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考與借鑒

2016-05-14 12:32楊勇
學理論·下 2016年4期
關鍵詞:熏陶以人為本思想政治教育

楊勇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社會或一定階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由于各國的歷史、文化背景、社會制度等存在不同,各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內容側重等方面各有不同,而所有不同又集中體現在方法選擇上。因此,深入研究并合理借鑒國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方法,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為本;熏陶

中圖分類號:G4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04-0243-0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為實現教育目標、傳授教育內容,教育者對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1]。伴隨科技的迅猛發展和社會現代化程度的不斷深化,人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道德行為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因此,在當今社會,許多國家顯得比任何時候都重視思想政治教育能效的發揮,及其方法的選擇和實施。

一、當代國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及特點

從歷史來看,無論是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在各個時期都會對國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且,資本主義國家的教育力度并不弱于社會主義。做此說明,是為了糾正很多人所認為的只有社會主義國家甚至于認為只有我國才在搞思想政治教育的錯誤認識。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認識,一是由于不知,另一個原因則是由國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特點所致。

(一)隱蔽式和滲透式教育,提倡“無意識”工作方法

嚴格地說,國外并未正式地提出“思想政治教育”這一概念,卻在事實上實施著更為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為什么會出現此種情況?主要在于國外大都采取隱蔽式教育方法。所謂隱蔽式教育方法,即指在諸如“公民權利和義務教育”、“國民精神或公民道德教育”等旗幟下悄無聲息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西方國家試圖將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功能無限度延長和擴大,卻又極力想給人一種“無政治色彩”的錯覺,原因在于其力圖使受教育者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者的思想。當然,西方國家實施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濃厚的意識形態性質即政治性色彩很容易被看穿:資本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教育、反共產主義的教育、國民精神教育等各個方面相互滲透、相互影響[2]。

美國最早提出了“無意識”教育方法,強調“無意間”工作原則,其目的也在于使民眾在無意識中接受其思想。如此看來,西方國家在極力推崇隱蔽式教育和滲透式教育的教育實踐中,不僅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也形成了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獨特風格。

(二)強調國民整體教育,注重環境熏陶

國外在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往往更加強調對全體國民的整體教育,諸如新加坡的“能力教育”、“雙語教育”、“道德教育”,美國的“愛國”“修養”“諾言”三培養,日本的“以培養完善人格為目標,使其成為熱愛真理與正義,注重勞動與責任,富有自主精神、身心健康的國民”德育模式,都體現了對全體國民的教育,其目的在于提高全體國民的素質。

同時,現代西方國家還相當重視環境對人的熏陶作用。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創造環境,環境也創造人”,深刻地揭示了人與環境的辯證關系。因此,國外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很注重利用環境的影響和熏陶作用。諸如學校的教育理念、管理風格、紀律規劃、學習研究風氣、教師榜樣、人際交往方式、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習慣、溝通信息的模式、與社會交往的形式等,社會的經濟環境、文化背景、道德風貌、法律規劃、交往和溝通習慣等,都成了環境影響和熏陶教育的重要因素[2]。

(三)學科綜合、寓德于教,善于形成教育合力

為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和效果,國外在教育實施中還注重學科綜合,寓德于教,善于形成教育合力。例如,在國外許多高校,就非常注意發揮各種學科、各種學術活動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道作用”[3]。通過課程的設置,教材內容的選擇等,力圖對學生道德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本身就都蘊含著廣泛的思想政治教育內涵,歷史可以使人借鑒,文學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地理可以養成人對環境的正確態度,體育可以增強人的競爭、合作意識。在國外高校,通過各學科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融合和整合,使各學科教育都共同對品德意識、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美國強調思想政治教育與其他課程的交融性,重視學生的廣泛參與;韓國將國民精神教育深入一切教育活動中,在很多教材中都間接或直接反映道德教育,全員教育。

(四)引導個人道德認知,重視道德實踐

道德認知教育法,是美國德育學家科爾伯格提出的德育方法,主要是通過討論道德兩難問題,從而了解學生道德認知發展,并最終將學生的道德認知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4]。這一方法被西方很多國家所采用并發展。該方法的核心在于兩點:道德判斷(選擇)和道德實踐。簡單地說,就是先做出道德認知和判斷,然后在根據自己對道德認知,付諸道德行動。這一過程看似煩瑣,但不可省略,道德認知和判斷就是要解決“前道德問題”(即理論道德問題),而其最終目的則在于道德實踐,或者說實踐道德。美國重視培養受教育者對道德的認知判斷能力,推理能力,新加坡通過“設定場景—學生進入場景—體驗—選擇”使受教育者通過自身思考做出道德選擇付諸道德實踐,正好體現了這一點。

調查研究表明,國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其特殊意義與作用,并且在多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因此,如何有選擇、有目的地借鑒國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為我所用,成為一個熱門而且重要的話題。

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國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對我國的啟示

我國素有兼收并蓄博采眾長的傳統,正所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那么,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過程中,每一個國家、地區都會提出或者創新一些成功的有益的方法,而同時由于各種原因又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問題,那么,我們所能夠和應該做的就是“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并在這一過程中堅持“貫通古今,融匯中西,繼承借鑒,發展創新”的原則,以進一步提高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一)堅持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突出隱性教育的作用

