察和理解的“透視鏡”。

2.馬克斯·韋伯“理想類型”的核心及特點

核心為:是構建一個存在于主觀思維中的關于某些現象的典型形態的概念模式。特點:在于,雖然構成這個概念模式的各要素存在于現實之中,但是這種“理想類型”卻很少或根本不存在于現實之中。換句話說,理想類型是根據一種主觀價值觀,通過對客觀經驗事實的主觀抽象、概括,從而做出對客觀經驗事實的一種陳述體系。理想類型雖不是對經驗事實的客觀描述,可也不是虛構的,而是來自于對抽象的現實。韋伯就試圖使用這種結合主客觀的認識論來進行歷史研究。

3.“理想類型”方法提出的原因

社會學從它產生的那天起就存在著一個方法論的問題,由此也產生了兩大對立的陣營:實證主義社會學和反實證主義社會學。這兩個學派之間的對立和斗爭,促進著社會學的發展。以孔德、斯賓塞為代表的英法早期實證主義者,在自然科學特別是物理學和生物學方面取得巨大成果的背景下,反對超自然力量和抽象思辨,把社會現象視為與物理現象相同的自然現象,期冀用自然科學方法和手段來研究社會和人,建立一套完整而嚴密的研究范式。而深受德國人文熏陶的狄爾泰,則從本體論出發,將科學分為自然科學和精神科學。在他看來,無論實證主義的自然主義,還是客觀唯心主義的歷史哲學,都無法反映社會生活和社會精神的特殊性,自然科學所做的工作僅僅是依照自然規律,把一些觀察到的事物與另外一些事物聯系起來,并對它們做出解釋。正同他的名言,我們解釋的是自然,而我們理解的是精神生活。

4.“理想類型”的界定與應用

理想類型是作為與自然主義相對立的方法提出來的,韋伯以此作為對抗自然主義偏見在文化科學(社會科學)領域內影響的手段。如前所述,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帶有很強的獨特性及主觀隨意性,換句話說,是有動機和有意志的主體行為。這樣,也許會有人問,那社會學是否還具有客觀性?在韋伯看來,客觀事物的性質只有經過概念化才能得以認識。所以,韋伯想通過“理想類型”來建構一種抽象理論的概念結構,來掌握社會領域的復雜性,以此把握社會科學的客觀性。這種概念結構的基本成分是一般的概念,但它與其他一般的概念又是不同的。因為這個一般概念是達到個別之物、達到文化現象的特異性的手段,是文化科學認識實在的特有方法。

韋伯看來,采用這種概念模式的本質是“把歷史生活中某些關系和事情集合為一個復合體,它被想象為一個具有內在一致性的體系。而實質上,這一結構本身就像一個通過著重分析現實的某些因素而得出的烏托邦”。

韋伯對“理想類型”的詮釋有如下觀點:理想類型的一詞適用于指關于行動者與行動要素之間的關系的分類和陳述,亦即根據或參照行動者心中的思想和行動取向所依據的一個或幾個行為準則所作出的分類和陳述。理想類型是這樣形成的:單方面地強調一個或幾個觀點,并將與這些單方面強調的觀點相匹配的現象,亦即許多彌漫的、無聯系的、或多或少存在和偶爾又不存在的個別現象,綜合成為一個具有內在一致性的思維圖像。

韋伯看來理想類型是一種方法論上的分析結構通過這種分析方法,可以使其與經驗實在相比較。我們可以這樣簡單地說,由于經驗現實是復雜多樣的,包含無數的關系和事件,就研究者來說,他不可能窮盡社會實在的所有特征,那就可通過理想類型,借著片面地強調或夸張現實里面的某些成分,然后把它提升到一種純粹的概念。這種純粹的概念是一種烏托邦,在現實中是找不到的,它只是我們建構出來的思維圖像,而借助于這個建構出來的思維圖像,我們可以把它去跟我們研究所尋得的資料,或是我們在現實里面對經驗的整理加以對照,看看現實與理想類型之間的距離有多遠,并力圖說明存在這些差距的原因。

【參考文獻】

[1](德國)馬克斯·韋伯.經濟與社會(上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德國)馬克斯·韋伯.社會科學方法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3]馮鋼.“客觀性”、“理想類型”與“偽道德中立”——評羅衛東的“重返韋伯”[J].浙江社會科學.2006(06)

[4]王靜.馬克思·韋伯的“理想類型”歷史學實踐[J].前沿.2013(05)

[5]白中林.韋伯法律社會學中的理想類型[D].中國政法大學.2008(碩士)

作者簡介:趙麗萍(1991-),女,漢族,貴州六枝特區,貴州民族大學2014級社會學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韋伯
勇氣
五月是什么
勇氣
一天一分錢
水下求婚,不幸溺亡
引力波探測:先驅者的悲劇
不文藝的女青年
胸有成竹時相信自己
韋伯:浪漫音樂的色彩高手
驚魂平交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