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文言文教學,也可“化難為易”

2016-05-24 21:40劉望娥
課外語文·下 2016年3期
關鍵詞:教學創新文言文

劉望娥

【摘要】文言文是中國古典文化的傳承與發揚,諸多優秀的經典之作流傳至今,其文化價值不可估量。學習文言文是每個中國人的責任與義務,是傳承中國文化的有效途徑,口口相傳,方能流傳百世。文言文是初中階段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很多學生起初接觸到文言文,認為其難度太大,普遍在文言文內容的考核上敗下陣來,其實運用正確的教學方式,文言文也可“化難為易”。

【關鍵詞】文言文;教學創新;“化難為易”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言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其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精髓,將文言文編制到初中語文教學之中是一種將古文化進行傳承的主要方式,讓人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對于初中生來說,文言文中的部分字、詞、句與白話文不同,其需要經過翻譯才可理解,甚至很多字、詞、句的意思與現代的釋義存在差異,這無形之中為學生學習文言文帶來困難。為改變此類情況,應選擇具有創意性的教學方法,將文言文知識“化難為易”,以提高文言文的教學質量。

一、初中文言文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方法缺乏創意

就目前初中語文課程中文言文教學現狀的有效分析,了解到教學方法存在制約性,教學模式缺乏足夠的創意性,僅僅是一味地講解與灌輸,學生參與課堂的機會相對較少。一般情況,教師都是對文言文的字、詞、句等進行翻譯,讓學生記筆記,然后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讓學生記住所學習的知識點,學生參與課堂的機會相對較少,其會產生一定的惰性,不用思考,教師直接會提供答案,學生產生定向思維方式,進而會讓學生產生喪失自主性與獨立性,創新性思維缺失,未真正的把握文言文的真諦,是當前教學方式亟待完善的重要問題。

(二)學生初識文言文

相對來說,初中是學生剛剛接觸大量文言文的階段,會對文言文產生一定的恐懼感,看到一些與現代白話文差異很大的字詞組合,學生的心理會發生重大的波動,學習起來相對困難,其理解起來難度大,學生會在心理上產生強烈的反感,是導致教學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學生每當學習一篇文言文都會產生此心理,缺乏學習的興趣,甚至會認為在現代生活中用不到,為什么要學習這么難的文章,這樣叛逆的心理會相對嚴重。

(三)背誦的任務量過大

眾所周知,文言文的背誦量相對較大,字、詞、句的含義背誦任務重,一字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等等,都是文言文中的常見類型,如“而”“以”等,每一項都需要大量的知識儲備。初中階段,學生在背誦文言文時是死記硬背,并不理解文言文的真正含義,且學生僅僅是短暫的記憶,若不及時復習就會忘記,無法保證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初中文言文教學“化難為易”的實現策略

(一)強調閱讀的重要性,以此為切入點

將文言文教學“化難為易”,應從閱讀階段,前期的閱讀非常關鍵,教師應緊緊抓住文言文的特點,借助讀來實現導學,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學習文言文時,無法掌握文言文的斷句與停頓規律,語感不強,是制約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基本問題。因此,教師應在文言文的閱讀上加大重視,做好文言文閱讀的語感、斷句與停頓處理,教師應進行范讀、默讀、誦讀等多種讀法,能讓其閱讀的技巧在學生心中形成規律,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會效仿教師的讀法,及時進行誦讀、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能慢慢感知文言文的魅力所在。例如,在學習沈復的《童趣》[1],在此文中出現了“項為之強”,在該句中“強”的讀音是“jiàng”。若教師不予以提示與范讀,學生可能只是局限于“qiáng”和“qiǎng”,因為“強”是一個多音字,其讀音的選擇僅僅局限于這兩種,可見,文言文閱讀具有重要性。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列舉強這個多音字的詞組,強盛(qiáng)、強人所難(qiǎng)和項為之強(jiàng),運用詞組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趣味性。

(二)注重翻譯的準確性,以把握其文意

對于文言文來說,翻譯工作的開展很是關鍵,其決定著學生對文言文大意的理解。教師在文言文翻譯的過程中,應選擇保留法、調整法和猜測法等方式進行翻譯教學,能夠大大降低翻譯工作的難度,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將翻譯的難度大大降低。教師應教授學生文言文的語言變化規律,充分對文言文的特點進行及時地掌握,例如,針對一些倒裝句、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省略句等特殊句型進行有效的教學。此外,在文言文中還具有諸多的固定句型,其可翻譯成固定的內容。如“以……為……”可譯為“把……看 作……”“不亦……乎”可譯為“不也是很……嗎?”此類句式在文言文中的應用力度很大,只要學生掌握翻譯的規律,學習文言的難度會大大降低。在實際的教學中,第一,教師要經常帶領學生總結文章的特殊句式;第二,要經常結合新學習的句型復習前面的知識;第三,可以進行適當拓展,列舉未曾學過的相同句式讓學生進行翻譯;這樣就增加了翻譯的趣味性,層層相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三)加強分析的精細化,以梳理文章結構

文言文翻譯完畢后,對文章結構的分析非常關鍵,要把握文章的思想觀念和內容結構,針對文章的寫作特點、情感基調、思想情感、寫作背景等予以全面性的分析,有利于學生對文言文結構的有效把握,當然,不同的文章類型應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例如,在學習《出師表》[2]時,教師針對整篇文章翻譯完畢后,教師應按照議論的套路進行分析,增強文章的邏輯性與連貫性,及時將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予以分析,把握文章論點、論據等。同時,為了增強課堂趣味性,教師還可以將文言文的相關知識利用視頻動畫的形式播放給學生,針對與諸葛亮相關的典故進行學習,可大大增強學生的興趣。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就目前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現狀的分析,了解到其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使得文言文始終給學生一種困難的印象,可以運用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即可實現對文言文的“化難為易”,運用更為成熟的教學方式,對文言文的閱讀技巧、翻譯方法和文章結構等進行細致性的分析,提高文言文教學質量是必然結果。

參考文獻

[1] 韓傳劍.初中文言文教學化難為易的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7).

[2] 王元華.百年文言文教學的反思與重建[J].課程·教材·教法,2015(6).

(編輯:龍賢東)

猜你喜歡
教學創新文言文
小題精練(二) 文言文翻譯
小題精練(一) 文言文翻譯
分析基于網絡的高職英語教學創新
中職美術創新教學實施的方法探究
學有所悟,學有所樂
讀寫結合探尋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新路徑
中職 《電機與拖動》 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讓文言文閱讀在選擇中漸進——以《師說》為例
何為“言”,何為“文”——從“言、文并重”看文言文究竟應該教什么
文言文閱讀新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