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專業化:問題與對策

2016-05-14 09:13朱生營鐘飛
關鍵詞:高校對策

朱生營 鐘飛

摘 要:文章以學生事務管理專業化的內涵及屬性為切入點,分析了我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專業化面臨的問題,并提出了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專業化的路徑選擇。

關鍵詞:高校;學生事務;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6)07-0082-04

我國高等教育已經步入大眾化,學生數量的猛增和形勢的變化給學生管理帶來了新問題和新挑戰。我國大學傳統的學生事務管理工作面臨著改革的需要,專業化發展是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前進的重要方向,也是因應這些變化的一個選擇。

一、學生事務管理專業化的內涵及屬性

高校學生事務是指,“高校為維持大學生正常的學習、生活秩序,促進其全面發展,實現高等教育培養目標,在教學過程之外所必須提供的具體事務”。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是指:“高校的專門組織和學生事務管理者依據國家的法律、政策和人才培養目標,在一定的學生事務管理價值觀指導下,運用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配置合理的資源,提供促進學生發展所必需的學生事務的組織活動過程?!盵1]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是高校日常工作中最基本、最基礎的工作之一,其具體屬性包括:

1.學生事務管理是正式的社會需求的全日制職業,具有特定稱謂,工作的內容有準確的描述和定位。學生事務管理作為學校的一項工作內容,承擔著為學生服務,連接學校、社會和學生的作用。學生事務管理工作已經成為高校最基礎的工作之一,高校的正常運轉離開學生事務管理工作是無法想象的。

學生事務管理工作是高校最為繁雜的工作之一,其主要職責是為學生服務,包括學生的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服務。要在高校這樣一個“松散的組織”里提高工作效率和績效,就要讓每個崗位的職責明確,做到有崗有人有事有效。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崗位的職責須精確描述,再配以合適的人,崗位從業人員要正確履行職責,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錯位。

美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人員一般被稱為“全國學生人事管理者”,是全日制職員。美國對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工作內容有著明確的定義,不僅規定了工作的內容領域,還對這些領域的工作制定了標準。美國高等教育標準促進委員會于20世紀80年代頒布了高校學生事務發展標準。迄今,高等教育標準促進委員會已在學生事務35個領域建立了具體標準和指導方針[2],如工作任務、方案和組織與管理等。

2.擁有一個包含著深奧知識和技能的科學知識標

準,以及傳授、獲得這些知識技能的完善的教育和訓練體系。學生事務管理工作關系著學生的方方面面,包括學習、生活、就業,甚至包括心理和情感方面的事情。要做好這些工作,就需要把科學的理論知識作為指導,因此必然地要牽涉到心理學、社會學等相關領域的理論知識。由于涉及的學科范圍較廣,需要有一個專門的教育機構或者教育項目來把這些知識“組合”起來,通過恰當的手段和方式讓從事學生事務管理的人員習得這些知識,再輔以必要的訓練,從而提高工作能力。

就美國的經驗來看,學生發展理論的形成構成了美國高校學生事務專業化的理論支撐,有力地促進了美國學生事務管理隊伍專業化走向成熟。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初,美國學生事務管理專業化逐步形成。隨著學生事務專業化的發展,學科建設和研究生教育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成為美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分支。美國大學人事協會(American College Personnel Association)列出超過120個研究生項目。全國學生人事管理者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udent Personnel Administrator)列出186個項目,有的還有博士和專業學位授予權[3]。在美國,一個州至少有一所大學開辦學生事務管理學位課程[4]。

3.具有成型的專業組織與倫理法規。從個體和社會的關系看,社會是由各種不同的人構成的,每個人都在行使自己的權利,承擔自己的義務,分別屬于自己的角色,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在社會里扮演了一個社會角色,這個社會角色有其確定的演繹內容。具有相同或相似角色的人會出于以下考慮進行聯盟來達到自己的目的:(1)互換資源或信息,以此來增強對事情判斷的全面性和準確性;(2)用團體的力量來彌補個人在知識儲備和能力訓練上的不足;(3)達成共識,共同對外進行討價還價,以達到利益最大化;(4)通過對內對外協調,更好地保護本角色的穩定性不被內部和外來的力量沖擊。

同時,個體的角色和作為群體的角色都是由個體的人組成的,任何人類個體,作為一種生物性的存在,都具有內在的動物性的本能和沖動,這種本能和沖動都具有轉化為行為動機的可能性;但是人類同時又受到社會性的制約,當個體的行為和群體的利益產生沖突時,就需要對個體或亞群體進行壓制,以維護更大群體甚或人類的整體利益。

