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樹的凈土念佛思想
——以《大智度論》與《十住毘婆沙論》為本的研究

2016-05-16 01:00黃國清
普陀學刊 2016年0期
關鍵詞:功德凈土眾生

黃國清

(南華大學宗教學所)

龍樹的凈土念佛思想
——以《大智度論》與《十住毘婆沙論》為本的研究

黃國清

(南華大學宗教學所)

《無量壽經》是初期大乘的重要經典,講述阿彌陀佛因地的偉大愿行,及其圓滿誓愿所建立的嚴凈國土,指導念佛往生的方便成佛法門。署名龍樹所造的《大智度論》與《十住毘婆沙論》,均為早期中觀學派的論書,幸由鳩摩羅什的漢譯而得存世。兩部論書的凈土念佛思想甚為合致,堅持菩薩波羅蜜行的理念,要求自度度人而成佛,于自力菩薩行引入念佛法門是為了保全菩薩道的順利推進。凈土經典演示的弘大誓愿成為大乘行者的實踐典范,師法諸佛愿行而建構自己的凈土愿景,以大愿導引大行,通過自他心靈的凈化活動,共同轉穢土為凈土。兩書都不主張求生凈土,要求進入生死世間以嚴土熟生。根據《般舟三昧經》的念佛三昧行法,透過禪觀憶念如來相好與無邊功德,觀見諸佛現前,向其決疑聞法,藉以堅定菩提心志,支撐廣大菩薩行道,而圓滿功德,成就佛果。念佛三昧的最終成就是體悟空性實相,與中觀學派的真理主張不謀而合?!妒称派痴摗妨碛谐帜罘鹈姆奖阋仔械?,可快速導向菩薩不退轉地,但非此論所鼓勵的首要念佛方法。龍樹的凈土念佛思想為側重往生凈土的念佛傳統提供拓展修學的義理詮解。

龍樹 大智度論 十住毘婆沙論 鳩摩羅什 念佛 凈土 易行道

前 言

《無量壽經》(Sukhavatī-vyūha,或稱大本《阿彌陀經》)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主要經典之一,有日本學者甚至推定其為最早的大乘經。這部經典講述西方極樂國土的無量壽佛在因地所發的廣大誓愿,及其國土所顯現的莊嚴清凈功德。此經成立之后對印度佛教產生重要影響,且早在二世紀即在遙遠的東漢土地上被迻譯為漢文。初期大乘時期另一部與彌陀相關的經典是《般舟三昧經》,講述修習般舟三昧之法而見阿彌陀佛與十方諸佛現前,最后導入空性觀照。源自龍樹的中觀學派也汲取這兩部經典的教說,整合到菩薩實踐體系當中。相傳由龍樹所造,鳩摩羅什在五世紀初東晉時代譯出的長篇大乘論典《大智度論》與《十住毘婆沙論》,都對以《無量壽經》和《般舟三昧經》為本的凈土念佛思想給出精辟闡釋,代表了中觀學派的義理方向。關于這兩部論書的作者是否為龍樹,學者之間爭議頗多,或懷疑為龍樹所作;或主張部分是龍樹著作,部分為羅什增添;或主張全合于龍樹思想。*參見印順述,昭慧整理《大智度論之作者及其翻譯》(臺北:東宗出版社,1992年)。無論如何,它們是翻譯的論典*根據僧叡為《大智度論》所寫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論序》(《大正藏》冊25,頁57上—中)及此論后的跋文(《大正藏》冊25,頁756下)內容來看,此論為翻譯的著作無誤,盡管鳩摩羅什對其采取略譯的方式。僧佑《出三藏記集》卷13《鳩摩羅什傳》所載譯作中包含《十住論》(參見《大正藏》冊55,頁101中)。法藏《華嚴經傳記》卷1言:“《十住毘婆沙論》,一十六卷,龍樹所造,釋十地品義。后秦耶舍三藏,口誦其文,共羅什法師譯出。釋《十地品》,內至第二地,余文以耶舍不誦,遂闕解釋?!?《大正藏》冊51,頁156中)說明此經為佛陀耶舍誦出,羅什所譯。且屬中觀學派早期的論著應無疑義,傳承著龍樹的學說理趣,可視為廣義的龍樹學。

