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個窗口看宿遷醫改

2016-05-30 10:48徐靜婷
E藥經理人 2016年9期
關鍵詞:宿遷院長醫生

徐靜婷

宿遷醫改并非是在真空中推進的。官還是原來的這些官,民還是原來的這些民,長期以來的思維、體制和原有政策的慣性也一同支配著宿遷的現實環境。

政府、醫院、醫生、患者,如同四面不同的鏡子,從四個不同角度折射出宿遷醫改的現狀。多個維度,一手調查,只為在橫看與側看之間,識得廬山真面目。

政府:開放與保守交織

宿遷官員很多都挺特別,精神風貌和別的地方不一樣。比如市長和衛計委主任對衛計委權力的“喪失”,認識非常先進:“沒有別人家的衛計委那么多權力,所以只能去做監管呀,主要就兩大類,衛生服務監管和契約服務監管,這才是回歸政府權力本源的正確做法。比如發生醫患糾紛的時候,民營醫院和患者是平等雙方,政府做中立、客觀的第三方,這樣政府仲裁才有說服力。我們宿遷的醫患糾紛問題跟別的地方比不說少很多,但是肯定不會更多,干這么久我只親自處理過一次醫患糾紛問題?!边@就是政府權力邊界意識—明白自己該做什么,尤其是“不該做什么”。這種意識,政治學的課堂里講得熱鬧,在現實中,那些過分野心勃勃的官員身上,卻幾乎像白烏鴉一樣稀罕。

當然,在全國政府過度主導、行政過度干預的大背景下,宿遷也不可能是鐵板一塊。還是有那么一些官員,一出現問題時,只會說應該加強政府管制、唯恐鞭子不夠長。比如一些官員認為,現在醫療機構挺多的了,不需要再增加了,所以,有些地區社會資本想建個新醫院得不到許可。真的談到加強行業監管,做好信息公開,把問題放在陽光下解決,官員們又缺乏了一點勇氣。

業界:活力與亂象并存

宿遷幾乎所有的民營醫院,無論是市醫院、縣醫院還是鄉鎮醫院,從上到下無一不在拼命留患者,拼服務。醫生護士的服務態度好,已經成了理所當然的;醫療服務以外的各種新鮮奇招,也是層出不窮,比如給患者提供免費理發服務,通過微信給住院老人的家屬實時匯報情況。各級醫院都在積極的服務患者,形成了有效的市場競爭,尤其是基層服務,堪稱價廉物美,結果老百姓不舒服了樂意先去鄉鎮醫院看,基層能治的小病就留在基層—就這樣,宿遷實現了新一輪醫改夢寐以求的分級診療。各級別醫療機構都能留得住病人,自然分工,都生機勃勃。

另外,總有一些人會拿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民營醫院的營利性說事,好像民營醫院都鉆在錢眼里。說到這一點,宿遷很多醫院的院長都覺得很冤。宿遷市兒童醫院的院長簡直義憤填膺:“當年非典,我們醫院的醫生都沖在第一線,沒有一個人說因為自己是民營醫院醫生就不用治病救人的。大家都是醫生,都是救死扶傷,我覺得這就是公益,跟公立還是民營沒半毛錢關系?!?/p>

不過,太陽背后有烏云。宿遷不少醫院,尤其是規模較小的醫院,不規范的診療行為同樣存在,拖延治療、浪費醫?;?。一些院長含蓄地抱怨,那些“亂來”的小醫院,出了問題也沒人懲治,醫保定點資質也沒人取消,擾亂了市場的有序競爭,對真正好好干的醫院,就產生了不公平,“只能靠時間長了患者自己心里有桿秤了?!?/p>

醫務人員:有改革的弄潮兒,也有失落的回音

調研中,筆者見到許多院長和醫務工作者,精神面貌各異:有雄心勃勃的老院長,也有神情頹廢的中年醫生。市場經濟,各憑本事,沒了大鍋飯式的平均,個人的境況因能力自然分出等級。