學生事務管理是一項具體的工作,在社會中承擔著自己的角色。為了及時交換工作的得失,更準確地把握工作的規律,保護作為群體的學生事務從業人員從而保護個體利益,同時避免本群體內部事務不被外界所沖擊,學生事務管理從業人員傾向于形成一個正式的團體。這個團體以統一的聲音對內維護內部的團結,對外維護自己的利益。

學生事務管理從業群體作為一個團體,其內部的個體由于各自的背景不一樣,在利益和訴求上難免有不一致的時候,也正是為了團體的一致行動,以防因個體原因損害了整體的利益,學生事務管理團體需要建立和形成一系列的規則和倫理法則,用制度來實現控制的目的,來協調團體內的個體的利益,從而維護團體的整體利益。

4.獲得國家合法承認。在一個社會里,有很多的個體以及由個體組成的聯合體,這些聯合體因為資源的有限性或多或少都存在著競爭的情形,各種聯合體尋求保護自己的利益和影響的地位[5]。獲得這種保護的方法之一便是國家授權。國家授權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因此,獲得授權的聯合體所從事的行業便獲得了更多的資源,因為授權的排他性減少了競爭。同時,由于國家普遍信仰“懶政”,為了能用最少的資源管理和監控好某個行業,促進其健康發展,或為了保證其產品的安全和符合國家標準,也樂于給以重要行業排他性的法定授權。

學生事務管理從一開始就具備“被授權”的可能?,F代社會,教育不可避免地被政治影響,不管是體現在教育目的上還是教學課程上。目前來看,政府對教育的全面干預呈現減少的態勢,但是政府對大學的控制還沒有放松的跡象。因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加強,國民意識形態的養成都和高等教育有著較大關系。同時,學生事務管理從業人員群體也積極地回應政府的要求,特別是在中央集權的國家更是如此。因為積極回應得到的將是政府的獎勵,而獎勵之一便是承認學生事務管理的“合法性”。有了合法性的鼓勵,學生事務管理作為一個職業便具有較強的排他性,可以減少競爭帶來的苦惱,同時有了協同和各類機構談判的籌碼。

5.能對本專業事務高度自治。社會作為一個系統,一個專業領域只不過是里面的一個小系統。小系統必須要和外界進行能量的交換,才能維持自身正常運轉。但是從一個更小的視角去觀察這個小系統,一個穩定的小系統內部也有著各種信息和能量的交換。在這個意義上,在內部和外部之間便存在著一個內外有別的邊界。因此,有必要考慮實際情況,給予子系統更多按照自己的方式運行的權利。作為群體來講,群體自治的社會權利的獲得,對于其所在的行業的發展具有獨特的意義。群體自治的社會權利能合法地讓本行業按照其特有的符合行業規律的方式來進行發展。

學生事務管理工作和其他工作如醫生、律師等一樣,具有自己明顯的行業特點。學生事務管理從業人員一般都直接面對學生,和學生產生各種交流。事務的內容和處理事務的方式方法等等,都具有與其他工作不一樣的地方,誠然,從業人員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也都會不一樣。與思維方式相關的,包括從業人員對未來的思考、對環境的理解都有著本行業獨特的烙印。那么,在本行業無形的邊界之外,其他行業的各種信息不能不影響到本行業。這就有必要把這個無形的邊界劃清楚,同時申明:哪些一般的信息可以進來,哪些非一般的信息是不可以進來的。這就有了高度自治的意味。唯如此,學生事務管理行業才可以按照本身特有的模式朝前走。

6.從業人員對本專業有共同的感召和認知。價值一般理解為客體的屬性對于主體需求的滿足,即客體對于主體的效用。每個個體對同一個事物都有不同的價值判斷,雖然這種區別有大有小。如果在整體價值判斷上接近或類似,那么可以稱之為大體上實現了價值認同。行業中,對行業的價值認同表現為對行業的有用性、有效性有著共同的基本判斷或認可。行業作為群體依靠和集聚的一種存在方式,具有群體的基本特征。群體最初聚集的原因是由于某種“需要”[6],當這個群體因為持續的同質性“需要”在一起互換信息后,便會取得對行業的大體共同認識。共同的認識是指對行業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去做等問題有著共同的認識。當這個認識涉及價值時,便實現了價值認同。價值認同的深層次固化會出現類似信仰的產生。穩固的價值認同或信仰統率了這個行業的絕大多數人時,屬于行業里的每個人都會對行業的出色之處高聲呼喊,對行業的欠缺之處深感悲痛。