本文以《大智度論》與《十住毘婆沙論》為研究文本,考察其凈土念佛論述,藉以了解中觀學派如何吸收凈土佛教學說,并與自家的中心思想進行整合。下文將分別討論兩部論典所呈現的凈土念佛思想,了解它們的系統觀點、思想特色與義理差異。于此思想研究的基礎之上,進而探討中觀學派的凈土法門所能提供的解決生命問題之道。

一、 《大智度論》的凈土念佛思想

《大智度論》對凈土思想的專門解說主要有二部分,其一是卷7中的“初品中佛土愿釋論第十三”,論說發愿、念佛三昧、請佛等內容;其二是卷92到93的“釋凈佛國土品第八十二”,詳解凈土的諸種殊勝景況。此外,尚有零星論述散見其他各品。這部論書的凈土思想闡釋并不關注舍離娑婆世界以求生彌陀安樂國土的面向,而主張通過菩薩踐行以實現凈土,表現出中觀學派的一貫立場。

凈土念佛思想推本于《無量壽經》,該經的義理重點有三:首先,是阿彌陀佛于因地身為法藏比丘時所發的數十條大愿,作為建設清凈佛國的藍圖,其后在無數劫的歷程中自覺覺他,具足一切菩薩行功德而成就佛果,使嚴凈國凈土得以實現。其次,是對凈土種種殊勝景象、阿彌陀佛威神功德及國中菩薩超卓德慧的具體描寫,以發起行者的向往之心。第三是往生方法的指導,可歸納為三輩往生的層級,以發菩提心為共通要求,念佛發愿往生為正行,菩薩行與其余善法為助行。其中,“念佛”并非普遍行于中國的持名念佛,而是繼承初期佛教以來的“佛隨念”傳統,系念彌陀及其國土,如康僧鎧譯本“下輩往生”段說:

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愿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誠心愿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見《大正藏》冊12,頁272下。

關于凈土誓愿的詮解,《大智度論》卷7解釋《大品般若經》“愿受無量諸佛世界”一句,論說菩薩觀見諸佛世界的種種莊嚴清凈功德,了知這是諸佛過去于因地長時精進修學菩薩道所獲成果,應當起而效尤,發大誓愿:

諸菩薩見諸佛世界無量嚴凈,發種種愿。有佛世界都無眾苦,乃至無三惡之名者,菩薩見已,自發愿言:“我作佛時,世界無眾苦,乃至無三惡之名,亦當如是?!庇蟹鹗澜缙邔毲f嚴,晝夜常有清凈光明,……有佛世界純諸菩薩,如佛色身,三十二相,光明徹照,乃至無有聲聞、辟支佛名,亦無女人,一切皆行深妙佛道,游至十方教化一切,……如是等無量佛世界種種嚴凈,愿皆得之。*見《大正藏》冊25,頁108上—中。

如同《無量壽經》所示成就凈佛國土的偉大誓愿,可引發二種不同的實踐取向:其一為自力導向,效法諸佛菩薩的廣大愿行,發愿建立行者自己的凈土;其二是他力導向,感受穢土的修證難度,贊嘆諸佛偉大功德,虔心仰望凈土,祈愿往生,以便處在少有修業障礙的環境順利累積功德與增長智慧?!洞笾嵌日摗反颂庩P懷菩薩自凈國土的義理向度,以大愿引導大行,長久在生死世間從事凈化事業。

《大智度論》卷92到93解釋《大品般若經》“菩薩摩訶薩凈佛國土”的意義,論說“凈佛國土”的重要意涵。每一尊佛以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土,日夜于其間度化眾生,隨有情的不同根機而以神通示現差別的教化方便。因此,一佛所教化的空間范圍并非單只一個國土,而是包含具備善惡五道的“雜國土”及唯有人天二道的“清凈國土”。*參見《大正藏》冊25,頁711下。諸佛施設清凈國度的目的,是為了幫助眾生暫時排開煩惱業障,使他們不隨逐外緣以便提升化度效果:

