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釋意理論指導下的馬街書會說書藝人唱詞口譯探微

2016-05-24 13:06王靜
課外語文·下 2016年3期
關鍵詞:唱詞口譯方言

【摘要】馬街書會是一項群眾自發組織、參與的民間曲藝活動。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引領下,馬街書會將迎來更多外國游客,需要陪同口譯翻譯唱段?,F以具有代表性的唱段為例,分析馬街書會藝人唱詞的特點及其對口譯的影響,在巴黎釋意派理論的指導下嘗試翻譯部分唱段,總結合適的翻譯方法,以其拋磚引玉,共同一起思考如何做好馬街書會現場口譯與對外交流。

【關鍵詞】馬街書會;唱詞;方言;口譯;釋意理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馬街書會是一項群眾自發組織、參與的傳統民間曲藝活動,迄今七百余年歷史。每年農歷正月十一至十三,全國各地的曲藝藝人與熱心聽眾齊聚河南寶豐馬街村。天為幕,地作臺,藝人在麥田間取出簡板、曲胡、古箏、大鼓等樂器,或三五一組,或自拉自唱,爭相亮書獻藝。

然而,說書這一傳統藝術活動的生存與發展正在接受新娛樂方式的挑戰。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馬街書會需要被保護、傳承,并為世界人民所了解。文化包容是“一帶一路”戰略目標的主要內容之一,讓馬街書會走出去不僅是其生存途徑,也是實現文化復興的重大要求。未來,馬街書會將吸引更多外國游客,因而需要一定數量的陪同口譯。書會口譯的主要內容是藝人唱段的翻譯。然而,由于說書藝人來自不同地區,曲種多樣,且唱段多由藝人自編,因此,即使中國人也未必能夠完全聽懂藝人在唱什么,想表達的是什么。那么,做好唱詞口譯便更是一件難事。

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唱段為例,分析馬街書會藝人唱詞的特點及其對口譯的影響,在巴黎釋意派理論的指導下嘗試翻譯部分唱段,總結合適的翻譯方法,以其拋磚引玉,共同一起思考如何做好馬街書會現場口譯與對外交流。

一、馬街書會唱詞特點及其對口譯的影響

(一)使用方言表述與演唱

說書是一種集動作表演、演說與歌唱于一體的藝術形式,說、唱是其中的核心內容。但是,說書人的說唱又與流行音樂中的說唱RAP不同。說書是藝人在樂器的伴奏下、使用押韻與節奏、用方言唱出來。在馬街書會表演的藝人以曲會友,說的是各自家鄉的俗語,唱的是各自的鄉音。他們大多來自河北以南,安徽以北,陜西以東,山東以西這一地區,展演的曲目包括河南墜子、曲劇、道情、評書、山東琴書、安徽大鼓、大調曲子、三弦書等十余種。那么,在馬街書會能聽到的方言、俗語便數不勝數,各具特色。比如,一位來自寶豐縣附近的墜子書藝人曾有這樣一個唱段:

“說一個老員外叫黃孟奇/他命里mu niu 兒三個gun 女/老大妮兒起名叫人人愛/閨女起名叫看不絮/三閨女長哩好/妹三人她數第一?!?/p>

在豫中河南話里,mu niu即“mei you(沒有)”,gun女即“gui(閨)女”。河南人用“妮兒”指女孩兒,用“絮”表示厭煩,“看不絮”就意為“看不夠”?!傲ā笔呛幽戏窖灾械某S弥~,用法及含義同“得”,用在動詞、形容詞和表示狀態、程度的補語之間,“長哩好”亦即“長得好”。

(二)通俗

馬街書會上的說書表演以河南墜子為主,近幾年新增安徽大鼓等。無論哪種曲藝形式,其唱詞都有很高認可度與滲透力,即“通俗”,主要表現在:一,俚語、俗語、土話的運用。這些頗具地方色彩和生活氣息的詞匯,是書面語的通俗表達形式,藝人將其加入唱段,容易引起廣大聽書人的情感共鳴。二,藝人選擇的唱詞構成了常聽、常用的韻律與節奏,符合中國人長久以來的表達習慣和理解方式,也就易被認可、接受。