學生事務管理從業人員在工作中會遇到各種難題,有時解決類似的問題已經超越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這時和同行保持溝通和探討是必要的。當更多的這種接觸形成了一種“需要”的時候,群體就會形成。在探討、議論和說服的過程中,對學生事務管理的本質和特點的認識將會越來越清晰。較大范圍的正式討論和共同的目標、任務以及壓力有可能形成對學生事務管理本質和特點的共同認識。對學生事務管理有著共同的認識,一方面能夠有效地促進這個行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能讓更多的“角色投入”者接受并踐行學生事務管理的理念和要求。從而形成整個行業從業人員對本行業本質和特點的認同。

美國學生事務管理者有著自己行業內部特有的專業規范和文化, 通過一系列規范性文件的宣傳和專業組織的活動,這些文化深入到每一個人的日常工作中,形成了工作者對本專業的共識。在日常工作中,這些文化無不時刻影響著工作者的態度、方法和決策。

二、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專業化面臨的問題

我國高校的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表現在基本建立了一支學生事務管理隊伍,基本建立了相關的規章制度,基本明確了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的內容、目標和任務。但是,我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還是落后于高校其他工作。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事務管理內容沒有明確的界定,規范性不強。我國大學承擔學生事務管理的部門基本被稱為“黨委學生工作部”暨“學生處”,是兩個部門,一套人馬。學生處一般下設招生辦公室、學生就業指導中心、日常管理辦公室、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每個中心都有專門的人員負責本中心的工作。學生部(處)工作的主要內容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招生、就業指導、日常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學生資助幾個方面。

通過研究我國大學學生工作部門的工作內容,發現其存在以下問題。

首先,學生工作部門的工作人員存在與其他部門工作人員交叉重疊的現象,有的學校學生工作部門的工作人員同時兼著其他部門的工作,導致其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學生事務工作中去。

其次,學生工作部門工作內容邊界不清晰,還承擔著部分黨委的工作。有些學校的學生工作部門還需要做黨委對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學生事務管理工作有交叉,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削弱學生工作的力量。

最后,學生工作部門工作內容沒有反映學生工作的時代變化,缺乏對學生學習的指導。

另外,學生工作部門沒有很成型的學生工作的規范性文件,很多情況下都是憑借經驗來處理,隨意性很大,難免造成不公平和處理不科學。

2.學生事務管理的綜合知識系統沒有形成,沒有專門的培訓培養機構。我國的學生事務管理人員一般指學生處的工作人員。他們是學校里和學生直接接觸最多的群體,學生事務涉及方方面面,必然地會涉及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法律等方面的知識。但是很多高校學生處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都很單一。目前,我國還沒有針對學生事務管理開設專業,也沒有針對學生事務管理需要哪些綜合知識做深入研究。因此,沒有形成一個專門針對學生事務管理的知識系統。

另外,我國還沒有專門培養和培訓學生事務管理人員的機構。針對學生工作人員中的輔導員,教育部在2007年成立了第一批21個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負責對輔導員進行培訓和培養。但是,對輔導員的培訓根據學科需要,由相應學科的老師來講授。由于沒有相關管理經驗和集成的全面了解,往往落于就事論事上,缺乏針對性和貫通性。另外,相對于全國9萬多名的數量來說,這樣的培訓力度太小[7]。

3.沒有專業組織與倫理法規。我國目前還沒有形成全國性學生事務專業組織。針對學生事務管理成員之一的輔導員,有的高校成立學校的輔導員協會。2005年,復旦大學就成立全國第一個校級輔導員協會。有的省份成立了輔導員協會,如遼寧省就成立了輔導員協會。全國性的輔導員專業組織有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輔導員工作研究會,掛靠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其主要目標是開展研究、交流工作和加強學會自身建設。

另外一方面,我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還沒有制定健全的倫理法規。能對學生事務管理產生約束的現在只有《高等教育法》以及教育部在2006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這兩部文件對學生事務管理人員提出了道德等方面的要求。

4.從業人員對本專業缺乏共同的感召和認知。我國學生事務工作從業人員由于來自不同的專業,因此對學生事務很難有共同的專業認同,加上沒有正規的組織歸屬,基本對本工作缺乏共同的認知。與此同時,在我國,學生事務管理地位不高,某些領域如輔導員在實際工作中很難實現國家承諾的出口路徑,導致學生事務工作人員特別是輔導員隊伍流動非常大。從角色扮演的角度來看,如果只是在淺層扮演,很難對這個角色內涵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很難產生對本專業的感召和認知。

三、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專業化的路徑選擇

當前,我國大學的學生事務管理基本還是走在以前的道路上,沒有根據形勢的變化做出必要的調整,實際上我國大學的學生事務管理已經成為高校工作的一塊短板。我們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就一定要把高校的主要參與者——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調動起來,因此要把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當作目前和今后一段時期重要的事情來進行研究,努力尋找辦法解決目前的問題。其中,走專業化的道路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好路徑。為了使這項工作走上專業化的道路,要在以下幾個內容上落實好。