眾生心隨逐外緣,得隨意事則不生瞋惱;得不凈、無常等因緣則不生貪欲等煩惱;若得無所有空因緣則不生癡等諸煩惱,是故諸菩薩莊嚴佛土,為令眾生易度,故國土中無所乏少、無我心故,則不生慳貪、瞋恚等煩惱。有佛國土一切樹木常出諸法實相音聲,所謂無生、無滅、無起、無作等,眾生但聞是妙音,不聞異聲,眾生利根故便得諸法實相。如是等佛土莊嚴名為凈佛土,如《阿彌陀》等諸經中說。*見《大正藏》冊25,頁708下。

不比娑婆世界的資源稀缺狀態,造成眾生為生存而互相爭競迫害,煩惱熾盛;于凈土中飲食、衣服等資生物質隨心念即現起,有情并能了知無常、苦、無我、不凈的道理,所以不起瞋恚、慳貪等遮蔽領會真理的心緒。再者,清凈國土缺少五光十色的外緣誘引,環境中的各種事物發出傳遞諸法實相的法音,使其國中有情專注于實相的聽聞熏習與修持體證。有鑒于此,《大智度論》勸勉菩薩行者應為利濟眾生而攝取清凈國土,首先遠離粗惡的身口意業,然后精進于六波羅蜜的修學,亦教導眾生如此修習,以自他共同清凈的因緣,促使國土由穢惡轉化為清凈。*參見《大正藏》冊25,頁710中。國土清凈并非菩薩一人心靈清凈即能成就,必須廣泛化導眾生,隨著眾生集體心靈的凈化程度,作為存在空間的國土亦具現相應的嚴凈功德。這與《維摩詰經》“心凈即土凈”的意趣一致,菩薩以直心作為修行起點,逐步升進,隨著自行成就而能施展智慧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凈,隨佛土凈則說法凈,隨說法凈則智慧凈,隨智慧凈則其心凈,隨其心凈則一切功德凈?!羝兴_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參見《大正藏》冊14,頁538中—下。這不是自心一凈國土即凈的頓現歷程,而是菩薩領導眾生集體修證的漸進工程,共同構筑凈土以幫助更多有情的佛法領解,菩薩就在此覺悟有情的深廣實踐當中完成自身的修行,圓滿本愿,具足一切功德。

既然凈佛國土的建設是為了提供一個優越的佛法修學環境以促進佛教行者的迅速成長,這是《無量壽經》運用更多篇幅所演示的特色義理,藉以喚起和堅定持經者的往生意向?!洞笾嵌日摗肪?3言及聽聞凈土佛名者易生起敬重之心,由此種下成佛種子,未來必定成就阿鞞跋致(不退轉)地,因為凈土是佛的莊嚴法性身*《大智度論》中尚未發展出如后世佛三身說,僅有法性身與父母生身二身。法性身也非僅指無形無相的實相真理層面,意義還延伸到功德圓滿所顯的無邊殊妙佛身。參見《大正藏》冊25,頁121下—122上。在說法,國中菩薩全近于無上佛菩提,其地所演說的法義也極為勝妙。如能生于凈土,更是未來成佛的保證,論中有段概括性的話語:

國土七寶,眾生身端正,相好莊嚴,無量光明,常聞法音,常不遠離六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是中眾生皆畢竟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酥斜娚R姺?,常聞法,深種善根,多集佛法,故疾得作佛。*見《大正藏》冊25,頁712下。