例如,在上一唱段中,“愛”(河南話四聲)、“徐”(河南話二聲)、“好”(河南話三聲)、“一”(河南話一聲),這四個聲調各不相同的字使前四句唱詞形成了常見的平仄押韻。這樣的措辭讓整個唱段有節奏感與韻味,朗朗上口,順耳動聽,與中國普通民眾的審美需求一致。

(三)詼諧有趣

馬街書會上,聽書人笑聲不斷,主要原因在于藝人的語言生動有趣,表演貼切形象。馬街書會上的藝人使用各地土話、俗語進行說唱,因此唱詞的趣味性與通俗性密切相關。

比如,接上文提到的唱段,藝人繼續唱道,

“這又不高來又不低/尺子排/這一米整整兒六呀七/走路好像那風擺柳/說話兒好像那蠅子飛?!?/p>

這一唱段畫面感十足,說書人寥寥幾句就勾勒出了女孩兒的體型、儀態與聲音之美,用的語言卻很“接地氣兒”。他把說話溫柔比喻為“蠅子飛”——河南人常用“蠅子”指蒼蠅——一個體貌端莊的大家閨秀說起話來像小小的蒼蠅在飛,這是用低俗、拙樸指代了高雅、優美。這種調侃荒誕新奇,但仔細品味,又切合實際——蒼蠅飛的時候發出細微的嗡嗡聲,的確就像細聲細氣的女孩兒在說話。于是這句唱詞就增添了滑稽、幽默的色彩,聽書人聽了便覺新奇、有趣。

簡言之,說書語言的趣味性就是通過藝術化的日常生活用語體現出來的。

(四)對口譯的影響

經過分析,我們發現,馬街書會上藝人的唱詞包含諸多方言,措辭既貼近生活,又帶來一種特殊的幽默感。那么這對口譯有什么影響呢?所謂成也方言,敗也方言。一方面,口語化的語言簡單直白,為口譯人員帶來便利,更容易翻譯為輸出語。而另一方面,撇去口音不談,各地的表達方式不盡相同,這對譯員正確領會唱詞帶來難度,更不要說選擇通俗、富于趣味的目標詞匯,并做到意義、形式與結構上的對等。在這樣的情況下,釋意理論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二、釋意理論的內涵

釋意派理論(the Interpretive theory)是20世紀60年代末產生于法國的一個探討口譯與非文學文本筆譯原理與教學的學派。該派認為翻譯即釋意;是譯者通過語言符號和自己的認知補充對原文意思所做的一種解釋;譯者應追求的不是語言單位的對等,而是原文意思或效果的等值。其核心是把語言意義(linguistic meaning)和非語言的意思(non-verbal sense)區分開來——譯者基于對原講話人所傳遞的交際意義的把握,用目的語言對該交際意義(即講話人的意思)進行重組。釋意理論的創始人達尼卡·塞萊斯科維奇曾說:“翻譯的對象不是語言,而是借助語言表達的意義,因為不同語言社團的人有共同的需求,他們交往的目的是相互理解,交換思想,或在不同領域進行可能的合作。因此,翻譯的任務是轉達交際意義?!保ㄔS均:1998(9-13))她把這種理論確切地稱為“交際與釋意理論”。

該理論把翻譯過程分解為三步:理解、脫離原語語言外殼(déverbalisation)和重新表達。第二步是過渡性的關鍵過程,即不拘泥于語言形式,發掘語言符號背后說話人想要表達的、并希望聽話人能夠理解的意義,從而進行正確轉換。

達尼卡·塞萊斯科維奇認為,“語言只是理解意義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若想正確理解意義,譯者不僅僅要擁有語言知識,還應有足夠的主題知識、百科知識,總之,需要有廣泛的語言外的知識?!保ㄔS均:1998(9-13))可見,準確地“釋意”要求譯員儲備各類學科知識。同時,釋意理論不意味著譯員只是將說話人的意思自行總結后轉述或作進一步解釋,“在翻譯中,強調翻譯的是意義而不是語言,并不意味著對原文表達形式的忽視?!保ㄔS均:1998(9-13))因此,運用釋意理論進行翻譯,也要兼顧語氣、節奏、文字組織方式等,盡量將源語言的形神都表現出來。