1.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我國的學生事務管理長期以來都遵循科學管理的模式,強調以管理者為中心,以控制學生為目的,以量化評價為手段,以管住學生為目標。在這個理念下,學生只是被動的被管理者,沒有更多的自主權。管理者采取各種手段,特別是能影響到學生整體評價的手段來進行管理。目標就是讓學生老老實實地、穩穩當當地過完大學生活。追求穩定壓倒一切。

這種管理理念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社會的需求,沒有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壓制了學生全面自由發展。專業化的學生事務管理要以人為本、服務為本、人文關懷為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到學生事務管理當中來;管理人員要多充當服務者,而非“管理者”,在服務中體現管理。大學生處于可塑性很強的黃金時期,要從正面引導學生,多給學生人文關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健全機構設置,加強隊伍建設。厘清學生事務和其他部門事務、學生事務管理和其他部門事務管理之間的界限和關系。學生事務管理厘清黨委和學生事務管理的關系。我國高?;臼莾蓷l線管理學生事務:一條是黨委,一條是行政。由于各自的角色不同, 有時候會有些不一致的地方。那么,從社會化角色和專業性角度講,黨委要更多地為學生事務管理提供思想引導和其他支持,具體的學生事務交由行政來進行。

學生事務管理隊伍的建設至關重要。我國學生事務管理隊伍從整體來看有一定的學歷層次,也具有不同的專業背景,但是缺乏學生管理的綜合性知識,缺乏培訓和訓練。學校層級的學生事務管理人員缺乏專業知識。因此要加強對學生事務管理隊伍的培訓,通過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知識,通過培訓提升他們的實際工作能力。還要組織學生事務管理隊伍經常進行交流,研討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3.建立專業培訓機構。我國的學生事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主要由學校的學科單位完成,往往缺乏教育學、心理學的綜合知識。按國家規定有些學生事務管理人員須取得上崗證才能上崗。但是現階段很多高?;緵]有執行這個要求,都是先進來再進行在崗培訓。因此,有必要加強對學生事務管理專業知識的研究,學生事務管理涉及教育學、心理學、職業發展等領域的知識,因此參與這個研究的人員應該包含所涉及的領域的專家學者,實現共同研究。講授實行分類和綜合相結合的方法。哪些知識是學生事務管理專業里個別領域需要獲得的,哪些知識是學生事務管理專業共同的知識,從而分別根據學生事務管理的不同領域實行分類教授,對共同的知識實行統一教授,使學生事務管理在學科領域形成專業,通過高校專門化的教學來提高學生事務管理隊伍的專業知識。

4.明確管理的內容。在管理的內容上,我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異常重視思想政治和日常管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職業生涯規劃以及學術事務關心不夠。通過查詢我國高校的官方主頁,一般高校的心理咨詢老師只有一位,多的有三位。與我國現在高校在校大學生的數量相比,這個規模的心理咨詢師配比顯然是不夠的。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也不夠,很多高校的職業生涯老師都不是相近專業畢業,缺乏必要的專業性知識。由于人數少和缺乏相關知識的緣故,學生往往得不到及時的相關輔導和指導。

因此,一方面要增加相關職位的人數,讓工作人員有足夠的時間來接觸學生,給他們提供優質的服務;另外一方面,對所需提供的服務進行規范,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外,要更加重視學生的職業生涯和學術指導。

5.完善評價體系。要建立對學生事務管理工作及其人員的評價機制。投入和產出、效果和效率是現代社會對組織效能考察的重要指標。學生事務管理同樣需要來自社會和本行業的評價。通過專業組織和同行的評議,可以發現問題和不足,從而改正本系統所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儲祖旺等.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教程[M].北京:科學出版

社,2008:7-8.

[2]李永山.美國高校學生事務發展專業標準述評[J].比較

教育研究,2008,(2).

[3]馬健生、滕珺.美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歷史流變[J].

比較教育研究,2006,(10).

[4]張嵐,林蕓.專業社會學視閾下的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專

業化[J].中國地質教育,2007,(3).

[5][美]弗雷德·魯森斯;王壘譯.組織行為學[M].北京:人

民郵電出版社,2003:320.

[6]童星.現代社會學理論新編[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3:141.

[7]教育部召開全國高校輔導員工作座談會 周濟出席

[EB/OL].[2009-05-19].http://news.xinhuanet.com/

edu/2009-05/19/content_11398957.htm.

猜你喜歡
高校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關于職工隊伍穩定的認識和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