在凈土所演說者是純粹無雜的大乘佛法,加上其中眾生于佛力加持之下煩惱淡薄,常能見佛聽聞深法,修行成佛的時間相較于穢土大幅縮短?!洞笾嵌日摗凡⒉环穸ㄍ鷥敉吝@一實踐取向,指出菩薩行者有其分流,側重慈悲心者選擇轉生無三寶處化導眾生,喜好積集大量佛功德者選擇往生唯說大乘與壽量長久的清凈佛世界。*參見《大智度論》卷38,《大正藏》冊25,頁342上—中?!洞笾嵌日摗肪?言及有一比丘讀誦《阿彌陀佛經》與《摩訶般若波羅蜜》,臨終時見到佛與大眾現前,即禮拜歸依。*參見《大正藏》冊25,頁127上。此事合于凈土經典所說臨終接引的意義。關于凈土的往生方法,《大智度論》主要根據《般舟三昧經》開示“念佛三昧”法門:

如《般舟三昧》中說:菩薩入是三昧,即見阿彌陀佛,便問其佛:何業因緣故得生彼國?佛即答言:善男子!以常修念佛三昧,憶念不廢,故得生我國。問曰:何者是念佛三昧得生彼國?答曰:念佛者,念佛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金色身,身出光明遍滿十方?!姓呤菚r都無余色想,所謂山地樹木等,但見虛空中諸佛身相,如真琉璃中赤金外現?!兴_以善修凈心,隨意悉見諸佛,問其所疑,佛答所問,聞佛所說心大歡喜。*見《大正藏》冊25,頁276上—中。

修學般舟三昧先見阿彌陀佛現身,行者向其請問如何往生西方凈土,彌陀開示其法是觀想金色佛身的相好具足、巨大光明、無量功德等,一心專念不舍,達致禪定心境,此時只見虛空中充滿無數諸佛身相,亦可藉此見佛機緣向諸佛問法決疑。能觀見無數佛身顯現于行者面前已是高妙境界,然念佛三昧的真正成就非停留于此,如此尚未見到真實法性。更進一層應當思惟心、佛本自性空的實相之理:

從三昧起,作是念言:佛從何所來?我身亦不去。實時便知諸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去。復作是念:三界所有皆心所作。何以故?隨心所念悉皆得見。以心見佛,以心作佛,……若取心相,悉皆無智。心亦虛誑,皆從無明出。因是心相即入諸法實相,所謂???。*見《大正藏》冊25,頁276中。

以心念佛,非有實在的諸佛來至吾人心中,亦非我心前往諸佛所在,再怎么莊嚴的佛身亦是由心所現,心念本是虛妄,心相性空如幻,若執取所見佛身亦是無明的表現,由此種真理觀照而進入空性實相,完成念佛三昧的最終體驗。唯有悟入空性實相之后始能從至高真理的視域觀照佛法性身之具現的清凈圓滿佛身,雙照空有,這是念佛三昧的極致境界?!栋阒廴两洝返哪罘鹑寥谕四罘鹋c空觀的實修方法,成為《大智度論》教授念佛法門的首選。

念佛三昧以憶念佛身的禪觀作為中介,最終仍匯入諸法實相的體證,相較于將念佛見佛作為往生清凈佛國的方法,更大的意義是運用于此世實踐的重要菩薩行門,這是《大智度論》的基本主張。此論卷1列舉釋尊演說《般若波羅蜜經》的主要因緣之一,就是欲令修學念佛三昧的菩薩能于這種三昧獲得增益,因而于初品講述佛身的莊嚴殊妙與放大光明,強化他們的念佛體驗。*參見《大正藏》冊25,頁58上。念佛三昧的原來修行意義,是與般若波羅蜜相互搭配的實修法門,透過見佛而支持菩薩行道,《大智度論》卷37說:

深念佛故終不離佛,世世善修念佛三昧故,不失菩薩心故,作不離佛愿,愿生在佛世故,種值佛業緣常相續不斷故,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終不離見佛。*見《大正藏》冊25,頁333中。

由深心念佛而與諸佛發生緊密連結,堅定大乘志愿,世世常得見佛聞法,在諸佛指導之下厚殖善根,于成佛道路上持續邁進。念佛三昧法門原不專主求生清凈佛國,重在鞏固菩薩波羅蜜行,但就尋求往生凈土而言則是位于核心的行法,為愛好累積佛功德者開辟一條快速成就的通路。

