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安:文化的事,要給點時間

2016-05-14 08:55萬俟杲
上海采風月刊 2016年8期
關鍵詞:徐崢李安

萬俟杲

眾所周知,華人世界的國際級大導演李安是“后發之人型”成功者的代表人物,他來參加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題為《票房即將超美國,成為老大還差幾件事?》的主題論壇,既合適又不合適。

合適的是,作為叱咤國際影壇多年的華人導演,他既具有從華語電影出發的立場和視角,又有足夠豐富和寬闊的國際視野,能夠回答這樣的關于中國電影的國際競爭力的大問題。

不適合的是,他大器晚成的經歷與低調內斂的氣質,與當今牛氣沖天的中國電影市場動輒“趕英超美”的速成預期和“成為老大”的張揚氣場,似乎有點八字不合。請他這位文縐縐、慢悠悠的老中醫來給求勝心切、急火攻心的中國電影把脈,究竟對不對路,且聽他如何開釋。

與李安導演同臺論道的還有演員、導演徐崢,博納影業集團總裁于冬,復星投資Studio 8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杰夫·羅賓諾夫,華誼兄弟影業首席執行官葉寧、騰訊公司副總裁、企鵝影業首席執行官孫忠懷。

故事為王,情懷至上

李安坦言他只知道怎么講自己的故事,講別人的故事,他并非行家。李安學戲劇出身,他對如何利用故事里面的戲劇性沖突,不管是外在的沖突,或者是個人內心的沖突,跟自己生活里有關系的,他便能有感而發,駕輕就熟。

故事對李安來講只是一個載體、結構,把一件事情講出來而已。就像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任何故事說穿了就是由開始到結局,就看你怎么轉折——怎么起,怎么承,怎么轉,怎么合。好萊塢的電影,轉折可能會多幾下,中間還會有一段特別引人入勝。

“故事只是一個假象,最重要的是你的心如何交給觀眾,觀眾讀懂了你的心后再去作屬于他的想象,這才是最有意思的?!崩畎舱f。電影創作者想跟觀眾心心相印,是通過情節、音樂,笑、哭,或者用情感的起伏帶著大家走。不管那是一段怎樣的旅程,故事講順暢了只說明你的技術不錯,但如果說藝術,應該還需要有點情懷。人生找不到標準答案,道可道非常道。你要求自己講出一個所以然,又娛樂大家,又給人啟發,那么就需要通過一個虛構的故事,在黑屋子里面跟觀眾慢慢溝通。李安認為,對他而言這一過程才是最真誠可貴的。

對于李安的“情懷說”,徐崢認為自己完全是個小學生。他說以前做演員時,每次拍完一部電影很想回到劇場里面看戲,因為在看戲時能讓自己回到“初心”。后來拍電影時也跟別的導演有所不同,總是蠻主觀地站在角色立場上,所以經常要自導自演。徐崢認為,從角色或表演的角度帶入自己想表達的那個故事,這既是他擅長的部分,也可能成為他的局限。但無論怎樣,講故事最重要的還是言之有物,有創作者真正想表達的東西,那是故事背后的驅動力。

作為中國最成功的制片人之一,于冬在講故事方面自詡是行家里手,會說全本《三國演繹》《水滸傳》評書的他,最擅長的是給各種導演講故事,把自己看的某個覺得好的故事或者劇本,像說書一樣說給對方聽,繪聲繪色還帶有角色扮演的講故事方式是于冬的獨門秘技,也使他找到不少志同道合的合作對象。

復星投資Studio 8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杰夫·羅賓諾夫強調,編劇、導演是故事的主要打造者,作為制片方,我們可以給他們一些意見,比如說這個故事應該是怎樣的,特別是在正式拍攝的時候告訴他們我的理解是什么。然后,就要給他們最基本的信任,拿著神筆的是馬良,不是你。在創作方面,羅賓諾夫認為,應該傾聽創作人員的聲音,讓他們用自己的角度講故事,這是最重要的。

文化的事,要給點時間

今天的中國電影市場生機勃勃,很年輕,還有原生態的味道。幾乎每年都有年輕導演教人耳目一新,創造新的票房奇跡,并且他們的故事還會從某一方面使我們驚訝或者感動,給予我們新的思考。有人說,中國電影未來要成為一個強者,希望寄托于年輕的制片人和導演。例如最近演員黃渤也開始進入導演行列,推出一個“IGB年輕人計劃”,多年前徐崢也有這樣的想法,幫助在市場上打拼的年輕電影制作人、導演,能夠把經驗盡可能多地告訴他們,使他們少走彎路,快速成長。因為他們源源不斷地成功和成熟起來才是中國電影未來的希望。

李安以“比較有經驗的算是前輩的電影人”的身份,對新晉的電影工作者提出的重要忠告是:“不要讓他們長得太快”!他坦言,這個感覺好像正與今天中國影壇的需求南轅北轍?,F在中國電影發展得這么快,大家都覺得人才不夠用,要快速培養年輕人才,到處都是速成的課程。李安說的“不要長得太快”,當然不是說要壓抑年輕人,而是說不要拔苗助長。在他看來,成長是件很自然的事情,年輕導演的成長亦是如此,要給點時間。