三、釋意理論指導下的唱詞口譯

根據釋意理論,馬街書會上的陪同口譯要做好唱段口譯,需要:1.理解方言的含義;2.運用各類知識解讀說書人的表達內容;3.選擇合適的詞匯、形式等進行呈現?,F在按照釋意理論的三個步驟,綜合各類語言之外知識,嘗試將上文提到的兩個唱段作如下翻譯:

(1)說一個老員外叫黃孟奇/他命里mu niu兒三個gun女/老大妮兒起名叫人人愛/閨女起名叫看不絮/三閨女長哩好/妹三人她數第一。

第一步,理解:這個唱段主要講一個古代大戶人家有三個嬌貴的女兒,長相都很漂亮,尤以三女兒最為出眾。

第二步,脫離原語語言外殼:唱段包含豫中人常用的俗語及發音,但并不難理解(見上文分析),且都能在目的語中找到對應詞匯。此外,“員外”這一稱呼屬中國古代特有,并無對等英文;根據歷史常識,“員外”往往是封建社會有錢有地的人花錢從官方購買的一個虛職,此處用“員外”是為了鋪墊大戶人家這個背景,用目的語解釋也并無意義。因此,不如將“員外”理解為“大地主”。大女兒與二女兒的名字也非真名,而是他人為表達對其美貌的愛慕而起的昵稱,因此不能用拼音指代。把原唱段中方言、稱謂的“外殼”都剝離之后,我們對它的理解更進一步。

第三步,重新表達:在轉換為目的語時,需注意,原文的語句較為對仗且有節奏。綜上,我們可將其譯為:

Today I tell you a story of an ancient landlord,

who had no son but three daughters.

The eldest was nicknamed Loved-by-everyone

While the second Always-desired-to-be-seen.

His youngest daughter was so pretty

that she even overshadowed her sisters.

(二)這又不高來又不低/尺子排/這一米整整兒六呀七/走路好像那風擺柳/說話兒好像那蠅子飛。

第一步,理解:這個唱段接上文描述了三女兒的音貌之美:身高適中,步態輕盈,聲音柔和。

第二步,脫離原語語言外殼:唱段中的“尺子排”是一個過渡,為了引出下文的身高,因此無須譯出?!帮L擺柳”意思是風吹動柳枝擺動,描述女孩兒走路輕盈;“蠅子”就是蒼蠅的俗稱,形容說話輕柔。

第三步,重新表達:此處需要兼顧節奏與一、三、四句的押韻,可選擇能夠形成抑揚頓挫之感的詞匯,建議譯為:

Medium height as she had,

she was 167 centimeter tall.

Like a willow twig waving in wind did she walk,

And her voice was soft when she was speaking,

that it sounded like a fly flying.

四、結語

綜上所述,使用釋意理論翻譯馬街書會唱詞有其現實基礎,且合理可行。它要求譯員要聽得懂方言,發掘唱詞的具體含義,將語言的外殼剝去;還要提前了解群眾喜聞樂見的書目,掌握文學、歷史知識,做到隨機應變。同時,說書是一種口頭文學,譯員還要選用合適的詞匯、句式與節奏將唱詞譯出來,盡量還原唱段的神采??傊?,讓馬街書會辦下去、走出來,語言工作者也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參考文獻

[1]馮彬彬.河南說唱藝術的腔詞關系和唱詞語言的音樂美[J].美與時代,2009(2).

[2] 許均.翻譯釋意理論辨——與塞萊斯科維奇教授談翻譯[J].中國翻譯,1998(1).

[3] 王靜.馬街書會說唱語言特色初探[J].語文學刊,2015(12).

[4] 于丹.從釋意派理論談東北話的口譯譯法[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4(8).

[5]張向陽.河南墜子說唱語言音系概說[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13(6).

作者簡介:王靜,女,1987年生,河南郟縣人,平頂山學院外國語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編輯:陳岑)

猜你喜歡
唱詞口譯方言
方嚴的方言
方言
博采芬芳釀花蜜——“風流三部曲”唱詞創作談
說說方言
留住方言
1961電影、1978舞臺藝術片《劉三姐》的唱詞文本研究
中外口譯研究對比分析
明代戲劇唱詞“白”范疇非原型顏色詞研究
EAP視聽說對英語口譯關聯遷移的增效性——以交替傳譯為例
廣西壯劇南北路唱詞押韻特點之異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