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師生課堂教學溝通障礙及對策

2016-05-14 09:07王磊
關鍵詞:溝通高校課堂教學

摘 要:課堂教學是師生的溝通與互動過程。文章依據人際溝通過程模型,闡述了高校師生課堂教學溝通方式的定位問題,針對當前高校師生課堂教學溝通的障礙,提出了消除師生課堂教學溝通障礙的對策。

關鍵詞:高校;課堂教學;溝通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6)05-0091-02

高等學校以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為己任,課堂作為教育活動的“主陣地”,是組織教學的核心場所?,F代教學觀念下,課堂教學是教師、學生的互動過程,而教師與學習者之間的課堂溝通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認識、消除高校課堂教學中的種種溝通障礙能實現知識、技能在師生間的良好“傳導”,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砝碼”,也是現代管理思想在高校教學管理中的重要延伸。

一、溝通與溝通過程模型

“秋,吳城邗,溝通江淮”(《左傳》)中“溝通”原意“開溝以使兩水相通”?,F在,溝通是指發送者與接受者之間以語言、文字、符號等形式進行信息傳遞與交流的過程[1]。發送者發送信息的目的在于,利用各種渠道獲取詳盡的反饋信息。

信息(思想、情感、知識、技能)從發送者(教師)那里進行完全和準確地傳達,同時信息接收者(學生)會按照信息發送者期望的方式去理解信息的含義,這便是有效的課堂溝通。班級授課制提供給我們利用更少時間與資源實現高效溝通的機會,即將授課對象作為整體一起溝通比單獨與每個授課對象進行溝通要高效,但信息內容的準確傳達遠比信息傳遞的速度要重要和關鍵。因此,高校課堂教學中師生的有效溝通才是實現教學目標更高效的途徑。

(1)發送者將要發送內容(思想、情感、知識、技能)編制(encode)成信息;

(2)利用不同的渠道(語言、非語言、書面、電子形式等)進行信息的傳遞(transmit);

(3)信息接收者感知溝通并對信息的含義進行解碼(decode)。

首先,傳遞渠道包括演講、正式討論等語言傳達形式,面部表情、語調等非語言傳達形式,信函、報告等書面傳達形式以及電子郵件、PPT等電子形式;其次,噪聲(noise)可能影響和干擾溝通的每一個階段,有效溝通的實現也是最大程度克服各種噪音的過程;最后,課堂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反饋(feedback)信息研判信息得到理解的程度以及對其產生的影響。

二、高校師生課堂教學溝通方式的定位

高等學校培養階段是學生價值觀、專業技能、思維方式等塑造與養成的關鍵時期,其課堂教學內容專業化、職業化方向明顯,教學方法多樣化,要求我們對高校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之間的溝通方式進行準確、全面的定位。

(一)正式的人際溝通

從溝通途徑、溝通主體方面,課堂教學中師生進行溝通是依據國家教育制度規章明文規定的原則進行的,它在溝通對象、時間及內容上都是經過嚴密地教學設計,是清晰可辨的,信息流也有其特定的方向。教師需面對多個學生,但歸根到底還是人和人之間的信息與情感的相互傳遞過程,屬人際溝通[3]。

(二)深層的雙向溝通

從溝通程度、溝通反饋方面,“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學傳遞出的信息包含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深層溝通內容,對學生傳達的信息意在引導學生產生專業、職業的深層認知[4]。教師應綜合利用講授法、討論法、提問法等獲得反饋信息以改進溝通和教學。

(三)言語與非言語溝通的結合

從溝通信息載體方面。教學法離不開最直接講授,諸如演講、討論等口頭溝通和講義、PPT等的書面溝通,使課堂教學綜合簡便易行、親切高效、組織嚴密、條理清晰的眾多語言溝通的優勢。教師在教學中借助表情、手勢等身體語言,聲音、語調、語速等副語言,以及“言傳身教”的物體操縱等非語言溝通增強教學效果。

三、高校師生課堂教學溝通的障礙

從溝通過程模型來看,信息從發出到接收、再到反饋,猶如翻越崇山峻嶺、橫跨行地江河,其中并非暢通無阻,各種障礙阻礙有效溝通。溝通障礙是指信息在傳遞過程中受到語言或其他的干擾,致使信息產生歪曲、失真或丟失,最終影響溝通預期效果的各種因素[5]。溝通障礙存在于溝通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中,既包括信息的發送、接收,編碼及解碼,還有信息傳輸渠道、噪音干擾和反饋過程之中。因此,高校課堂教學中師生溝通的障礙如下。

(一)溝通途徑與主體

1.溝通目標不明確,信息內容不確定。教師發送信息的前置條件是能確定溝通目標,使信息接收者明了溝通目的所在,教學重點、難點有所突出,讓確定的信息傳遞到學生的“接收器”上。教學內容都有“突出點”,但是個別教師礙于教學經驗的限制,未能使此類“重點”傳達到接收者的耳中。