“因為我是36歲才‘開張,我是很晚熟的一個人?,F在回想起來,我蠻感恩自己是一個晚熟的人,幼稚期比較長。我覺得一個東西能夠感人,能夠成熟,能夠成立的時候,本身就具有一股自然的力量,生長本身是需要孕育的,不管是環境孕育,還是年輕人準許自己被孕育?!崩畎矊δ贻p導演說,希望你們不要太急功近利,很多事情不是一下就可以成功的。

李安半開玩笑地與現場嘉賓和觀眾互勉道,現在醫藥很發達,我們都可以活這么長,急什么呢?我現在61歲,我看我爸爸61歲的時候什么都知道,我現在摸摸良心,我還是小孩,其實他也是唬人的。所以我們七八十歲還可以學習和工作,時間還很長,我兒子也想做演員,我說你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要著急。

香港和臺灣都曾走過這個彎路,李安希望大陸不要重蹈覆轍,不要走港臺那種“搶明星,搶資源”的路子,從電影從業人員到觀眾的品位、欣賞素質,文化強度和厚度,才是應該去拼和搶的。也不要單純地跟美國比票房,不是票房超過就萬事大吉了。美國不光是票房高,他們電影背后的文化背景非常強大,我們看美國電影,會全方位地崇拜他們,包括他們的明星、文化、意識形態、生活方式……尤其是他們的流行文化的力量非常強大,年輕人一碰到,你會跟著他走。這個力道顯然是票房以外的東西,也是魅惑力或者說影響力最大的東西,它究竟是個什么東西?我們要琢磨出來,它比票房意義更重大。

李安告誡年輕電影人,不要急于求成虛火攻心,而要虛心學習他山之石,比如美國的文化和作業方式。在好萊塢,做任何細節都是在享受和學習,一個調光或者做任何技術的人,他都有100多年的歷史在后面,器材都是一樣,硬件都是一樣,但是軟件和經驗,品位和文化背景相去甚遠。這個音、那個光,真的就這么稍微調校一下,就會讓你感受做電影的樂趣,看似輕松,看似隨意而為,其實每一個動作都是非常扎實的。

眼下的中國電影業正處在繁榮上升期,李安希望所有這個行業的人都好好把握這個難得的“黃金時代”,為后面的人做“筑基”的工作,不要讓年輕人浮躁,好好學習電影這個行業的基本功,不要看不起技術。各行各業都有專精的東西,敬業的專家,你去多學一點,多領會一點,都會產生樂趣。

電影業的發展一定有起有伏,當電影業進入“伏”的階段時,還可以平穩延續,而不是一下泡沫化,是需要在“起”的階段就做足“筑基”工作的?,F在是中國電影業的一個“黃金時代”的開始,每位從業者好好把握,一旦走入良性循環,就可以越走越好,越走越遠,走入世界視野、世界市場是很自然的。歸根結底,這是文化的事情,請給它一點時間,希望大家耐心一點,繼續努力。

38歲才執導第一部電影的徐崢自嘲比李安“開張”更晚,他舉例韓國電影剛開始進入大發展階段時,他們把大批年輕人送到國外學電影,學成歸來,對本土市場的爆發注入極大的能量。那么我們的培訓方案是什么?現在開始有了一些編劇班,他們是在瘋狂地學習。徐崢認識其中一些年輕人,基本上美國的關于編劇的書整天都在看,尤其是在做劇本的時候不斷地看,完全是速成。別人四年看完的東西,他們一年就得看完,因為背后有資本大佬說趕緊拍啊,我們這邊也要業績,所以徐崢覺得這的確是需要讓我們思考的問題。

把東方邏輯做成世界語言

李安所講的“慢速成長”其實針對的不僅是年輕電影人,而是更廣泛意義上的中國電影。他覺得美國電影的強大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沒有要趕誰超誰的急功近利在里面。就像經細火慢燉的上海菜與速食面相比,或許后者銷量更大,但絕對前者滋味更好。

現在中國人的速成思想就是用最快的速度看一些現成的東西,然后用中國方式講一遍,這一遍肯定沒原汁原味的東西好。我們要跟國際接軌,必須要慢慢地修煉內功,最終跟別人的東西做得一樣強,甚至更好。

剛才徐崢講中國年輕人看的美國編劇書其實都是這么幾套,你一本一本看,看到第四本就基本會了,就可以用中國的故事上去湊一湊。短期內或許會成功,但長期來講,中國文化比美國悠久得多,現在中國需要現代化,需要補上普世價值這一課,當然英美主導了好幾百年,但我們必須趕上去跟他們齊頭并進,先把世界上共通的電影語言學好,這是基本功,是前提。

李安語重心長地說,我從小在臺灣成長,我覺得自己有責任把大陸、臺灣、香港等地的中華文化整合連接起來,我們東方民族有另外一種人文情懷和表達邏輯,這個還沒有變成通用的世界語言。我覺得當這個東西建立起來以后,才可以到世界上跟大家分享。