《大智度論》參考《無量壽經》與《般舟三昧經》的凈土念佛教說,與中觀學派的實相思想與菩薩義理進行融通,發展出側重自力菩薩行道的凈土實踐理念。大乘行者應效法諸佛建置清凈國土的本愿,同樣發起凈化國土的遠大誓愿,引導自覺覺他的悲廣利生事業。雖然本論提出念佛三昧作為往生凈土的基要法門,仍不失其重在通過見佛聞法以護持菩薩行道不使斷絕的原始意義,依憑念佛三昧的成就既得選擇轉生嚴凈佛國,更能作為置身雜國土之廣大菩薩行的支撐基盤,以念佛三昧結合般若波羅蜜的實踐,帶領眾生轉化穢土成為凈土。這種建設人間凈土的菩薩道視角,透顯大乘佛法的智慧與勇氣,可為偏重求生西方凈土的念佛傳統提供一種拓展修學的義理詮釋。

二、 《十住毘婆沙論》的凈土念佛思想

《十住毘婆沙論》是另一部署名龍樹造、鳩摩羅什譯的長篇論典,是針對華嚴系《十住經》(《十地經》)之思想要義的詮解,但非完整注釋全經,僅疏解初地歡喜地至二地離垢地之半。本書所述菩薩道的難行道與易行道之分,對漢地凈土佛教產生深遠影響,中國凈土祖師如曇鸞、道綽和善導等都對易行道做出精辟解釋,但已多所引伸發揮,反令人不易看清龍樹論述的原本旨趣。因此,有待回歸《十住毘婆沙論》原文來考察其凈土念佛思想,并可與《大智度論》的觀點進行對比,厘清兩部論書的凈土思想的離合關系。

大乘菩薩道的正常實踐法式,是發起無上菩提誓愿,于無數劫的久遠期間在生死世間荷擔廣度眾生的難行苦行,由此自他二利的悲廣利濟活動達致一切功德的圓滿而成就佛果。這是一條無比困頓的道旅,極易于中間過程放棄佛道理想的堅持,退回只尋求自我生命解脫的狹隘格局?!妒称派痴摗ひ仔衅贰烽_頭即出現如此的質問:

是阿惟越致菩薩初事如先說,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諸難行久乃可得,或墮聲聞、辟支佛地,若爾者是大衰患。*參見《十住毘婆沙論》卷5,《大正藏》冊26,頁40下—41上。

若是智慧、能力與勇氣都具足,菩薩行者自然愿意走在自力成長的難行道途,朝向不退轉地,但橫于前途的無數挑戰與困阻迫使大多數行者撤退到至少可解決個人生死問題的二乘階位,致使大乘佛教的終極理想淪為難以實現的想望。這是亟待解決的課題,否則高遠廣闊的大乘菩薩法義僅適宜向少數利根菁英弘傳,不須要求學佛大眾都獻身于力所不及的修道歷程。如此的推理思路,正好為易行道的提出指示其必要性,讓菩薩道成為多數佛教行者能夠接近的實踐模式。

《易行品》之初依然頌揚為求菩提而常行精進,不惜生命,荷負重擔,自度度人的難行道,將易行道的追求界定為“怯弱下劣之言”,但還是說出易行道的方便行法,以便將眾多行者疾行載向菩薩不退轉地。這是重“信”的法門,憑借稱念十方佛名的功德力:

東方善德佛,南栴檀德佛,西無量明佛,北方相德佛,

東南無憂德,西南寶施佛,西北華德佛,東北三行佛,

下方明德佛,上方廣眾德,如是諸世尊,今現在十方。

若人疾欲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見《大正藏》冊26,頁41中。

論中言及這是根據《寶月童子所問經·阿惟越致品》所示的方法。依據宋代施護所譯《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寶月童子禮請世尊演說十方世界如來名號,具信心的佛教行者聽聞名號得以消除五逆重罪及一切業障,于無上正等正覺疾速達致不退。*參見《大正藏》冊14,頁108下。除了這十佛之外,尚舉出阿彌陀佛等十方三世諸佛菩薩,稱念他們的名號亦得快速證得不退轉地。*見《大正藏》冊26,頁42下—45中。佛名作為行者與諸佛交感的媒介,以清凈信心專意持念名號,贊嘆如來的無邊功德,感得佛力的護念與加持,而得迅猛增進修行體驗。這是信靠他力的修行取向,深信諸佛的威神力無遠弗屆,而且諸佛本愿欲以佛力令深心信解的眾生迅速成就,于是歸依禮拜,憶念佛名,由此獲得感通。

《易行品》主要強調持念諸佛名號可速得阿惟越致地,并未明確說出往生凈土之事。參照作為其典據的《寶月童子問法經》,雖指出諸佛所在為清凈國土,但關注執持佛名以消除惡業,不墮惡道,快速成就不退轉地,亦無往生之說。*見《大正藏》冊14,頁109中。倒是在《易行品》中用長篇偈頌贊嘆阿彌陀佛及其國土種種殊勝功德的部分,內容應是以《無量壽經》為本,蘊含往生西方凈土的意趣:

若人命終時,得生彼國者,即具無量德,是故我歸命。

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威德,實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

若人種善根,疑則華不開;信心清凈者,華開則見佛。*見《大正藏》冊26,頁43上—中。

所引第一頌述說命終之后能往生其國者即具足無量功德;第二頌說明透過念佛在彌陀佛大威德力加持下,實時進入正定聚,未來必得成佛;尤其是第三頌,指出信心清凈即于蓮花化生而現前見佛,這是對凈土出生方式的描寫。所以在概述阿彌陀佛依正莊嚴的長篇頌文中,蘊有藉他力救度往生凈土的意涵。盡管在論述文句上撥給彌陀佛一個凸顯的位置,《易行品》總體上仍主張持念十方三世諸佛菩薩的名號都具備疾得不退轉地的推升作用,重點在于通過專念名號連結上巨大的威神加持力,非取決于行者所處國土是凈土還是穢土;換言之,在任何處所稱念佛名均具導向不退轉地的效驗。

《易行品》之后的《除業品》,提出追求菩薩不退轉地者,“非但憶念、稱名、禮敬而已,復應于諸佛所懺悔、勸請、隨喜、回向”,*參見《大正藏》冊26,頁45上。指點持名念佛應與懺悔等四法相互配合。這四法起源于大乘佛教初期,重視懺悔的修行,并與隨喜、勸請合為一組“三品”(triskandhaka)實踐,由在十方佛前懺悔過去罪業以令心靈潔凈,其次勸請諸佛說法,隨喜于他人善事,并將這些修行所獲功德回向一切眾生。*參見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の研究II》(東京:春秋社,1990年),頁114—116。印順法師強調《三品經》以懺悔實踐為中心,由念佛禮佛而懺除業障,代表原始重信的法門。*參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臺北:正聞出版社,1981年),頁570—576。懺悔與念佛同是消除罪業的重要行法,而在與聞佛名之前要求先能滌除一定程度的業障,《釋愿品》說:

聞佛名得往生者,若人信解力多,諸善根成就,業障礙已盡,如是之人得聞佛名。又是諸佛本愿因緣,便得往生。*見《大正藏》冊26,頁33上。

持念佛名能產生巨大功德,先決條件是必須具備聽聞佛名的善緣,于此顯示懺悔實踐的先行意義,幫助業障的清理,使行者對凈土念佛法門達到信心清凈,修持得力。上述引文雖見往生凈土的表達,但不可誤以為《十住毘婆沙論》肯認他力往生的修行目標,這段話出于《釋愿品》對“愿凈佛土故,滅除諸雜惡”的解釋內容,為菩薩發愿所欲成就的凈土中所列“佛功德力”的一項。*參見《十住毘婆沙論》卷3,《大正藏》冊26,頁31中—33上?!妒称派痴摗肪?《阿惟越致相品》講述“漸漸精進后得阿惟越致”的菩薩,特重對般若空慧的體悟,并列舉阿惟越致菩薩的種種修行特質,其中包含:“樂說應諸波羅蜜義,樂說應諸波羅蜜法,令得增益,離諸斗訟。常愿見佛,聞他方現在有佛,愿欲往生,常生中國?!?《大正藏》冊26,頁40下)此句并非主張念佛求生凈土,而是強調見佛功德,愿生有佛處,供養如來,從佛聞法。整體脈絡的真正主張是要求菩薩行者發起寬廣誓愿,從事種種自覺覺他的精進實踐,翻轉眾生過惡與行業過惡二種不凈因緣,成為具備眾生功德與行業功德的凈土,由善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使佛功德力具足。*參見《大正藏》冊26,頁32上。

《十住毘婆沙論》明確主張的念佛思想是由自力修持念佛三昧,而見無數諸佛示現于前,由此見佛的殊勝因緣而降伏自心,深愛佛道,這是隸屬菩薩十地中初地的修學內涵,為難行道的范圍?!赌罘鹌贰芬馈栋阒廴两洝氛f明念佛三昧的特殊意義是讓行者在未發起天眼、天耳等神通能力的條件下,能見十方諸佛,及聽聞諸佛所說法義。修行的方法從觀想、贊嘆諸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及種種修行度眾功德開始,在寂靜處去除障礙禪定的五蓋(貪欲、瞋恚、睡眠、疑悔、調戲),收攝心思,一心憶念,照見諸佛與大眾?,F于面前。*參見《十住毘婆沙論》卷9,《大正藏》冊26,頁68下—71下。其次,在成就佛生身的憶念之后,于《四十不共法品》到《四十不共法中善知不定品》等三品進一步指導觀想、贊嘆佛無量功德法身的方法,以飛行自在、變化無量等四十種不共法為代表,解說各項功德的具體內涵,以作為觀想的所緣境。*參見《大正藏》冊26,頁71下—83下。在《助念佛三昧品》論說于前述憶念色身佛、法身佛成就之后,應進行實相念佛,而得“上勢力”,即至高的智慧力量。般舟三昧的最初成就是通過憶念佛的十個名號增長禪定,見到所念佛的色相;長期修習純熟則見十方真實諸佛;最后,進入空性實相的觀照:

不染著色身,法身亦不著,善知一切法,永寂如虛空。*見《大正藏》冊26,頁86上。

所觀事空如虛空,于法無所失。何以故?諸法本來無生寂滅故。如是一切諸法皆亦如是。*見《大正藏》冊26,頁86上—中。

縱使佛法性身的圓滿身相也是緣起的顯現,不可將之執為真實,應以一切諸法皆空的觀照來體悟勝義真理。此處,與中觀學派的空性實相義理匯流,消解無明妄執,趣入如來智慧。

修習般舟三昧而觀見諸佛現前,雖屬中間過程,非念佛三昧的最終成就——空性實相體證,仍具其在成佛道路上的重要功用,即撐持菩薩行的實踐,《十住毘婆沙論》卷16說明菩薩十地中第二地的見佛功德:

第二地初中,但見百種佛,乃至其邊得見百種千種佛。見諸佛已,心大歡喜,欲得佛法故,勤行精進:即能以四事,供養于諸佛,能于諸佛所,復受十業道?!魅缡切幸?,從佛受善道,至百千萬劫,不毀亦不失。*見《大正藏》冊26,頁109中。

菩薩觀見佛身能在心中生起喜悅,以四事供養諸佛,蒙受如來教誨,為了成就佛功德而精進修學波羅蜜行。這種修行意義類同于《大智度論》的觀點,念佛三昧確保自度利人的菩薩行得以推進不懈。