宿遷市R醫院,在市區只有十畝地,雖然規模較小,但服務量和營收能力驚人,同時它還有個耗資四五個億的新醫院正在建設中。說到這個新醫院的前景,院長慷慨激昂:“已經做好了短時間內錢肯定收不回來的心理準備,但是我們對未來有信心。我們醫院目前由于技術較差、體量較小,有些本地的高端需求還無法滿足,至少流失了1/4的患者人群。只要我們的硬件設施上去了,吸納能力進一步提高,輻射宿遷甚至整個蘇北也不是沒有可能?!毖哉Z間一派企業家式的強干和自信,真是意氣風發。

S醫院的年輕院長,同時是醫院的骨干醫生,在醫院改制時,因為對自己的技術有信心,又不愿意給別人打工,所以拉上六個醫生伙伴一起咬咬牙湊錢買下了這家破敗的鄉鎮醫院。十幾年打拼過后,當年行將就木的醫院,不僅設備設施提上來了,營業收入也由每天不足八百元一躍上升到年收入超過八百萬元?,F在只有幾間過去的老房子,還看得出過去衰敗的影子,整個醫院可是像門前那兩棵大樹一樣,生機怒放了。

當年像年輕院長這么想的人很多,但大浪淘沙,現實無情,真正能堅持下來的才是勝者。腦科醫院的N醫生也在醫院改制后決定自己干,最初幾年,行業管理不太嚴格,他的小門診開得風生水起。但當政府的管理開始收緊后,未積極學習、蹉跎了歲月的他,只能又回到了最初離開的那家醫院。長吁短嘆間他將個人的失意歸罪于時代的不公。

同樣覺得現實不公的還有X醫院的護士長,1983年淮陰衛校中專畢業的她,帶著些許自豪,自稱“大學生”。作為家中老大,畢業后被分配回家鄉公立醫院,她光榮又驕傲,誰料想后來宿遷醫療行業的地震讓她措手不及。與她一起畢業的同學,有被分配到省人民醫院或其他大型公立醫院的,不僅收入情況遠高于她,工作環境也更輕松,退休后還有事業單位養老金可拿。除了感慨命運的無常,她也抗議,覺得政府對老員工的處理“不夠人性”。

患者:實用主義為主,兼執拗與冷靜

宿遷人民對改制醫院的看法各有不同。

大部分接受采訪的患者是非常實用主義的,覺得醫院和醫生好就行了,管它公立還是民營。筆者和一個正在住院的六十歲左右的老大媽聊天。大媽說她是農民,因為種地太累老腰病又犯了,所以來衛生中心治一治。之所以來這里,是因為聽鄰居說這里環境好又便宜,還從外地大醫院請來了專治跌打損傷的名中醫,而且中心離家比較近,大概半個小時車程就能到,特別方便。住院兩天了,她覺得醫生護士的服務態度都特別好,醫院的環境也特別好,整體非常滿意。

有貨比三家、仔細打聽口碑的患者,當然也有聽風就是雨的患者。筆者的同事覺得泗洪縣某腫瘤醫院的環境、服務等各方面都非常不錯,但到了同縣另一家人民醫院找患者聊起來,一位患者對該腫瘤醫院頗有微詞:“那兒條件太差了,聽說那兒有老鼠跑來跑去?!蓖赂械胶荏@訝,接著問:“您去過嗎?”答曰:“沒有?!?/p>

另外,還有不少見識不凡、看法堪稱中立客觀的患者。筆者在S縣人民醫院碰到的患者,因看病曾輾轉于淮安、連云港、宿遷等多地醫院,閱歷豐富。對宿遷的民營醫院他沒有偏見,對淮安和連云港的大公立醫院他也沒有迷信。點評宿遷醫院時,他提到醫生護士服務態度好,提到就醫環境不擁擠很方便,提到醫生技術水平還是比較弱,也提到對一些收費項目的懷疑,但醫院就是醫院,跟公立還是非公立無關。

猜你喜歡
宿遷院長醫生
最美醫生
東大街:宿遷人的清明上河圖
江蘇宿遷:為500余名農民工解“薪”事
As Light as a Feather
Looking Forward
醫生
望著路,不想走
宿遷,宿遷
院長的春節
院長究竟該拿多少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