談票房趕超美國,談如何做“老大”,李安覺得角度可以調整一下,不要以后起之秀、后來者居上的心理到國際市場去做攻城略地的概念,而是多想想我們能給這個世界提供什么東西。非常重要的一個觀念是,觀眾買票進影院不是專程來看你怎么表演,而是想看到自己腦子里面想象的自己在作何“表演”。

因此李安常常跟合作的明星說,你不重要,你永遠演不到觀眾想象得那么好,觀眾是借你的臉來想象、回憶、共鳴他自己的事,所以你不要把自己想得那么重要,做你該做的事情,該做的反應,觀眾自己會想象。你話越少,給觀眾留下的想象空間越多。你是為觀眾服務,不要感到大家是來崇拜你的。

李安提醒道,中國古典的文化里面有很多寶藏,有很多東西需要翻新,因為已經離我們太久遠、太古老了。他覺得這些東西可以提供給全世界一種新的滋潤,第一人人內心需要充實,其次有了可以溝通的共通語言,這樣大家可以在電影院里獲得每個人心里面需要的滋潤。這樣,中國電影進入世界電影市場便是很自然的事情。

資本和明星的兩重陷阱

如何避免走所謂西方成熟市場的彎路或者躲避陷阱?對于中國電影來說,目前這個陷阱究竟會是什么呢?如何創造新的格局?

李安很坦率地給出了答案,他認為簡單說來,第一個是“搶錢”的陷阱,中國電影的跟風現象非常明顯。觀眾很快會產生審美疲勞,同樣的東西會看膩。所以拍電影確實很艱辛,比如當時拍《臥虎藏龍》,武術指導袁和平,每天晚上要吃兩片安眠藥才能睡著,因為他時刻想著如何創新,想到無法入睡。

觀眾對新鮮的要求非常高,一個題材一下子熱了,大家就爭相去拍,拍出很多部大同小異的電影,直到這個題材被拍爛為止。這一定會引起觀眾的審美疲勞,疲勞到他不知道選擇哪部電影,甚至不想看電影?,F在不像以前,不看電影就沒什么像樣的娛樂了,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了,你要把觀眾拉進電影院是相對困難的,所以電影的特殊性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熱錢搶著要來電影市場、資本不愁的現象是好的,因為它是一個電影的生計,李安認為這雖是非常好的現象,卻也很容易走到這個陷阱中去,資本追著電影人去拍一些跟風的重復的東西,因為資本認為那樣做最安全,但長此以往就會出現我們不愿看到的局面,不光觀眾不喜歡某個被拍爛了的類型,他們連看電影這回事都覺得不是很重要的時候,我們就會自食其果。

第二個陷阱,剛才徐崢也提到過,大家會“搶明星”,而不是在內容上做到最好的發揮和追求。這樣久而久之,好像市場已經認定了明星的號召力,明星已經保證了電影的票房,你只需要拍完交貨就可以,不管電影好壞。

然后就是攝制組的人工分配不均,把錢都花在了明星身上,需要花錢的電影制作和場景都不可能做得盡善盡美。其實臺灣是最早發生這種情形的地方,后來臺灣電影市道下去,最后把香港電影也給害了。

“要自救??!”李安大聲疾呼,“不要被我們自己搞壞了!此風不可長!”明星越來越多,越來越有號召力,當然是好事,因為他們經過包裝,非常吸引人,大家又都喜歡看八卦,本身這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無可厚非,它會把電影炒熱,這不是壞事。但是作為電影人自己心里面要有數,最后看的是影片打動人心的能量和品質,無論是思想上,還是感情上。一部劇情電影不是兩三分鐘的MTV,不可能只滿足觀眾感官上的需求,觀眾在電影里面看的是自己,所以要拍跟我們的情懷、思緒有關系的東西。

不過李安也反過來為大牌明星說了一句公道話。他說,我拍了這么多電影,起初幾部我還不相信,越拍得多了越相信真的有“上相”這回事,老天真的不公平,有的人你看到他就開始想象了,有些人祖師爺就是沒賞這口飯,真的不公平。所以要能激發觀眾想象的“上相”的臉,不是每個演員都會擁有,你不得不服氣,有些明星確實具有這些特質。而有的人很漂亮,氣質很好,很努力,很上鏡,但是電影一拍出來大家并不喜歡。

但對創作人員來講,還是不能忽略我們應做的努力,很多事情大家都需要協力完成,不要把水漲船高的本質顛倒了。因為我知道大牌的演員也想演到好的戲,他一年可以拍好幾部,所以他可以分開做他的事業規劃。有時候賺錢,有時候賺人氣,有時候他要做藝術的經營,這是非常普遍的。所以制片人們不需要太擔心,大多數電影明星還是很想演到好電影,他們會降價出演的。

猜你喜歡
徐崢李安
青梅竹馬
不做房間里最聰明的人
徐崢:理財不““囧”
李安:當所有的路都行不通時,剩下的一條絕路就是路
那些年,追逐愛情的女漢子
寧浩《玩命》純喜劇 徐崢黃渤變互助
《人在囧途》語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