《十住毘婆沙論》的念佛法門分為易行道的念佛名號與難行道的念佛三昧,前者全憑諸佛威神力的他力加持,后者支持波羅蜜行的自力成長,同樣可導向菩薩不退轉地。此論雖教導易行道的念佛方便法門,并不鼓勵依循這種快捷進路,更期待菩薩行者能修習念佛三昧而得見佛聞法,與入世濟眾的菩薩理念相結合,生生世世不離諸佛,增長菩提心與拓展菩薩行。念佛三昧的最終成就是空性體悟,與中觀學派的真理主張不謀而合。易行方便道并非此論念佛法門的中心思想,卻有著無可抹煞的價值,使菩薩不退轉地能對廣大佛教信者開放,不致因難行道的挫折困頓而放棄成佛理想?!夺屧钙贰返谖逶秆裕骸霸敢磺斜娚?,成就佛菩提?!侨诵藜暵?、辟支佛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有人不向聲聞、辟支佛道,我當教化令向無上佛道。有人向無上佛道者,我當示教利喜,令其功德轉更增益?!?見《大正藏》冊26,頁30下。既然發愿欲化導一切眾生成佛,就應防止他們因無法勝任菩薩道的艱苦而退轉二乘涅槃,易行道的施設為不可或缺。

結 論

《無量壽經》是初期大乘時期重要的經典,講述阿彌陀佛于因地的偉大愿行,及其圓滿誓愿后建立的莊嚴清凈佛土,指導念佛往生凈土的殊勝法門,讓佛教行者不必經歷長劫的難行苦行以追求佛果。大乘佛法所提供的生命問題圓滿解決之道是發起大誓愿,廣修波羅蜜行,自他兼利,具足無量功德而成就佛果。這種實踐取向源自如來廣闊無盡的自覺圣智,是人類生命意義的最高呈現,然對大多數佛教信眾而言卻是無可企及的高遠理境。自力菩薩行道歷程的重重難關,由于念佛法門的導入,獲得了化解的契機。

傳為龍樹所造的《大智度論》與《十住毘婆沙論》,均為隸屬早期中觀學派的菩薩行義理詮釋,幸由鳩摩羅什的漢譯而得以存世。這兩部論書的凈土念佛思想甚為合致,堅持菩薩波羅蜜行的理念,要求自度度人而成佛,念佛法門的引入亦是為了保全菩薩行道的順利推進。凈土經典所演示的建設清凈佛土的弘大誓愿,成為大乘行者的實踐典范,勸獎菩薩們師法諸佛愿行而建構自己的凈土愿景,以大誓愿導引并支撐實踐,通過自我與所化有情的心靈凈化活動,共同將穢土轉化為凈土。兩部論書都不主張求生凈土的方便曲折,要求進入生死世間以莊嚴國土、成熟眾生。兩部論書所倡導的念佛法門是根據《般舟三昧經》的念佛三昧行法,透過禪觀專注憶念如來相好莊嚴與無邊功德,進而觀見諸佛現前,從他們決疑聞法,而能堅定菩提心志,具備存在勇氣挑戰一切實踐難題,徹底實現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難行道的終極目標是自我與他人之生命問題的全面解決,也即是生命意義的完滿實現,因此要求配備無比的信心、意志、勇氣、毅力與智慧,使得其況味為大多數人所無可體驗。念佛三昧的高度價值由此而顯,藉禪思見佛以護持許多菩薩行者通過層層考驗,提高完成難行道的可行性。念佛可以不選擇往生凈土,在能力勝任的條件下,投入生死世間化解自他生命問題,豁顯心靈的無量智慧,具現國土的清凈莊嚴。

猜你喜歡
功德凈土眾生
互動平臺
“地球上最后一塊凈土”——瓦努阿圖
寫在六合金光寺
守住心中感恩的凈土——《一飯千金》讀后感
油服回暖下的眾生象
慈懷眾生
創造一方醫療凈土
“立塔寫經”與“內外之際”:唐代婦女的佛教功德活動
功德
王家衛妙解“一代宗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