隱性教育,是指在宏觀主導下通過隱目的、無計劃、間接、內隱的社會活動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的教育過程。它實現教育目的于日常生活中,滲透教育過程于休閑逸致間,以“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方式對受教育者的思想、觀念、價值、道德、態度、情感等產生影響[5]。目前,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顯性教育為主,而一定程度上忽視了隱性教育,這也致使受教育者容易排斥或反感空洞的理論說教。鑒于此,我們應該堅持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并且突出隱性教育的作用。

“灌輸理論”由列寧提出,是指一種理論不會自發地在人們頭腦中產生,需要有意識地自覺地加以灌輸[6]。很多國家在不斷地對其公民進行隱蔽的思想灌輸,或者叫滲透。這啟示我們的學校要經常通過職業、心理咨詢等方式對學生施加影響,還可以開設歷史、哲學等課程來影響學生的思想。同時要重視“隱蔽課程”的作用,即通過對教師的儀表、言談舉止等做出規定來影響學生。

(二)構建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國民教育體系,弘揚國民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是人,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可以概括為研究如何做人的工作的活動。這里的“人”,并不單指一個人,更不是僅限為學生,而是國民全體。這就要求我們轉變教育理念和重構教育格局,即以全體國民為教育對象致力于國民全體思想、道德、素質提高的全民教育體系。這個龐大體系應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國民精神為基點。愛國主義是一種精神導向和精神力量,是一面具有強大號召力的旗幟。愛國主義教育,則是指樹立熱愛祖國并為之獻身的思想教育。這是凝聚全體人民的精神所在、核心所在,也理應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中國國民精神,是指生發于中華文明傳統、積蘊于現代中華民族復興歷程,特別是在中國的快速崛起中迸發出來的具有很強的國族集聚、動員與感召效應的精神及其氣象,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顯示。中國的國民精神集中表現為,勤勞、樸實,上進、不屈,仁愛、智慧,因此,我們——尤其是我們的教育者,在教育實施過程中,要大力弘揚我們的民族素養和精神,倡導新的嚴謹、思辨、開放的國民精神。

(三)貫通古今,在繼承中發展創新

融匯中西,是我們借鑒的前提,也是我們目前正在努力做好的工作,而在這此要特別強調的是貫通古今,在繼承中發展創新。我國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上千年的文化積淀與發展,使我們沉淀了燦爛輝煌的思想、文明成果,具有優良的文化傳統,而這一切都將構成當代乃至以后每一時代我們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寶貴財富。諸如儒家的“仁愛,忠恕,君子修為”等都可以作為我們的教育內容,道家的“無為而治”也正契合了現代“無意識”工作原則而為我們提供了實施教育的方法。當然,對國外的借鑒很有必要,但終究是一種移植或者完善的形式,我們的最終目標在于發展,在于創新。我國的優良傳統本身就可以為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源源不竭發展動力與創新靈感,而且更能體現我國的優勢與特色,這將是我們以后努力的方向。

(四)堅持“以人為本”,致力于道德實踐和人的發展

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說:“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夠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夠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盵7]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復雜系統的育人過程。這個過程,則是一個率先掌握理論的人用理論去說服人、教育人、指引人的過程,過程的始終無時無刻不體現著人的主體性地位。因此,在教育實施過程中,我們必須遵循“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從學生的實際和需要出發,不斷創新教育理念和教學內容、方法,以提高教學實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集中表現為德育,而德育體現為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樹立,并最終將道德判斷付諸道德實踐。同時,我們還需明確,思想政治教育乃至所有的德育實踐,其最終目的都在于促進人自身的發展——自由全面充分地發展。這就要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充分注重學生主動性的發揮,尊重他們的個性和獨特情感,營造民主的教學環境,引導他們形成正確思維模式,從而使他們能獨立判斷、解決問題[8]。

歷史證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長期伴隨并將繼續伴隨人類社會的實踐活動,我們必須常抓不懈。實踐證明,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及其方法并非一成不變,理應堅持與時俱進。因此,在現實歷史條件下,我們應該在繼承本國傳統教育內容和方法的基礎上,合理借鑒和發展國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努力創新適應新時代新形勢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及方法,以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效能的最佳發揮。

參考文獻:

[1]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王洪飛.國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借鑒[J].沈陽航空工業學院學報,2008,25(6).

[3]張江波.國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及其借鑒研究[J].社科縱橫,2009,24(6).

[4]肖浩.當代國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及對我們的啟示[J].探索,2003(4).

[5]王熠.論當代國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點及啟示[J].大觀周刊,2012(14).

[6]張宏.國外思想政治教育對我國的啟示[J].魅力中國,2010(27).

[7]余源培,吳曉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文本導讀(上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8]吳瓊.當代國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啟示[J].求實,2000(5).

猜你喜歡
熏陶以人為本思想政治教育
藝術熏陶
如此熏陶
花糕,我愛擺弄
重視隱性德育關注心靈成長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語文教學應“以人為本”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以人為本理念在幼兒園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