2.溝通主體地位失衡。社會學研究認為,認得角色一經形成,其行為模式就會變得明確且相對固定。傳統師生關系中“師道尊嚴”觀念備受抨擊,但現代教育中潛在規則還是尊師為一,教師對學生“俯視”使溝通差異固存,雙方對自身角色地位的固化認識阻礙有效溝通[6]。課堂中,隨處可見的是教師在黑板上“比比劃劃”,學生低頭在手機上“寫寫畫畫”。

(二)溝通程度與反饋

1.知覺的“選擇性”,溝通內容淺薄。當接收者接收到的信息與其原本的期望產生矛盾時,就出現所謂的“選擇性傾聽”(selective listening)作用,他會屏蔽信息或者曲解其含義以使其更加符合預期的觀點。學生在課堂中得到對其行為績效不佳的反饋后,可能會主動“拒絕”接收此信息。同樣,發送者在傳遞信息時也會進行“過濾”(filtering),隱瞞消極信息[7]。師生間的溝通會因各自的“趨避性”,導致溝通內容浮于形式,缺乏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深入溝通,更不用說關心對方的長足發展。

2.忽視反饋與互動,信息傳遞受阻。反饋信息的作用在于接收者通過信息告知發送者已收到信息,并揭示理解的程度。課堂中缺少了提問、互動,教師重復發出相似信息,導致資源浪費和信息失效、新的信息無法發送,甚至使其理解錯誤信息,產生嚴重后果。

(三)信息載體

1.語言表達不清,信息失真?,F代課堂要求教師利用口頭或書面清晰準確地表達思想和意圖。如果教師在課堂中,方言嚴重、口齒不清,或是條理紊亂、語速太快都會影響信息的表達效果。個別教師PPT講義“文檔化”嚴重,課堂教學中讀文檔,講義不考慮授課效果、缺少必要的教學設計,這都會導致信息的失真。

2.非語言溝通缺失,溝通方式單一?!罢f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揭示了非語言溝通技巧運用的妙處。許多研究證明教師缺乏溝通技能會影響課堂溝通,在溝通技巧運用方面,52.1%的教師經常借助手勢、表情等肢體語言表達情感,76.7%的教師會有意識地運用語音、語調和語速來表示強調[8]。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好語音、語調、表情、手勢等對提高溝通效果同樣重要。

四、消除師生課堂教學溝通障礙的對策

(一)明確課堂溝通目標,重塑溝通信賴

1.通過補充課堂教學的詳盡細節和背景資料,使教師發出的信息具有明確性與完整性,受教育者明白其間的重點與難點,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2.為確保傳出信息和個人行動保持一致,教學中教師應恪守“言必信行必果”,保持信息能夠得到清晰傳遞。例如,告知過學生隨時可以提問,但課堂中學生提問卻表現出讓人感到屈尊或專心做其他事,這樣的“行”傳遞出的是與“言”相去甚遠的信息。

3.“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只有教師擁有充分的“專家”意見是才能讓接收者通過獲取信息產生信賴,并且照顧到課堂教學效果。

(二)重視學生差異性,增強溝通互動與反饋

教學活動之前,期望確定教學對象的共同點就需要先假定其存在的差異性,包括性別、文化、溝通風格差異,做出相應的教學規劃;課堂中增加討論、提問等互動環節,傾聽學生要表達的真實觀點,通過課堂表現、課后作業、期中考核、期末考試等確定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反饋信息,利用此信息指導以后的教學。

(三)提升語言表達水平,增強利用多渠道載體溝通的能力

1.簡化語言,準確表達溝通的真實意圖。教學中連篇的學術術語和復雜的修辭會令受教育者產生困擾,用通俗的語言將教學內容合理的表達出來,并能設身處地地與學生自身經歷聯系起來,可以增強溝通的效果。

2.恰當捕捉和利用非語言暗示。有研究證明,人際溝通所傳遞的信息中,近93%的含義是通過非語言暗示獲得的[9]。當語言表達與非語言表達產生矛盾時,面部表情、手勢、姿勢、眼神等所提供的信息要更加準確。

3.重視和關注教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美國洲際新教師評估和支持協會就把教育技術的運用作為課堂探究、合作以及支持性的溝通策略之一。教育技術可以對教學過程和資源進一步優化,實現溝通方式的進步。

參考文獻:

[1]王建民.管理的溝通與實務[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

版社,2008:1.

[2][7][9][美]菲利普·L·亨塞克;王汀汀,何訓,陳曄譯.管

理技能與方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68,70,73.

[3][4]王磊.管理溝通[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1:

7,5.

[5]車文博.心理咨詢大百科全書[M].杭州:浙江科學技術

出版社,2001:181.

[6][8]孫靜.初中師生溝通障礙及對策分析[D].徐州:江蘇

師范大學,2011:36,35.

猜你喜歡
溝通高校課堂教學
決策咨詢活動中的溝通藝術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